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79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她儿子还是挺好打发的,跟他说自己不懂,他就不会再追根究底非要问个明白不可。

  可惜开店注定没办法安安生生地从头到尾吃完一顿午饭。

  他们吃饭的时候,时不时会有客人来吃东西,赵如月和宁绍明就得起来先招呼客人。

  下午不怎么忙,赵如月就让邓细妹回去歇着了。

  邓细妹抱着修好的电饭锅回去,在街上一路走,一路遇到熟人。

  遇到熟人就难免停下来说两句话,原本十分钟的路程,硬生生走了半个小时还没到家。

  等她到家,整条小桥街和隔壁大桥街都知道了,她闺女赵如月会修电器的事。

  下午小孩子放学的时候,还有带孩子来买铜锣烧的街坊问她:“我听你妈说,你会修电视机?”

  赵如月给她老妈修电饭锅前,猜到电饭锅修好之后,她老妈可能会到处跟人说,电饭锅是她修好这事。

  却没料到,这件事会传得那么离谱。

  最离谱的是,下午没客人了,她关店门的时候,她大姑姐竟然扛着一台收音机和几个磁带来找她。

  “三弟妹,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我这收音机是不是哪里坏了?”

  赵如月感到心累:“姐,我不会修这个。”

  宁美婷惊讶道:“你不会修啊?我听人说,你在鹏城学过家电维修,跟镇上修理店那个人一样,什么都会修一点,才把收音机搬来。

  这……我搬都搬来了,这钱给别人挣,不如给自己人挣,你要不先试试看?修好了,修理费我准一分不少地给你。”

  “这不是钱的事,我们是自家人,就算我会,修好了也不能要你的钱啊,更别说我根本不会修。”

  “先看看嘛,反正这收音机本来就有点毛病,拆开装不回去我也没怨言。”

  宁美婷非要她帮忙看看,赵如月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问:“你这收音机哪里坏了?”

  “我开给你听,我这收音机可以收听广播电台,也能放磁带听歌,但是我这几张磁带突然就放不出歌了。”

  “会不会是磁带的问题?你试过其他磁带了吗?”

  “没有,我就喜欢听这几张,买一年了,我看别人的磁带能用好多年,不会就我的那么容易坏吧?”

  赵如月就看到她咔咔按下倒带按钮。

  等里面的磁带倒带完,又按下播放按钮,收音机里穿出滋滋啦啦的声音。

  偶尔听到一两句扭曲失真的歌词。

  赵如月一言难尽地问:“你平时就这么倒带再播放?”

  “是啊,那磁带里面两个圈,里面装歌的东西好像叫磁条还是什么的?反正就是跟绳子一样卷起来的,听歌的时候,那磁条就从左边的圈,卷到右边的圈,不把它倒回到左边,就播放不了。”

  “一个磁带十首歌,你是不是一直只能听五首?”

  听赵如月说到这个,宁美婷可算是找到知音了。

  她一拍大腿,大骂奸商:“卖给我的时候,说是能听十首歌,结果回来一放,只能听五首,我还在他家买了好几张磁带!要不是卖磁带的店在市里,去一趟太费劲,我保准找他算账去!”

  赵如月“……”有点替卖磁带的商家感到委屈。

  她按下停止的按钮,拿出磁带,翻了个面放进去。

  再次按下播放按钮。

  于是,宁美婷终于听到了另外五首歌。

  “不是,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磁带的正确用法,它磁条两面都有歌,你想倒带也最好不要直接在机器里倒,可以拿出来往那两个小圈中间插两支笔,转着倒,不然可能会对磁条里面的东西造成损伤。”

  “原来是这样用,哈哈,”宁美婷干笑几声,“是我错怪那个买磁带的店家了。”

  她从第一次听歌起,就在心里诅咒卖磁带给自己的店家早点倒闭,没想到竟然错怪人家了,感觉怪不好意思的。

  “另外五首你能修吗?”

  这个赵如月真不能:“修复磁带应该需要专门设备,我真不会修,你这磁带之前那五首八成是听不了。”

  “好吧,我改天有空再去买新的,还有得听就行。”

  宁美婷抱着收音机离开了,她寻思给钱估计三弟妹也不要,明天再给他们送个大猪蹄来。

  她离开前,赵如月特地拉着她叮嘱:“姐,你可别跟我妈一样,到处跟人说我会修东西,我那三脚猫的手艺,又没正经学过,那是真拿不出手,万一别人真相信了,辛辛苦苦抱着东西来,我修不了,又让人白白抱着回去多辛苦,多落人埋怨,你说对吧?”

  “你说的对,”宁美婷跟她保证,“我回去指定不跟别人说。”

  她回去的路上还真挑着人少的小路走,下午太阳又很晒,一路上很幸运的没遇到什么人,她自然没机会跟别人说。

  然而她来的时候大张旗鼓,逢人问就说要把收音机带去给自己三弟妹看看,听说自己三弟妹会修。

  第二天她把收音机带到摊位上听歌,别人都不用问,也知道她收音机又好了,又能听歌了。

  那这收音机还能是谁修好的,肯定是她三弟妹呗!

  这天赵如月在店里招待客人,一早上被问八百回,人都回答到麻木了。

  而且来找她修东西的人更多了,好在都是找她修电饭锅,没有别的东西。

  来的人还蛮贴心,知道她上午忙,下午才有空闲。

  全都是下午扎堆一起来找她,足有七八个!

