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橙与白
四妹妹说的话颇有一番道理。若简云宁真是个粗鄙蛮横的,祖父和母亲不会容下她,秦嬷嬷也会狠狠教育她,可这些人都信了她。可她跟兰宁认识了多年,兰宁也不会说谎的。
她究竟是该信谁的话?
下午,云宁收到了张嬷嬷的来信。
张嬷嬷在信上说父亲已经带着全家人回了京城,她因为要照顾云宁的生意,留在了南州。并且告知她南州的生意除了茶叶铺子都大有起色。乐器铺因招收的学生比较多,买乐器的人也多了起来,乐器铺的收益翻了十倍。花铺里的花已经处理完了,并未赔钱,还赚了三十两银子。她在信中问云宁这间铺子如何处理。又说了书肆,书肆如今生意极好,尤其是话本子,供不应求。周掌柜希望再印一些话本子,不然要断货了。
云宁想了想,提笔给张嬷嬷写了一封信。
这些日子她仔细想了想南州的几间铺子该如何处理,花铺的位置不错,但那个位置不适合卖花。而且她身边没有会养花卖花之人,长久来看开间花铺并不划算。她的话本子既然这般赚钱,她是打算长久写下去的,所以书肆有继续开放的必要。既然书肆是租的,位置也不如花铺好,那不如将书肆搬到花铺去。书肆既然没到期,可以转租出去。乐器铺子自然要继续开下去。至于茶叶铺子的生意为何没什么起色,大概是因为父亲不再是南州知府,当地供货的茶叶商便不再像从前那般客气。且先开着吧,等哪日不赚钱了再想办法。
接下来几日云宁都忙得很,上午学习管家,下午跟秦嬷嬷学琴棋书画。陆子琼虽然还是不怎么待见她,但并
不像那日一般言语刻薄了,只是对她颇为冷淡。
中间云宁好不容易休息了一日,她本想去寻小舅舅说一说加印话本子的事情,结果小舅舅不在府中,出去忙生意了。
直到十日后,云宁终于见到了陆如槿。
她之所以能见到陆如槿,还是因为距离他成亲只有十日了,老太爷让人将他绑了回来。
云宁:“小舅舅,你不会是逃婚去了吧?”
陆如槿一口茶喷了出来。
云宁忙躲远了些,道:“舅舅怎么这么不讲究了。”
陆如槿:“你个小没良心的,我这些日子这么忙都是为了谁啊?”
云宁怔了一下,问:“为了我那本话本子?”
陆如槿:“可不是么,你那话本子卖得实在是太好了,尤其是在京城,没几日就断货了。得知此事,我连忙去了作坊里去印书,这边还没印完,丹鹤这边的也卖完了,周围的府城也全都卖完了,南州的也卖完了。咱们陆家的作坊不够用了,我便去别的作坊谈合作了。忙活了大半个月,总算是将书运走了。我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就被你外祖父押回来了。”
听到自己书卖脱销了,云宁很开心,她去给陆如槿捶了捶肩膀。
“舅舅这次加印了多少呀?”
陆如槿伸出来两根手指:“两万册。”
云宁怔住了,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两万册,加上之前印的,赚了七八百两了。
她知道自己的书好卖,但从未想过竟然这般好卖。
不对啊,一开始也没卖这么好吧?
想到方才陆如槿的话,云宁觉得这里面好像有些什么事情。
“舅舅方才说京城几日就卖完了?”
陆如槿点头。
云宁知道自己的书受众是何人,她从未想过书能在京城卖得这么好。
“为何?”
陆如槿想,云宁倒是很敏锐。
“怎么说呢,这件事未必是件坏事,从结果来看,对咱们而言应当是件好事。”
云宁:“此话怎讲?”
陆如槿:“这件事还跟子岚有关。”
云宁越发迷惑了:“啊?表哥?算算日子,他不是刚到京城吗?”
陆如槿:“你听我细细说来……”
如今是三月份,正是春闱时节,无数才子汇聚京都。因为云宁话本子的书名有“状元郎”三个字,因此有些书生注意到了那本话本子,买回去读了读。读完之后,这些书生不干了。虽然这话本子里写书生从农家子成了状元的过程很爽,但是,他堂堂一个状元郎,配公主都是可以的,怎么能配一个曾经是奴婢的农家女!二者身份相差太大,这是对读书人的羞辱。他们强烈要求写书的人改写结局。
有些小门小户的女子见到此事也不干了,发出了抗议,她们认为农家女自食其力,努力奋进,供状元郎读书,她配得上状元郎。状元郎若是抛弃了她才是忘恩负义之人。
但这些人毕竟人微言轻,并未能掀起什么风浪。
就在这时,陆子岚入京了。
他本就看不惯状元郎的做派,见京城的学子如此愚昧无知,写了篇赋骂了那些书生。
说到这里,陆如槿有些兴奋。
“子岚本就是因为文章被皇上召入京城的,很多人都知道他的才子名声。两边一对骂,这本书的热度自然就上去了。三五天就卖完了。京城的消息很快传入了外地,外地的存货也卖完了。”
云宁没想到事情的发展竟然是这样的。不是因为她的书写的好才卖完的,而是因为有争议才卖完的。
“这消息怎么这么快,又这么精准的传到了江南?舅舅不会是做了什么吧?”
陆如槿笑着说:“不然呢?这么好的机会不抓紧时间赚一笔钱又待何时呢?”
