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橙与白
韩氏:“书院的先生已经催过多次了,你怎么这么久都不回书院去?”
陆子岚今日得到了众人的赞赏,不再似从前那般没有自信,他道:“母亲,我在书院那么多年,先生该教的都已经教了,我再去也没什么用了。”
韩氏原本想要好好跟儿子说的,听到儿子的这番话,她心头的怒火彻底压不住了。儿子从前虽然也叛逆,但从未违逆过她,也不曾说出不去书院的话。如今儿子竟然敢当众忤逆她,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陆如槿就是个大逆不道的,跟父亲不知吵过多少回,从小到大没少挨打。简云宁又是个离经叛道的,从小就忤逆母亲,不顺父亲,时常挨打。
儿子定是被这二人带坏了!
“你本就不如你几个哥哥弟弟,如今既不努力也不上进,你
何时才能通过考核去京都学馆?”
听着母亲的话,陆子岚眼底有浓浓的不甘,但他还是垂下了头,掩盖住眼底的情绪。
韩氏:“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再跟一些闲杂人等混在一处,一辈子都别想入仕了。”
韩氏说这番话时一直盯着儿子,并未看向其他人。
云宁扯了扯嘴角。
闲杂人等,谁啊,她还是陆如槿?还是说在大舅母眼中他们两个人都是?这是要把表哥无法入仕的原因安插在他们二人头上了?
她瞥了一眼陆如槿,只见陆如槿神色如常。
看来是听习惯了这样的话。
陆子岚却是再也忍不了了。
母亲怎么说他都行,怎么能扯别人?
“母亲,我无法通过京都学馆的考核,入不了仕途,是我自己的问题,这些与旁人无关。还请母亲不要把原因归结到旁人身上。还有,这些年来我也不是不努力,我一直听从母亲的话,每日都去书院读书,勤勤恳恳,可我的文章就是得不到老师的认可。”
最近听了云宁表妹地夸赞,今日又去了茶馆,听了那些百姓对他文章的评价,那些被旁人打压到尘土里的自信心又回来了。
“我自问文章写得没有任何问题,是那些先生和考官不懂得欣赏。”
“啪”话音刚落,一个清脆的巴掌声响了起来。
陆如槿和云宁都没能反应过来。
韩氏眼底满是对儿子的痛心。
“子岚,你太令我失望了!你小时候多么聪明听话,比你大哥都要优秀。长大了怎么愈发不懂事了?如今你不怪自己不够优秀,竟然开始质疑自己的老师和考官。既然先生说你的文章有问题,那你就按照先生的意思去改。看来你确实不该接触一些大逆不道的人,不然说不出这样离经叛道的话。”
陆子岚也许多年没被母亲打过了,嗤笑一声。
“母亲究竟是在为我的仕途担忧,还是觉得我给您丢脸了?”
韩氏皱眉。
陆子岚:“我知道,这些年母亲没少因为我被人在背后嚼舌根。只怪儿子无能,没办法堵住那些人的嘴,止不住流言蜚语。”
韩氏越发愤怒了,又抬起了手。
云宁上前一步,道:“大舅母,四表哥今日没有出去玩,他最近一段时间也一直在写文章。您看看,这是他写的两篇赋,真的很好。总有一日四表哥会出人头地的,他的才华一定会被大家看到。”
韩氏收回胳膊,瞥了一眼云宁,她看也未看云宁手中的书。
这眼神云宁太过熟悉了。母亲一直用这样的眼神看她。韩氏出自世家,出身尊贵,和母亲极为相似,在她们这种人的眼中,她和陆子岚都是不争气的孩子。
“你先回去吧,你表哥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以后你也不要再来外院见你表哥,你表哥要好好准备书院的考核。”
陆子岚:“母亲!”
陆如槿扯了扯嘴角,道:“大嫂,你要教训孩子麻烦回你院子里去,别挡了我回屋的路,扰了我的清净。还有,三侄女应该跟你说了,云宁是来找我的,不是找子岚的。你若是怕我们影响了子岚的仕途,你不如拿根绳子把他拴起来,日日夜夜盯着他苦读。若是再考不上,你也别怪别人了,就怪你自己吧。”
韩氏还没被人当面说过这么难听的话,脸色难看得紧。
“五弟,你竟这样跟我说话,今日的事情我定会告诉父亲。”
陆如槿嗤笑一声,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随便。”
说完,头也不回,朝着云宁挥了挥手。
“云宁,赶紧回去休息吧,别在这里讨人嫌了。”
陆子岚撩开衣摆,跪在地上。
“母亲,我今日就回书院,还望母亲不要将今日的事告诉祖父。”
见儿子低头认错,韩氏气顺了些。
“你终于知道错了?现在就去收拾收拾东西回书院去。”
陆子岚仰头问:“母亲还会跟祖父说吗?”
韩氏:“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你先去书院。”
没能得到母亲肯定的答复,陆子岚有些不甘心。但母亲似乎铁了心要让他回书院,陆子岚犹豫片刻,还是站起身来。他转头看了云宁一眼,眼底满是担忧。
云宁冲着他笑了笑,道:“表哥不必担心我。”
有些话此刻不好多说,陆子岚转身朝着自己房间走去。
韩氏看也不看云宁,离开了外院。
云宁回了内宅中,她远远看到韩氏去了正院。
看来舅舅这顿打是少不了了,不知道外祖父会如何对她呢?
