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丽丝爱吃糖
“欢欢,你知道为什么这里的街道干净吗?”
这林欢是知道的,“因为有环卫工人啊!”
林秋指着不远处的正在往环卫车里装垃圾的环卫工人,说:“你知道他们几点钟就得起来吗?”
林欢摇了摇头,“不知道!”
“凌晨三点!”
“这么早啊?”林欢惊呼。
“对呀!他们要在大家醒来之前,把这座城市的街道打扫干净。”
“那真是太辛苦了!”
“做什么不辛苦呢?”林秋故意说出这句话,“我每天上班也辛苦啊。”
于是,林欢就见识到了大姑的辛苦。
接报纸、整理货架、卖货,一个早上林秋忙得满头大汗,连早餐都是囫囵地咬着包子就凉开水。
正当林欢以为大姑可以休息的时候,林秋关上报刊亭的门,又推着自行车招呼林欢一起出去。
她提前和张桂香打了招呼,今天自己亲自去一趟冰棍厂拿货。
回来的路上,林秋在前面使劲推车,林欢帮着在自行车后面用力推。
看着大姑晒红的脸和、被汗打湿的衣服和胳膊上因为用力而鼓出来的青筋,林欢这才知道大姑的好日子原来也是辛苦换来的。
这天晚上,林秋又问她:“欢欢,要不要让你姑父带你去工地上看看?说不定还能看到你爸爸嘞。”
王修仁本来想说工地上都是灰,有什么好看的,但被老婆瞪了一眼没说话。
林欢一听说可以看到爸爸,立马心动了。
就第一天来的时候她见到爸爸了,其他时候他都没有时间过来,因为要赶工。
第二天,林欢见识到了简陋嘈杂、满是灰尘的工地。
当看到浑身沾着水泥灰沙的父亲,弯着腰贴了一整天的地板砖时,她忍不住转过头哭了。
原来每个月寄回家里的钱就是这样子赚到的。
第三天,林秋没给林欢安排。
林欢看着写作业的表妹,有些无聊地跑去士多店,刚好碰上批发商过来送货。
货物把士多店门前堆得下不去脚,林平一个人一箱一箱往里面搬。
林欢赶紧过去帮忙,发现自己力气太小,根本搬不动一箱货,只能帮着小姑抬一抬。
等把所有的货物搬进来,小姑的手已经被勒得满是红印不说,还得继续把货物拿出来一件一件摆上货架。
这一天晚上,林欢罕见沉默不语,让周清以为她中暑了。
过了两天后,林秋带来一个可以赚点零花钱的路子,问林欢愿不愿意。
低落了两天的林欢兴奋地同意了。
然后接下来一个礼拜,她跟着张桂香伯母在制衣厂里剪线头。
她本来以为很轻松,但她发现,衣服一批批送过来,线头剪不完,根本剪不完。
一个礼拜下来,林欢赚到了她人生中第一笔钱,一共二十九块八毛四。
一天后,林秋带着她送表妹去鹏城大学学画画,顺便交学费。
当她得知那个笑得和蔼可亲的爷爷教一次画画就收三百块钱时,世界观都崩塌了。
就这么轻轻松松地看着表妹画画,然后在旁边指导几句,就可以收三百块钱。
而大姑、爸爸、小姑还有制衣厂的阿姨们那么辛苦,一个月才一千多块钱。
她觉得这个世界和她所认知的不一样。
回家后,林秋拉着她走进了卧室。
“是不是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人家轻轻松松就可以拿高工资,而另外一些人那么辛苦却只赚那么一点点?”
