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106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听到这话,赵如月和陈芳妮都忍不住要冲他翻白眼了。

  赵如月好悬忍住了,知道自己哥哥比较憨厚,想人、想事总是习惯先往好了想。

  她耐心解释:“大哥,你自己想想,孩子受了欺负才去找老师,那不也已经被人欺负了吗?

  且不说老师能不能处理好,就算老师真能处理好,孩子也难受过了,既然知道事情有可能会发生,孩子会难受,为什么不提前预防?”

  陈芳妮也说:“就像知道冬天快来了,受寒会生病,你是觉得等生病了再治好,还是提前多穿衣服,去找三叔拿点汤药喝,提前预防别让人生病好?”

  “当然是提前预防比较好,不过这事跟冬天受寒不一样吧?冬天受寒肯定会生病,隔壁家的孩子会不会只是那么一说,吓唬吓唬思芸,不一定会真的这么做?毕竟是也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

  看他脑子转不过弯来,还犟嘴,陈芳妮那白眼是真忍不住了。

  她对赵如月道:“你看看你大哥,他总是这么个德性,总以为他不会做的事,人家也不会做!”

  赵如月忙劝陈芳妮:“嫂子你别气,我哥这么大年纪,性格怕是改不了了,家里的事还是得靠你多担待,这件事我们也别让他插手了,我说说他,让他别给你拖后腿。”

  陈芳妮点头:“你就该多说说他,我平时说他,他还不服气。”

  赵鸿发疑惑:“我们平时不是挺好的,你说过我吗?”他真没发现。

  陈芳妮被他这话弄得哭笑不得,心里的像被放掉气的气球一样,气一下子全泄掉了。

  赵如月也觉得好笑,但该说的还是得说:“哥,你就记得一点,回去后,要是嫂子和两个孩子不让隔壁家的孩子去家里看电影,你可不许和稀泥,说什么‘都是孩子,事情都过去了,让人家看看也没什么,以后好好相处别欺负人就行’这样的话,知道了吗?”

  赵鸿发想了想隔壁家孩子想来自家看影碟,结果自家孩子和媳妇儿不让,人家在自家门口嗷嗷哭的样子,顿时提前被尴尬到了。

  “那、那多不好意思……”

  “又不是让你拦,你就说你能不能做到吧!”

  赵鸿发看妹妹表情严肃,只好点头答应。

  赵如月继续说道:“你可得真记住了,要是嫂子来跟我说,你给她扯后腿了,我可要直接跑到隔壁家门口去,站在他们家门口大声骂他们不要脸。”

  赵鸿发脑子里又想到了那种骂街的场面,感觉闹事的主角变成自家人,更尴尬了。

  他赶紧摇头:“我这段时间跟别人家换换,每天都去河边放牛,傍晚才回来,回家后就不出门了。”不在家,看不见,总不会做错事,给媳妇儿扯后腿了。

  很笨的办法,但是有用就行,这事陈芳妮和赵如月就不管了。

  家里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开影碟机看电影,赵如月把哥嫂送走后,就回后面帮他们把影碟机和音响装好,教他们怎么用。

  宁绍明这继续沉迷于做面包,晚饭也顾不上了,所以这天晚上的晚饭是宁时春做的。

  宁时春在后面自家用的小厨房做好晚饭,赵如月就说:“今天端到堂屋吃吧,我看他们看电影看得都挪不动脚。”

  天热之后他们一般都在院子里吃,院子里有穿堂风,穿堂风吹过来,比吹风扇还舒服。

  今天在屋里吃,只好开着两个电风扇一边一个对着摇头吹。

  摆好了饭菜,赵如月看向厨房:“你三叔怎么还没出来,我去看看他做得怎么样了。”

  “三婶,我去就行,你坐下吃饭吧,我刚做完饭,得过一会儿才有胃口,正好在那边看看。”

  赵如月说道:“你可别像葫芦娃救爷爷一样,挨个去送,就也蹲在那里回不来了。”

  “好的,知道了。”宁时春小跑着到前面店里的大厨房。

  一进去就闻到了弥漫在厨房的浓郁面包香味,他在后院闻到的全是自己做饭的饭香味,现在再闻到这个对比就很强烈

  本来确实没这么胃口的宁时春,闻到不是自己做的东西,顿时感觉到了肚子很饿:“三叔,吃饭了。”

