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121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那时候他们想着,既然有省下来的钱,还刚好够贴瓷砖,就干脆直接给四间屋子的所有地面都装上瓷砖。

  剩下的钱不够做外立面的装修了,只能暂时就这么着。

  面包蛋糕店的柜子架子已经做好了,用的是他们家之前建镇上房子剩下的木头打的。

  不过木头不够,就只能先紧着面包蛋糕店用,米粉店的桌椅板凳暂时还没着落。

  兜里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只能先顾着一家店,其他就这么先空荡荡地放着。

  要不是镇上的店和宁绍明去摆摊每天还有固定进账,他们可能连一家店的装修都顾不上。

  范小蓉那边不久后运来的那一批货,要在县城她原本打算用来开修理店的店面卖。

  可是想正经地布置好这间铺面肯定是不可能了。

  只能另辟蹊径,暂时用便宜的材料来布置。

  柜台肯定要有一个,赵如月本来想去买角来做,后来看到别人清店,门口放着一个双层的货架。

  她就直接跑过去问这个卖不卖,然后花了五十块钱买回来两个,组合在一起,比角钢稳固很多,而且还不用另外去买台面的板子,直接就自带了。

  只需要在外侧装上玻璃,让客人可以看清里面摆着的东西。

  里面这一侧,本来也该做可以推拉的带锁玻璃门。

  但是为了省钱,赵如月就只装了拉帘,布料还是去批发市场买的瑕疵布,带回家让她妈帮忙缝制的帘子。

  除了帘子剩下的布料还做了一个桌布,盖在台面上,这样一来,就不太能看得出柜台是两个双层货架拼成的。

  只是以后开店和打烊后,需要麻烦一点,打烊后需要把柜子里的货品搬进带锁的箱子里,开店前也要打开箱子重新把东西往柜台里摆好。

  不过这些都是暂时的。

  宁绍明的面包蛋糕店已经布置好。

  虽然刚翻修好,店里还要晾一段时间,暂时不能马上开业,但真的想用的话,也是能用了。

  宁绍明现在是真的一点不管镇上店里的生意了,全部交给宁时春,他每天就专门做面包和去夜市街摆摊。

  每天面包做好之后,少部分留在镇上卖。

  大部分在上午十点左右带到县城,先给四间房子开门开窗通风,然后就把面包摆到货架上卖。

  除了第一天开始卖时,他们全家都一起去,放了一串鞭炮,还做了个前三天买一送一的活动外。

  别的什么开业仪式也没有,就这么开业了。

  借着拆迁的风,街对面开始陆续有工人开工,这个地方又是靠近路口,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以前就不少,现在更多了。

  他每天带去的面包,竟然大部分时候都能卖个精光。

  当然宁绍明准备的东西量也不多,刚刚好东西卖完之后,时间大概是下午一两点。

  正好房子当天需要通风的时间也够了,他收拾好东西,关上门就能回家。

  每天周而复始,既能解决房子每天通风晾晒的问题,又能顺便卖东西,也不用待在这里太长时间闻新装修房子的味道。

第111章

  范小蓉打电话跟赵如月说,第一批总共一千台的MP3和MP4已经出发,正在送来的路上时,秋夏面包店的生意也趋于稳定了。

  不过依然还是只卖上午十点半到下午一两点这个时间段。

  也有客人抱怨面包店关门太快,有时候来晚了就买不着,催着宁绍明开店久一点,面包的数量多增加一点。

  宁绍明每次听顾客抱怨,都会笑着点头说:“好好好,您的建议我已经记下来了,肯定多加点量。”

  “其实这段时间也在慢慢加了,但是没想到客人也越来越多,等家里的事情忙,就能全天开业,到时候不管您白天还是晚上来,都能买到。”诸如之类的话

  实际上他也就这么一说,没有真的不管不顾地去加量。

  他只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的量,就不再增加了。

  毕竟他做的面包几乎没什么放添加剂,外包装和食品保鲜卡也还没买回来。

  面包保质期比较短,现在有冰箱的人家又少。

  所以有些面包当天卖不完的话,第二天就没法卖了。

  还有些可以留个一两天的面包,比如菠萝包,肯定是第一天风味最好,第二天就不那么新鲜,第三天那口感就真不成了。

  为了保持自家店的口碑,宁绍明宁愿少挣一点钱,也要保证每天尽量不剩货。

  秋夏面包店的生意趋于稳定,宁绍明却遇到了别的麻烦。

  “最近在夜市街卖钵仔糕生意不太好了。”

  “你查过怎么回事了吗?”赵如月虽然最近不用上课,但她也要忙自己的事,有一段时间没关注夜市街那边的生意了,还真不知道最近生意不太好。

  家里用钱紧张,她没有光等着范小蓉那边的货送来,依然抽空去县城甚至市里的回收站,买一些还能修的MP3和MP4回来。

  修好之后,能卖出的就卖,暂时没人买的就留着。

  等范小蓉那边的货到了,到时候开店还能用这些二手机来做一波低价促销,吸引人气,把自己的店打出名声去。

  宁绍明说:“查过了,夜市街上也多出了好几个卖钵仔糕的摊子,人家的价格还比我们低,不过我没尝过味道怎么样,只听客人说过价格,有些客人说味道不如我们家的好。”

  他觉得自家卖钵仔糕的价格最贵,生意有被影响却没有彻底卖不出去,就是家的味道还是比较好的,这才留下了更看重味道的客人。

  只是生意还是被影响了,必须得想个办法才行。

  赵如月了然:“以前我们家摊子卖的东西,在夜市街是独一份,所以价格定得高一点也有人卖,现在有了竞争者,想要让生意回温,要么降价,要么就得换别的东西卖了。”

  宁绍明觉得降价不算个好方法:“我们在那边摆摊一段时间了,熟客有很多,以前人家一直花比较贵的价格买,现在竟然降价了,多花钱的客人可能会心里不舒服,还不如把家里的小玻璃杯全部清掉后,不卖这个了,换别的东西卖。”

  赵如月点头,觉得这样也不是不行,不管是降价还是换东西卖都有利有弊,端看他怎么去考量。

  “你想好卖什么了吗?”赵如月问。

  宁绍明说:“想好了,就卖面包。”

  赵如月没反对,但有点不太理解:“大晚上卖面包?”

