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空山澜月
只是难免要叮嘱一下他们,在网上注意鉴别,别被人骗了,注意休息,别累着。
遇到什么事别自己扛,可以告诉爸爸妈妈之后,就让他们玩去了。
苏胜楠辞职后,赵如月选了新的副店长,但她却越来越忙了。
因为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来修理东西的客人,她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
赵如月不免想起自己夜校里的同学,以前她在的夜校班,班上有好几个女同学,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只剩下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她自己。
其他人虽然中途没能兼职下去,但该学的也学了不少,能力并不差。
赵如月抽空联系了那几个没继续读的女同学家。
有两个因为预产期到了,要生孩子才没继续读下去,两个人生孩子也就是前后脚,相隔了一个月的时间。
她们孩子满月的时候,赵如月还去吃了满月酒,算算时间,现在她们的孩子也有三四个月大了。
还有一个同学,赵如月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她说跟丈夫回了老家,开修理店,两个人现在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赵如月就没在电话里说,想请她来自己店里工作的话,只去找了另外两个。
另外两个倒是有点意动,她们两个文化都不高,当初去学这个,就是想学一门技术,以后好找工作。
她们去学技术的钱,也是以前出去打工自己存下来的工资,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人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意外。
赵如月的同学逮住她就开始诉苦:“我也想出去上班呢,但是你也看到了,我家没人帮忙带孩子,结婚之后,我公公婆婆就催着我和我老公要孩子,说让我们趁着他们还没老,还干得动活,早点生,他们可以帮忙带。
结果他们趁着自己还没老,跟亲戚跑鹏城打工去了,留我们夫妻俩在老家手忙脚乱地带孩子。
我老公心里也很不痛快,早知道这样,我们就不那么快要孩子了,怎么也得等到我学完出来挣钱,我们俩一起再多攒点,在县城买一套房再要孩子的。
现在可好,我被孩子拖着,至少两三年不能出去上班,没有收入,需要冲他们伸手要钱,还得看人脸色过日子。”
疏不间亲,赵如月不好评价她的婆家人,听到这个同学终于提到工作,忙道:“可以带着孩子出去上班。”
她同学就笑了:“哪有老板愿意让员工带孩子一起去上班的,你也不愿意吧?”
赵如月:“我愿意啊!”
“你看看,你也……啊?”赵如月这同学愣住,“你、你说什么?”
赵如月笑着说:“我说,你要是去我那里上班,我愿意让你带孩子去。”
她同学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为她店里的生意担心:“那样会不会影响你店里的生意?虽然我家孩子不饿不拉的时候不会哭闹,但是偶尔闹起来也挺烦人的。”
赵如玉反倒觉得没什么:“反正我店里要修理的东西又不是什么需要扛来搬去、爬上爬下才能修的大件家电,成天就是坐在桌边修东西。
你不让孩子乱碰乱拿配件往嘴里塞,还有孩子哭闹的时候,及时带出去哄一下,别影响到店里买东西的客人就行。”
孩子又不会一直这么小,等孩子长到三四岁,送去幼儿园,到时候她店里就能多出两个对店里很有归属感的熟练工了。
赵如月也不担心她们到时候被别人挖走,除非她们出去自己单干,要不然有几个老板愿意让员工在上班中途出去接送孩子放学?
