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66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饭点人多的时候,他是真的累,厨房里又热。

  别说趁着间隙吃点东西喝点水了,身上的汗跟雨水一样往下流,也不一定有时间去擦。

  自己没准还真能捡漏一个能干的帮手。

  宁时春要是在酒店后厨学得不好,干活不认真,领导不会夸他。

  像黄文发,在厨艺这方面没天赋。

  虽然学得认真,练久了以后也能继续干这一行。

  但他在那里工作那么久,就没被领导夸过。

  要不然,以黄文发那咋咋呼呼的个性,被夸了肯定不会不跟宁绍明说。

  宁绍明每个月也会跟黄文发通电话,互相聊聊彼此的近况。

  宁时春说自己在后厨干得不错,得到过夸奖这些事是真是假,以及做了什么被夸奖,他一问就知道。

  这种事黄文发不会瞒着宁绍明。

  宁时春爱吃,为了一口吃的,多辛苦都不怕,其实真的很适合学厨艺。

  “我们一个月先给小春开三百块钱工资,三餐跟我们一起吃,加上你教他手艺,这样也不算亏待他了。”

  三百块钱看起来很少,只有宁时春在鹏城工资的三分之一不到,可镇上的工资水平就这样,不可能因为是侄子,一上来就给很高的工资。

  镇上跟人学手艺当学徒,可没有那么好的待遇。

  一般第一年不给工资,只包学徒的三餐,第二年给一点工资,但是也不多,就赵如月知道的那些,大概也就给一百多两百块钱。

  宁绍明跟宁时春叔侄俩关系好,宁时春小时候都是宁绍明带得多,总是爱跟在宁绍明屁股后面跑。

  后来她生下宁时秋,宁绍明上班不在家的时候,她有事要忙,也是宁时春帮她看孩子。

  要是以后宁时春过得不好,宁绍明很难做到袖手旁观。

  与其救济,不如让他有独立的能力,让他自立起来,对她自家也有好处。

  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后如果宁时春学得好,他自己就能开一家店,不用一直给人打工了。

  反正宁时春不开店,镇上也会有别的人跟风开,这钱便宜外人,不如让自家侄子挣。

  而且老大家有个人能挣钱,以后宁绍贤夫妻俩遇到事,也不会总惦记着薅她家羊毛。

  他们总是闹出点事情来,真是不够烦人的!

  宁时春回来那么多天,也想过要不要跟三叔说想去他店里帮忙。

  可是他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总觉得那样会让三叔为难,他就只在店里忙的时候去帮一下。

  他完全没想到,三婶竟然会主动提出来让自己去店里干活。

  宁时春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一个大小伙子,眼眶都红了。

  宁绍明拍拍他的肩膀:“你来帮忙那么多次了,对店里也熟,明天没什么别的事就来干活,我明天不忙的时候教你点别的。”

  他们原先想着,等赵如月去县城采购食材,顺便买个打蛋器回来。

  这样宁绍明做蛋黄酱就不用那么辛苦。

  做蛋黄酱剩下的蛋白也能利用起来,做点蛋糕或者面包之类的,在店里试着卖一卖。

  可赵如月去县城那天,找了好几个地方,竟然没找到。

  这个计划只能暂时搁置,煎蛋也继续送着。

  赵如月又回娘家,另外拜托在市里工作的亲戚,回老家的时候顺便帮忙买一个捎回来。

  她托人买的东西今晚就能到,明天用上之后,送煎蛋的活动就真的要结束了。

第78章

  老宅那边还在为了宁绍贤欠债的事鸡飞狗跳,宁时春已经做好了重新有班上的准备。

  黄秀华以为宁绍明愿意让宁时春去他店里干活,还给宁时春发工资,表示他是心软了,可能好面子,不好意思说,才拐着弯让别人猜。

  她主动上门,问宁绍明:“你真不能看在小春的面子上,帮你大哥一把?”

  宁绍明气笑了,总是被这么反反复复地来找事,真是把他烦得不行。

  宁绍明干脆直接放了狠话:“你再跟我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小春也不用来了,你把他带回去帮大嫂种地吧。”

  接二连三地在宁绍明这里没讨到任何好处,黄秀华终于真正地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左右老三的想法和行为,只能无奈地放弃,转头去找老二。

  宁时春还正式没上班,就听说奶奶借着他的事又去找三叔,吓得赶紧跑到他奶奶面前嗷嗷哭,恨不得直接给她跪下。

  “我好不容易有个工作,三叔也答应有空会教我手艺,算我求您了,奶奶,别再惹我三叔行吗?”

  黄秀华恼羞成怒:“你这是什么屁话?我是他亲妈,没事找他说几句话都不行?”

  宁时春才不信她没事会去找他三叔说话:“我知道你为了我爸欠下的债忧心,可我爸的债主不是还没找来么,我们全家一起干活挣钱,慢慢攒钱还人家行不行?”

