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空山澜月
早前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他推荐,跟他说了这机子的种种好处,他还不乐意申请,觉得人家是为了业绩忽悠自己。
结果人教人不会,事教人不想会也得会了。
赵如月刷卡付了钱。
老板看她付钱那么爽快,还热情地帮她往油箱里加了一小瓶油:“别看只这一小瓶,就这么一小瓶也能撑挺久了,不过你要不放心,明天可以再去加点油。”
赵如月很满意:“谢谢啊,我刚好现在就想用。”
“你已经会骑了?我还以为得叫宁老板过来帮你骑回去。”
这只是女式摩托,赵如月当然会骑,这辈子没学过,上辈子却没少骑电动车。
现在买的这个摩托车,除了动力系统和启动方式跟电动车有些区别,别的区别也不大,她坐上去手一拧就能骑走。
赵如月想起自己上辈子刚开始学骑电动车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第一次坐上去手一拧,就这么开走了。
只有掉头练了好几次,才学会不用下车推,坐着开车就能直接掉头。
她本来以为会骑自行车的人都可以做到这样,后来才知道并不是。
现在赵如月能感觉到自己做事时,比以前自信很多,又不由想起女儿说给自己买车,鼓励她开小车的话。
或许她确实也可以去试着考一考驾照?
路上挺空旷,赵如月骑着车,吹着夜风,感觉十分惬意,边开车边在脑子里漫无目的地一通乱想。
开到学校,锁好车,她才突然想起来,买车这事,竟然忘了跟宁绍明说一声。
赵如月倒是不担心宁绍明不赞同自己买,只是觉得自己买的这台女士摩托车,花了八千多点,这个价格几乎相当于镇上大半套房子,也算是给家里添了个大件。
给家里添大件物品,是该给另一半说一声的,毕竟宁绍明有什么事也会跟她商量。
不得不说,一张床睡不出两种人这话,确实有点道理,赵如月发现宁绍明跟自己一样,也完全没想起来,他们家是时候可以买车了这件事。
赵如月赶紧拿出手机给宁绍明打电话。
一般这个时间点,宁绍明很少会接到她的电话,乍然接到电话,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他听正用自己小灵通玩贪吃蛇的女儿说:“爸爸,是妈妈打来的电话。”
立刻放下手头的活,急忙接电话:“喂,媳妇儿有什么事?”
赵如月听出他语气有点着急,忙解释:“没什么大事,就是我买了一个大玩具,忘记提前跟你商量了。”
宁绍明瞬间放松下来:“就这事啊,你喜欢就卖呗,不用跟我商量,对了,你买的什么玩具?”
“一辆摩托车!”
宁绍明稍微感觉有点意外,但也没觉得不行:“你会开吗?要不要我明天开始教你?”
“我买的女式摩托车,比较轻,以前别人都说会骑自行车就会骑这个,我坐上去一拧油门,果然就顺顺利利地把车开走了。”赵如月说着还有点小得意。
宁绍明更是毫不吝啬地夸道:“看来咱闺女说的没错,她妈妈就是最棒的!不愧是我媳妇儿,真厉害!那我可等着你带我去兜风了!”
“好,我今晚骑车载你回去!”
两人说完后挂了电话,宁绍明就喜滋滋地期待起来。
等赵如月下课,宁绍明已经让两个孩子和店里要回镇上的员工一起,提前跟郑秀的车回去了。
他自己在店里等赵如月。
到了以往下课的点,又过十分钟,店门口响起摩托车的声音,接着就是几声喇叭的嘀嘀声。
宁绍明锁好店门,开心地往她那边走去,接过她抛过来的头盔戴上,然后在后座做好。
赵如月被他从后面抱住腰,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只熊抱住了似的,手肘往后戳戳他:“你抱松点,要不我感觉像是在背着一头熊。”
“哪有那么夸张。”宁绍明不乐意。
赵如月:“你成天揉面,对自己的臂力没点数啊?坐稳了,我要启动了。”
“老夫老妻了,开始嫌弃我了是吧?”虽然他嘴上这么说,但还是听赵如月的稍稍松了点,“开吧,已经坐稳了。”
赵如月一拧油门,车子稳稳当当地行驶起来。
车子驶离城区后,周边没了路灯,车灯只能照亮前面那一块地方。
道路两旁陷入沉沉的黑暗,但小摩托车破开微凉的夜风,耳边是春夏之交骤然升温后,早蝉和青蛙的鸣叫,配合着夜色形成特殊的小世界。
他们都不觉得害怕,反而觉得这是难得能享受到的、彻底没有其他人打扰的二人世界。
骑了二十几分钟摩托车,车子开到正在建设的新火车站时,周围有了一些灯光。
因为要修新站,从县城出来的路也被修整得特别好,不像以前那么坑坑洼洼,他们出来的速度比以前做面包车都要快一些,当然现在面包车开出来的速度也比摩托车快。
赵如月抽空飞快瞥了一眼新火车站那边,有些高兴地说:“从火车站到镇上,只有大概二十分钟的车程了,比以前的火车站近了不少,以后我们要是有空,可以坐火车出去玩,到火车站的速度更快了。”
“是啊,不过也不知道规划新站的人怎么想的,新火车站到我们镇上的距离,看起来跟新火车站到城区的距离差不多,但实际上从这边去镇上,比去离城区也稍微更近一些,明明去我们镇上的人也不多。”
宁绍明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现在新站所在的地方,并不是唯一一个适合建新站的地方。
有个地方离城区更近,而且地方挺大的,也不需要迁走民居。
在那边建的话,很明显更方便那些先坐车到县城,再从县城转火车的人出行。
他们镇上,除了过年那段时间用到火车的人多一些,平时真的很少用到。
