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114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张嘉贞啧啧咂嘴。

  这下连他都开始好奇张说究竟是干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把这个整天都笑呵呵的人都得罪了。

  张嘉贞看着张说,给了他一个佩服的眼神。

  要论得罪人的本事,他确实不如张说啊,在这方面,他张嘉贞甘拜下风。

  李隆基不可置信看看张说,又看看在一旁的源乾曜。

  源乾曜一贯带着笑容的脸上现在是夹杂着几分被揭穿的尴尬。

  哦~

  这下李隆基可以确定,事情的确如天幕所说的那样。

  张说居然把源乾曜都给得罪了?

  李隆基当了这么久的皇帝,向来没什么精力去关注家国大事以外的事情。

  但此刻,李隆基的八卦之心如熊熊烈火般燃起了。

  他甚至把脑袋往源乾曜那边探过去,试图从源乾曜脸上看出什么更多的端倪,借此猜出究竟是何缘故让源乾曜也对张说颇有微词。

  稀奇啊。

  要是条件允许的话,现在的李隆基甚至想般一个小凳子,捧着半个瓜来看天幕。

  吃瓜.jpg

  没有人能拒绝吃瓜带来的乐趣,李隆基也不能。

  在这一刻,李隆基忘记了天幕的背刺带来的痛苦,而只沉浸在天幕给的甜瓜之中。

  【要说源乾曜这个人存在感确实比较低,他是辅佐性的宰相,而不是进攻型的宰相。所以当时张嘉贞、张说、源乾曜一同当宰相的时候,宰相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张嘉贞和张说身上。这两位张姓宰相打到昏天黑地,急头白脸,但源乾曜就像吃瓜群众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该说不说,张嘉贞和张说的撕逼大战真的很精彩。]

  [张嘉贞重新回到京城的时候,还在宴会上指着张说的鼻子骂他。]

  [源乾曜这是坐在vvvip观战席啊,羡慕,想拥有。]

  [只能说源乾曜他是懂吃瓜的,那场大战那么精彩,居然一点都没有波及到他。]

  [所以为什么张说又把源乾曜给得罪了?]

  [该说不说,张说的撕逼能力我是服气的,放在饭圈也是反黑的一把好手。]

  张说不理解,张说委屈。

  他没有故意想和别人吵架。

  和张嘉贞争是为了那首席宰相的位置。

  至于源乾曜,他是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得罪了源乾曜啊?

  与此同时,李隆基把目光从源乾曜转到了另一个当事人张说身上,他带着询问的眼神,那意思是:你得罪源乾曜啦?你怎么得罪他了?

  吃瓜的意思相当明显了。

  张说也不知道,张说也无法为李隆基解答。

  于是张说看向源乾曜,带着询问和求助的社牛味道:我得罪你啦?

  源乾曜更尴尬了。

  哈,这世上怎么会有人跟在屁股后头一直问你是不是生我气了,你为什么生气了。

  张公不嫌尴尬他嫌尴尬。

  他一向明哲保身,从不参与什么大的纷争,就是政治观点也是趋于保守,甚至保守到了在宰相团体之中,就像一个透明人一样。

  张公这个眼神让所有人都开始注意到他了。

  源乾曜非常不适应这样密集的视线,他浑身难受,甚至往后悄悄挪了两步,带着社恐的气息。

  一时间也忘记了心里对张说的不满。

  【源乾曜是个透明人宰相,但这并不是说他不作为,他这个宰相除了保守一点,在各个方面都是不错的,尤其他非常明白身为宰相,要做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这个道理。我们在讲姚崇的时候说到,为了激发中央地方官员的办事积极性,改革吏治,实行中央和地方官员的轮换制度。这个制度在源乾曜做宰相的时候依旧存在。】

  【这个制度能极大激起地方官员的工作积极性,的确是这样,但是在中央的那些官员可不想到地方去。所以这政策是好政策,但是施行起来比预想的要困难一些。】

  【在这个时候源乾曜以身作则,请求李隆基把自己那两个在中央做官的儿子调到地方去。大家看到作为宰相的源乾曜都没有获得什么优待,也得把亲儿子给送到地方做官,也只能开始响应这个政策。】

  [哈哈哈哈,源乾曜的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我真的会谢。]

  [这是实力坑儿子吧?]

