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52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宁绍明心里有点愧疚,自己竟然还不如女儿了解父亲。

  他难得贴心关怀一回:“这个可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上火,你上了年纪得注意身……”

  宁达眼睛里只有他的辣条,不耐烦地打断儿子念经:“哎呀知道了知道了,到底谁是爹,你怎么比我还啰嗦,快点烤!我还能再吃一个,今晚晚饭喝几口稀粥就行了。”

  宁绍明:“……”

  说不过他,只能认命烤起辣条来。

  辣条里香料多,烤起来跟烤肉是不一样的香,那香味问起来比烤肉还要霸道。

  宁绍明做热狗做得比较快,做多了就摆在旁边不锈钢大托盘里。

  想着等会儿让孩子送回老宅给他们奶奶、大伯娘和堂姐其他人尝尝。

  他还有点强迫症,放在托盘上的热狗,被他摆放得整整齐齐,让人看起来特别赏心悦目。

  这个点,正好是学生们放学后,在集上逛完要回家的时候,靠辣条的这股香味飘出去,吸引了不少人闻着香找来。

  远远地站定后看了看,没看到招牌,有点不确定这里是不是卖东西的店,犹豫着不敢上前。

  有个小胖子站了好一会儿,实在忍不住嘴馋,走近几步紧张地大声问:“老板,这个怎么卖?”

  正在快乐烧烤的几个人纷纷愣住。

  宁时秋反应最快,回过神来马上回答:“一块钱一个,里面有烤辣条、还有用我爸特制烧烤酱烤的火腿肠、烤肉、还有镇上只有我爸会做的香甜酱,你尝尝,这个酱特别好吃,我可喜欢吃了。”

  他说着就拿了两个没用上的竹签,撩起一点蛋黄酱,让小胖子尝尝。

  小胖子刚觉得一块钱太贵,放以前煮米粉没涨价到六毛一碗的时候,一块钱都能吃两碗米粉了。

  可一听宁时秋这么说,再仔细一看,里面确实有很多料,就觉得一块钱能买到这么多东西,貌似确实挺划算。

  他又尝了尝那个香甜酱,顿时眼睛一亮,觉得一块钱已经不是挺划算,而是太划算了!

  冲着那个香甜酱,他就乐意掏钱。

  小胖子拿出一块钱递过去:“那给我来一个,我要香甜酱多的这个,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喜欢这个酱,我可以再给你加一点。”宁时秋收了钱,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

  大人们下意识想说,他想吃可以让他拿一个吃着玩,不用给钱。

  但宁时夏已经配合起哥哥的行动,钻进厨房里,拿出一个爸妈今天买回来的塑料袋交给哥哥。

  这些塑料袋是他们给明天来吃饭的亲戚准备的,让亲戚们把席面上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回家。

  宁时秋笑眯眯地给小胖子打包:“我们家今天第一天卖东西,没来得及准备油纸,你看用塑料袋可以吗?”

  小胖子闻着旁边烤炉传出来的香味,咽着口水猛点头:“可以可以。”

  这时其他被香味吸引的人也往这边走来。

  哥哥在忙着给人打包的时候,宁时夏注意到了那些人。

  他们看起来,也对自己家的东西很感兴趣的样子。

  她低头数了数还剩下的几个热狗。

  眼珠子一转,又拿了一串烤肉塞给小胖子。

  然后大声说道:“你是第一个客人,多送你一串烤肉,今天买热狗的人都多送一串烤肉,只剩五个热狗,卖完这些就没有了,明天也不送了。”

  她话音刚落,走得最快的人赶忙加紧脚步跑过来,掏出两块钱:“我要两个,可以给我两串烤肉吗?”

  两个孩子的举动,让旁边三个大人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家店,就这样……开张了?

第65章

  他们小店的开张,随意得让人猝不及防,两个孩子就这样简简单单地把生意做成了。

  没算日子、没放鞭炮,随性得仿佛是钱自己哭着喊着要往他们口袋里钻。

  反观他们这些大人,又是找道公找神婆算日子,又是必须先请温居酒,才能开张。

  事情一箩筐,拖来拖去,反而给自己增加不少焦虑。

  围过来后果断掏钱要买的学生有好几个。

  他们围着两个孩子同时开口,叽叽喳喳地声音混成一团,个个都说自己也要买。

  两个孩子忙不过来,赵如月和宁绍明顾不上怔愣,赶紧去帮忙。

  那五个热狗卖完,没买到的学生催着他们赶紧做。

  宁绍明进厨房打开蒸笼,这蒸笼是他在专门出租酒席用具的人家租来的大蒸笼,预备明天做酒席上的两个菜:梅菜扣肉和糖蒸肉。

  他要做的席不多,只租了一层蒸笼,普通馒头一次可以蒸四十个。

  但是他做的馒头比集上普通馒头大,大概有他媳妇儿手掌那么大一个,形状还做成面包的样式,比较占地方。

  这样的馒头一次最多只能蒸二十五个。

  宁绍明数了数,蒸笼里只剩下十二个馒头,扬声对着外头说道:“只剩十二个了!”