“那样的话,我愿意!兰娟肯定也愿意!她公婆更绝,给她小叔子家带孩子,现在孩子带大了,还说走不开,不愿意给她带,而且她家的条件比我婆家更难,听说她奶水还少,要给孩子买奶粉,那奶粉多贵啊,她老公现在一个人挣钱,她都快愁死了。”
她们愿意去,赵如月就轻松多了:“那我们就说好了,可不许放我的鸽子,等我的新店布置好,就通知你们去上班,每天工作时间可以不固定,只要你们能完成当天的工作量就行,我还得去兰娟那里一趟,先走了。”
她同学想留她吃个饭,可一想想自己家里,什么好菜都没有,买块肉都要想半天,就觉得还是算了,等过几天自己娘家人来看她,给自己送东西的时候,再送一些娘家种的水果给她吧。
“那行,你慢走。”
赵如月又去了另一个同学那里一趟,毫不意外地又听了半天这个同学倒的苦水。
她都听得有些麻木了,不过她也很理解她们的困境,所以既没有不耐烦,也没有义愤填膺地跟她们一起骂她们婆家人,毕竟帮着骂,对解决她同学的现状没有任何帮助。
赵如月只是适时把话题往工作上引,给她们描述并引导她们畅想一番,她们自己工作挣钱后,手头有钱不用掌心朝上的畅快日子,她同学的抱怨自然而然就少了很多。
知道可以带孩子去上班后,这个同学也毫不意外地答应了。
毕竟谁也不想总是过手心朝上的日子,能有这么个机会,要是不牢牢抓住,她以后半夜起床奶孩子,都要边奶孩子边想这事边后悔。
赵如月搞定修理师傅后,立刻开始着手装修分店。
早点装修好,把客流分过去,她也能轻松点。
第132章
赵如月的分店在新买的小区铺面。
两间铺面打通,做成一家店,空间非常大,比平房那边宽敞很多。
但赵如月没在这里设置仓库,她特地隔出两个小房间,每个小房间里都带有卫生间。
其中一间小房间是给营业员们中午轮流休息、吃饭的地方。
另一间是母婴室,可以让带孩子来上班的员工放她们自己和孩子的物品,孩子要喝奶的时候可以到里面去喂奶,孩子睡着了也可以安顿在这间小房间。
平时只要管理严格一点,不让外人进出,也不放对孩子有威胁的东西,这样把孩子放里面,安全就比较有保障。
不过新店刚装修好,她的两个同学要带着孩子上班,孩子免疫力不如成年人,赵如月也不能马上让她们到新店去,就先把她们安排在了老店那边。
新店那边装修好之后,还是得先晾一段时间才能开张,开张一段时间后,再让两个师傅带着孩子过去。
老店那边的小仓库,暂时腾出来当做两个新维修师傅的工作室和休息室用,仓库里的东西就搬到纪慧萱原先租的那间。
纪慧萱的照相馆,现在已经度过了创业初期这个最艰难的时候,现在事业已然处于飞快上升的时期。
现在她的照相馆业务范围也扩大了,纪慧萱请了员工后,开始接婚纱摄影和艺术照的拍摄工作,以前那间小平房的面积就不太够她施展。
纪慧萱就在县城更好的地段,找了个合适的铺面,把铺面装修得非常好而且很有艺术感,看起来也更高档了,县城很多年轻女孩子都喜欢去他店里拍艺术照和婚纱照。
她把店搬过去,重新开张后,也去了她新店附近的小区租房子住,这边的小平房就空出来了。
赵如月把纪慧萱原先租的那间小平房收回来后,也不再租出去,前段时间就留下给宁绍明当仓库用,现在只需要腾出一点地方给她的店用就行。
办公的地方收拾好之后,赵如月的两个同学也跟家里人商量好了来上班的事。
她们以前学过的东西几个月没接触过,难免有点生疏,但赵如月也没在意这一点,毕竟最开始她给的工资也只是试用期工资。
不会因为是自己同学,跟自己比较熟,一上来就给高工资。
赵如月也在慢慢地带着她们适应,哪里不会或者没学过的东西,只要她们愿意学,她都愿意教。
她店里需要修理的东西其实就MP3、MP4、小灵通和手机,不同的品牌都是换汤不换药,常见的问题就那些。
难修理的赵如月也不会要求她们马上能学会处理。
技能提升是把常见问题解决熟练之后,如果她们想要突破自己的技术,获得更多薪水,才需要考虑的事。