  “好,正好我这面包也快好了,等会儿拿过去一起吃。”宁绍明这回做的是真正做热狗面包用的那种面包。

  因为之前总是用面包状的炸馒头代替,他感觉良心挺过意不去的,但是那个是真好卖,为了挣钱也没办法。

  这不,商用烤箱一买回来,他就迫不及待地先做这个了。

  计时器订的一声响后,宁绍明打开烤箱,顾不上里面还很热,带上手套就把烤盘拿出来了。

  他转头对宁时春道:“好了,你帮我把院子里晾着的竹编小筐拿进来,我用来装面包,那几个倒着晾的小竹筐我洗过了,都是干净的,随便拿哪个都行。”

  家里那些竹编小框都是宁达做的,做好先拿到集上卖,卖不出去的筐就拿来给他们装东西。

  所以家里有很多竹筐放在仓库里堆着,大的小的都有,用都用不完。

  宁时春很快把小竹筐拿进来了,宁绍明用夹子一个一个地把烤好的面包夹到竹筐里,摆得整整齐齐,让人看起来心情舒畅。

  他的目光都放在面包上,没注意到宁时春看着他欲言又止。

  “行了,先拿这些,剩下的晚点我再装起来,让小秋和小夏给亲戚们送一点,你今晚回老宅的时候也顺便带一点回去给爷爷奶奶和你妈尝尝。”

  宁绍明说完提起装满面包的小竹筐:“吃饭去喽——”

  “三叔等等。”宁时春看他叔要走了,回到堂屋人那么多,自己肯定不好意思再说想说的话,赶紧叫住他。

  宁绍明停下脚步看向他:“怎么了?”

  “那个、那个我、我……那个……”宁时春话刚开始说,脸就红了,支支吾吾好一会儿也说不出来一句完整的话。

  宁绍明盯着他通红的耳朵,想起大哥的事发生后,沉默沮丧了一段时间,又很快支棱起来。

  最近还每天一有空就发呆傻笑的样子,问道:“有对象了?”

  “啊?这这这这,三叔你怎么知道?”

  “我可是过来人,看出来还不容易?有什么事直接说吧,别支支吾吾别别扭扭的,大方点!”

  被猜出来后,宁时春说话也利索了:“就是,我想把休息时间调到22号那天,行吗?”

  宁时春看过日历,那天刚好逢集,三叔又买了烤箱回来,肯定会做新品卖,生意肯定很忙。

  “当然行了,”宁绍明却一点没犹豫地同意了,打趣道:“七夕嘛,哪有不让对象的年轻人去约会的道理,到那天我跟你三婶说,提前给你发这个月的工资,你带人家去县城或者市里,好好玩一天,出去大方些,花钱别抠搜,买东西千万别让人家姑娘掏钱,知道了吗?”

  “知、知道了,”听到七夕、约会这样的字眼,宁时春脸色再次爆红,“叔,我、我帮你把面包拿进去,你快去吃饭吧。”

  “啧啧,年轻人!你先去洗把脸吧。”给脸降降温!

  宁绍明自己提着小竹筐进去了。

  他把小竹筐往桌上一放:“今天想吃面包吃面包,想吃米饭吃米饭。”

  他们偶尔也会在县城的蛋糕店买面包回来,给孩子们吃。

  家里的孩子已经不像以前一样那么馋面包了,可自己家烤面包算是第一次,大家都觉得很新奇,纷纷把手伸向面包,家里的米粉今天注定要剩下了。

  刚出炉的面包热乎又萱软,咬一口奶香、黄油香、发酵的面香交织在一起,众人都给了这些面包好评。

  “明天我就把热狗面包用的面包全换成这种,下午有空的话,再做点别的面包试着卖卖看。”

  赵如月问:“你想好做什么面包了?”

