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221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史思明犹疑着:“可他以后是宰相……”

  安禄山听到疑似反驳的话,明显不高兴了:“宰相怎么了?跟着我安禄山吃香的喝辣的,等到我踹翻那个皇帝,什么宰相他杨国忠不能当?”

  史思明听到要让杨国忠当宰相,明显有点着急了。

  他跟安禄山才是最好的朋友。

  他拉了拉安禄山的袖子,试图给安禄山洗脑:“让那杨国忠当宰相作甚!他对你又不是忠心的,我对你才是一心一意的!”

  安禄山不理他,接着看天幕。

  史思明抿嘴,尽管未曾和杨国忠谋面,但是他依旧悄悄记了他一笔。

  【李林甫是支持武惠妃的儿子,李瑁当太子的。所以他和当时的太子李亨斗的不可开交。杨国忠也是李林甫手里很好的一把刀,李亨三次下狱都跟杨国忠脱不开关系。】

  李亨:……

  感觉为真正的太子挡了很多灾的感觉。

  大家都是太子,怎么二哥过的就是那样舒坦?

  舒坦的李瑛在院子里站累了,找了个躺椅,晃晃悠悠,懒散地看着天幕。

  李倩劝阻了一番,未果,闭口不言了。

  李瑛摇晃着嘀咕:“所以啊,当太子有什么好的,要跟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斗来斗去……”

  李倩在一边默默提醒着:“阿耶,现在朝堂大约是没有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的。”

  李瑛不管:“所以啊,当太子有什么好的,还要被当父亲的猜忌。”

  李倩的沉默震耳欲聋。

  他阿耶不想当继位的心已经冲破天际了。

  就是因为这不想继位的心,皇爷爷才对他格外放心……

  猜忌?

  好像不存在。

  李瑛叹气:“唉,所以啊,有什么好的呢……”

  李倩不再说话。

  他理解,他爹每个月都有那样无病呻吟的几天,现在大约是发病了。

  不用搭理他,他就会因为没人捧场自己消停了。

  【有李林甫的提携,杨国忠从八品小官,一路升到了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他从八品一跃而上,成了五品官员,且无论是给事中,还是御史中丞,都是十公重要的岗位。】

  杨钊嘴上还在骂李林甫,但是心里默默把这几个岗位给记住了。

  他就是这样一步步升到宰相位置的,只要不出岔子,这辈子他还能当宰相!

  那李林甫人是讨厌了点,但是为了宰相,为了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他愿意忍辱负重暂且讨好李林甫。

  杨钊握拳,下定决心一定要爬上高位。

  宇文融欠嗖嗖的:“李公够大方啊,一下就给了他这样重要的位置,这是在为杨国忠把你赶下台铺路?李公这是在铺自己的下台路啊。”

  本以为是提拔了一个看门狗,没想到这看门狗会咬主人。

  李林甫心里非常不痛快,在宇文融的讥讽下,他的脸一会青,一会白。

  但宇文融丝毫不知道收敛,欠嗖嗖地看着他。

  把一种很明显的,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意思传达出来了。

  【杨国忠升职那么快当然不是李林甫一个人的努力,随着杨国忠逐渐斩头露角,他在李隆基面前也逐渐混了个眼熟。李隆基也看好他了。】

  【杨国忠身上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是他理财的本领不错,因为赌钱,经常跟钱接触,他很会算账。我们之前说过,在李隆基流放了宇文融之后,他就没能找到什么很好的帮助他搞经济的能人,现在李林甫把杨国忠推到了前排,李隆基就打算重用他了。】

  [让一个赌钱的人帮他搞财政,李隆基也是真的敢。]

  [我始终不明白,李隆基最后用的人为什么都那么垃圾。]

  [可能那会他身处垃圾之中?]

  原本欠嗖嗖的宇文融傻眼了。

  李林甫是为什么能被陛下留下,他太清楚了,李林甫会办实事啊。

  他虽然跟李林甫不对付,但是他得承认,李林甫搞实事确实有一手的,听说张公都在偷偷学他的是手段。

  宇文融也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被陛下提拔到这个位置。

  陛下看重的就是他理财的能力啊。

  虽然和宇文融想比,他半事的能力是有些欠缺,但是他胜就胜在,他比李林甫多了个会理财。

  现在,他听到了什么?

  会理财的不仅仅只有他一个,那个未来的宰相杨国忠也会理财?

