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164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她也不能跟宁丹萍说别帮她妈说话,要不然她大概率会被她妈背刺。

  只能给她提供一个地方,好让她能暂时避开让她窒息的家庭环境,喘口气。

  不过以后能不能真正摆脱原生家庭,还要看宁丹萍自己,这个谁也帮不了她。

  两个人正聊着,听到宁时夏的脚步声噔噔噔地从楼上跑下来,就止住了这个话题,说起别的事。

  宁丹萍看到宁时夏抱着几本漫画出去,随口问道:“这是给你同学送去?”

  宁时夏停下说道:“不是,这事丹洁姐跟我借的,她在门口等我。”

  “丹洁?”

  宁丹萍正想问宁时夏怎么还跟宁丹洁玩,宁时夏已经跑出去了。

  她只好问赵如月:“三婶,小夏不知道你们家已经不跟二叔家来往了?”

  “我们大人的事,我和你三叔都没跟孩子说,你二叔家我就不知道了。”赵如月觉得宁绍德和叶菁估计是跟宁丹洁说了的。

  要不然宁丹洁不会都到门口了,也不敢进来。

  以前宁丹洁不常回老家,但每次回来都跟老家的孩子玩得很好。

  就算大人三申五令不许跟谁谁谁家的孩子玩,孩子们可能私底下还是会偷偷摸摸一起玩,小孩子又不是大人的傀儡,这种事很难阻止。

  赵如月也不想把上一辈的事情,牵扯到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身上。

  没一会儿,宁时夏从外面跑进来,钻进厨房薅了几个面包和一盒牛奶又跑回去了。

  又过一会儿,她又跑进来,这次悄摸摸地不知道拿什么东西,再次跑出去,以为大人不知道。

  其实赵如月和宁丹萍都看到了,她最后一次拿的是一些棉签和药膏。

第140章

  宁时夏熟练地给宁丹洁身上的伤消毒伤药。

  宁丹洁看宁时夏处理伤的动作那么利索,像是做过了好多次的样子,还以为她也跟自己一样。

  “小夏,三叔三婶也会打你吗?”

  宁时夏疑惑道:“没有呀,爸爸妈妈没打过我,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宁时夏记性好,记事也早,她还记得自己以前有一次太调皮,气得爸爸的巴掌都扬起来了,但爸爸最后还是下不去手打自己。

  所以她根本无法理解,二伯和二伯娘为什么,只是因为二姐在班上,没能第一批选上少先队员,他们就打了她。

  明明老师都说过,以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上的,又不是以后就不能当少先队员了,至于打人么?

  “你爸爸妈妈没打过你,那你为什么对处理身上的伤那么熟练?”

  “这个啊,是我以前太调皮了,到处跑到处爬,有时候会不小心把身上磕得青紫,看家里人给我上药,我就学会了,后来我就自己给自己上药。”

  宁丹洁神色黯然:“你爸爸妈妈对你真好,以前我爸爸妈妈也对我很好,但是自从我爸爸生病后,虽然好了,他们也总是吵架。”

  她真想跟丹萍姐一样,来小夏家住一段时间。

  可惜不行,她爸爸妈妈讨厌小夏一家,要是被他们发现自己来找小夏玩,可能又要挨一顿在身上,更别说来小夏家住了。

  宁时夏没因为她的话而沾沾自喜,反而没再继续这个话题,把话题转移到别人的事情上。

  “我听说最近大伯和大伯娘也总是吵架,还闹离婚,你爸妈不闹离婚,已经比大伯和大伯娘好很多了。”

  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离婚无异于天塌了,宁丹萍觉得宁时夏说得很有道理,她安慰自己,至少她比那些单亲家庭的同学好很多。

