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171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赵管事跌坐在地上。

  这才意识到,许知州这次的目的,是要把赵家三兄弟一网打尽!

  给王爷的钱也按在他头上。

  这样的话,既能给太子交代,也能让他们受到惩罚。

  好啊。

  竟然是打的这个主意。

  赵管事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

  二王爷会保他吗?

  肯定不会。

  放弃他们三兄弟,自己身上也能干干净净。

  在这一刻,赵管事知道自己完了。

  二王爷那边的人,想利用纪楚跟棉花,作为攻击许知州的靶子,打掉许知州手中的干吏。

  而许知州他们,则直接攻击二王爷手中的人,也就是他们赵家三兄弟,好打击二王爷的气焰。

  在某种程度上,自己跟纪楚是一样的处境。

  不完全一样的是。

  人家纪楚在这件事里隐身了,全身而退了。

  他们才是被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赵管事急得团团转,想要赶紧找补:“许大人,京城的情况您不了解吗,二王爷的开支多大,您也明白。”

  “皇上说要节俭,这年宫里基本不出什么银子,太子那边也效仿,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而且总共算下来,其实没几个钱,安丘县一个小地方,顶天加起来百万两银子,够什么啊。”

  “不过是桩小事,您高抬贵手,我们以后绝对不惹您,我们几个离安丘县离曲夏州远远的,行吗。”

  一连串的话说出来,许知州并不开口,又听赵管事道:“太子殿下那边,已经逐步接手多数政务,二王爷是他唯一的同胞兄弟,以后您说呢。”

  这些话许知州何尝不知道。

  作为太子唯一胞弟,等殿下登基之后,地位自然非常高。

  而且二王爷一点夺权的想法也没有,纯粹就是借着太子弟弟的身份赚点银子,故而不会有什么太大惩罚。

  越是这样,其实越麻烦。

  许知州抬抬手,让人继续列举赵家三兄弟的罪证。

  总之是把安丘县,乃至曲夏州这些年的事,都按在他们三头上,挑点能说的说,不能说的则另外准备。

  另一份,则要送到太子手中。

  让殿下看看,他这些年的纵容,到底都带来了什么。

  赵家三兄弟先是被分别软禁,接着被关押起来。

  等到证据全都准备好,由邓成押送到京城当中。

  事情到这一步,已经没有人能保他们。

  等待这三人的,只有死路一条。

  纪楚回到家中刚坐稳,就看到吏司右都事薛明成过来。

  纪楚被支走这几日,薛明成也不在州城,现在事情马上了结,则要回来接手吏司的烂摊子。

  好在吏司原本就是他管,这些事并不为难。

  而薛明成来找纪楚,也是互相了解情况。

  甚至想让纪楚问问,他是如何实现得知这一切的。

  毕竟连许知州他们都慢他一步。

  但纪楚只讲闲话,半点不聊缘由。

  你们京城的事,跟我真的没关系啊!

  薛明成犹豫片刻,最后叹口气:“算了,不问就不问。”

  “我只说一点,太子是个好人,也会是个仁君。”

  等这位离开,纪楚身边的李师爷,纪振,李纹则在琢磨这句话。

  是在夸太子的吧?

  肯定是吧?

  李师爷看看两个小的,并未解释。

  纪楚则更为明白。

  就像现代一样,想夸一个人的优点,实在没办法了,会讲对方是个好人。

  对于统治者来说,夸他是个仁君,就意味着其他方面差点,哪怕夸个能力强,干练有为呢。

  说白了,如今的太子殿下心肠确实不错。

  作为普通人,这自然很好了。

  可惜他是未来的君主,他的好对于许多人来说,颇有些残忍。

  “那薛明成是谁的人?”李师爷下意识问道。

  大概是其他王爷的。

  纪楚心里答道,面上摇摇头:“不管他们,反正这事跟咱们没关系,他们处理衙门的麻烦事,咱们要赶紧去另外两个县,让当地百姓快点种上棉花。”

  六月初二早上,纪楚便带着户司的人去往还没种棉的两个地方。

  到那里之后,发现一个让他们会心一笑的事。

  这两地县令都不准当地百姓种棉,更不会组织人去安丘沾桥买面子。

  但自从州城吏司那边出事后,当地衙门人心惶惶,也没工夫再管。

  下面各村百姓,通过走街串巷的货郎们买到棉籽,已经在偷偷种棉。

  说不让种,我们就不种了?

  做什么梦呢。

  是不是好东西,我们心里不清楚?

  让你们多嘴。

  边关百姓可不是顺民,不是别人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的。

  想当年安丘县那么难,那时候的罗玉村百姓,还不是在村子跟乡勇的带领下,偷偷开耕,偷偷种地。

  这有错吗?

  不仅没错,还是大大地好。

  官府都不让他们活下来了,就没必要再听。

  所以偷种粮食也好,偷种棉花也好,纪楚都当不知道。

  但是他这一来,就能把棉花摆在明面上。

  种,都给种起来。

  二王爷这一闹,还能光明正大种了。

  但凡不支持二王爷的官员,都可以鼓励百姓种棉,是好是坏你别管,能反对他就行。

  虽然这样一来,棉花之争会更加激烈。

  但是没关系,你们还真争论好不好,反正百姓们已经穿上了。

  当然,这不是长久之计,利用争论来达到目的,迟早会反噬。

  所以必须加速种棉的规模,让棉花成为真正的产业。

  只有这样,才能消解那些争论。

  好在虽有波折,一切却在按计划进行。

  纪楚的出现,让两地百姓瞬间松口气。

  太好了,可以光明正大种棉了。

  两地县令看到长官纪楚,只能诚惶诚恐拜见,至于他说什么,那肯定要做什么。

  大人都亲自来了,还能反驳不成。

  再者,州城那场大混战里,不仅能全身而退,还能片叶不沾身。

  这本事这人缘,谁能有啊。

  本想借着种棉的事,攀附上二王爷,谁想到会是这样。

  现在他们也老实了,至于种不种棉,那都是小事,爱种就种,跟他们关系不大。

  眼看着五六万百姓终于把棉花种上,纪楚终于松口气。

  好了。

  今年的曲夏州十七个县,加上州城,全都种上棉花。

  再加上他们已经日渐成熟的种植技术,今年的棉花,绝对够全州百姓穿上。

  甚至肯定会有多出来的,可以外溢到其他地方。

  不止整个曲夏州,还有常备军那边。

  纪楚跟安丘县的范县丞,以及常备军的黄总旗,曹百户他们还有联系。

  据他们说,常备军的种植规模,远比纪楚想象的还要多。

  今年他们抓紧开耕,就是为了士兵们冬日棉被服做准备。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常备军的岳将军对棉被服的重视程度。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