  在家里决定给他买烤箱的时候,他早就想好了。

  “就做菠萝包。”这是他思来想去后得到的结论。

  菠萝包在他心里的位置,相当于传统面点界的馒头,价格足够便宜,味道又好,简直就是经久不衰的经典食品。

  很多人去打工的时候,为了省钱,在镇上买馒头路上吃,打工回来为了省钱,也是买几个菠萝包路上吃。

  “除了菠萝包,还有古早蛋糕,古早蛋糕可以切成快,再从中间切成两半,抹上果酱,也可以不在中间抹酱,直接卖。

  切片填进杯子里做杯子蛋糕也行,还有生日蛋糕预定也可以重新做起来了,明天我就在门口贴个告示,目前暂时就做这几个,再多就做不过来了。”

  说到这里,宁绍明才想起宁时春:“今天自己一个人独挑大梁,感觉怎么样?”

  宁时春老实地说:“刚开始还挺紧张,后面一忙起来,满脑子只有客人点单的东西,别的完全顾不上了。”

  “挺好,那从明天起,米粉就全交给你来做了,我主要做面包蛋糕这些东西。”

  这次宁时春不像以往那么没信心了,没犹豫地点头应下。

  正吃着饭,家里的电话响了。

  电话刚装上去没几天,两个孩子正对接电话这事乐在其中,他俩还商量好,要是电话响了,他们要轮流一人去接一次。

  赵如月和宁绍明也由着他们玩,反正也就是刚开始这段时间觉得新奇。

  等他们习惯了电话的存在,很快就不会那么感兴趣了。

  这次轮到小夏出去接电话,她立刻放下手里啃了一半的面包,跑出去。

  一分钟后又跑进来:“爸爸妈妈,是张叔叔的电话,他说有事找你们。”

  赵如月吃得差不多了,站起身说:“我去接吧,你继续吃。”

  她拿起话筒,跟张彦君寒暄了几句才说到正题。

  赵如月听到他说的事,有些犹豫道:“张先生,你已经帮助我们很多了……”

  张彦君笑道:“你不会以为这栋房子是我特地买下来,再转手给你们的吧?放心,我不会做这种事情,最多只是帮忙查一下相关信息,我查信息的渠道和人脉都比你们多,所以才先你们一步知道这个消息。”

  他也知道想跟人家当真正的朋友来往,只一昧地付出是不对的,迟早有一点一方会受不了导致闹翻。

  所以这次他真的只是帮忙收集了那个区域房子的信息,甚至都不是特地帮赵如月一家收集的。,

  他们拆迁肯定要提前了解拆迁区的情况,以免有人弄虚作假。

  毕竟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参与进一个项目,当然想尽可能地把这个项目做好,给当地办点实事。

  不求能赚多少,至少不能当冤大头亏本。

  今天跟赵如月夫妻俩说一声,真的只是顺带的事。

  张彦君这么一说,赵如月的心理压力就小了不少,她记下房子委托人的号码后,跟张彦君又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回到饭桌上,她没直接说张彦君打电话来有什么事,宁绍明就明白了,张彦君说的事不好让其他人知道。

  等吃完饭,赵如月找了个只有自己和宁绍明在的时候。

  赵如月才把告诉宁绍明:“张先生帮我们在拆迁区找到一栋合适的房子,那栋房子的房主就一个,出国后打算在国外结婚定居了,就委托朋友帮忙把卖掉,张先生给了我委托人的电话号码,你说我们现在打过去还是明后天再打?”

  宁绍明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店里,两个孩子出去给亲戚们送面包了,估计还会在外面跟小伙伴玩一会儿才会回来。

  宁时春也带着面包回老宅给爷爷奶奶和他妈尝尝,今晚不会再回来。

  宁丹萍则是在房间里看书,她落下的基础太多,明年想考中专也得抓紧时间把落下的知识补上。

  他们打电话不会有其他人听到:“现在就打吧。”

  房子委托人的电话很快就打通了,可惜委托人因为工作调动,也不在本地。

  委托人说道:“我先给我朋友打个电话,得到他的回复才能跟你们定下过去办手续的时间,在这期间,你们可以先去看看房子,房子的钥匙可以去找对门小卖部的老板拿,我离开前跟她说好了,有人看房会帮忙开门,现在那房子没有人租,你们进去可以随便看。”

  赵如月:“好的,那麻烦你也跟小卖部老板说一声,我们明天下午就去看房子。”

  在拆迁区找到合适的房子,他们手上的钱算是彻底不能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