作者:冰河时代
“带我一个。”
一个男声传来,苏若锦望过去,“苏先生?”竟是赵澜的朋友——苏向珩,听说他现在是东山书院的二把手,用现代话来讲,就是副山长。
“苏二娘子,好久不见。”
真是好久不见。
苏若锦带杨四娘过来行礼,“苏先生好。”
苏向珩看向杨四娘,“午前,看到这位小娘子舞剑,甚是英姿飒爽,不知苏某能否再一睹风彩。”
杨四娘听闻,没有扭捏,既大方又谦虚道,“在先生面前献丑了。”
送完镖,听到街边流浪艺人弹琴,又站在充满人文情怀的文山街,杨四娘没忍住舞了剑,瞬间吸引了很多人围观过来。
苏向珩满眼赞赏,“姑娘的剑洒脱,恣意昂扬,苏某也忍不住想和一曲,不知可否赏个脸?”
“若先生不嫌弃,阿容献丑了。”
哇,剑曲合壁吗?苏若锦听的双眼发光,连忙让身边的丫头去东昇酒楼叫赵澜过来看,跟他分亨美好事物。
夏夜,星光灿烂。
文山街上,人来人往,书生们寻书看画,商人们吃香喝辣,寻常百姓游街玩耍,街市热闹而繁华,让人流连忘返。
苏向珩与杨四娘找了一处开阔处,优雅大叔席地而坐,焚香抚琴,白衣胜雪,长发简单束起,言笑吟吟,好似翩翩浊世白衣佳公子。
舞剑小娘子,英姿立挺,一身短葛劲装,没有半点饰物,连耳坠都没有,灯光从临街铺子洒向四面八方,照在小娘子面庞上,浮起一层极不真实的朦胧光晕,圆润的脸蛋,不凌厉的脸部线条,柔和的五官,略宽的眼距,看起来稍带稚气没有半点侵略感。
琴声一响,她倏抬下颌,微微下垂的嘴角,坚毅的眼神,瞬间带上一股冷冽的飒气,干净的气息似男孩子一般倔强执着。
看得苏若锦双眼直冒小星星,天啊,杨四娘啥时这么飒了,真是鲨到她了,飒了,太飒了,不就是她曾经梦想的样子吗,她竟然做到了,真是太牛了。
琴声从开始如山涧幽泉缓缓流尚到后来如高山暴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从心旷神怡的悠扬到如万马奔腾的激动人心,好一场视听盛宴。
宁八娘与范宴嘉二人也站在人群里,看到如此神采飞扬的杨四娘,他们也心生向往,这不就是他们曾经向往的自由生活嘛。
宁八娘转头想问范宴嘉要不要也去各处旅游,余光里看到了她的七哥。
她一惊,以为自己看错了,连忙眨了一下眼,没错,是她七哥,可她并没有告诉七哥杨四娘回来了呀,他是怎么知道的?
望到站在他不远处的那个赵氏妇人,她突然明白了,原来七哥一直知道杨四娘的行踪。
暗暗叹息,七哥这又是何必呢?
再次见到心心念念的小娘子,只有宁七郎自己知道,他是费了多大的毅力才让自己站在这里不动,看向圈中央,与苏向珩合奏的小娘子,眸光盈盈,此刻,他的眼中只有她。
仅有她。
若有所感,杨四娘随着剑气或行或跃,寻着那抹目光,随着剑舞了一圈,除了苏若锦一行人,没有其它认识的人。
其它认识的人?她在想什么?意识到自己走神,她身体倏然一转,一个剑花直挑头顶明月。
如果有清风请伴我明月。
“哇,好飒啊……”
激昂琴声与剑指明月完美融合,美妙绝伦,引得围观者纷纷喝彩,大声叫:“好……太好了……”
在这一瞬间,街边灯笼光好像也黯然失色,只有明月光洒向大地,镀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光芒,让人陶醉其中。
一曲舞罢,众人意犹味尽,还想来一曲。
双瑞上前,挥手道,“剑曲就到此,众位请自便。”
有人不死心,还想看,看到双瑞衣着说话,不似凡人,在他的目光下,不甘心的各自散去。
苏若锦上前抱住杨四娘,“阿容,你太厉害了。”
杨四娘摇摇头,“一些花架子罢了。”
有个青年书生听到这话,连忙叫道,“杨师傅的剑可不是花架子,那可是能打退山匪的,很厉害的。”
苏若锦一脸兴味的看向年轻人。
杨四娘无奈道,“他就是我们护送的主家公子。”
青年书生拱手笑道,“我来苏记食肆吃晚饭,没想到师傅没走,竟又有幸一饱眼福。”
杨四娘再次谦虚道,“公子谬赞。”她看到苏若锦一脸星星眼,附到她耳边,小声道,“我不厉害,赵姨才厉害。”说着就看向人群。
苏若锦顺着她的目光看到一个中年妇人,站在街边灯笼下,很普通,但不管是站姿还是眼神,跟杨四娘如出一辙。
“她是我师傅。”
苏若锦穿过人行上前,真真诚诚的朝她一拜到地,“多谢赵姨照顾阿容三年,请受阿锦一拜。”
赵氏被她的动作一惊,连忙让开,“二娘子客气,是阿容照顾我。”她抬眼看向杨四娘子,满眼慈爱,像是看自己女儿一般。
苏若锦知道,这两人已经在三年的旅途中相依成为亲人。
有亲人相伴,苏若锦为杨四娘感到欣慰,一脸高兴,笑容突然一顿,她好像看到宁七郎了,怕看错,又眨了一下眼,人又不见了。
难道是她的错觉?
