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253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成年人肯定选择两个都要。

  经济跟武器!

  他们都要!

  为什么要二选一呢!

  “若要做千古名君,两者必须兼得。”

  纪楚一开口,就很得五王爷的心意。

  没错!

  这就是他想要的!

  他想做千古名君!

  这对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是无尽的诱惑。

  登上皇位并非尽头,而是一个开始。

  他在当王爷的时候,就在努力推动军备改革,怎么要当皇帝反而迟疑了。

  而改进军备的原因就在于边关动乱,百姓困苦。

  这分明是一件事,并非选择题。

  纪楚却还没说完,更加恳切道:“下个月便是您的登基大典,因着种种事,比之往常堪称寒酸。”

  薛明成跟李师爷明显想阻止这话。

  毕竟五王爷面上不显,可心里确实不高兴。

  登基大典啊,这辈子只有一次。

  却只能草草应付了事。

  若说不遗憾,那是假的。

  纪楚此时提出来,还直白讲您的登基大典太寒酸了。

  “但倘若能让平临国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臣以为您可去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

  自古以来,就有古代帝王泰山封禅的仪式。

  但必须在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之时方可。

  大白话就是,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去泰山祭天地!

  但是五王爷,您有可能的。

  只要您把这两者都做到了,那就可以去泰山补一个登基大典。

  下个月登基不够隆重。

  回头给您补一个更隆重的!

  这番谈话,像是把五王爷从无休止的政斗里拉了出来。

  别斗了,有意思吗。

  不如种几亩地来得实际啊。

  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做个足以封禅的好帝王!

  薛明成沉默,纪楚这口才没的说,连五王爷都要跟着他的思路走。

  纪楚给出的答案,还是任何一个皇帝都没办法拒绝的。

  有资格封禅,便说明帝王做得十分合格,必然青史留名。

  朝野间那些乱七八糟的谣言,不仅不会成为史书上的罪证,还会成为五王爷以后的英名。

  您不必为简单的登基大典难过。

  您还有机会,得到一个更隆重的典礼!

  千百年之后,留下的到底是骂名,还是赞誉,就看他们的行动了。

  纪楚简直是反向画饼第一人。

  平日都是皇上给臣子画,也就他了,他给皇上画。

  偏偏五王爷确实吃这一套。

  都要当皇帝了,谁还没有点追求。

  他年轻被派到军中,很想成就一番事业。

  最终却被父皇打压,赋闲近十年。

  这十年里。

  看着不如他的太子坐稳皇位。

  接着是荒唐的二王爷也有机会。

  甚至连九岁的孩童优先级都比他高。

  若不是心里好受,那就奇怪了。

  这也是他破釜沉舟,敢以皇帝私下联络臣子的原因。

  比不过优柔寡断但仁德的太子就算了。

  还比不过老二跟九岁的世子?

  但凡有点心气的,都咽不下这口气。

  好不容易登上皇位,登基大典却要敷衍了事。

  要说不郁闷,那是假的!非常假!

  五王爷缓缓起身,眼神中透着渴望。

  登基大典可以敷衍。

  以后的泰山封禅,绝不能敷衍。

  看着五王爷的神情,纪楚就知道,他这一步棋走对了。

  人都要有目标,皇帝也要有啊。

  有没有资格去泰山封禅,就看您的本事了。

  即使五王爷知道,这是臣子给皇帝画的大饼,那又怎么样。

  只要说中他的心思即可。

  他要证明给所有人看,前面那些人当皇帝,都不会比他做得更好。

  康绛元年,五月二十六。

  漳启皇帝登基。

  这位谁都不看好的五王爷,最终登上皇位。

  登基仪式称得上简朴。

  文武百官本以为新皇会不满意,谁料他一笑而过,根本不在意这些。

  他的心里,还装着更重要的事。

  五月三十,登基大典结束三日后,纪楚带着火器重启的准奏文书,正式出发。

  不过并非去往曲夏州,而是趁着这段时间,回老家原化州一趟!

  危机解除,总要把老婆接回来吧!

  还有,他也该回家看看爹娘哥嫂。

  李师爷更是把马儿骑得飞快,他同样想赶紧回老家啊!

  跟着火器重启文书一起的,还有纪楚的升职文书。

  曲夏州通判纪楚,休完探亲假之后,便要走马上任!

第87章

  从安建三十年, 到如今的康绛元年。

  整整六年时间过去,纪楚,李师爷都是头一次回乡。

  对比刚出家门那会, 实在发生太多事。

  纪楚还好些,他对原化州的记忆都来自原身, 这次专门过去, 依旧是受原身嘱托,要好好照顾家人。

  当然, 也有父母兄嫂帮忙照顾家事,还照顾乐薇母亲的缘由。

  趁着回京一趟, 肯定要绕路回原化州,好让纪家人知道,纪楚在外面还不错,也给家里人长脸。

  李师爷这边也差不多。

  不过他在老家没什么亲人,爹娘早已离世,本家亲戚对他也不好。

  所以他才会在娘子的娘家村子, 也就是丰抚县纪家村当私塾夫子。

  他想回家, 主要是想帮爹娘重修坟墓, 好好祭奠一番。

  毕竟他们这也算衣锦还乡吧?

  作为通判的师爷,那身份可不寻常。

  小小的秀才能做到如此地步, 已经很好了。

  正因如此, 他才想着回家祭奠爹娘, 也算光宗耀祖。

  而通判本人, 自然更不寻常。

  官场上消息极为灵通。

  他俩以及身后书吏差役人还没到。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