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河时代
六月的汴京,熙熙攘攘,既有市井的烟火气,也有宫廷的庄重与风雅。
站在高档茶楼外,太阳初升,高高的屋脊挡住了炎热的太阳光,站在阴凉下等人,没感觉到热。
苏若锦看着明显紧张的兄长,伸手在他脸前晃了几下,“喂……喂,哥哥,想啥呢?”
苏安之收起紧张不安的心,哂然一笑,“没什么。”
赵澜望了眼紧张的大舅子,暗暗一笑,心道你要是像我一样有个小青梅,这会估计孩子都抱在手里了。
要是苏安之知道妹夫这样想他,估计要跳脚揍他一顿,以为谁都像他一样早熟猴精啊!
不知情的赵澜:……突然想打喷嚏,好像谁在说他坏话。
就在这时,有两辆马车等到了茶楼门口,门口接待的小二连忙过去接马缰,“贵人,你们是现订还是预……”
范夫人的嬷嬷揭开轿帘,苏若锦连忙迎上去,“范伯母——”伸手去扶她下马车。
“阿锦,有些日子没见了,挺好的吧。”
“多谢伯母惦记,一切都挺好的。”
“好好。”
范夫人下了马车站定,赵澜与苏安之上前见礼。
礼罢,后面一辆车里的人也下了马车。
作为媒人,范夫人让他们相互见了礼。
直到这时,苏若锦才知道兄长要相的是哪家。
小娘子姓赵,竟是宗室子。
走在后面,苏若锦小声问了赵澜,“你认识的,是吧?”
经过赵澜‘科谱’,苏若锦才知道,与兄长相亲的这一支宗室,祖父是郡王,与赵澜一个等级,到小娘子这一辈份,马上就要出五服了,算是旁支了。
由于苏若锦也是今天才知道要相亲的对象,所以对他们一点也不了解,但赵澜的手下个个是‘信息’高手,双瑞悄悄挪到苏若锦身边,把这家情况简单明了的说了下。
小娘子祖父为江陵郡王,因在朝中没有实职,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到其父时已削爵为候,在朝中仍没有实职,但为人谦和,文采斐然。
说白了,就是一富贵闲人。
赵夫人看上去端庄贤淑,对女儿的婚事极为上心。
苏若锦看向对面小娘子——赵婉儿年方二八,生得亭亭玉立,范夫人说她琴棋书画都不错。
听到这里,程迎珍与苏若锦相视一眼,苏家既不是簪缨世家,也不是权门贵族,还真不需未来长媳琴棋书画达到什么水平,主要是能干能持家有道。
母子二人的小动作引得赵夫人一阵紧张,连忙望向范夫人。
范夫人给了个稍安勿燥的眼神,仍旧笑的一团富贵:“别看小娘子在家是次女,可赵夫人比着宗妇、嫡长媳的样子教导的,一点也不比嫡长女差,要是有缘结成亲,保管上门后就能当家作主。”
不亏是范夫人,与苏家打交道这么多年,知道苏家人想要什么的长媳妇。
见大家都盯着她,赵婉儿也没发怵,端庄典雅的坐着,微微垂眼,落落大方的供大家好奇、探究。
看到这样端庄大气的小娘子,程迎珍眼见的欢喜起来。
苏若锦也松了口气,朝自己的兄长看过去。
相亲安排在茶楼二楼的一间雅座,窗外便是熙熙攘攘的街道,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苏安之已不是毛头小子,中了进士之后,已经到基层历练三载,坐在窗边,成熟稳重、温文尔雅。
赵氏在范夫人说话时,一直默默观察,见苏家长子是个读书人,却没那股文弱气,脊背挺直如青竹,朗朗昭昭,是个能担事的主,其爹现在是有实权的从三品大员,又朝赵澜、苏若锦夫妻看了看,这一对也是如日中天,这门亲事要结成了,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就这样,在茶楼一个多时辰中,赵苏二家人对各自儿女都比较满意,范夫人的笑容就没断过,“那今天咱们就先这样,有空就约吃顿饭。”
“好好……”作为男方家长,程迎珍起身,热情的张罗,该感谢的感谢,该要相送的相送,忙且高兴着。
下楼时,苏若锦与赵澜故意落在最后,让苏安之与赵婉儿两一并排能说上话。
送走赵氏母子,范夫人问程迎珍、苏安之,“你们对小娘子感觉怎么样?”
程迎珍的感觉还不错,但还是要看儿子,儿子喜欢,她就喜欢,儿子要是……
“阿安,你觉得怎么样?”
小娘子端庄秀气,落落大方,整个感觉还不错,苏安之微微一笑,点了下头。
范夫人见苏大郎感觉不错,高兴的很,“我就说嘛,我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安之,相信伯母,赵家二娘子绝对是个好小娘,成婚后肯定能当家主母,你就放心好了。”
苏安之赶紧拱手作谢,“让伯母费心了。”
“只要你满意,伯母愿意费这个心。”范夫人笑道,“那就过两天我问问赵候爷,要是两边都没意见,咱们就论下一步。”
“好,多谢夫人。”
范夫人高兴而去。
苏若锦问赵澜,“瑾哥哥,你觉得怎么样?”