第349章 秘密
苏向珩非常喜欢这样的琴剑合一,起身笑问,“杨娘子,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东山书院?”
杨四娘爽朗笑回:“那就要看缘分了。”
“一人一剑,仗走天涯,多么洒脱自由,正是吾心所向,可惜……”
苏向珩的话听的苏若锦小心肝一颤一颤的,不是她像想的那样吧?
据她所知,三十好几的苏向珩直到现在也没有成婚,风月场所有去,不过赵澜告诉过她,他只听曲听歌,不与青楼楚馆的任何人纠缠,是真正意义的文人雅兴。
在古代不婚的男子真是凤毛麟角,难不成他终于遇上有缘人,要出手了?
苏若锦望向赵澜。
赵澜也一脸莫名。
月上梢头,夜色深沉。众人辞别散去,各回各家。
苏若锦与杨四娘手拉手回到苏记,铺子后有住的地方,一直到两个躺到床上,她还反来复去,欲言又止,杨四娘被她转的笑了。
“阿锦,苏先生对我不是你想的那样。”
“啊……”苏若锦不好意思了,她表现的这么明显吗?
杨四娘看她装相,伸手点她额头,“苏先生就是欣赏我的剑术,而且这种喜欢跟他喜欢诗词歌赋是一样的,遇到了,忍不住砌磋或是剑曲合一。”
苏若锦惭愧,伸手抱住她,“阿容,你现在还小,难道要游行一辈子吗?”
“那倒没有。”杨四娘笑道,“趁年华正好,走南闯北,看海攀山,听江南雨声赏塞北风光,等有一天走不到了,或是不想走了,就找个风景如画的小村子住下,坐檐下听风看雨,静等生命慢慢逝去。”
“阿容……”小娘子说的既轰烈烈又孤寂寥寥,听的苏若锦心疼不已,“到老了,去淞江府横泾小村吧,跟我一起养老,咱们还做邻居。”
杨四娘没想到她会这么样说,一时之间,竟愣住了。
夜色中,苏若锦见小娘子迟迟没回应,忍不住诱她道,“到我断气的那刻,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秘密?
杨四娘想也没想,就反问一句:“若是我死在你前面呢?”
苏若锦:……
这下轮到她愣住。
过了好一会儿,她吃吃一笑,“那就对不住了,这个连我父母亲人赵澜都不知道的秘密,本想告诉你的,既然你熬不住走在我前面,那就只能算了。”
连亲人赵澜都不告诉的秘密,杨四娘来劲了,嚯的坐起,“阿锦,连赵小郡王都不能告诉的秘密,告诉我?”都没怀疑小娘子会不会诓她。
“是啊!”苏若锦也坐起,月光从窗棂透进来,淡淡银辉,照在两个小娘子脸上,朝气蓬勃,像是被夜露浇灌的最娇艳的花朵,等待着明天绽放最美的自己。
“真的?”
“当然是真的。”苏若锦仍旧笑道,“只要你在我后面走。”
杨四娘拍着心口道,“就为你这话,怎么的我也得苟到你后面走,等到我心累了,我就先去江南横泾等你。”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二位小娘子拉勾约定一起走过生命的尽头。
在东山书院这边停留了三天,苏若锦一行又往尉县去,她去巡铺子,杨四娘去看姐姐。
一行人,行了一天路程,终于在夜幕降临时到达了尉县。
杨大娘子先接到了信,等在城门口,看到三年未见到的妹妹,抱住她大哭,“以后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你。”
杨四娘也跟着哭,伸手拍姐姐后背,“阿姐,我会经常来看你的。”
二姐妹一直哭到家里,手拉手坐到油灯下还止不住泪。
“回去看阿娘与你哥哥他们了吗?他们还好吗?”
杨四娘点头,“阿娘跟哥哥嫂子侄子侄女们都很好,让你不要担心,娘还说,若是有一天,你不想呆在这里了,可以去找她,她在榆林那边为你挣一份房产家业,保你一生衣食无忧。”
杨大娘子再次嚎啕大哭,“娘……”
三个孩子见母亲哭,纷纷靠到她身边,依到她怀里,“娘……”
“娘……”
杨大娘一边哭一边让孩子叫:“姨……”
老大老二大些,特别是老大,对三年前的小姨还有些印象,先叫出口,“姨……”
准备孤独到老的杨四娘子看到眉目清秀的大侄女,高兴的搂到怀里,“好孩子。”
姐妹相聚,流淌的不仅是岁月的眼泪,还有岁月的温情。
三年时光,尉县跟以前一样繁华而又宁静。
走在大街上,熟悉的街头,亲切的叫卖声,让苏若锦倍感亲切,“瑾哥哥,你说大家还记得曾经的知县苏大人吗?”
赵澜牵着她的手,慢慢前行,听到问话,低头一笑,“肯定记得。”
“那他们会记得我吗?”
上一篇: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军少宠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