  她班上有些同学家以前也和当初的她家,还有小夏家一样,父母和睦,对他们也好,每天的衣服都特别干净整洁,时不时就能买点新文具和新玩具带到学校来。

  后来他们父母离婚后,那些同学身上的衣服就变得脏兮兮的,有时候好几天都不换。

  要是谁家父母又各自再婚,更是成了没人疼没人爱的小白菜。

  所以她们也特别害怕自己父母离婚。

  宁时夏给宁丹洁身上的伤都上好药,把自己带出来的碘伏、棉签和药膏全都给她了。

  “丹洁姐,这些药你带回去偷偷藏起来,也自己给自己上药吧,你身上那些伤,一天要涂三次药,才能好得快,你总不能一天跑来我这里三次,万一被你爸妈发现就糟了。”

  宁丹洁本来还想推辞,但一听到宁时夏的话,她就把尚未说出来的推辞的话咽下去了:“谢谢你小夏。”

  “不用谢,一点药而已,我家还有呢。”

  宁丹洁带着宁时夏借给她的漫画书回去了,昨天她妈妈打了她之后,好像又后悔了,抱着她抹眼泪,还答应让她出门玩。

  她妈妈问她想去哪里玩的时候,宁丹洁说想去书店看书。

  本来叶菁想着要是宁丹洁想去的地方离家不远的话,她就亲自带着她去。

  宁丹洁选的书店确实离她们家不远,可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一钻进书店里,看起书来就废寝忘食的,需要等很久。

  如果不想等那么久,倒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把孩子想看的书买回家,让孩子在家看。

  可花钱叶菁更不乐意,他们家现在供房子可不容易,简直是一分钱都快要掰成两分钱花。

  婆婆生病认不得人,他们又跟婆家人闹翻后,有时候家里日子不好过,叶菁还得回娘家薅点东西,那个月的日子才能过得松快点。

  她回去的次数多,她娘家嫂子就不太高兴,她妈也明里暗里地跟她说,让她好好在婆家过日子,都嫁出去了,别总是往娘家跑,这样影响不好。

  每每这时候,叶菁才想起婆婆的好来,以前婆婆给她家那么多东西,隔三差五就给,可从来说过嫌弃他们的话!

  叶菁手头不宽裕,既不想花钱给孩子买书,又不想陪着孩子在书店话费那么长的时间。

  宁丹洁虽然是小孩子,但小孩子往往感知更敏锐。

  她察觉到了妈妈不想跟自己一起去,贴心地表示,她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不用家里人陪,自己一个人去书店也行,反正书店离家也不远,书店里还都是跟她一样去蹭书看的学生,不会出事。

  叶菁想了想就顺势答应了,不然宁丹洁就算能出门玩,也不能出去玩太久,更别说一个人跑来宁时夏家找她,两家的距离还是蛮远的。

  宁丹萍背着空书包出来的,回去的时候带着书和宁时夏给她的东西,叶菁看到她回家,抬头瞥一眼就继续埋头做手工,根本没想过检查她的书包。

  她现在做的那些手工活,是从县城工业园的工厂接的兼职。

  主要是按照衣服上印的图案,给衣服上缝亮片,做好一件按照图案的难度,可以拿到五元到十五元不等。

  叶菁工作日课不多的时候,一天大概能缝两件,周六周日可以多缝一些。

  可是她偏偏赚过一节课能拿到几十块钱的课时费,现在这个让县城很多女人很满意的兼职,她就不太满意,总觉得要花的时间太多,挣到的钱太少了。

  宁丹洁回到自己房间,把宁时夏给她的零食牛奶、漫画书和药藏好之后,小心翼翼地离开房间,走到客厅。

  她爸妈在的时候,除了写作业的时候,其余时间不允许她一直待在房间里,也不许她锁门。

  刚开始宁丹洁还反抗过一次,跟他们闹脾气时,生气地跑到房间里,把门锁起来。

  那次她爸妈轮流在外面踹她房间的门,从那以后,她房间的门锁就坏了,一直没修好,相当于没有锁。

  宁丹洁本来心里还介意自己昨天被打的事,可看到妈妈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样子。

  她感觉有些心疼妈妈,觉得妈妈既要照顾爸爸,又要努力挣钱养家那么不容易,自己竟然还记恨他们实在太不应该了。

  宁丹洁对于自己竟然有过记恨父母的想法,还跟别人说他们的坏话,而在心里感到十分羞愧,认为自己太不懂事了。

  她走到叶菁身边问:“妈妈,我也想学做这个,你可以教我吗?等我学会了,就可以跟你一起挣钱,给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叶菁听到女儿这话,心里一喜,觉得缝缝补补的事,女孩子本来就该会,学这个正好,等教会女儿之后,自己就能更轻松些。

