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95章

作者:爱丽丝爱吃糖 标签: 穿越重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算得上是资源合理利用。

  “爹爹,口干了吧?”林秋倒了一杯水端过去。

  “不用了,我带了水。”林庭放好自行车,把车篮里的黑色保温杯提了出来。

  林秋自己把水喝了,然后揣上五十块钱就往公交车站走。

  她要去宝安汽车站去接货。

  到了汽车站,她熟门熟路的找到了赵哲峰他二姐夫家的堂哥胡湘泉,胡湘泉是雁城汽车站的一名长途客车司机。

  他正在和其他司机一起吹牛。

  “胡姐夫!”林秋笑着和他打招呼。

  胡湘泉扭过头看到林秋,和其他司机说笑几句就走了过来,“林妹子,你来啦!走,我带你去拿货。”

  “让你久等啦!”林秋跟在他后面客套地说道。

  “你别讲的这么客气咯!”胡湘泉摆摆手,这林家妹子啥都好就是太客气,“我又不是白给你带货的,本来就是互利互惠的事,又是亲戚,讲的这么客气干什么!”

  这话林秋不知道怎么接才对,只是笑笑不说话。

  “这一次带的有点多!”胡湘泉把客车的行李箱打开,拎出三个鼓囊囊的蛇皮袋。

  “一袋是腊肉,一袋是笋干,还有一点是红薯粉!亲家娘说要你自己过下称。”

  “好的!胡姐夫,这是这次的运费,还请收好。”林秋把五十块钱递过去。

  胡湘泉也不客套,接过直接放进兜里,“你去喊一辆三轮车到门口等着,我马上把东西提过来!”

  林秋闻言,一路小跑,跑到客运站门口,喊了一辆三轮车,又谈好价格。

  不一会儿,胡湘泉一边肩膀扛着一个行李袋向林秋走来,后面还跟着一个男的,肩上同样放着一个蛇皮袋。

  东西放好以后,林秋对胡湘泉说了句:“下个礼拜再见,有空到家里来吃饭!”就走了。

  “这谁啊?还喊你去她家吃饭?”胡湘泉的同事暧昧的冲他笑道。

  “别乱想!”胡湘泉给了同事一肘子,“她算是我家的一个亲戚吧!”

  “那你这亲戚看起来混的可以呀!”这个同事收起脸上的笑。

  胡湘泉拿出一包烟,给同事丢了一根,自己也点燃一根,深深吸了一口。

  “可不是嘛!短短几年,在鹏城买了房,现在又开了一家店。”

  “那这是相当了不得了!”同事把烟夹到耳朵后面,拍了一下大腿,“人家赚钱怎么就那么容易?”

  “谁说不是呢?”胡湘泉缓缓吐出烟圈,“他娘的,我们也要攒把劲,总不能光看着人家吃肉吧!”

  “对!攒到钱买辆车自己跑。”同事咬了咬牙,“我就不信,我发不了财!”

  别人发不发得了财,林秋不知道,但林秋知道自家的士多店赚钱可真不少,尤其是把老家的土产放到店子里卖以后。

  这卖土产也是临时起意。

  自从杨哲峰父母得知林平怀孕的消息后,那家里的土产像是不要钱一样,源源不断的寄过来。

  但杨哲峰和林平就两张嘴,即使分了一批给林秋,还是吃不完。

  鹏城天气又热,加上又没有冰箱,眼看着土产过几天就会变坏,林秋就建议林平把土产摆到士多店门口,看看有没有人卖。

  这一摆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小区里面的人过来士多店,看到摆在门口的腊肉、腊鱼和干菜,抱着尝鲜的心理,纷纷打听这些东西怎么做。

  周清和林平把几种家常做法告诉他们,然后这家买一点,那家买一点,很快就销售一空了。

  吃过的人感觉味道很好,毕竟都是农家养的土猪,采的野菜,可以算得上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了。

  卖完后,林秋看到有人继续过来问,觉得把湘省的土产运过来卖也算一宗不错的生意,所以就叫杨哲峰他爹娘帮忙在老家收购土产,在通过胡湘泉运过来。

  这样一来,无论是杨哲峰家还是胡湘泉都得到了不少好处,另外林秋也告诉大哥大嫂了,叫他们熏腊肉、采野菜晒干,多少挣点生活费。

  当然赚的最多的还是林秋。

  林秋带着三轮车回到士多店这边,林平看到了,挺着有些起伏的孕肚想要过来帮忙,立刻被林秋喝止住了。

  “平平,你不要忘记你是个大肚婆,往里面站一点,不要磕到碰到!”

  “就是,快坐到里面去!”周清轻轻拍了拍小女儿的胳膊,“我去帮秋秋把东西搬进来!”

  林平只好讪讪地坐到柜台后面,眼睛紧紧盯着门外。

  “唉,这次居然有红薯粉!”

  搬进来后,周清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个蛇皮袋,惊喜地说道:“今年新出的红薯粉,泡发,放点葱蒜随便煮一煮就很好吃,再加点瘦肉,味道就更好了!”

  周清说得林平这个大肚婆差点流口水了,“姆妈,我们今天中午就煮吧!”

  女人怀孕以后都会变得嘴馋,周清先后生了四个,对这种变化深有体会,所以一看林平那恨不得立马就吃到嘴里的馋样,忍不住瞪了她一眼:“你不说,我也会给你做!”

