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77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赵如月把盖着两个人的毯子掀开,只给自己和宁时夏盖了腰部和肚脐眼的位置。

  脑子里想着,小男孩也有可能遇上不好的事,改天得跟宁绍明说说,让他也教教儿子如何防范坏人、保护自己。

  第二天早上。

  赵如月起床洗漱后,把今天去买新鲜肉类的活接了过来,在去拿肉的时候,在大姑姐那里多买了两块加起来足有四斤的梅头肉。

  回到家,让正在做纸杯蛋糕的宁绍明停下手里的活,把梅头肉塞给他。

  “你昨晚不是想用电饭锅试做蜜汁叉烧没做成?先别忙做其他事了,用这块肉再试一下,我等会儿带一点去镇初中看看丹萍。”

  女孩子来月经,就得多吃点肉补补,镇初中食堂混在菜里那丁点肉都不够孩子塞牙缝的,能补充多少营养?

  初中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管男女,大部分吃得都多,那胃就跟无底洞似的,她打算多带点。

  其实要是带牛肉更好,可惜今天镇上卖牛肉的摊子没出摊,只能退而求其次。

  宁绍明接过那块肉,不解地问:“怎么突然要去镇初中看丹萍,她怎么了?”

  “这是我们女人之间的秘密。”

  她这么一说,宁绍明大概就猜到了,没再多问,快速处理好那块肉,放在一旁腌制。

  赵如月着急要,宁绍明只腌制了半小时就放进电饭锅里,按下煮饭键开始煮。

  前后不过一个小时,电饭锅做的蜜汁叉烧成功出锅。

  宁绍明把肉拿出来,切片分装,又浇上酱汁,色泽十分诱人。

  赵如月一看肉做好了,正好她老娘来帮忙,她甚至没等早上客人吃饭的高峰期过去,就把店里的一摊子事暂时扔给老娘,让她帮忙顶一会儿。

  赵如月则钻进房间,用拿出一个黑色塑料袋,又装了一份炒米粉、一份一斤装的蜜汁叉烧肉和几个铜锣烧,骑上儿子的自行车往镇初中去。

  宁丹萍这时候也已经起床了,她带着一沓纸跑到公厕,磨蹭了好一会儿才脸色难看地出来。

  今天第二天,量比昨天更多了,她担心会渗透纸张染到裤子。

  正准备让同学帮忙跟老师再请一天假,就听到有人说:“宁丹萍在吗?你家里人找,人在校门口等你,你快出去看看吧。”

  宁丹萍愣了一下,回过神有点疑惑:“是我哥还是我弟来了?”

  虽然这段时间,他们偶尔会给她送点好吃的来,但是一般都是傍晚的晚饭时间。

  “不是男的,是女的,说是你三婶。”

  宁丹萍眼睛一亮,以为是堂妹说通了三婶,答应带她去夏城,特地来说这事。

  她顾不上小心翼翼地担心裤子里垫的纸会不会漏,快速往校门口的方向小跑。

  赵如月看到她,顾不上说别的,直接拉着她往学校的公厕走。

  她以前念初中的时候,也是在镇初中读书,还记得学校的公厕在哪里。

  镇上财政不宽裕,投在教育上的钱少,从她读书那时候到现在,除了多出来一个让学生学习用电脑的信息室,镇初中的格局几乎没什么变。

  这个信息室,其实也是港城的一位慈善家捐赠,那位慈善家还捐赠了一栋综合楼。

  但现在还没开始建,到时候信息室也会搬到综合楼。

  她顺着记忆走,果然公厕还在那里,现在这个时间,大部分学生都去了教室,公厕里没什么人。

  赵如月打开黑色塑料袋,开始教宁丹萍怎么用卫生巾。

第88章

  两个人都是女的,赵如月还是长辈,不用避嫌。

  赵如月直接对宁丹萍说:“你先把裤子脱了,看内裤没有沾到经血,没沾到就不用回宿舍换了。”