  可惜这次工厂给的截止日期太近,工期太赶,她现在需要赶工,只能等下次工厂那边给的工期没这次那么短,再慢慢教了。

  叶菁遗憾地叹气道:“我这里用不上你,别来我这里捣乱!”

  她的语气说不上好,宁丹洁心思又比较细腻敏感,就觉得自己好心想帮忙却得不到夸奖,反而遭到嫌弃,心里特别难过。

  只好回房间假装在写作业,实际背对着房门口,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砸在书本上,晕湿了好几页书。

  另一边,宁时夏也回了屋里,宁丹萍问她:“你在外面跟丹洁玩什么?怎么不叫她进来?”

  宁时夏做了个封口的手势:“我答应了丹洁姐要保密,不能告诉你们。”

  “好吧。”宁丹萍憋笑,其实刚才两个孩子坐在门口说话,没注意到自己声音有多大。

  她们坐在客厅里,没刻意偷听也听到了不少内容,只是两个孩子想保密,大人也乐得配合。

  宁丹萍正要再说些什么,赵如月的手机来电铃声响起。

  自从她店里也开始卖手机后,她也把家里人用的小灵通换成了手机。

  赵如月看了一眼,是她娘家嫂子陈芳妮打来的电话。

  接起来后,陈芳妮跟赵如月聊了几句,才说到正题:“这个星期六你们有空回镇上吗?”

  “这个星期六?”赵如月想了想,没想起是什么特殊日子。

  她走到挂历边上翻看挂历,看到农历的日期,才想起那是她母亲的生日。

  当即说道:“当然回,到时候我跟绍明带个蛋糕回去,家里还需要什么,你只管说,我们一起带回去就行。”

  陈芳妮道:“没别的了,你们带蛋糕回来就行,别的我跟你大哥买。”

  她跟赵鸿发只是想着,兄弟姐妹自从过年后,好久没能聚一聚了。

  而且赵如月家搬到县城后,能见到的机会也比以前少了很多,他们和老人们也挺想念她家的两个孩子,不如趁着这机会聚一下。

  陈芳妮生怕赵如月又说要买别的东西,忙说:“还要给赵如媛打电话,问问她能不能回,先挂了。”

  赵如月想着母亲整寿,自己只带一个蛋糕可不行。

  又拉着宁丹萍陪自己去县城的百货商场卖衣服的地方逛,给父母都买了一身新衣服,额外再给她妈买了一双鞋和一条金项链。

  本来想着给买个金镯子,但她买了,她大姐和她三妹是不是也要买?

  她们也买的话,她三妹还好,龙虾生意做得不错,一个金镯子,肯定是买得起的。

  可三妹家有三个孩子要养,压力也不小,没必要为了跟自己一致,多出这么一笔本来不用出的钱。

  大姐就更不用说了,同样是要养三个孩子,她家条件不好,压力比三妹家还大。

  她们三个都是出嫁的女儿,容易被人用来比较,赵如月就干脆买了一条不容易被人看到的金项链,到时候私下给她妈。

  再叮嘱老人家,自己戴着开心或者看着乐呵就行,别让别人知道。

  赵如媛正在跟丈夫商量事,两个人脸上都带着难色。

  接到娘家大嫂打来的电话,赵如媛跟丈夫对视一眼,她丈夫忙给她使眼色。

  其实不用他使眼色,母亲整寿赵如媛肯定也是要回去的,她就跟大嫂说了自己回去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