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 第235章

作者:栀子花开十里香 标签: 穿越重生

林素娥:“……”

真烦人!

得意啥子?

哪个会羡慕戴绿帽子?

她停下,对郑大春翻了个白眼:“我家春兰现在在大兴镇开了家店当大老板,谁稀罕一个男人?”

郑大春瞪大了眼睛:“赵春兰开店?”

林素娥不屑地睨了她一眼,冷哼一声:“哼。”

没有回答,首接离开。

身后。

郑大春脸色阴晴不定:赵春兰当大老板了?怎么可能,她一个赔钱货,也配?

最后,她自言自语:“当了老板又怎么样?一个儿子都没有,老了都没人养老,只能凄凄惨惨。”

这话。

若是林素娥听到,定要狠狠嘲笑她:女儿可比儿子孝顺多了。

毕竟有句古话:娶了媳妇儿忘了娘。

另一边。

薛桂仙洗好了头发。

赵和华在替她擦干头发,两人站在院子里的榆树下,王萍在屋里,因此,薛桂仙小声问道:“刚才三婆找你有啥子事儿?”

赵和华:“你看出来了?”

薛桂仙翻了个白眼:“早看出来了,还是我帮你们把舅妈引开的。”

赵和华顿时恍然,嘿嘿一笑。

薛桂仙催促:“快说,啥子事?”

“好好好。”

赵和华:“这不,吴山川生了个儿子,明天办洗三我们也去吃饭,三婆让我顺便帮她送一封信给吴山川。”

薛桂仙十分好奇:“啥子信?”

赵和华耸肩:“我也不晓得呀,三婆不给我看。”

听完。

薛桂仙也不说要看了:“三婆自然有她的道理,你可不要乱看。”

赵和华:“放心吧。”

“三婆吩咐我干的事情,我肯定会用心完成。”

薛桂仙深以为然:“没错。”

第214章 疯魔

第二天。

林素娥神清气爽。

看着关桥村的反向,她遗憾溢于言表:“也不晓得和华好久把信交给吴山川,要不是担心吴山川看了信对我发疯,也没有邀请我过去,我真想去凑个热闹。”

……

此时。

吴山川家。

一早上,一家人就开始忙活了。

吴山川脸色阴沉。

不怪他,一大早起来上厕所踩到屎,出来脸上掉了一坨鸟屎,骂骂咧咧去洗脸,结果没注意是开水,手烫了一个泡……哪哪都不顺。

他心里都在想:这个日子是不是克我?早晓得,就不办这个洗三,算个好日子办个席得了。

周玉柔脸上也没有多少喜意。

昨天开始,眼皮一个劲儿跳,还都是右眼,她一个晚上都没睡着。

现在。

眼底一片黑紫。

客人陆续来了,他们夫妻两个还得撑起精神去招呼客人。

有和周玉柔耍得好的诧异道:“玉柔,你这脸色怎么看起来这么差?”

周玉柔脸色一僵。

她总不能说自己眼皮子一首跳,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给自己愁得一晚上没睡才导致脸色难看的。

这太丢脸了。

周玉柔要脸,干不出来这种事儿。

她眼睛一转,叹了一口气:“哎,你还没孩子不晓得,刚出生孩子难搞的很,每天晚上都要醒,一醒就开始哭,我根本睡不到觉。”

这话一出。

大家都佩服又心疼。

“你婆婆呢?”

“就是,你刚生了孩子,还是让你婆婆给你搭把手。”

“没错。”

“……”

周玉柔苦笑摇头:“她年纪大了,精神不济,我也不好麻烦她老人家。”

闻言。

众人不再劝。

不过,彼此两两对视,心里都有了猜测和想法。

郑大春那个脾气,会给儿媳妇看孩子?鬼都不信。

周玉柔糊弄过去了自己脸色的问题,获得了一众老少妇女的同情。

10点半。

赵和华夫妻和孙明才一家一起来了。

孙家和吴家关系一般,也不是很亲,因此,赶到最后一波来的。

现在和几十年后不一样,大家吃酒席都来得早,而不是吃饭的时候才到。

吴山川和周玉柔笑容热情:“欢迎欢迎。”

“……”

赵和华看了眼周玉柔,没有立马把信拿出来。

很快。

周玉柔去屋里给孩子喂奶,他找准机会,走到了吴山川面前。

吴山川:“和华,啥子事儿,说。”

赵和华看了看左右,低声道:“方便不,我有个重要的事情和你说,找个安静的地方。”

吴山川挑眉。

“行,你跟我来。”

整个屋子都乱糟糟的,因此,吴山川把他带出了家,最后,停在一个树后面,后面是角落。

他懒洋洋:“说吧。”

赵和华并没有在意他的态度,首接拿出信,递给他。

吴山川愣了,一头雾水。

“啥子意思?”

赵和华:“这是我三婆托我带给你的。”

“你三婆?”

吴山川呢喃了一句,然后脸色大变:“林素娥?!她要送东西给我,不会是炸弹啥的吧。”

赵和华:“……”

你还真敢想?

吴山川脸色一肃:“你拿回去,跟你三婆说 ,我不收。”

赵和华镇定自若:“我三婆说了,这里面写的你要是不看,以后后悔一辈子。"

“虽然我不晓得信里面写了啥子,你最好信。”

吴山川脸色一凝 。

看着信,许久,他伸出了手:“给我。”

赵和华赶忙给他,如同是胸口卸下了一块大石。

“行,给你了,那我先回去了。”

吴山川没理会他,低头看着手里的信,准备打开。

这时。

老妈喊他:“川川,你在哪儿?赶紧出来迎接客人。”

“山川!”

“吴山川!!!”

吴山川心里一紧,胡乱把书信放进口袋里,大步跑了出去。

上一篇:穿越当县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