  “知道了!”宁时秋应了一声。

  他听到厨房里传出来的话,其他人自然也听到了。

  宁时秋收下排在最前面的十二个人的钱,其他人没轮到也没多说什么,只是遗憾自己吃不到,转头问买到的朋友能不能分着吃,自己给一半的钱。

  他们怎么商量的宁时秋不管,他拿出纸笔,写下从一到十二的数字,剪下来后从数字中间撕下一半,另一半交给刚刚收钱的人。

  “你们拿着这半张号码,叫到号就能拿东西了,没别的事可以在这里等着,有事的话也可以先去忙自己的事,热狗现做要等好一会儿呢。”

  拿到半张号码的人感觉十分新奇,在场没有谁没看过古装电视剧和电影。

  有些影视剧里,大侠们的信物就是像这样一分为二,见面之后能对上才是自己人!

  “真炫酷!”有人拿到后马上问,“以后也这样叫号领东西吗?”

  宁时秋在被问到这个问题之前,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这么做,只是觉得虽然自己记得给钱的每个人,可自家把钱都收了,总得给人家一个凭证,让出钱的人安心。

  不过既然有人提出来,他觉得这样挺有意思的,有心想顺势应下。

  可是又想到,以后自己要上学,在家里招呼客人的不是自己,是他爸妈,这个得问问大人的意见。

  宁时秋看向赵如月,赵如月对上儿子的眼神,这一次终于能及时跟上孩子的想法。

  在镇上的餐饮店里买东西吃,没有叫号的习惯,都是店家自己记着谁先来的、点了什么,有时候人太多就会漏掉某一个。

  县城倒是有给号码拍的,每家店的号码拍不尽然一样,应该可以定做。

  这放在镇上,在一段时间内,也能当做自己店里的特色。

  于是赵如月点头,顺着刚刚女儿的说法,说道:“今天我们是试营业,号码牌还没做好,这段时间先临时线用手写的纸号码,以后会有专门的号码对牌。”

  专门的号码对牌!

  听到这个学生们都很期待,纷纷催她抓紧时间做,他们也想体验一把电视里对信物的感觉。

  这让赵如月不由考虑,是不是该把号码对牌设计成古风的样式,可她不会画画,也不知道能找谁帮忙设计。

  现在镇上连个网吧都没有,也不能跟以后一样,在网上出点钱就能请到会画画的人帮忙。

  这就让人有些苦恼了。

  宁时秋和宁时夏数了数刚才收到的钱,一共十八块钱,全部交给妈妈。

  赵如月回过神,让他们自己收着:“这是你们挣的钱,要不是你们反应快,今天可挣不到这些。”

  宁时秋摇头:“可是东西是爸爸妈妈买的,以后我们在自家店里帮忙,难道也要钱吗?这是自家生意。”

  他们俩坚决表示不要。

  赵如月蹲下身真诚地说道:“可是你们今天表现得那么好,妈妈也想给你们奖励呀。”

  宁时秋想了想:“那……那我们要一点零花钱就好了。”

  宁时夏跟着哥哥点头,在她这个小小孩眼里,一点零花钱就能买好多好多东西了。

  有时候爸爸妈妈给她一块钱,她去小卖部买好多好多东西都花不完。

  “那好吧。”赵如月抽出四块钱,给他们一人分了两块。

  同时第无数次在心里感慨,自家孩子真是太懂事了。

  要不是孩子真是自己亲自生出来的,确认没被换过。

  她没生之前,甚至连做梦都不敢梦自己生出这样优秀的孩子。

  宁时夏自己留了一块钱,剩下的一块钱交给哥哥帮自己攒着。

  宁时夏从善如流地把妹妹的钱和自己的一起收起来。

  上次妈妈帮他办了一张卡,把他以前攒下来的钱全部存起来,他存钱的小袋子就空了。

  但是今年开学后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奶奶只给他零花钱,不给妹妹,给他也只给两毛钱。

  现在爸爸妈妈每天都会给他和妹妹每人五毛零花钱,两个人每天合在一起花五毛,另外五毛钱存起来。

  有时会多花一点,有时爸爸妈妈又会多给点,增增减减,现在他攒钱的小袋子里已经有三十九块零几毛钱。

  加上今天的两块钱,就有四十一块钱了。

  也不知道丹萍姐回来后,会给他分多少?

  丹萍姐借车时说要送两个同学,不过他一直蹲在门口,见到丹萍姐在这条路上来回骑了七八次。

  宁绍明做完最后一个热狗,宁丹萍终于骑着车回来了。

  她停好自行车,神神秘秘地把宁时秋拉到旁边小树林里。

  本来还担心三叔三婶问他们去那边做什么,也担心小夏粘着哥哥非要跟过去。

  结果根本没人问,小夏也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又埋头继续在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忙她自己的去了。

  确认房子那边的人看不到他们后,宁丹萍拿出一块钱交给宁时秋:“我一共送了五个人,每人两毛钱,一共一块钱。”

  宁时秋看她在四月的天里还满头大汗,前胸后背衣服都湿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