  来的人是她妈的老闺蜜们,也是她娘家那边的大娘大婶们。

  这些人不但跟她妈关系比较好,也跟她是亲戚。

  小时候这些人给过她东西吃不说,还时不时在她妈忙的时候,帮忙带过她。

  赵如月也不好拒绝人家,只能撸起袖子,一个一个地看过去。

  这些跟她老妈玩得好的老闺蜜们,用电饭锅的习惯跟她如出一辙。

  可能就是是因为这样,她老妈才会那么多年都不知道,电饭锅内胆要擦干净水。

  所以她们带来的电饭锅问题几乎都差不多,只有两个电饭锅问题多点。

  这两个电饭锅,一个除了要清理,还要换保险丝,另一个加热盘坏了,需要更换。

  换加热盘也不麻烦,赵如月让她们自己去五金店或者修理店买零件,保险丝不超过五块钱,加热盘不超过十五块钱,回来换上就能用了。

  等电饭锅修好,赵如月听着一连串夸奖,把人都送走后,急忙关了店门,跑回后面院子里,生怕再有人带着电器来找她修。

  宁绍明递给她一杯泡了胖大海的水:“累坏了吧?喝点水润润嗓子。”

  赵如月接过杯子喝了一大口后说:“还行,也不是很累,就是很心虚。”

  她把杯子放到旁边的桌子上,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纸币。

  这些都是来找她修电饭锅的大娘大婶们硬塞给她的钱。

  赵如月把钱上的褶皱摊平,数了数:“竟然有八十五块钱!”

  她想了想,一共八个人,带了九个电饭锅。

  有一个婶子带的两个电饭锅来,其中一个就是要换加热盘的那个电饭锅,这个电饭锅还能修,另一个就彻底坏了,没法修了。

  这个婶子给了她十五块钱,其他人给的应该都是十块。

  “没想到修电器还挺挣钱的!”赵如月高兴地把这些钱数了又数,忽然那股心虚劲儿又起来了。

  她看向宁绍明问:“我没学过修理电器,这样收钱是不是不太好?总感觉我不专业,这钱收得亏心。”

  宁绍明不这么认为:“他们去别的地方修,要花的可不止这么些钱,你帮她们解决了问题,给她们省了钱,应该高兴才是,我看你修那些电饭锅的时候,看起来就挺高兴的,脸上都是笑,不是应付的那种笑,是真心的笑。”

  “是吗?”赵如月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脸,她以为自己笑只是因为对着长辈们需要礼貌,“你还能看出这个?”

  宁绍明对这一点十分自信:“我要是看不出来,你嫁的就不是我了。”

  想到赵如月总是纠结自己学没学过,专不专业的问题。

  他干脆对赵如月说道:“要不你去找人专门学学?我听说镇上开修理店的那个,也只是去跟他舅舅学了一段时间,有没有一年都不一定,回来就自己开店了,你只是看看就能学会,肯定比他厉害!”

  赵如月听了他的话,第一反应是摆手:“我专门去学这个干嘛?店里忙起来的时候,忙得恨不得脚打后脑勺,我哪有时间去学?”

  “这有什么,镇上雇人又不贵,忙的时间段,我们可以雇个临时工来帮忙。”

  赵如月有点心动,可想想又摇头:“这样也不太好,我们店里有些东西的做法,镇上不少开店的都想知道,雇临时工,万一被临时工透露出去了怎么办?”

  宁绍明的眼神没从她脸上移开过,看出了她其实不是不想学,只是没想过自己能去学,也不放心店里和家里的事。

  宁绍明觉得她是真心喜欢做这个,不想她以后后悔。

  又换了个方法劝她:“那这样,等找到师傅后,我们跟师傅商量一下,只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去学,别的时间,你继续在店里?”

  赵如月隐约觉得这样没准可以,但她的心不知道怎么,突然砰砰地快速跳起来,这种感觉像是兴奋又像是慌乱。

  她下意识连连摆手再次拒绝:“不了不了,那样太麻烦,而且这样我多累啊,每天忙完店里的事,又要忙家里的事,哪还有精力去学,我不行的。”

  说着有些匆忙地站起身,像是在逃避什么一样,走了出去。

  宁绍明没办法,只好把这事暂时搁置,不再说了。

  不过宁绍明知道赵如月喜欢这个,他自己本身又是一个因为学了一门手艺,而受益匪浅的人。

  难免对给赵如月找师傅学手艺的事上了心。

  轮到宁绍明去县城采购的时候,他除了例行去给大舅子家看看电视的价格有没有降低。

  也总会下意识地去找跟学习修理相关的信息,没想到还真给他找到了!

第90章

  “兄弟,麻烦停一下,就在那个学校门口停!”

  宁绍明到县城采购,恰好路过华云市技师学院云山县校区的门口。

  他眼睛尖,看向窗外时,一眼就看到门口贴着的一张大红纸上,用黑色的墨水写着的字里,有一行写着:电子维修专业,2年制。

  司机跟他们家很熟了,没嫌麻烦,缓缓靠边停下:“你家孩子还没到上中专的时候吧?要给你大哥家的姑娘打听学校?”

  宁绍明打开车门跳下车,反身关门时说了一句:“不是,是给我媳妇儿打听。”

  司机愣住,回过神后看着宁绍明的背影挠头,他媳妇儿不是跟他同龄吗?

  三十出头了,还上什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