云宁回到云竹院后一直等着正院那边的消息,结果只等来五舅舅被打了十板子关入祠堂反思的消息,没等来自己被罚的消息。
韩氏对于老太爷的处罚有些不满。
“父亲,云宁那丫头跟五弟子岚一同出去的,她也有些不规矩,是不是应该惩戒一番?”
老太爷:“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这件事的确怪不到她的头上。她从未主动去找过子岚,是子岚去找的她。而子岚之所以去找她,是因为她肯定了子岚的文章。我看过子岚的文章,也跟老大说过,或许子岚并不适合仕途,你们不妨问问他的意思,以后写一些文章出版书籍,又或者去书院做个先生,和他五叔学做生意,掌管陆家的生意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一听这话,韩氏的脸色顿时变了。
“父亲,绝不可以。子岚小时候那么聪明,先生们都说他将来前途无量,他怎么可以走商贾之道?”
这个问题老太爷不想跟儿媳再多说,他道:“你回去跟老大好好商量商量吧。子岚是有才华的,可能不太适合走仕途,子岚再这样考下去也只会耽误了他的一生。”
老太爷想得开,陆家的子侄多,绝大多数都走的仕途。陆家在朝堂上的地位很稳固。有那么一两个不走仕途的也没什么要紧的,既然孩子有才华,可以在别的方面一展抱负。这就是为何他疼爱幼子,却让他从商的原因。并非是他放弃了孩子,而是孩子不爱读书,一味逼着他读书入仕只会适得其反。
韩氏没敢再反驳,默默退了出去。
看来父亲是想放弃自己儿子了。父亲孙辈多,并不在乎儿子这个孙子。可她却只有两个儿子,她希望每一个儿子都能入仕,她绝不会放弃儿子的。今日她就要给韩家写信,找个厉害的大儒,将儿子培养出来步入仕途。
云宁听说韩氏从正院出来了,提着的心终于放了回去。
此刻正院都没有来人,看来外祖父是不打算罚她了。
她抬头看了看天,天气正好,风和日丽。
第32章 推手陆子岚名声大噪。
等到晚饭时,云宁去给陆如槿送饭了。
她本以为陆如槿会被打得特别惨,结果发现他正躺在地上睡觉。
就在云宁犹豫着要不要叫醒陆如槿时,陆如槿睁开了眼睛。
看着陆如槿眼底的清明,云宁道:“舅舅没睡啊。”
陆如槿:“下午睡了一觉,这会儿不困了。”
他被罚在祠堂里思过,不能出去,在这里也无聊得很,坐着站着都累,他索性躺在地上闭目养神。
闻着饭香,陆如槿坐正了身子,道:“还是你孝顺懂事,知道给我送饭。”
云宁打开食盒,递给陆如槿一块湿布,道:“舅舅对我也很好啊,今日还帮了我。”
陆如槿接过湿布擦了擦手,又递给了云宁。
“我早就看大嫂不顺眼了,哪里是在帮你。”
云宁笑了笑没再多言。
大舅母批评四表哥的时候舅舅并没有开口说话,而大舅母说她时舅舅站了出来。他话里虽然没怎么提及她,但她知道舅舅是站在她这边维护她的。
既然舅舅这样说,她也没必要点破,总归她心里清楚就行了。
云宁仔细打量了一下陆如槿,见他吃饭动作如常,神色也没太大变化,道:“看来外祖父没下重手。”
陆如槿一边吃饭一边道:“我下个月就要成亲了,父亲哪里敢照死里打我。万一打得我下不了床谁去接新娘子? ”
云宁:“舅舅难不成是算准这一点了才敢顶撞大舅母的?”
陆如槿:“不然呢?我平时要敢说那样的话,你外祖父能打死我。”
云宁坐在了陆如槿的对面。
下个月陆如槿就要成亲了,娶的是礼王的女儿,常乐县主。
陆如槿在书中的存在感很弱,所以关于他的剧情并没有说多少。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在他成亲之日,原主趁着人多跑回了京城。
所以她并不清楚陆如槿的结局是什么,也不清楚常乐县主的性情如何。
“县主是个怎样的人?”
闻言,陆如槿动作一顿,看了云宁一眼,道:“听说跟你挺像的。”
说完,又继续埋头吃饭了,这次明显不如方才食欲好了。
云宁见陆如槿心情不太好,故意道:“人美心善聪明会赚钱?”
陆如槿无语地看向云宁,道:“……你对自己的评价倒是挺高的。”
云宁笑着说:“别人都瞧不起我了,我再瞧不上我自己,这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啊?”
陆如槿琢磨了一下这句话,道:“这话说的倒是有些道理。”
知道陆如槿的意思,也大概猜到了县主是个什么样的人。既然陆如槿不想提,她也没有多问。
“舅舅也看到了,传闻中我是个不堪的人,可你真看到我了,却发现我并非是那样的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退一步讲人总是会成长的。说不定县主不是传闻中那样的人。”
陆如槿:“希望吧。”
云宁:“我要留下来好好看看舅母是个怎样的人,配不配得上舅舅。”
上一篇:快穿:炮灰的命不是命?垫脚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