林欢诚实地点了点头。
“那你知道为什么人与人的差距这么大吗?”林秋看着她问。
林欢沉思了许久,没有回答。
“是因为知识!”林秋掷地有声的说道。
“因为没有知识,我和你爸爸他们只能做体力活,即使很辛苦,但为了生活我们别无选择。”
“所以”
林秋拉着林欢的手,很盯着她的眼睛,很是郑重,“欢欢,我们希望你和珊珊这一辈的孩子能够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就多一些选择的机会,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像我们这样被迫谋生。”
林秋的话让林欢醍醐灌顶,她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知道是姑姑有意为之。
她第一次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她也牢牢记住了一个道理:读书是为了多些选择。
第153章 回归+1
自从林秋和林欢那次交谈之后,林欢开始在王珊写作业的时候拿起文学名着跟着看了起来,还主动跟着王珊去图书馆看书。
林庭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安定下来。
等到快开学时,林庭亲自把孙女送回老家,顺便提了一行李箱习题册和试卷当做礼物分发给孙子孙女。
且不提几个孙子、孙女收到礼物时,僵硬的笑脸。
回到家后的林欢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自己开始努力学习不说,还监管起林聪以及林敏、林锐姐弟的学习了。
最开始林聪几个不大服林欢的管教,但林欢揍过他们几次后,他们放学后就老老实实的回家写作业、背书,让林欢检查完以后才能出去玩。
林敏两姐弟住在外婆家,林欢也不嫌麻烦,检查完他俩的作业后再亲自给送过去。
林敏的外婆打电话和林立夫妻说起这事,一毛不拔的刘香还给林欢买了一套衣服给寄回来。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王珊今年上四年级,她念书真的是一路顺风顺水,不管你考几门功课,她都是第一。
下午五点回到家后,自觉写好作业,预习好功课,就看一会儿动画片。
吃完晚饭后,就自己练习画画,等到点就去睡觉。
大人上班很辛苦,小孩读书画画也很累。
谁也不比谁轻松,但又都对未来满怀希望。
王珊现在每周末都是跟着书画名家、鹏城大学美术教授郭东远老师学画画。
一般来说,画家都会有视金钱如粪土的清高感,但郭老师并不是这样。
他带徒弟从来都是明码标价,一节课三百块,有的是人举着大把钞票抢着上。
但他也不是谁都教,筛选的比较严格。
当然,他要是觉得你是个好苗子,就会给你的学费打个折,少收你几十块钱。
十月底,王珊在吃晚饭的时候,大声向家里宣布:“郭老师说,以后每节课只收我二百四十块钱!”
“哟!珊珊可真棒!”周清立马放下碗筷,拍手夸赞。
林秋饭前就从林庭那里得知这事了,所以摸了摸女儿的手:“真不错,这说明郭老师觉得你越画越好了。”
王修仁开怀大笑,“看来珊珊为家里又省下一大笔钱了,一次六十块,一个月八次就有四百百十块了,不错不错!”
王珊和爸爸父女连心,一想到自己每个月可以为家里省下四百八十块钱,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每个月除的房贷,家里最大的开支是王珊学画的费用。
好在报刊亭和士多店每个月收入比较丰厚,房租也在逐年增长,再加上王修仁自己承包工地以来收入很是可观。
里里外外算下来,家里每个月能攒下六千块左右。
二千四的的学画费用虽然贵,但这钱花的还挺值的。毕竟也不是谁都有机会跟着郭老师这样的大师学画的。
而且把王珊之前画的画和现在的放到一起比较,家里几个大人虽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好歹也能看出好赖。
林秋和王修仁两口子一直都挺想得开的,不就是钱吗?没了再赚就是。
但孩子可只有这一个,不管她资质怎么样,该培养就得好好培养。
林秋担心女儿一直惦记着学画花了很多钱的事,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总是想着费用的事情,你画画家里还是供得起的,只要你跟着老师好好学就可以了。”
王珊已经十岁了,家里的事情基本上也没瞒着他,所以她重重地点了一下头,“我会好好学的!”
突然她记起今天发生的事情,激动起来,“妈妈,你知道吗?今天有个人要买老师画,就一朵荷花和几片荷叶,就要一万块哦!”
她说着一万块的时候竖起食指,再次强调:“是一万块哦!”
明明女儿是学艺术的,怎么身上没有半点艺术家的清高?浑身上下都钻到钱眼里去了。
林秋觉既觉得好笑,又担心这样看重金钱会影响他的发展。
于是笑着对她说道:“珊珊,妈妈让你学画画是因为你喜欢,而不是为了赚钱才让你学的。”
“我是喜欢画画啊,但我画画也能赚钱的画,那不是两全其美吗?”王珊理直气壮地回答。
这话一出,引得老俩口直接笑出声来。
“这家伙,还知道两全其美呢!”王修仁也是一脸赞同。
林秋被堵得哑口无言,只能回答一句:“好的,妈妈期待着珊珊的画也能卖出大价钱!”
王珊的画以后能不能卖钱还是个未知数,但接下来两个礼拜她都没时间好好画画了。
因为要排演澳城回归的节目。
新班主任罗老师看她身高、长相都不差,特意把她和班上几个好的女同学选出来,让她们捧着烛光站在舞台前面,全班合唱《七子之歌》。
王珊虽然更想回家画画,但也知道这是集体活动,关系到班级荣誉,还是每天和班上同学放学后一起排练。
她和站在前面的几个女孩子慢慢熟络起来,叽叽喳喳一起讨论新出的动画片《西游记》的剧情。
上一篇:快穿:每次都穿成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