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174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到底是谁的舌头不想要了?

  他还没死呢!

  那群人疯了是不是?

  天幕的画面实在过于真实,李隆基将自己给代入进去,只想怒吼。

  这不单单是天幕背刺他,说的那几句挠痒痒的话那么简单了。

  现在,李隆基跟随天幕,切身感受到了亡国之痛。

  他弃城而逃,他的江山被别人霸占,他的皇位被别人坐着,他的大臣成了别人的大臣,甚至于他,堂堂的帝王,要被几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喽喽羞辱。

  这是奇耻大辱!

  李隆基马上要炸了。

  可是,现在的李隆基并不知道,他现在所感受的,也仅仅只是安史之乱千万分之一的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张盖在盛唐上空华丽绸缎会被慢慢掀开,遮羞布不在,盛世里面长满蛆虫虱子模样显露出来,安史之乱,以及那昏庸无能的帝王,会一点点露出全貌。

  此时此刻,天幕下的所有人恍然惊觉,他们仅仅是借助了王维的视角去看这场战乱的初端。

  不,他们甚至没有完全看到这场战乱的开端是何模样。

  他们,仅仅只掀开了安史之乱小小的一个角。

第81章 (视频)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一切都怪李隆基, 他如果不逃跑就好了,王维就不会受苦了。]

  [受苦的何止是王维一个人。]

  [这只是单单从王维的视角出发,去看战乱。我们只能知道王维受的罪, 而不知道其他人的。]

  [杜甫比王维可怜多了。]

  [不止是诗人,战乱的波及面实在是太广了。]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都怪李隆基。]

  盛怒之中的李隆基因为这两句话而平静下来了。

  “他如果不逃跑就好了。”

  李隆基看着周围沉默的众人。

  愤慨的似乎只有他。

  他究竟是为什么愤慨呢?

  因为那几句谩骂, 因为有人觊觎自己九五至尊的皇位, 因为那逆贼攻打进了长安, 并且建立了伪朝, 因为逆贼想把自己的脸面狠狠踩在脚底之下。

  可是他的脸面是逆贼想踩就能踩在脚下的吗?

  他不知道真正的安史之乱是什么样子,不知道逆贼究竟是否成功落了他的脸面。

  但是他看到的天幕里,那被肢解的乐工, 服用哑药泻药的王维, 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维护他作为一个皇帝的尊严。

  维护他李隆基的尊严。

  可他堂堂皇帝的脸面,怎么会沦落到,需要一个小小的乐工,和没什么作为的臣子区域维护的地步呢?

  [泪目了, 王维一会捧张九龄,一会巴结李林甫的时候, 我还说他是墙头草。]

  [我那会觉得他没什么风骨, 没有志气。]

  [就是没志气又能怎样呢, 他总得活命吧。]

  [王维在张九龄和李林甫中间盘旋, 只是因为他身处自己认可的朝廷里。]

  [他这是在尽全力维护朝廷的面子。]

  [哈哈哈哈, 面子?李隆基弃城逃跑的时候怎么不想想面子的问题。]

  [面子从来都是自己赚的。]

  大殿内, 那空荡荡的皇位亘古不变地放在那里。

  李隆基回头望去, 猛然惊醒。

  尽管王维身处秽溺数日, 乐师拼着被千刀万剐也拒不奏乐, 王维的好友因被授予伪职而羞愤致死,他们以如此方式去维护作为皇帝的尊严,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他的尊严,从弃城而逃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被自己扔在地上了。

  李隆基说不出话。

  他不再愤怒。

  天幕说的对,众人的沉默也是对的。

  这一切不能怨旁人,他若不给逆贼机会攻进长安,那几个小喽喽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怎么会胆大包天把他骂成那样。

  是他的错。

  【洛阳最终被收复了,被李隆基的儿子,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给收回了。】

  这话一出,大殿前稀薄的空气才松动了几分。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能喘上气了。

  国都沦陷这件是之于他们这些长时间处在整个国家政治中心的人来说,太沉重了。

  能收回就好啊,国都回来了,李皇室就还存在,他们忠心辅佐的朝廷就还在。

  李隆基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

  他抛弃国都,他不能亲手给收回来,这反而成了他自己儿子为自己做功勋,甚至登基的契机。

  天幕曾说他和自己的儿子去世的时间非常接近,仅差几天。

  李亨如果此时就已经登基,那么想来他做了数年的太上皇。

  能抓住这个时机登基的儿子,不是什么简单之人。

  他是绝不会允许一个有威胁的太上皇存在的。

  天幕出现的了新的画面。

  洛阳城最大的广场空前热闹,百姓的唏嘘声,官兵的催促声,铁索碰撞的撞击声交杂在一起,铺就了一整张凄凉的图景。

  这些被押送的囚犯手脚带着沉重的镣铐,即将赶往这往日最繁华的广场,在这里,迎接他们的是一座座行刑台。

  身陷敌营不自尽,这是不忠。

  站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面无表情,双眼无神。

  面对死亡无人呐喊求饶,百姓短暂的惊呼后,广场是死一般的沉寂。

  平缓的镜头突然放大到一个人的脸上。

  观看天幕的文武百官站不住了。

  “王维!”

  “王维也要被执以死刑?“

  “可他情有可原……”

  “不能单单因他没有自尽而草率定罪。”

  此时,刚刚对李亨观感不错的官员心里都开始不舒坦起来。

  不分是非曲直直接杀死,不调查事情经过就草率判断,这就是他们王朝未来的帝王?

  【李亨进了洛阳,那么那些曾经没能逃出长安,成为俘虏的那些臣子又重新回到李皇室的怀抱了吗?】

  【没有。他们被扣上了不忠不义的罪名,身陷敌营而不自戕,那就是最大的不忠。王朝不会再用他们,无论是李隆基,还是现在的皇帝李亨,都不会再任用他们。】

  【有被流放的,有赐死的,有拉到广场上当众施行的。长安被逆贼攻陷的时候,他们是罪人,洛阳重新回到李皇室手中,他们还是要被戴上手铐脚镣,他们依旧是罪人。】

  [真好笑啊,李隆基犯的错误,让这些人来背锅。]

  [好啊,这些人可以杀,那告诉我弃城而逃的李隆基什么时候杀?]

  [多讽刺啊,皇帝偷跑,让臣子为他死节。]

  [李隆基不需要接受道义的审判?]

  [那个李亨也不是什么好的,百姓都在水深火热了自己光想着夺权。]

  [李亨也没什么大能力,还不如初期的李隆基呢。]

  天幕字字句句都像一把钢刀,直戳李隆基的心脏。

  与之一并被戳的,还有他的儿子李亨。

  或许被戳中的不仅仅是这两个人,更是那些享受着百姓纳税、上供的李皇室所有人。

  李隆基心情沉重。

  是的,他需要为这件事负责任。

  自己逃跑而让臣子自尽守节,这本身就是一件为人不齿的事情。

  或许他逃跑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再也站不起来了。

  李亨没有被天幕背刺过,他只觉得此时自己浑身难受。

  “也不是什么好的。”

  “只想着自己夺权。”

  “没什么大能力。”

  “还不如初期的李隆基。”

  他只觉得心脏被什么捏了一下。

  这些话被所有人都听到了,现在满朝的文武百官都知道,他李亨不行,无法做一个最贤明的皇帝。

  那他还有机会登上那个位置吗?

  李瑛没死,太子之位尚是李瑛的,按照立长立贤的规矩,越过李瑛成为太子这本来就是不可能事情。

  现在当过皇帝的他因为历史已经发生过,被认定不是一个最有能力的帝王。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