一个月后,两人都适应了在她店里工作的节奏,大部分常见的问题都能解决,赵如月就轻松了很多。
终于不用每天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只需要解决另外两个师傅解决不了的问题,空余时间大大增加。
只有客人特别多,她们俩都忙不过来的时候,才分一部分遇到常见问题的机子给自己。
平常都是两个师傅处理,因为除了基本工资,他们修理东西也是看自己的能力,按件算提成,所以工作量不那么多的时候,赵如月也不跟她们抢,让她们能尽量多赚点钱。
她们刚开始来的那段时间,跟人说话时,经常说着说着就拐到抱怨婆家人上,后来收入增加了,这种情况就减少了。
她们的两个孩子也还算乖巧,本来兰娟的孩子总喜欢让她抱着才安稳,要不一放下就哭。
这让兰娟的收入比另一个孩子不爱哭闹的同学差了一大截,她奶水又少,正是很需要钱给孩子买奶粉的时候。
兰娟没办法,只能狠下心,硬是把他的这个习惯改掉。
现在放床上也能安安稳稳地待挺长一段时间,她的收入也涨上去了。
从第三个月起,对工作熟练后,她们有了不错的收入,也不成天愁眉苦脸了。
赵如月好不容易腾出时间来,就找了装修公司,装修自家在县城买的房子。
她以前在拆迁区那套房附近,有个小卖部老板娘给她塞过一张名片,是她丈夫拉起来的一个建筑装修队的名片。
赵如月整理背包的时候,把那张名片翻出来了。
原本赵如月不太想找那个老板娘丈夫的装修队,总感觉她嘴上没个把门,担心自己房子的情况会被她到处乱说。
可赵如月在县城打听了一段时间,很多人都说她老公的装修队做活质量好,已经从私下拉的一个建筑装修队,鸟枪换炮升级成正经公司了。
这公司刚开起来,还在继续攒口碑的阶段,弄虚作假的概率不高。
连赵如月的堂妹赵如玉也知道那个公司。
别人赵如月不一定信得过,但赵如玉她是相信的,她这个堂妹可从来没做过不靠谱的事,也没坑过她。
后面不知道那个小卖部的老板娘从哪里听说了,她家要装修房子的消息,又主动找过来给自家的公司拉业务。
两人聊着聊着,说到当初小卖部老板娘在车上认错人的事。
赵如月才知道人家并不是故意到处说她家消息的,只是那时候阴差阳错,认错人了。
后面拆迁款下来,这个老板娘家也是被一堆人找上门去借钱,还有给她家设局,想引着她老公去赌、去那些带颜色的高档场所消费的。
好在他们夫妻俩也扛得住,没中招,从那之后,她说话也谨慎很多了。
赵如月这才放下心里那点疙瘩,选择了她家的装修公司。
不过赵如月跟她聊的时候,顺便也给苏胜楠刚创立不久的维修公司,拓展了一个客源渠道。
有些装修公司的客户在装修结束后,过了几年,客户家里的东西损坏,需要维修或者换新,又超出装修保修期,装修公司当然不会再去帮忙修。
而这些装修公司的‘过期客户’,就是苏胜楠的潜在客户。
有装修公司提供的客户资料,总比让苏胜楠一个个去找更方便,也更精准。
赵如月给苏胜楠投钱后,是不参与管理的。
不过学维修的女人太少,很难招到女性维修师傅,苏胜楠没办法,只能招没有经验的新手自己培训。
可她又要跑业务,又要跑客户家干活,挣钱维持公司,很难再腾出时间来给员工进行系统地培训。
这时候只能又找到赵如月这里,请赵如月出马,去她公司里任职,当公司的技能培训师。
“师傅,我真的没办法了,只能请你再帮帮忙。”苏胜楠辞职后,每天需要到处跑,压力又大,人瘦了一大圈。
她妈妈听说她辞职了要创业,赶回来看怎么回事。
一回来,看到自己女儿累成这样,也是非常心疼。
她妈妈也不出去打工了,决定留下给她帮忙。
现在她妈妈是她公司的维修师傅,也是最开始跟她一起上门维修的搭档之一。
最初苏胜楠的妈妈也是什么都不会,后来看得多了,也跟着学慢慢就学会了。
上一篇:她是霸总的暴躁白月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