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沓
李隆基回头看向天幕,长长叹了口气。
天幕这是在一点一点把弃城而逃的后果展示给他看啊。
现在展示的是弃城而逃对他李隆基的影响。
要不了多久,就该展示安史之乱对整个大唐的影响了吧?
天幕像是把盖在大唐上空那张繁华锦绣一点点拉开。
李隆基知道,终有一日,这锦布会被完全拉开。
那些隐藏其中的黑暗,蛆虫,人性之恶,会完完整整暴露出来。
李隆基面容带着悔意。
若他晚年已经如此悲凉,那这个大唐呢?安史之乱的大唐会是怎样一番图景?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长恨歌》里说,有个道士来找李隆基,说自己能找到杨贵妃的魂魄。在现实里,李隆基住在了太极宫之后,也喜欢上了修道。】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上穷碧落下黄泉啊,哪里都找不到杨贵妃。那杨贵妃她究竟在哪呢?】
[不得不说,白居易真的很厉害,这句诗真的很有名。]
[碧落黄泉,我次次读都为之感情之至纯而感动,其实现在看来,还是白居易太会写。]
[或者说,真正历史上的李隆基,他上穷碧落下黄泉追寻的是曾经年轻的自己,是那个繁盛的大唐。]
[何止李隆基一个人在追寻啊,我们所有人都想看到真正大唐是怎样繁荣。]
[只可惜,大唐的繁盛到底还是消失在历史里的,我们现在只能通过一些史书和古诗来了解了。]
“两处茫茫皆不见……”
杨玉环念着天幕里的诗。
李瑁紧张起来。
玉娘她到底还是被这诗里的感情打动了?
他是被父亲打动了还是被诗打动了?
他就说,这些诗人少写些蒙骗世人的诗句吧!
看都把玉娘哄骗成什么样子了。
真正的历史上,她跟父亲哪里有那种真挚的感情啊。
和父亲在一起只能丧命!
李瑁越想越觉得痛心疾首,甚至想摇晃杨玉环的肩膀让她清醒过来。
杨玉环念着这首诗,边念边觉得好。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真美啊。
陛下找不到她这件事,真美啊。
别管皇帝是去天上找她还是去地府捞她,只要找不到她那就最好!
希望现实中,皇帝也不要找到她。
她已经被冠上“妖妃”的称呼了,圣人应该没有把她纳进后宫的相放了吧?
这是要被后人戳脊梁骨的事情。
不,圣人要是真的干了这件事,那不仅仅是后人戳他脊梁骨,满朝文武马上就该行动了吧。
【“忽闻海上宇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宇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仙子”、“太真”,这两个词已经将这人的身份给对应上了,这个仙子就是杨玉环,杨玉环就是这个仙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听到人间的天子来找她,她从帐子中惊醒。】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霓裳羽衣舞进一步把这仙人的身份给落在实处了,这就是大唐的杨贵妃。杨玉环听到李隆基派人来寻她了,是什么心情呢?美人落泪,我见犹怜啊,杨玉环在天上也十分想念人间的李隆基。】
[好了,到这里就可以了。]
[这可能也是后人推崇他们爱情的原因?]
[事实上本身算不上什么爱情,但是诗中的艺术手法把这两个人塑造成了痴情人。]
正在高兴的杨玉环:……
完全开心不起来了。
李瑁又开始了,他又在根据杨玉环的表情揣摩她的心情了。
不开心了。
为什么不开心?
因为看不到陛下?
一向敬重父亲的李瑁气哼哼的。
他,李瑁,才是玉娘的原配丈夫!
他才是原配!
他才是那个要跟玉娘携手共度一生的良人。
李瑁开始没话找话转移杨玉环的注意力。
不要看天幕了,看看我吧。
天幕那都是荼毒你们小姑娘心智的情诗,不好看。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宇誓两心知。”】
【杨玉环将金钗一分为二,自己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给了道士,让道士转交到李隆基的手里。】
【在道士即将离开的时候,杨玉环和道士说了只有她和李隆基两个人知道的誓词,那是她尚在人间的时候,和李隆基一同月下许下的誓言。她要道士务必把话给带到,只要把这话告诉李隆基,李隆基就知道她还在了。】
【杨玉环相信,他们二人终有相见的一天的。】
天幕下,赵丽妃把嘴咂的啧啧响。
“哦呦,还有誓言呢。”
王皇后久久看着天幕,她是在看天幕,又不像是在看天幕。
她好像是在借这天幕看些别的什么。
看着天幕里那孱弱的老人。
还有杨玉环那张明媚动人的脸。
她真美,岁月在她脸上像是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一般。
美到不可方物。
她也有曾经这样年轻的时候。
那时候她是临淄王妃,李三郎是年轻的临淄王。
她极年轻的时候就嫁了他,那时候的三郎极不受宠,没人会想到就是这个毫不起眼的王爷最后当了皇帝。
别人不知道那是未来的皇帝,李三郎他也不知道日后的命运。
他感念自己与他相互扶持的情谊,极为珍视她,也悄悄拉过她的手,许下过誓言。
誓言……
王皇后想了想,最后还是自嘲笑了。
这笑里带着释然。
她最终轻飘飘道:“誓言,是最无用的东西了。”
这轻如细沙的话最后还是散在了风里。
妃嫔们皆没什么反应。
她们或许没有听到,也或许听到了。
但即便是听到了,誓言两个字在她们心中都激不起任何波澜了。
入宫的每一个女子在最初年轻的时候都曾怀揣着懵懂思春之心,在这之后,如复一日的重复生活都让她们懂得了,誓言,的确是最无用的东西。
【《杨太真外传》里是这样写的,某日晚上,李隆基思念杨玉环吹响了笛子,笛声让一对仙鹤翩翩起舞,李隆基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一般。吹完笛子后,他沐浴焚香,然后睡觉。等到宫女发现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或许他是去赴杨贵妃的约了。】
【历史上,李隆基也差不多也是这样死的。】
【被幽禁之后,他迷上了修道,辟谷多日后,他溘然长逝。】
【睡梦之中,他拿着杨玉环给的金钗,去天上寻她了。】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七夕佳节,长生殿内,他和杨贵妃二人笑着许下誓言。那些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誓言时时刻刻缠绕在他心头,活着的每一分一秒,他都在想念杨玉环,想念自己的大唐。】
【或许他觉得,见到的杨玉环,也就等于看到了他一手缔造的盛世。就此,他不是那个被一个小小宦官带兵就能团团围住的窝囊太上皇,他是被万人朝拜的皇帝,唯一的皇帝。】
【他至今还记得那誓言。】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天幕上,李隆基又恢复了年轻的模样。
他最终攀登上了去往天界的鹊桥。
他与杨玉环分站在两端,鹊桥升起,两个人越来越近,两只手终于拉在了一起。
他最终拉到了杨玉环,他最终伸开双臂,揽住了那个如明珠璀璨的大唐。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对杨玉环的爱如江水绵绵,不可遏制,没有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