  [但是言归正传,源乾曜还是一个挺好的宰相。]

  [和姚崇对比一下高下立见,姚崇那么溺爱两个儿子呢,源乾曜直接一脚把两个儿子踹到长安外头了。]

  [只有儿子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天幕没有背刺源乾曜,天幕在夸他,可源乾曜依旧觉得浑身不适。

  这种被单独拎出来放在天幕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感觉实在是相当不好。

  没有人理解源乾曜这个社恐的不适。

  张说就更不能够了。

  他依旧锲而不舍以眼神询问源乾曜,你究竟是为什么生气呢?

  能不能给他一点点的暗示?

  根据暗示,他可以来猜猜天幕究竟是怎么程度的背刺,从而给自己一个心理准备的时间。

  给他一丝反应啊?

  张说几乎把视线黏在了源乾曜身上。

  源乾曜换了个方向站,这个位置看不到张说,眼不见心不烦。

  不尴尬不尴尬。

  源乾曜这个没有被背刺的人反而开始做起了心理建设。

  【源乾曜究竟因为什么而对张说心生不满呢?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在封禅之前发生的。在张说提出封禅的请求,并且想竭力促成这件事的时候,源乾曜是持反对意见的。他认为封禅这件事劳民伤财,对百姓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甚至有点百害无一利的意思,所以一向持保守意见的他第一次和张说唱起了反调。】

  [啊!终于有人说出这封禅就不应该办了!]

  [源乾曜你就是我的神,你说你要是把李隆基给劝住了该多好啊!]

  [源乾曜没劝住,这下好了,一场封禅,飘了两个,李隆基和张说都飘了。]

  [唯一清醒的人啊,源乾曜可怜你了,你被张说怼的好惨。]

  [我瞅着张说战斗力,源乾曜应该撑不到一轮吧?]

  张说被天幕说的更迷茫了,恍惚间他觉得像摸不着头脑的傻子。

  源乾曜反对封禅?这件事他怎么不知道?

  难道源乾曜还在背地里和陛下偷偷开小会了?

  源乾曜不愿意举办封禅大典这件事被陛下知道了,然后陛下私下找到源乾曜,苦口婆心跟他说他这个想法是不对的?

  但是这事为什么要瞒着他呢?

  他是首席宰相,理应为陛下分忧解难啊。

  别说一个源乾曜反对封禅了,就是十个源乾曜一块来说,他也是能舌战群儒辩上一辩的。

  张说看看李隆基,又看看源乾曜,悟了。

  难不成!

  难不成陛下这是在体恤他为封禅一事操劳多日,因此主动去做源乾曜的思想工作,只为了不让源乾曜来打扰他。

  毕竟陛下跟源乾曜说也就是两句话的事情,而自己和源乾曜说那就得是吵两架的事情。

  张说看着李隆基,眼睛里带着感激。

  陛下心中还是有他的!

  但这波属实是张说在自作多情了。

  张说兴奋的情绪才刚刚冒出来,他就眼睁睁看着李隆基转头对源乾曜和蔼道:“你对封禅一事不满吗?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张说一颗感恩的心摔地稀碎。

  吃瓜的李隆基终于忍不住了,他安静吃瓜没吃到什么东西,干脆直接开口问源乾曜。

  源乾曜这个社恐哪里禁得住李隆基这一问,他老老实实把心理历程都说出来:“臣确实认为封禅一事劳民伤财,此时不以举办封禅大典。但……但此前天幕已经把封禅的时间地点都说了出来,臣心想,就是把臣的观点说出来,也无甚作用。”

  李隆基又一次瞪圆了眼睛。

  哦~

  又是一件没有按照天幕描述发展的事情。

  看来天幕的出现已经影响了许多事情的发展的脉络。

  这虽是一件看似没什么影响的小事,但小事放对的地方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李隆基对改变自己弃城而逃的丢脸历史更有信心了。

  张说恍然,原来是这样。

  看来天幕说的事也不是每一件都准确,所以源乾曜对他不满,一定是因为源乾曜要反对封禅,而他竭力想促成封禅,于是和源乾曜发生了口角,这才导致源乾曜产生了不满的情绪。

  张说化身福尔摩说,将一切都分析地头头是道。

  他分析的没毛病,很是如此!

  所以这次,源乾曜没有开口反对封禅,也就没有和他发生口角,更不会产生天幕说的那种不满的情绪。

  张说摸了摸胸口,展颜了。

  这波推理更没毛病了!一定如此!

  【当然这小小的摩擦并不是源乾曜对张说不满的根本原因,真正让源乾曜对张说不满的事情是,张说太“能干”了。】

  [啊?能干也是错啊?]

  [我的合作伙伴能干我偷着乐,别人能干我就可以摸鱼了。]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