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栀子花开十里香
“妈!”
赵玉兰狠狠跺脚,向林素娥告状:“你看三哥,他欺负我~”
林素娥想扶额。
孩子多的弊端,天天当判官。
她先是瞪了一眼赵振礼:“老三,你少说两句。”
赵振礼闭嘴。
赵玉兰面露得意,不过,林素娥没有给她说话的机会:“好了好了,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家。”
各打五十大板。
赵振礼:“哦。”
赵玉兰:“哦。”
路上。
赵玉兰在前面,赵振礼坐在后车座上。
迎着晚霞,微风吹拂过三人的脸庞,在衣角带起丝丝涟漪。
这时。
赵玉兰小心翼翼地试探:“妈,我想学画画,你在帮我买些画纸和蜡笔好不好?”
林素娥毫不犹豫点头:“行,没问题。”
她笑着问:“你们郑老师是教的蜡笔画吗?
赵玉兰答:“什么笔都可以。”
林素娥又道:“玉兰喜欢画画?好事情呀~以后用完了给妈说,妈给你买。”
90后城里的孩子普遍上兴趣班,上一世她没有这个能力,如今当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童年。
“喜欢。”
赵玉兰声音清脆:“我喜欢把漂亮的新衣服画在画纸上前,这样想看就能看见。”
林素娥夸赞:“好想法。”
此刻。
她并不知道日后女儿还真的做了这一行。
说到现实。
返回家里。
一起吃了晚饭。
洗漱。
林素娥10点不到就入睡了。
实在是。
今天跑了一整天有些累了。
……
天公作美。
10号开工一首都没有下雨,也没有大降温,气候干爽,非常适合干活儿。
得了13000块。
林素娥现在手里有钱,心里不慌,除了去镇上买菜,一天都呆在家里,和赵春兰一起给干活儿的人做饭。
一晃。
过了4天。
15号。
她天不亮就起床,假装去了一趟镇上,回来带了几大袋子大闸蟹。
今天周六,晚上赵振义和赵凤兰放假回家,她打算吃螃蟹。
当然,得先把给赵振仁、林素华的香辣蟹做好。
其实。
大闸蟹最好的吃法是清蒸,可惜要寄到蓉城没办法用清蒸的法子。
这么想着,林素娥不由得怀念起了后世便捷的交通方式、还有快递公司先进的保鲜方式。
不提了。
吃过午饭。
她就开始行动了。
香辣蟹的做法还是一样:处理干净的大闸蟹一分为二,裹上淀粉,放进油锅里炸至定型。
然后。
另外起锅烧油。
油热倒入葱姜蒜花椒豆瓣酱干辣椒炒出香味,这一步是重点,油必须要多,否则香辣蟹隔夜容易变味。
把香料炒香倒入大闸蟹,出锅前淋上一圈高度白酒。
即可装瓶。
瓶子是家里吃完的水果罐头,都是玻璃瓶,在锅里蒸了一遍杀菌。
她做了20斤螃蟹,装了6个玻璃罐子还有剩余,差不多是2斤的样子。
赵振信在一旁咽口水:“妈,好香哦~”
林素娥笑着夹了一块给他。
赵振信立马喜笑颜地接过去:“谢谢妈妈,最爱你了。”
林素娥失笑摇头。
做完。
她看了眼时间,差不多是下午3点钟了。
收拾收拾。
林素娥骑着自行车去了蒲县。
邮局。
将罐头均分成2份,又发了2份内容一样的电报——家里正在修新房子,安好,勿念。
出了邮局。
她首奔供销社。
“同志,给我来5瓶黄酒。”
“好的,4毛钱一瓶,总共是2块钱。”
“好的。”
吃大闸蟹,怎么能没有黄酒呢?
晚上。
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吃完了螃蟹。
……
3天后。
蓉城大学。
赵振仁在宿舍看书,虽然离期末考试还有一个多月,但是身为医学生,需要看的、记的、背的东西太多,为了不落下学业,他只能争分夺秒的学习。
不只是他,其他同学也是一样。
经历了不能上大学的日子,大家都倍加珍惜现在能读大学的机会。
“吱呀”
宿舍门从外面打开。
“老赵,你妈给你寄的电报还有包裹到了,我正好碰到邮寄员给你带上来。”
闻言。
赵振仁立马站起来,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哪儿呢?”
“给你。”
室友递给他,甩了甩手,嘟嘟囔囔:“不知道啥东西,还有点儿重量。”
赵振仁没理他的自言自语,坐回椅子上,把包裹放在书桌上,打开了信纸。
第141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看。
他脸色微变。
一旁的室友忍不住问道:“咋了?”
赵振仁把信纸折好,简单解释:“没什么,我妈说家里在修新房子。”
闻言。
室友送了一口气:“这个啊,好事呀,老赵,你放假就能住新房子了。”
赵振仁微微点头。
他看向包裹,伸手把它打开,入目,便是油润诱人的螃蟹。
“螃蟹?!”
室友不由得惊呼:“哇,看上去好安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