云宁:“……舅舅何不将表哥的赋也拿出去卖,想必也能趁着这一波热度多赚一些的。”
陆如槿眼前一亮,激动地说:“知我者,云宁也。你怎么猜到我将子岚的赋也装订成册拿去售卖了?”
云宁:……
陆如槿:“大家本就对子岚的那两篇赋感兴趣,再加上他骂那些文人的赋写得也很有意思。我又加了几篇子岚从前的大作,装订成册,印了出来。”
说到这里,陆如槿喝了一口水,继续道:“要不我怎么这么忙呢!你的话本子,子岚的赋,全都是赚钱的金疙瘩啊!过了这个村,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店,得赶紧印啊。”
云宁:“舅舅真会赚钱。”
陆如槿:“学着点儿吧!对了,你跟写书的人说一声,如果可以的话,这本话本子可以继续写下去。这么火的话本子不出第二册可惜了。”
云宁想了想,道:“好,我定会转达给她的。”
第35章 院子陆如乔来丹鹤。
云宁起身想要离开,陆如槿叫住了她。
“走什么,你今日不是没课么,坐下来陪我说说话。”
云宁觉得这话颇为怪异,疑惑地看向陆如槿。
“说什么。”
陆如槿:“说什么都行。”
云宁看了一眼外面忙活着装饰院子的仆人,想了想,问道:“舅舅,你不会是因为马上要成亲了太紧张所以才这么多天不回家的吧?”
陆如槿立即反驳:“怎么可能!”
云宁:“嗯,不是就好。我只听说过新娘子出嫁紧张的,还没见过男子成亲前也会紧张的。”
陆如槿看了云宁一眼,道:“我何时紧张了?你个没出阁的小姑娘别乱说话。”
云宁:“嗯嗯,我乱说的。”
看着云宁探究的目光,陆如槿突然不想跟她说话了。
“你走吧,我清净会儿。”
云宁越发疑惑了。
一会儿让她留下来陪着他说说话,一会儿又嫌她烦要赶她走,舅舅到底是什么意思?
刚刚不会被她猜中了吧,婚前焦虑?
陆如槿:“快走快走!”
云宁:“好,我先走了,舅舅要实在是觉得太紧张了不如跟外面的人一起将院子装饰一下,转移一下注意力。”
陆如槿懒洋洋地道:“我闲的。”
云宁笑了笑,转身离开。
陆如槿突然反应过来了,反驳道:“我什么时候说我紧张了,你这个小丫头!”
云宁没有转身,冲着陆如槿挥了挥手,离开了外院。
十日后,陆如槿就要成亲了。
此事最忙的不是他,而是大夫人韩氏。尽管韩氏有些瞧不上陆如槿的身份,但作为长嫂,该她做的事她一点都不会懈怠。因为陆如槿要娶的是县主,所以婚事比旁人的还要隆重些。从几个月前起,韩氏就已经在为陆如槿的婚事做准备了。
临近婚期,韩氏越发忙碌了。
不仅府中要布置一番,亲朋好友也陆陆续续来到家中拜访。不说外姓的客人,单单是丹鹤陆家的人就有不少。男客多半是去见老太爷和大老爷和二老爷,女客的话需要韩氏和程氏二人招待。来此处的亲戚还有些小姑娘。这时候,陆子琼、陆子瑜和云宁就派上了用场。
韩氏:“这位是我家的表姑娘,文渊伯府的姑娘,父亲是新上任的礼部侍郎。因想念外祖父,来我家住上一些时日。”
陆家的两姐妹大家都是认识的,云宁的话,大家虽然未见过她本人,但多半也都知道她。
陆家家族比较大,子侄多半都读书入仕,姑娘们也都是各个知书达理,性子娴静的居多,当然也有一些活泼的。然而,像云宁这种性子的少之又少,因此大家都听说过。出于好奇,亲戚们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她的身上。
自从来到陆家,云宁没少被人审视,除了外祖父这一房外,其余六房的人她也见过一些,大家初时看她的目光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云宁知道这是一个她表现的好机会,也明白大舅母当众介绍她也是在给她做脸面。她上前半步,大方地跟众人行礼:“云宁见过各位夫人。”
众人瞧着云宁举止,默默点了点头。等云宁行完礼站直身子后,姣好的面容显露出来,众
人对她又多了几分喜欢。
都说陆家有位不成器的表姑娘,不学无术娇纵蛮横,如今瞧着小姑娘礼数周全,乖巧懂事,全然不似传闻中那般,或许传闻有误?
韩氏突然说了一句:“谁家都有几个不懂事的姨娘,我那小姑子又是个老实的性子,这丫头从小吃了不少苦。”
韩氏一句话就将云宁名声一事解释清楚了。
众人恍然大悟。
怪不得外面传简家的这个小姑娘性子不堪,原来是家里的姨娘传出来的。在坐的都是家中的主母,谁家都有几个不省心的姨娘,对此感悟颇深。
再者,韩氏明摆着是站在简家小姑娘这边的,他们自然不能跟主家唱反调。
“这姑娘一看就像陆家的孩子,知礼数懂规矩。”
“是啊,长得漂亮水灵,跟她母亲年轻时很像。”
云宁诧异地看向韩氏。
她没想到大舅母竟然会将那些对她不利的名声用这种借口来解释。
她想了想,抬脚上前。
就在这时,她的衣袖突然被人扯住了。
云宁停下脚步,看向神色之人。
上一篇:快穿:炮灰的命不是命?垫脚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