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沓
这就是被背刺的痛苦。
但痛苦又有什么办法呢,谁愿意以后跟那什么宋真宗那个废物捆绑啊!
莫来挨他!
李隆基愤然又翻了个身,脸对着墙面。
他摸了摸不再浓密的秀发,眼睛又想尿尿了。
为了民生,他不仅荷包憋了,头发也快没有了。
有没有人能来救救他的秀发?
-
西安。
席冉开始剪视频的时候,外面仍旧下着小雨。
终日不歇的绵绵细雨不仅没有让席冉厌烦,她来了灵感,咔咔又是一顿操作,一个视频产出了。
等到她剪完视频的时候,天已然放晴了。
她点进作者后台,设置了定时发布视频后,就开始翻着上两个视频的评论。
[原来大唐还有这群努力的好宰相。]
[博主加油呀,我看好你哦。]
[科普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细节,很喜欢。]
[讲的这么细的博主还是很少的,回回三连。]
看着这些鼓励性的评论,常伴席冉的焦虑也好了不少。
她又把界面切换到了数据一栏,最近视频的播放量都很稳定,不算高但也并不低。
这已经足够让她满意了。
她物欲并不高,且有存款,剪视频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单纯喜欢做这件事。
能做喜欢干的事情,并且从中获得价值满足感,这样的经历是让席冉新奇的。
她把窗帘彻底拉开,阳光透了进来。
席冉伸了个懒腰,眺望远方,放松了自己的眼睛。
既然天气好了,那是不是就该出去玩儿了?
席冉回头把手机拿过来,就站在窗边,让阳光透过窗户直直打在的身上。
她边晒太阳边找着西安的特色景点。
她不急着马上就去,所以找景点的过程也并不快。
就这样,席冉在后台设置的视频发布时间到了。
对此,席冉无知无觉。
她还在纠结着该去哪里玩,吃些什么填饱肚子。
-
公元731年,开元十九年。
这日,满朝文武为默哀。
在宰相之位多年的源公,源乾曜因病逝世。
众人哀伤的并不仅仅只有他一人,哀伤的是开元十七年病逝的张嘉贞,哀伤的是开元十八年病逝的张说。
在这三人接连逝世之后,常伴李隆基身边的老臣就只剩宋璟一人。
恍然间,李隆基觉得他老了。
他叹息着问身边的高力士:“朕老了吗”
高力士自然不能回答你老了:“陛下正值壮年,尚且年轻。”
李隆基晃晃脑袋,摸摸头发。
果不其然,指尖出现两根秀发。
骗朕。
张九龄站在一旁,也想起了一手将他提携上来的张说。
他内心甚是怀念。
他尚且记得张公在罢相之时,仍旧给他递了一封书信。
信中仔仔细细嘱咐了他许多事情,尤其强调的是,莫要因为李林甫是个白字先生就看轻了李林甫,要时刻戒备着。
张说提醒,张九龄哪里会不放在心上呢。
他看着站在比他更低位置的李林甫,心里的忌惮丝毫没有因为他现在的位卑而减少一点。
他不仅戒备着李林甫,他还戒备着宇文融。
而此时李林甫正在上前跟李隆基汇报着最近的工作。
宇文融在后面低头挤眉弄眼,嘴里不知道在小声嘀咕什么,也许是在阴阳怪气。
这两人一贯谁都看不上谁。
这个张九龄是知道的。
他身姿挺拔,没有一丝久站的疲态。
因此前生了场病,此时面上还带着一点病态的苍白。
这苍白丝毫没有降低他一丝一毫的风骨,他的气质反而因为这病犹胜一筹。
他手里拿着纸笔,边听李林甫说话,边记录着。
他知晓,缺乏实干是他的短处,既然是短处,那便要补全。
李林甫既擅长实干,那便把他做的事情都一一记录下来,时时分析。
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就是不为学什么,为更了解这个李林甫,他也是应当拿出如此态度的。
这简直就是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偷师。
但张九龄向来是以“笔杆子”著称,一个文采飞扬的文人写点什么这不是很常见的事情,更何况人家是首席宰相,天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国家大事呢。
如此认真的态度值得他们学习。
且陛下都没说什么呢,轮得着他们吗。
李隆基在听完李林甫的汇报后,简单点评了几句,然后把视线给到了张九龄。
他笑的更和蔼了,带着几分亲切:“张爱卿可感到累了?大病初愈,还是不要过度操劳为好。”
这就是他的新宰相啊。
要他说是真不错啊,真不错!
不仅一表人才,风度翩翩,气质还浑然天成。
就喜欢他身上这不卑不亢的文人味道!
有年轻时候那张说的味道了啊。
且那文采斐然,一手字写得那是一个漂亮。
看张爱卿的奏折都是一种享受。
更别说最近的张爱卿在干事实方面的能力也是显著提升了。
这是更得他的喜欢了。
李隆基看着面前的张九龄,是越看越满意。
张说罢相没多久后,他就让张九龄继任了。
张说虽然离开了朝堂,但张九龄也算是他认了本家的半个徒弟,有什么张说是真教啊。
这个新宰相他用的简直不能再顺手了!
李林甫带着得体微笑退到自己的位置:“张公甚得陛下之心啊。”
宇文融嗤之以鼻。
是的,张九龄那位置也是你能肖想的?
炙手可热的红人,是他都要避其锋芒的人物。
李林甫这话是想干什么?
挑拨离间?
让他跟张九龄掐起来,然后李林甫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是吧?
他才不是傻子。
张九龄尚能容忍他,李林甫能忍他吗?
李林甫可不忍他。
表面上一副老好人的模样,实际上就是一个笑面虎。
咬人可疼着。
宇文融暗自把李林甫汇报的工作都记下来。
就干了那么点的工作,还想跟他这个陛下眼中的红人争啊?
那不能够。
与此同时,崇仁坊和平康坊挤挤攘攘。
今日是放榜的日子,崇仁坊和平康坊离礼部南院十分之近。
街上摩肩擦踵,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
能否步入仕途,改变命运,就在这张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