  宁丹萍整个人还懵着,赵如月催了两次,她才回过神来,红着脸按照她的话去做。

  赵如月看到宁丹萍垫的是草纸,不由为她感到一阵心酸,赵如月自己这个年代的人,青春期的时候都不用垫草纸了,她却只有这个。

  宁丹萍早上起来上厕所的时候,刚垫上的几层草纸,现在查看,经血还没渗透到第二张草纸上。

  卷纸和抽纸比较贵,镇上除了开餐饮店的店家,很少有人舍得用。

  而且店家就算用,买的也是质量不那么好的,节省成本。

  很多人上厕所,用的都是十块钱很大一包,全家能用很久的粗纹草纸。

  学生们也一样,宁丹萍自然也不例外。

  这种粗纹草纸消毒等级肯定不如卷纸和抽纸,但好处是比较厚,吸水性也还可以。

  宁丹萍看到那上面的血,想着自己可能会病死,难过地红了眼圈:“三婶,小夏是不是都跟你说了?”

  “嗯,她都跟我说了,那事我可以答应你,不过不是因为你生病,其实你没事,流这个血不是生病,是来月经了。

  这是绝大部分女孩子到了年纪,每个月都会来的东西,你没觉得不舒服就不是生病,要是很久不来才是病了,“赵如月说着,拆开一包没打开过的日用卫生巾,拿出一片给她,“先把这个换上,按照这个包装上写的方法来换。”

  她说着又忍不住吐槽王海燕:“你妈也真是的,姑娘大了该教的事都不教,还成天觉得她自己很会教孩子。”

  赵如月一想到她家孩子告诉她,以前他们奶奶竟然说过,让大嫂帮忙教她家小夏的话,还是会觉得很恼火。

  就她还帮人教别人家孩子,自家的都没教清楚呢!

  宁丹萍也不是傻子,看了一遍包装袋上的使用方法,很快就把卫生巾换上了。

  换上之后感觉跟草纸很不一样,沾得跟稳固不会移位的卫生巾,让她瞬间安全感满满,不用再那么担心沾了血的东西从裤管调出来了!

  赵如月把黑色的塑料袋塞进她怀里,里面除了刚才拆封的那包,还有一包没拆封的卫生巾。

  两包都是洁玲的全程护理装,也就是日用、夜用、超常夜用、护垫、迷你巾和单独的便携装都有的包装,一包满足所有来月经时所有情况的需求,非常方便。

  现在镇上就只有这个价格合适质量又不错,更贵的没有了,更便宜的倒是有,但是质量不好。

  想买别的更贵的进口卫生巾,得去县城买,价格贵不说,数量还少。

  赵如月自己每个月用一包这个刚好够用,但她不知道宁丹萍够不够,就直接拿了两包给她。

  “这里面我刚给你的绿色的是日用,蓝色是普通夜用,紫色是超长夜用,剩下最小的是迷你巾和护垫,这两个用法都差不多,你自己看着来,日用你自己估摸着月经的量,二到四个小时换一次,就算量很少的时候,最迟四个小时也得换了,记住了吗?”

  宁丹萍知道自己没生病后,心里没那么沉重了。

  但她还是郑重得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把怀里的塑料袋抱紧:“谢谢三婶,我记住了。”

  赵如月本来想再跟她说点注意事项,但是上课铃响了,她只好把很多想说的话先下咽。

  想起真初中不管是春夏秋冬都不给学生提供热水洗澡,她就叮嘱了一点:

  “来月经期间天气再热,也不要用冷水洗头洗澡,学校没有热水就先忍着,简单擦擦就行,也不能坐浴,等周五放假,可以去我那里洗温水淋浴。”

  “好,我都记住了。”宁丹萍认真地点头,把她的话全部记在心里。

  说完担心自己没叮嘱到的事情她不懂,到时候再出问题,赵如月想了想问:“对了,你们的图书馆现在可以借书吗?”