  林平被母亲瞪也不生气,一个劲地盯着红薯粉傻乐。

  “还有一袋腊肉和一袋笋干!”

  林秋把其他两个蛇皮袋打开,士多店马上就多了一股腊肉香。

  林平不由自主地吞了吞口水,看向周清:“姆妈……”

  话没说完就被周清打断了:“知道啦知道啦,中午再做一个腊肉!”

  土产生意果然好做,不到一天,腊肉差不多卖了三分之一,笋干和红薯粉卖了一大半。

  晚上,林秋坐在梳妆台上盘账,盘完以后把账本递给王修仁,“诺,看看,这店盘的值不值?”

  “哟!”

  王修仁有些不相信地揉了揉眼睛,再贴到账本上:“这都赶上报刊亭了呀!”

  说完忍不住乐出声来:“还是我老婆厉害!”

  林秋把账本抢过来收好,嘚瑟的抬着下巴,“你现在才知道啊?”

  王修仁配合地抱拳低头:“小生佩服!”

  “噗嗤!”

  林秋笑得花枝乱颤。

第119章 家底

  过了元旦,离过年就近了。

  鹏城这座大都市对于节日尤为看重,春节这种传统节日更是至关重要。

  离春节还有一个月,大街小巷上就挂满了灯笼和国旗,树上缠绕着彩灯,绿化带又换了新的鲜花,一簇簇的开的绚烂又热闹。

  德宝交易市场的老太太老早就给林秋来了电话,早早地把样品发了过来。

  今年卖春联小分队的队伍又壮大了。

  因为杨哲峰的爹妈也跑到鹏城来了。

  一来是儿媳妇怀孕了,老家冷,鹏城这边温暖,更适合养胎,二来是儿子买了新房,按照老家的习俗,搬家的头一年得在新房里过年。

  所以老俩口把家里养的鸡鸭鱼猪都宰了,一半风干,一半烟熏,又去挖了一麻袋冬笋,把家里的萝卜、白菜也装了半麻袋,大包小包的用扁担挑着上了火车。

  要不是听说带的行李不能超重,杨哲峰他爹恨不得再挑一百斤米带到鹏城去。

  当杨哲峰一个人跑去火车站去接站时,看到爹妈一人挑着一副担子,整个人都惊呆了,赶紧上前接过他娘肩上的担子。

  出了火车站,又叫了三轮车连人带货拉回华安苑。

  不提杨父杨母看到儿子在鹏城的房子都有震撼,也不提他们见到大着肚子的儿媳妇有多欢喜。

  自打来鹏城以后,杨母就全心全意伺候家里的大功之臣林平,每天送她上下班不说,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抹得一尘不染,还换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

  杨父勤快惯了,整日坐在房子里怎么也不习惯,只能蔫哒哒的跟在林庭后面溜达。

  等知道可以从林秋那里进春联摆摊以后,杨父的精气神立马就换了个样,像打了鸡血一样。

  天刚亮就准备出摊,不到晚上十点不回来,即便语言不通,他依然手舞足蹈的和人比划着。还别说,他隔三差五的拿货加起来也不少。

  杨哲峰的爹妈来了,周清就轻松不少。她开始跟着林庭出摊,时不时回一下士多店看看林平,看着和以前没两样,但是总算不要一直提着心了。

  林庭的摊子一直摆到小年夜。

  小年夜这一晚,林庭老俩口、林秋一家三口、林平一家四口加上赵大龙和张桂香两口子,大大小小十一个。

  人多嘛,肯定是吃火锅最合适。

  热气腾腾的火锅,种类繁多的食材,一把丢进锅里,随便一捞,总有自己喜欢的。

  越煮越香,越煮越浓。

  气氛也在杯盏觥筹中越来越好。

  在滚烫的汤底里,不仅是食材的舞动,更是情感的交融。

  这顿饭后,再见又是来年。

  第二天晚上,王修仁一家和杨哲峰父子把林庭老俩口和赵大龙夫妇送上了回湘的火车。

  这一次没有泪流满面的告别,只有温情融融的期待。

  送别后,杨哲峰父子回了华安苑,一家三口走进了锦绣花园。

  这一年的除夕,好像过得和前几年没什么区别,只有一样不同是林秋才发现今年没有三十,也就是王修仁的生日不是每年都有。

  她一脸震惊地说着她的发现,然后有些歉意地看着王修仁。

  “没关系的,今年虽然没有三十,但也是除夕,是一样的!”王修仁宽慰她。

  “还是有区别的。”林秋觉得自己有些粗心,“不过好可惜呀,你不能年年按照出生的日子过生日!”

  王修仁真的觉得这没有什么,温柔地看着林秋:“哪天生日没那么重要,几年过一次我也不觉得可惜。有你和珊珊陪着我,我每天都是过生日!”

  林秋被他的眼神和话语弄的面红耳赤,嗔怪地瞪了他一眼,“油嘴滑舌!”

  王修仁被她瞪得骨头都软了,眼里的深情好像要溢出来:“我是说真的!你能记得我生日,还为我准备了爱吃的,我已经很满足了。”

  话音刚落,锃光瓦亮的特大号电灯泡就哒哒哒哒地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