  “你三叔一个月给你多少钱?”黄秀华趁机问。

  要是给的多,他们老两口也不用拿那么多出来填坑。

  “一个月三百块钱。”

  “才给三百?你可是他亲侄子!一个月三百够什么用?你一年不吃不喝不买别的东西,把工资全攒起来,也才有三千六。”

  宁时春觉得他奶奶飘了,她现在竟然连三百块钱都看不上。

  可镇上多少人,一个月连两百现钱也见不着?

  曾经他们家不也这样穷吗?

  现在家里也没发达啊,只是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一点而已,怎么就连三百都敢看不上了?

  “我三叔还包我三餐,小秋和小夏在长身体,三叔家平时也要进货,他家吃得可不差,几乎顿顿有肉。

  你难道不知道镇上学徒什么待遇吗?

  我三叔给的这待遇要是传出去,我不干,有的是人愿意干,你再去找他闹,到时候把三叔三婶惹恼了,真不让我去,我爸的债,得什么时候才能还完?”

  黄秀华吭声了,她也知道宁时春说的话有道理。

  但同时也觉得大孙子原本那么老实的孩子,跟老三混久了,也被传染了一些他那混蛋样,说出来的话真是让人听着不爽。

  王海燕本来也想去求求宁绍明夫妻俩,可宁时春跟黄秀华说的话她也听到了。

  她顿时不敢再乱来,生怕连一年三千六也打水漂。

  毕竟她儿子说的话确实有道理,以老三给的待遇,她儿子不去,可有的是人愿意去。

  就她知道的,老三媳妇儿的娘家,家族那么大、人数那么多,她族里不管远的近的、堂的表的,都有不少小年轻没活干,又不想出去打工,万一真把老三夫妻俩惹恼了。

  老三媳妇儿回她娘家招人,把自己儿子换了怎么办?

  老宅这事没传到赵如月耳朵里。

  所以她不知道,宁时春还没去干活,更没做到独立,自己的办法居然已经那么快取得成效,开始给她家挡这些来自老宅的麻烦了。

  宁时春跟家里保证,自己愿意担下他爸三分之一的债务,也就是五千块钱后,换得了后续的清净,终于能顺顺利利,暂时没有后患地干活去了。

  只是被烦到的人这次终于轮到宁绍德了。

  有些当父母的总是喜欢在孩子之间均贫富,哪个孩子过得不好,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其他孩子得帮衬过得不好的。

  他们偏心宁绍德是真,不太喜欢宁绍贤也是真。

  但是当宁绍贤出了事,他们就觉得自己作为父母,必须得帮着想办法。

  可黄秀华和宁达上了年纪,能想到的办法无非就是让其他孩子帮忙,或者跟亲戚借钱。

  宁绍明愿意给宁绍贤的儿子发工资,虽然不是直接出钱,也算是帮了忙,而且他态度又强硬,所以他们不再找他。

  那还没帮忙的就只剩下老二宁绍德和女儿宁美婷了。

  老二即使一直得到他们的偏爱,但是他们觉得偏爱他,跟帮大儿子并不冲突,老二作为兄弟也该帮他大哥一把。

  至于女儿,以后有事得找娘家给她撑腰,娘家有事她怎么也该出一份力。

  老两口商量了半晌,决定分头行动。

  黄秀华觉得老二跟自己最亲,他平时最贴心,也最听自己的话,所以决定由自己亲自去找老二,让宁达去找女儿。

  宁绍明早上买菜回来,路过镇上的汽车客运站,在一辆开出去的车上靠窗的位置,看到了他妈。

  回去后问宁时春,知道老太太打算去县城找宁绍德帮宁绍贤,没忍住笑出声。

  他真想去现场看看老二被老太太问要钱,在老太太面前装不下去那个场面,肯定很有意思。

  宁时春一头雾水地看着他:“三叔你笑啥?”

  “没什么,你把这葱花切一下,等会儿我做馒头,你也过来看看,今天不是集日,忙完早上的饭点,我让你上手试一试。”

  “好!”宁时春开心地应了一声,几口吃完最后两口早饭。

  一大早就能吃一碗羊肉米粉当早饭,这放在一年前,宁时春想都不敢想。

  以前街上的米粉,也只有在偶尔赶集时才能遇到,现在他不但能吃到煮米粉,想吃炒米粉也行。

  幸福感蹭蹭往上涨,干起活来简直有使不完的劲儿。

  他也很喜欢吃热狗面包,午饭打算就吃那个。

  不过那么好吃的东西,他三叔还说那不是真正的热狗面包,真不知道真正的热狗面包会好吃成什么样!

  宁时秋和宁时夏也早起在店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的活。

  搬家后,他们家到学校的距离更近了,早上不用去那么早。

  这会儿他们吃完早饭就搬了小板凳,坐在门口择菜。

  有人路过门口还顺带招呼客人,问人家要不要进来吃东西。

  两个孩子择好一篮子菜,正准备一起搬到院子的水池里,让大人洗。

  一抬头,看到面前站着一个踟蹰着不敢上前的人。

  宁时夏热情地招呼:“思莲姐,你要进来吃东西吗?我家的东西可好吃了!”

  赵思莲把手放进口袋,捏了捏里面的五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