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188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他们在这边讨论,刑司刘大人忍不住掩面朝大家笑:“看他们冻的。”

  本就离炭盆远,也没什么好皮货穿,故而冻得要命。

  纪楚跟薛明成微微摇头,都当没看到,再看一会,他们就要恼羞成怒了。

  实际上,那些冻得要命的人,半句话都说出来,只能恨恨地盯着他们看。

  连来往的差役们都穿着棉衣,他们却不能穿,实在气人。

  而且差役们连官服都不用套上,直接穿外面即可,棉衣棉裤加起来,走起来路来都带着暖风。

  越看越让人生气啊!

  再想到乡野农夫都穿得暖和,他们却不行,已经有人反悔了。

  要不然去穿一件?

  反正价格不贵,穿官服里就算被看出来,也没什么吧,大家都这样做。

  这边还在讨论要不要买棉衣,纪楚他们那边则换了话题。

  要说今年的曲夏州,比往年好上太多。

  油菜彻底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一项油菜籽的售卖,就足够让本地脱颖而出。

  再加上连带的蜂蜜产业,也是很不错的。

  还有本地指荒为田的事情,账目基本也平了。

  事情办完,被任派过来的官员们,便会有所变动。

  纪楚之前就想过这件事,邓成邓捕头被调到常备军,也只是个开始。

  毕竟他们这批人,基本是为了填之前留下的坑。

  填完之后,该升迁的升迁,该回京的回京。

  纪楚看向薛明成,他消息灵通,应该知道什么。

  刘大人若有所思地也看过去。

  而那薛明成也不吝啬,只对他们二人,或者说对纪楚道:“许知州年后就走,太子要重用他。”

  “跟二王爷那样作对,太子还要重用?”刘大人下意识道。

  “太子一直是这样。”薛明成微微叹口气,“对人很好的,很看重官员的品行,也看重能力。”

  “有这样的储君,实乃平临国之幸。”刘大人感叹两句,却见纪大人跟薛大人都看向他,不发一言。

  最后纪楚才点头:“是平临国之幸。”

  那薛明成也叹口气点头:“是了。”

  这两人说话,怎么云山雾罩的。

  刘大人继续问:“那户司主事他们呢。”

  户司主事裴大人是许知州的学生,这点大家都知道,许知州一走,他要去哪?

  “一起回京。”薛明成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基本要回去。”

  “最近才确定的,估计之前大家也没多说。”

  纪楚熟悉的许知州,户司主事裴大人,以及礼司主事周大人等人,都要回去。

  像本地王学政则要调任到隔壁永锦府继续做学政,州到府,也是升迁了。

  这么多大员职位变动,其他官员职位,多半也会变。

  看来这次年底议事,肯定会提起年后的变动。

  等纪楚被喊进去时,对许知州要说的话,心里已经有了准备。

  许知州看向纪楚,直接便道:“京城的消息过来,让我跟裴大人他们一起回京,等到年后,就有新知州过来了。”

  说着,旁边通判微微点头,接话道:“放心,曲夏州官员变动虽大,但我还在。”

  这确实让纪楚安心不少。

  如今曲夏州的情况不用多说,自然是很好的。

  只是许知州一走,本地的情况,却不好说。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下面的任地也多半如此。

  县令去某个任地,都要带自己班子,何况一地知州。

  新知州过来,也不知道脾气秉性如何。

  有通判这句话,证明以后的变化不会特别大。

  说起知州跟通判这两个官职。

  前者管着本地大小事务。

  而通判则有监察州内长官的职务,故而话语权也不小。

  按理来说,通判会比知州权柄更大一些。

  但许知州是特事特办,故而如今的通判不会多言语。

  再新来一个知州,通判便不会那么好说话了。

  纪楚认真再拜向通判,这位通判名叫沈博扬,今年四十三,进士出身,前年调来的曲夏州,也算跟着曲夏州一起成长。

  许知州这会当着沈通判的面这样讲,便是给纪楚再找个靠山的意思。

  这些事情说完,知州通判对视一眼,笑着道:“不用紧张,以后你也算朝中有人好办事。”

  身后的长随递上知州大人的名帖,上面赫然写着知州在京城的住址。

  千言万语,不如这一个举动,许知州已然把纪楚当作自己人。

  只要有这封帖子,纪楚的信件随时都能递到许知州的家中。

  许知州如今又得太子器重,回到京城也是另有一番天地,庇佑一个小小的纪楚,那还是很轻松的。

  许知州起身,感慨道:“曲夏州这一行不易,本官是真怕此地会反。”

  纪楚并未说话,那通判也叹口气。

  谁说不是呢。

  肉眼可见的,只要再像之前那样,此地必反。

  匪贼环绕周围,敌国群狼环伺,这种边关地方若是要反,就会极为麻烦。

  故而许知州在曲夏州这四年来苍老不少。

  这也是他得知安丘县有个纪楚时,格外厚待的原因,对他很多事情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之后把他调到州城衙门,也是知道,他能为百姓做更多事。

  许知州还笑道:“说起来,还要感谢敬安你,不是你在这,曲夏州能恢复三成生机,便已经可以了。”

  谁料不仅恢复生机,还变成富裕地方。

  油菜,蜂蜜,棉花。

  只要经营好这三样东西,便可保曲夏州万世太平。

  甚至还有个看不清的数学联盟,潜力也是无限。

  许知州再也不掩欣赏,走近拍拍他的肩膀:“大胆去做吧,有我在京城给你保驾护航。”

  纪楚颇为感激,立刻称谢。

  有这样坚实的后盾,他确实敢做得更多。

  说到最后,许知州又对他道:“邓成年前就要去常备军了,你们要多多联系,常备军那边很需要帮助。”

  常备军?

  许知州没有再说,让下一位官员进来。

  他年后就要离任,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纪楚略带沉思,干脆去找邓成邓捕头说话。

  不过他走路带风,又开了门,冷风顺着门缝就溜进来,让不少拒绝棉衣的官员冻得够呛。

  一路去衙门正堂,差役书吏们基本都换上棉衣棉裤,看着就暖和。

  纪楚一来,众人喜笑颜开:“纪大人来了。”

  “看这棉衣,特别厚实。”

  “这都要多谢纪大人。”

  “听说外地都抢着买棉衣棉被啊。”

  “哎,谁让咱们这能种呢。”

  大家既是夸赞棉被服,也是夸纪大人。

  这位力排众议,又是种棉花,又是做弹花机的,要不是他,本地就算种了棉花都不会用。

  纪楚不敢揽功,只道:“咱们曲夏州本就种白叠子,算是把老祖宗的手艺捡回来。”

  “弹花机则是数科的功劳,也不敢揽功。”

  纪楚说着,邓成已经来了,笑着道:“你可别谦虚,谦虚过后,大家都不信你这话了。”

  邓成邓三少爷也是一身棉衣,外面则是羊皮衣,看着格外壮实,他大概知道纪楚的来意,让他去屋内谈话。

  邓成在衙门的东西基本已经收拾好了,随时都能去常备军。

  等两人坐定,就听邓成道:“西北常备军武备松弛。”

  纪楚瞪大眼睛。

  不至于吧。

  常备军的岳将军不是很厉害吗。

  虽然没有正面接触,但他们也算有所往来,他手底下的兵将都有本事的。

  “人是没问题,武器盔甲却有问题。”邓成直接道,“你在安丘县时,常备军那边应该提醒过,说边关各县,其实都应该给常备军补给,记得吗。”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