但不管什么时候,镇上用到火车的人都没法跟县城的比。
毕竟县城另一头也有镇子和村子,那一头的人以后就需要穿过整个县城,才能到达火车站,跟以前相比更不方便了。
他这么一说,赵如月也觉得奇怪了。
后面从新火车站到镇上这一段路,不如从城区出来的那一段那么好,赵如月需要认真看路,避开路上的坑和路中间的势头。
车子的速度也不敢开那么快。
但是他们回到家的花费的时间,只比从城区到新站花费的时间多一点点。
这意味着,后续这一段路,如果也能修得跟从城区出来的那段路一样好的话,从新火车站到镇上,开车快一点,需要花费的时间可能不到二十分钟。
两个人很无聊地把这个讨论不出结果的话题,讨论了一路,然后一到家,就把这个想不明白的问题先抛到一边去了。
他们回到家,两个孩子已经洗好澡。
家里添了一辆新车,两个孩子都感觉很新奇,围着车子看个不停,以前他们也不是没见过,但看别人家的,跟自己家的总是感觉不一样的。
自己家的车,他们想坐上去玩玩,就可以让爸爸妈妈把自己抱上去,骑着车带他们出去溜一圈又回来。
溜一圈不过瘾,还能让爸爸妈妈轮流带着溜。
赵如月先开车带他们,在家附近不远不近地溜一圈,回来时热水器也把水烧好了。
她去洗澡的时候,宁绍明又带着出去溜一圈,等他回来,赵如月也洗好了澡,正好轮到宁绍明去洗。
以往他们一家四口晚上回来洗澡,烧一次水不够用,还得排队等着热水器烧好水再洗,今天倒是不用等了。
在网上买的东西,过了五六天才到县城。
赵如月接到邮政的电话,骑着车去取包裹。
巧的是,她在不同店铺买的东西,竟然都在这一天寄到了县城邮局,就让她买的东西多得很显眼。
邮局的工作人员看到她都忍不住说:“你怎么有那么多包裹?还是不通地方寄来的,这是天南海北都有朋友啊?”
工作人员倒不是抱怨她包裹多,只是比较好奇。
赵如月正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这里提,快递代存的事。
这会儿被问到,她刚好顺势提一下,看能不能成:“这些东西不是朋友给我寄的,是我在网上买的。”
“网上买的?”工作人员不太理解,“怎么买?”
现在网络购物这件事,对于他们这里的很多人来说,还是个完全没听过的东西。
赵如月给这个工作人员形容了一下,那个工作人员听完还是不太懂。
不过这不影响赵如月提快递代存的事,其实这个事在她与邮局之间,难点只在于,邮局这边愿不愿意每天帮忙把包裹送到她店里。
如果不愿意的话,她想做这买卖,可能就要多一个来邮局帮客人取包裹的步骤。
这个工作人员倒是听懂了,只是她也没办法做决定:“我只能帮你上报一下,到时候看我们领导怎么说,不行的话,那我也没办法。”
赵如月也表示理解,毕竟是公家单位,很多事情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好的,我能理解,你能帮我问一下就很感谢了。”
带着包裹回去后,家里两个孩子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拆快递的快乐,宁绍明拿到新的烘焙材料和工具,又钻进厨房琢磨新品。
家里三个人都有东西玩,赵如月倒是暂时闲了下来,看家里也没事做,又不想看电视、不想玩电脑,就往前面餐饮店走。
店里刚好没客人,赵如月看宁时春和孙佳佳也有空,就洗了一盘桃子招呼他们过来吃。
正打算也趁这个时候,问问宁时春想不想去县城开店。
他如果想去的话,就不用等到下半年,再找店铺,现在就可以准备起来了。
如果只是担心没钱,她和宁绍明可以借给他。
赵如月刚开口,话还没说半句,有个人走进来了,她只好先止住话题,看向进来的人:“郑军胜?难得能在镇上看到你,想吃点什么?”
这个也是她和宁绍明的同龄人,不过人家是干部子女,只在镇上读了几年小学,就转到了县城,只在放寒暑假的时候回镇上,跟他们玩得比较少。
赵如月只隐约听说,郑军胜前些钱辞去公职下海创业,后来就没怎么听到他的消息。
以前郑军胜的家境就很好,现在更好了,可能放在外面不算什么,但在镇上确实是数一数二的。
“我不是来吃东西的,有点事想找你们谈谈,”郑军胜脸上带着客气的笑,视线在店里扫了一圈,“你老公不在啊?”
赵如月想不到他有什么事跟自家谈,多少年了,这人跟自己和宁绍明的来往的次数,几年加起来,可能还没韦安民一年多,能有什么事要谈?
但好歹认识,互相也没矛盾,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点:“他在后面厨房捣鼓东西,我帮你叫他去。”
宁绍明听到是郑军胜来找他们,也觉得有点奇怪。
他洗了手擦了擦汗,跟赵如月一起走出来。
见到郑军胜互相客气了几句,郑军胜很快就进入正题:“你们家老宅的院子,不知道有没有出售的意向?”
“你要买那个院子?为什么?”自己愿意花钱把那院子买回来,是因为那是他家老宅,对他来说有些意义。
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再有一个,就是老二跟他爸闹翻了,如果这房子没了,他爸不可能带着他妈去老二那里,老大蹲大牢了,三个儿子只剩他这个儿子在,也不好让老人去跟大嫂住一起。
还有一个让宁绍明难以启齿的原因,这个原因说出去,别人可能会觉得他太记仇、不孝顺。
那就是他不想跟父母一起住,尤其是他妈,所以想让父母继续住在那里。
上一篇:她是霸总的暴躁白月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