  一种危机感油然而生。

  宇文融甚至没有心情去撩闲了。

  他不再欠嗖嗖看着李林甫,他开始真心实意为自己的以后考虑了。

  这回到了李林甫得意的时候了。

  他咬住自己的腮,克制住上扬的嘴角,故作深沉地问宇文融:“宇文公,大家都是为陛下办事儿的,想必宇文公知道不可替代很重要的吧?”

  宇文融奓毛。

  他知道,他当然知道!

  李林甫看宇文融不理他,装模作样:“哎,宇文公听到我说话了吗?”

  宇文融彻底奓毛。

  听到了,两只耳朵都听到了!

  李林甫把握了一个合适的度,在宇文融彻底生气之前,闭口不言了。

  宇文融越发担心起来。

  如果这个杨国忠真的顺利进入朝堂,焉能有他的位置啊?

  要知道,天幕说他早早被流放了,但杨国忠的命可好着呢,他不仅成功得到了皇帝的恩宠,还得到了宰相的位置。

  也算是杨家人了,只要杨贵妃在一日,杨家有的一切他肯定都有。

  杨贵妃……

  宇文融偷偷握拳。

  绝对不能让陛下再纳杨玉环为妃了!

  更不能让那个叫杨国忠的进到朝堂来,抢走他的位置!

  不能,不可以!

  一向不爱记笔记,也不喜欢劝谏的宇文融开始深思。

  是不是该加入劝谏大军,劝劝陛下了?

  【李隆基既然放权给杨国忠,杨国忠准备大刀阔斧干出一点实绩了。在杨国忠眼里,什么能能算实绩呢?让李隆基能亲眼看到的才算实绩。所以他自信满满,开始出馊主意了。】

  【“古者二十七年耕,馀九年食,今天置太平,请在所出滞积,变轻赍,内富京师。又悉天下义仓及丁租、地课易布帛,以充天子禁藏。”】

  【杨国忠说,义仓是储存粮食,以备饥荒年岁用的。但是现在天下富饶太平,哪里需要义仓这种东西啊!不如把这些粮食都换成布帛,送到长安来吧!】

  【这建议是对的吗?这建议简直蠢透了。我们现在有袁爷爷的杂交技术,粮食产量成倍增长,那国家的粮食储备都是分毫未动的,就更别提时不时干旱,时不时洪涝的古代了。只要出一次洪涝灾害,必定处处是饿殍遍野的场面!】

  [看,这就是李隆基任用的垃圾。]

  [就是李林甫都没把杨国忠放在眼里呢,李隆基还当自己捡到宝了。]

  [我算知道杜甫的小儿子是怎么死的了。]

  [饥荒的时候饿死那么多人,李隆基和杨国忠就是罪魁祸首。]

  [我是真的明白从根烂了是什么意思了,这一点点小事看起来是不影响什么一样,但是积在一起就成了大患。]

  [像一棵树里,长了虫子窝一样,这树的表面是枝繁叶茂的,但是树干早就空了,等待它的只有轰然倒塌的结局。]

  李隆基愤怒。

  不仅愤怒杨国忠,更是愤怒天幕的自己。

  这样差的提议,自己会同意?

  这样的隐患实在是太大了!

  这办法一施行下去,甚至没有容错的几率。

  粮食一年一生长,没有储备粮,但凡发生饥荒,那对大唐就是一场劫难。

  这样浅显的弊端,他难道看不见吗?

  【是的,这样浅显的弊端,李隆基是看不见的。他非常高兴!在此之前,所有的财政政策都是偏向百姓设置的,比如这个义仓,就是为大唐的百姓储备粮食。再怎么闹饥荒,都不可能饿着皇帝。】

  【李隆基完全没看到这背后的隐患,或者是他看到这样的隐患了,但是他觉得自己没几年活头了,别管百姓了,及时行乐吧!这是一个让地方财富聚集到中央的大好机会啊!】

  史思明皱着眉看天幕:“安胖子,这叫杨国忠的,真的会是你的手下?他怎么看起来不大聪明的样子啊。”

  他承认,他的确是有拉踩的成分在,但是这智障的办法,真的是人能想出来的吗?

  天幕将办法的弊端全部分析了出来,所以史思明理所当然认为,这就是杨国忠他蠢。

  杨国忠又生气了。

  “他自信满满,又开始出搜主意了。”

  这能是馊主意吗?没看到皇帝还很高兴吗!

  能让皇帝高兴的,就不算馊主意!

  “罪魁祸首是杨国忠。”

  怎么怪到他头上了?

  他杨国忠一点毛病都没有,要不是皇帝批准了这个建议,他根本没办法把这个政策施行下去。

  要是错,也是错在皇帝,皇帝骄奢淫逸,只知道享乐,他杨国忠有什么错处?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