赵澜望了眼苏安之,“还得看你哥哥。”
范夫人找一没落的宗室小娘子,肯定跟范大人通过气了,以范大人对苏家的情义来说,他觉得赵候爷可以那就是可以,只要小娘子品行能力没问题,那这个亲就能结。
晚上回到家,程迎珍把范夫人找的相亲对象情况跟苏言礼讲了,他沉思片刻,“只要赵家小娘子看上我们家安之,那就结。”
第399章 波折1
苏若锦也问兄长:“哥哥,你觉得对方怎么样?”
“宗室闺秀,端庄慧中。”
没想到兄长对小娘子印象挺不错,“那哥哥是同意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像妹妹与妹夫这样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最后结成一世夫妻的简是就是凤毛麟角。
“嗯。”苏安之点了下头。
高门嫁女,低门娶媳。
赵苏两家结亲,一个是宗室子,一个是新贵,考究起来,两家也算门当户对,苏家有意结亲,女方那边也同意了。
于是除了范夫人这个牵线的媒人,苏家还找了专门走流程的官媒,大夏天的从纳采走到问名。
苏安之与赵婉儿的八字很合,所以很快就到成婚的第三个步骤——纳吉,即把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
相当于现在的定婚,俗称送定、过定、定聘。
因苏安之二十一岁了,在古代这个年纪也算不小了,所以苏家打算这次让他留京,吏部尚书范大人便把他放进了翰林院,授编修,正七品。
苏若锦看到任命书,非常惊讶,“将来岂不是有机会成宰任相?”
苏言礼也没想到长子有机会进翰林,内心惶恐,还特意找机会拜谒了范大人。
“老师,犬子进翰林,会不会让你老人家……”
“不会。”
范尚书笑道:“予之放心,安之进翰林,是经过圣上亲笔御批过的,无需不安。”
明明毫无根基,自己已成从三品侍郎,现在儿子年纪轻轻居然进了翰林院,一家之中,竟有两个进入了权力之中,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就算是门阀世家,像这种情况也是少的。
苏言礼还是忐忑,范大人捋须道,“予之啊,现在的苏家可不是十年前的苏家了。”
呃……
他看向一脸笑意的老师,似乎从他眼神中读懂了什么。
十年来,苏家不是与亲王幼子结亲,就是成为公主驸马,再加上苏言礼自己也是扶得起的能臣干吏,苏家再不起来,还真没天理。
苏言礼在老师安心的笑容中离开了范府。
他前脚走,范大人后脚进了内院,与妻子聊天,“苏家大郎的亲事定在哪天?”
一贯笑脸的范夫人今天的脸色非常不善,“这亲啊,怕是结不了。”
“嗯?”范大人脚还没放进泡脚盆,眉心微促,“发生什么事了?”
范夫人冷脸道,“苏家怕是承受不住赵候府的彩礼。”
能让位高权贵的范尚书夫人说出这样的话,范大人惊讶的眉眼一抬,“多少?”
“八万两。”
苏若锦听到这个金额也非常吃惊,她想起来某朝某桧娶妻时,他妻子自己带的嫁妆有二十万贯,嫁妆都这么多,那秦桧的彩礼只会是更多了。
可能大家不知道二十万贯是一个什么概念,有人算了一笔账,宋代的一贯钱相当于现在的二百块钱,所以这二十万贯就有四五千万左右了。
赵候府要的彩礼八万两白银兑换为人民币大约是两千万元左右。
两千万结个婚,苏若锦立即转头问赵澜,“我们成婚用了多少两白银?”
赵澜慢悠悠的掀起眼皮,“十一万两。”
苏若锦眨眨眼,是啊,她怎么忘了,晋王府公账走了三万两,赵澜私人走了五万两,这是他给她的彩礼,而她的陪嫁是三万两。
“这只是白银,还不包括古玩字画珠宝铺子……”
可赵澜是郡王,他爹是晋王啊,苏言礼成为从三品大员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他哥哥苏安之也不能跟赵澜比啊,赵候府一张口就要八万两彩礼。
“果然是宗室,一开口就是八万两,按他的身份,也给女儿陪八万两的意思罗?”
嗤!赵澜没忍住笑出声。
苏若锦看向他,“你笑什么?”
赵澜没正面回答,而是道,“也许范夫人正在后悔牵了这门亲事吧!”
“(⊙ o⊙)啊?”
第400章 波折2
不管范夫人还是官媒都没有到苏家门上说彩礼八万两的事,但风已经吹到苏家了。
苏安之一听,直接摇头,“爹、娘,这门亲事不结也罢。”
上一篇: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军少宠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