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沓
[是宠杨贵妃,就是不知道李隆基曾经宠爱的武惠妃听了这话有什么感想。]
后宫中,皇后殿内的所有人,都齐齐看向了坐在皇后右手位的武惠妃。
是啊,不知道武惠妃究竟会有怎样的感想呢?
这不仅是后人好奇,她们这些“古人”也好奇啊!
后人见不到武惠妃,但是武惠妃本尊就坐在她们对面啊。
历史上的武惠妃是根本不可能知道陛下在之后将三千宠爱都给了她亲自选中的儿媳。
但是现在,武惠妃她知道啊!
武惠妃根本没死。
在场几乎所有人都是心想皇后的,在知道武惠妃害死了皇后之后,她们每个人都武惠妃多多少少都是带着些怨气的。
但是现在,这种后宫上空始终弥漫的怨气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八卦的女人们甚至在庆幸,庆幸武惠妃她现在活着!
所以武惠妃活着,是她们是不是就能听八卦了?
这简直就是赶在了吃瓜前线,坐在第一排吃瓜。
对武惠妃成见最深的赵丽妃因为八卦,将心中对武惠妃的成见暂时挪走。
屁股在凳子上是没动,但是耳朵悄悄竖起来了,手上还偷偷摸了一把瓜子。
一向顾全大体的王皇后也不由对武惠妃投向了好奇的眼神。
所有的人,聊天的不聊天的,吃东西的不把吃食往嘴巴里塞了,周围安静极了,但气氛却没有降到冰点,所有人都在热切地看着武惠妃。
本来在座位上,半眯美眸慵懒随意的武惠妃,现在眼睛大了半圈,像是一只慵懒的白猫浑身的毛都炸了一圈。
为什么都在看她!
武惠妃只听神音未看天幕,不知道嫔妃是因为什么激动。
她现在像是上课被点到回答问题的学生,带着几分仓皇飞速扫视弹幕。
“就是不知道李隆基曾经宠爱的武惠妃听了这话有什么感想。”
真是无妄之灾,哪个后人把她单独拎出来丢人的?
她根本不想上天幕。
且她能有什么感想?!
她对李三郎那都是逢场作戏虚与委蛇,让她吃醋?这是不可能的。
李三郎把她儿子拎去给皇后养这件事,她还在记仇呢,吃他的醋?
笑话。
男人要是不能成为助她拿到权力那还有什么用?
武惠妃冷哼一声。
都赖李三郎!
现在好了,这事指不定得被她们惦记多久呢。
应付李三郎一个人就已经够让她烦了,现在又多了一大批。
武惠妃已经看到了她的清静日子对她挥挥手离她远去的场面了。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让她们以为,他对此事毫不在意。
热情消减了,她们也就消停了。
武惠妃故作不在意的模样,把手里的茶盏轻轻放下。
她发誓,真的很轻。
但在这安静的环境中,茶盏碰茶托的清脆声音是分外明显的。
妃嫔们手拉手激动:快看快看,她生气了,她生气了!
自从武惠妃的儿子被送到皇后这里来养,就很难看到武惠妃的身影了。
她渐渐不再参加后宫的任何团建活动,皇后亲去拉她,她才被迫赏脸参加。
就是参加了,也没有什么表情,像是对什么都不再期待了一般,有些死气沉沉的。
现在嫔妃们不仅听到了茶盏茶托碰撞的声音,她们还看到了武惠妃窘迫又强装镇定的脸色。
真是难得在武惠妃的脸上看到什么表情。
众嫔妃:真好玩。
把武惠妃搞奓毛真好玩!
平日里不喜欢的武惠妃,现在居然有些可爱了。
王皇后看着这模样,也忍不住笑出来。
后宫之中其乐融融。
快乐是属于他们的,悲伤是属于李隆基的。
“一场宏大的,大家都知道的偷天换日。”
李隆基窘迫着窘迫着,已经有些习惯了。
他现在面无表情,甚至想骂天幕里的自己两句。
没用,你是真没用啊!
你跟英明神武的朕相去甚远。
搞这薄纱一样的遮羞布干什么?欲语还休吗?
宏大的偷天换日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大家都知道的偷天换日那还是偷天换日吗?
偷啊,那是偷偷的进行啊。
李隆基“哎呀”了一声,恨铁不成钢。
现在好了,现在把他晾在这里丢人。
这件事在当时估计做的就不隐蔽,不仅仅是当时的人知道,一千三百年之后后世所有人都知道了。
现在,他的文武百官们也全都知道了。
真离谱啊,史书都写的这样隐晦了,后人是怎么把那么多事情联系起来的呢?
弄清楚那些复杂的事情,复杂的年份,以及每件事情之间的关系宛如抽丝剥茧一般困难。
后世有什么专门研究这个的庞大组织吗?
这个庞大组织编撰的书籍,是面向整个国家的所有人?
简直无法想象。
李隆基只觉得匪夷所思和瑟瑟发抖。
害怕.jpg
完全不知道后人还要扒出些什么事。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说到杨贵妃的宠爱,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荔枝。】
[对对!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实在是太有名了。]
[妃子笑,写的多美啊。]
[其实我不是很懂啊,为什么给杨贵妃送荔枝就代表了唐玄宗很宠她啊?]
荔枝……
天幕下,所有人沉默不语。
那如果要说荔枝的话,他们完全可以把李隆基对杨贵妃的这份宠爱给具体化了。
明白了,现在全都明白了。
赵丽妃咂嘴:“这是真的爱吧?”
说完她自己又把自己的话给否定了。
怎么会真的爱呢,这跟天仙似的杨家女娘,是被勒死的啊……
武惠妃看了看天幕,对帝王宠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她自嘲笑了笑。
荔枝,连她都不怎么能吃的上几回的荔枝。
王皇后表情逐渐严肃起来。
这荔枝能大量频繁出现在宫中,想必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吧?
【为什么说这个荔枝能代表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爱呢?当然,这和那首我们熟知的诗分不开关系。“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除了诗歌的宣传作用,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荔枝在唐朝非常珍贵。我们现在人人都能吃到的荔枝,在唐朝是非常珍贵的水果,珍贵的什么程度呢,珍贵到皇帝拿荔枝赏赐大臣,每人只能有一颗。】
[我的天,只有一颗?皇帝太抠了。]
[就这,大臣还愿意跟着他干?要我我掀桌了。]
[哈哈哈哈,一颗荔枝就很珍贵了,在长安很难吃上荔枝的。]
同样没怎么吃荔枝的李隆基:……
后人说他抠。
【荔枝晶莹剔透,汁水饱满且十分甘甜。正是因为这极高的糖分,荔枝的保鲜期很短。短到“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但唐朝的驿站十分发达,几乎每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小驿站一共有一千六百三十九个,这样的交通运输为荔枝的运送提供了可能。但尽管唐朝有着超越此前任何一个朝代的运输系统,可把荔枝运送到长安依旧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这要从荔枝产地说起。唐朝的主要荔枝种植地在两广、福建和川渝。如果荔枝从福建出发,那么荔枝要苦逼地跑五千多里。如果从荔枝从两广出发,那荔枝就更痛苦了,荔枝不仅要走四千多里的路,它还要爬山。这两条路所花费的时间都是十天左右,荔枝跑到长安它都该臭了。】
【荔枝从四川出发是最好的选择了,只跑区区的两千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