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沓
严肃的小糯米团子这才把注意力都转到奏折上。
在李隆基在洛阳的皇宫里忐忑睡了几夜发现一切正常,安禄山也成功返回去戴罪立功,李瑁跟自己的小美人顺利会面,李瑛把李隆基布置的折子全部上交后,天幕出现了。
看着天空有好几年没见到,但分外熟悉的变化,李隆基激动的眼泪差点流出来。
这洛阳究竟有没有鬼,天幕能不能给他一个准话啊。
虽然上次天幕说的很清楚了,但他还是想要一个天幕肯定的回答。
这样他才能安心啊。
他最近都快被那密密实实的被子给捂出痱子了。
还有,这回的天幕应该能夸他两句了吧?
他这些年勤勤恳恳没干出什么错事,前几日那看起来颇有才能的安禄山他也给放了。
这应该能当一句夸奖吧?
李隆基要的不多,他只是想要天幕的一句夸夸罢了。
李隆基令宫人将重要的大臣都集聚起来。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有多次观看天幕经验的人,他们已经看出看经验,自觉带上了纸笔。
这还是张公在世之时带起来的潮流呢。
而此时,正与李瑁见面的杨玉环感觉到了天色的不对劲。
她迟疑着开口:“这是,我叔父所说的天幕吗?”
天幕出现的地方大多都是在长安,有时就是在长安城也不一定能看到,需得有极高的身份,能在皇帝身侧才能看到。
这些都是她从叔父口中得知的。
杨玉环将自己能看到天幕归结为天子来了洛阳,因而整个洛阳城的人都能看到。
李瑁也看到了这天幕。
他点头:“是的,这是天幕。”
天幕还在酝酿,并未完全出现,杨玉环把刚刚被天幕打断的话问出了口:“你为何会来洛阳?”
李瑁一噎,然后又恢复温润的笑容:“我家中兄弟来次经常,父亲让我来当个帮手。”
杨玉环不疑有他,点了点头。
而都能看到天幕逐渐出现的两个人,一个因为第一次看天幕而惊奇,另一个在想着如何把自己的谎话给圆的完美,又因为两个人并非身处闹市,周围没有什么人,所以两人都没有发现,周围寥寥几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并没有发现天空的异常。
而此时,远在边关的安禄山挠了挠自己的大头。
怎么回事,天都变暗了,大家怎么不慌不忙的呢?
他给了旁边人一胳膊肘:“喂,你看这天。”
小士兵吓了一跳,他大腿还没有安禄山胳膊粗,和安禄山站在一起,活像一只胖头鱼和一个小虾米。
“啊?天,天怎么了?”
安禄山半眯自己的小眼睛,他在观察这天的异象:“你不觉得这天,有异象吗?”
小兵也学着安禄山的模样,把自己的眼睛半眯起来。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这天,很正常啊。
但安禄山毕竟是张守珪的义子,小兵试图辨别出今日的天空和往日天空有何不同。
他踌躇开口:“天,更蓝了?”
安禄山看着越发漆黑,阴云都顶满脑袋的天,知道这小兵看不出什么。
安禄山又用自己的胖胳膊给了另一个小兵一杵子:“你看出什么了?”
“云,更白了……”小兵哆嗦。
这下安禄山确定,这天上的东西确确实实,只有自己能看到。
可怜安禄山尽管从偷羊贼变成张守珪的义子,但张守珪也并没有把天幕这间事告诉他。
一是因为这里是边关,能看到天幕的机会实在少之又少。
二是因为天幕出现的次数少,间隔时间长,且都是朝中大臣能看到的东西,跟他们这些边关的小喽喽没什么关系。
所以安禄山认为,这是只有他才能看到的神迹。
他心中顿时涌出一阵暗爽的情绪。
这个神迹,只有他安禄山才能看到!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不是凡人啊!
安禄山彻底兴奋起来,他牵了一头马去寻找没有人的小山坳坳。
既是为他一人出现的神迹,自然要找个没有人的地方,由他独自来看。
后宫更热闹了一些,皇后宫中看天幕的妃嫔多了一位,武惠妃。
因为十八郎的婚事,两个女人最近时时碰头。
这回天幕刚开始酝酿,武惠妃就找到了皇后,皇后准备位置的时候也提前多预备了一个。
这是独属于保卫儿媳小分队的第六感。
她们一致认为,这次出现的天幕要讲陛下“占儿媳”的事情。
废皇后,杀三子都讲完了,接下来的也一件事是什么,正是废儿媳啊。
算算时间,十八郎也到了改娶妻的年岁,天幕若是再不出现,就真的来不及了。
这让赵丽妃很不爽。
武惠妃怎么突然掺和起来了,皇后跟她才是天下第一好的!
朝中大臣齐聚宫殿,以李隆基为首,众人都站在殿前。
这回天幕不像最普遍的扁平形状,它逐渐放大笼罩在众人头顶,像是身临其境一般。
众人心里做好的准备,应该是要看什么真实的画面了!
结果光晕逐渐铺开后,所有大臣开始晕眩。
怎么回事,怎么这天幕里的景,正在晃动呢?
上晃下晃,非常有节奏感,伴随而来的还有小小的喘息声。
神音传来。
【快赶不上《长恨歌》的演出时间了,我先跑两步。】
[哈哈哈,第一次被人抓着一起跑。]
[我跟博主在一起跑。]
[来得早,画面好模糊,我看的晕乎乎的。]
大臣们在晃动的画面上艰难辨认天幕上从下而上的字。
晕乎乎的……
对对对,没错,就是这样的感觉!
这回应当不是后世称呼为“视频”的东西。
这应当是开元初的时候,讲上官昭容时出现的“直播”吧?
这直播确实比视频更能让人身临其境,他们所有人在天幕的包裹下,都在跟着一起晃动。
所有人都晕乎乎的。
于是众人不看天幕,开始小声交流起来。
“这《长恨歌》是什么?”
“是一首诗吗?还是能观看的戏曲?”
李隆基也隐隐期待起来。
期待神音口中的这个《长恨歌》究竟是什么。
【白居易大家都知道,很伟大的一个现实主义诗人,《长恨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我今天带大家去看的舞台剧就是由此而来,是这首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很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李隆基更期待了。
上次天幕讲的诗佛果然是名不虚传,文采斐然,顶尖中的顶尖,画和乐也极好。天幕帮他挖到一个宝啊!
本着对天幕的相信,和不放过一个人才的心理,李隆基吩咐:“记下白居易的名字,天幕结束的时候去找找,长安城和洛阳城的是否有这样一个人。”
天幕的打脸来的很快。
【不过这首和唐玄宗有关的《长恨歌》肯定不是在李隆基在世的时候写的,白居易要是那个时候敢把这首诗写出来,那就要被抓起来蹲局子。事实上白居易和李隆基的人生没什么交叉线,李隆基死了之后,白居易才出生,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李隆基这辈子是看不到白居易的哈。】
李隆基有些傻眼。
他看不到这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了?
淡淡的遗憾由心而发。
上次天幕给他找来的王维,真的很有文采,琵琶弹的也非常不错,最重要的是一表人才,他真的很喜欢。
这个白居易他也很想拥有。
我老君未生啊。
李隆基怅然。
人才流失掉了。
“这《长恨歌》居然还和陛下有关?”
“这叫白居易的在陛下死后写了这篇《长恨歌》,是为何?”
“死后而作,这是缅怀吧。”
“你说的对,陛下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是该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