  “我观察过了,县城很多面包店开门时间都在上午十点之后,但是大部分人上班时间都集中在七点到九点半之间,很多客人跟我抱怨,早上不想吃粉面、包子、油条的时候,想买个面包吃都买不到,提前买回去放的时间太长,第二天又不新鲜了,我就觉得晚上到早上这一段时间,有点搞头。”

  客人的抱怨不能全听,也不能不听,需要自己分辨哪些是对自己有用的。

  宁绍明说到面包店里的事,总是两眼放光:“我们店里的一些面包,价格不贵,成本和利润已经压到几乎是最低了,这一部分图的就是一个薄利多销。

  做面包的门槛也比做钵仔糕高一些,这样到夜市街摆摊,就算再出现同样的摊子,不会一下子出现好几个,也不怕别人再降价跟我们竞争,我们自己又有店,去夜市街摆摊算是赚个外快,顺带宣传一下自家的店。”

  之前卖钵仔糕是临时起意,这次宁绍明打算做长期的买卖。

  这次换东西卖之后,就一直在夜市街卖面包蛋糕这一类的东西了。

  以后最多会根据东西受欢迎的程度和摊位的保持新鲜感,换一两样,或者增加、减少一两样,但不会再换不同的食物类型。

  他继续说道:“以前总说吃隔夜的东西不好,但是你想想,面包早上做好,别人上午买回去,放到下午或者晚上才吃,是不是也过去了好几个小时?那我傍晚做好面包,别人买回去,放到早上起床的时候吃,其实时间上跟早上做好放到下午或者晚上吃也没太大区别。”

  “既然你想好了,那我支持你,就是你可能会很累。”

  “放心,我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你也是,一直低着头修理东西,也要是不是站起来走走,看看窗外。”

  两人说这话,家里孩子突然冒头:“我会监督妈妈的!”

  说话的是宁时夏,这孩子总是爱蹲在某个地方玩,有时玩虫子、有时玩玻璃珠子或者她的宝贝飞机模型。

  很多时候大人不特地去看就注意不到她。

  赵如月捏捏女儿的脸:“今天不玩你的小玩具了?”

  宁时夏举起手里的小木块:“在玩,爷爷帮我做了新的。”

  宁绍明拿起来看:“没想到你爷爷还有这个手艺,我小时候,他可从来没给我们做过这些。”

  不只是他,他哥哥姐姐们也没收到过这样的小玩具,要不他不可能不知道。

  宁时夏嘿嘿笑:“爷爷最疼我,爸爸妈妈,我想把收音机拿去给爷爷听可以吗?”

  其实她已经拿去给爷爷听过了,只是这次想直接放在爷爷那里,让爷爷一直用着,才要问家长。

  赵如月说:“当然可以,不过你自己不用了吗?”

  “我可以跟爷爷一起听,而且我的玩具也很多呢。”

  宁绍明沉默了半晌,想起家里刚有电视的那段时间,他爸喜欢看电视,这边有电视后,就每天都来看一会儿。

  老爷子来了也不闹妖,就边做活边看,刚开始他妈还不好意思来,后来一看,老头能去,自己为什么不能去?

  也跟着来了,但是这老太太比较能折腾,她看电视就算了,也不老老实实在后面看。

  有时候还跑到前面店里,指指点点,他们店里会准备一些小咸菜小酸菜什么的,放在外面让客人自己加。

  她觉得这样浪费钱,客人加多一点她都要嘀嘀咕咕,甚至有一次直接当人家的面,说人家加太多了,咸菜也有成本的之类的话。

  人家客人花钱来吃饭的,哪能乐意啊?

  幸好赵如月发现得快,给那个客人送了个小面包赔礼道歉,这事才没对店里的生意造成太大影响,过后赵如月就赶紧把这事告诉了宁绍明。

  她觉得当儿媳妇的对婆婆说话需要顾忌的多,当儿子的毕竟是亲生的,说起来就没那么多顾忌。

  然而还没等宁绍明跟他妈说什么,他爸也发现了这事,老爷子自己就不来了。

  他爸不来,她妈也没了来他这边的借口。

  因为她妈要面子,让她自己一个人来,她想起当初跟宁绍明闹的别扭就觉得不好意思。

  宁绍明好几次不听她的话,下她面子,她现在面对这个儿子心里也犯怵。

  宁绍明和宁达都以为这样她就不来了,没想到她消停了一段时间,发现宁绍明中午不在,又趁宁绍明不在的时候来。

  以前他几乎一整天都在店里的时候还好,现在他每天十点半左右出门,下午一两点才回来。

  中午这段时间宁时春就感觉很难搞,他毕竟是孙辈,人又老实根本不敢跟他三叔一样直接说他奶奶。

  三婶又在后面忙着修东西,不好打扰。

  宁时春个老实孩子就这么一直忍着,还是孙佳佳一看这样不行,就悄悄去跟赵如月说了。

  但是现在他们也没想到什么好方法

  说也说了,就是不改,宁绍明总不能一直在店里待着。

  这会儿听到女儿的话,他忽然就想明白了:“你说是不是因为我妈太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