  宁丹萍说:“现在还不行,要等到中午放学和下午放学的时候,才能去图书馆借书。”

  “这样啊,那你中午或者下午放学后去图书馆找找,有没有《妇女实用大全》和《女子生活大全》之类的书,我说到的没说到的东西,书里都有写,你看完就明白了,要是你们图书馆里没有的这些书的话,回去我再给你看别的。”

  赵如月家里相关的书只有两本,还不是她自己买的。

  一本是去领结婚证的时候,领证的地方发的《婚前教育手册》。

  另一本是怀上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去医院建档,计生委发的《性教育与优生》。

  她记得这两本书里都提到女性生理知识,虽然发这些的目的是劝少生优生,但不妨碍它写的内容很实用。

  赵如月看宁丹萍听得进去自己的话,没忍住多说了几句:“你平时有空也多去图书馆看看书,老师推荐的初中生必读读物要看,但别只看老师推荐的,多看点不同种类的书,有些东西你妈不教,书可以教你。”

  现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脑,获取信息的渠道太窄,家长不靠谱的情况下,只能多看书了。

  很多以前出版的书主打一个实用,真的能教人不少东西。

  离开厕所,赵如月把带来的吃的交给她,才想起来问:“你小肚子疼吗?”

  宁丹萍摇头:“第一次来的时候有点疼,最近两个月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赵如月点头:“那就好。”

  第一次估计是以前吃得不够营养,亏着了,身子骨不够强壮,气血不足。

  但身体底子应该还算不错,只要吃得够营养,补上了,平时再有点运动就行。

  两人走到校门口,赵如月道:“我先回去了,你上课去吧,周五我就去跟你妈说,周六带你去一趟县城,借你帮我干点活。”

  宁丹萍看着她骑车走远,又低头看看她给自己带的东西,感动得又想掉眼泪。

  她住校那么久,她爸妈都没来学校看过她呢。

  别人对她坏,她也许还能咬牙硬撑,强忍住不哭,可接受到好意时,眼泪是真的很难忍住。

  赵如月去镇初中这一趟也没话多少时间。

  回到家,她又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一直忙到十点半,客人少了些,才有时间帮她老妈看那个坏了的电饭锅。

  她也不回后面院子里去了,就在店里找了张没客人坐的桌子,拿出工具箱,开始拆那个电饭锅。

  边拆边问她老妈:“你这电饭锅怎么个坏法?”

  邓细妹仔细回忆那时候的情况:“我那天正要煮饭,米洗好了,水也放好了,把内胆放进去就……”

  “停停停。”赵如月忙打断她的话,按照她那个回顾剧情一样的说法,得说到什么时候?

  “你这是学电视剧回顾剧情呢?不用说这些,你就说它是通不上电,灯不亮,还是通电了、灯也亮了,煮饭却不加热,或者通电了也加热,但是饭总是煮得半生不熟?”

  邓细妹忙道:“对对对,就是通电了,灯也亮,也加热,但是饭总是煮得半生不熟,我还以为是我老糊涂了,水放太少了呢,后来试了好几次,总是这样,才知道不是我的问题,是它有毛病!”

  赵如月:“那我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了。”

  邓细妹又忍不住絮叨:“我带去那个修理店让人看,那个人也是拆开下面,检查了一下,说要换什么什么热什么器来着?换零件加修理费,得五十块钱,我就给了他两块钱,让他把下面装回去,又带着锅回家去了,五十块钱,我再添点能买个新锅!”

  赵如月干起活来,就自动屏蔽了她絮絮叨叨的话,利索地拆开底座,检查了一下热敏传感器。

  “热敏传感器没问题,不用换。”

  邓细妹愤愤道:“修理店那小子做生意也也太不实诚了,估计觉得我这老太太不懂,想忽悠我呢!以前也不知道忽悠过多少人!”

  “谁知道呢,镇上就这么一家修理店,大部分人也不懂那里面的门道,感觉到不对劲也没办法,找不到证据,东西不在他那里修要么没得用,要么就得去县城,可能去县城比在他那里花费更多。”

  赵如月检查好这里,又去看别的地方。

  先拿出内胆,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