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264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令狐潮应该是觉得自己抱到大腿了吧。]

  [打不过就握手言和可还行。]

  天幕下的令狐潮急了。

  打不过就握手言和?他令狐潮怎么能打不过小小一个张巡!

  打不过了,还要跟张巡握手言和?

  凭什么让他去求和, 应该是张巡满地乱爬来找他求和!

  他可是带着那么多精兵。

  丢人,真丢人。

  【令狐潮想劝降张巡,这是彻底打错了算盘。他试图给张巡递一根橄榄枝, 但是张巡拒绝他的树杈子, 并且折断。张巡对令狐潮说:“我听说你时常称呼自己是忠义之臣, 你现在这样做, 忠义在那里?”】

  【张巡把令狐潮怼的哑口无言,他灰溜溜走了。】

  [我没听错吧?令狐潮还自称是忠义之臣?]

  [忠在哪里,义又在哪里?]

  [令狐潮重新定义了忠义。]

  【张巡拒绝投降, 令狐潮也只能继续跟张巡打架。他明明是带着自己的城池来投降的, 现在百姓背弃了他,城池也到了别人的手里,长久拿不下这个一个小雍丘,令狐潮在燕军之中也越发没有威信起来。】

  【在这个时候, 令狐潮等到了一个机会。长安被燕军占领,李隆基逃去蜀中的消息传了过来。】

  【这下令狐潮得意起来了, 他觉得自己投靠的燕军是有本事的, 真正没有本事的李隆基。良禽择木而栖, 张巡要是看到燕军和唐军的差距, 还会那样忠心耿耿效忠于李隆基吗?】

  【令狐潮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揣度张巡的想法, 他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 劝降张巡这件事会变得非常容易。于是令狐冲修书一封, 把长安沦陷, 李隆基逃去蜀中的消息送了过去, 并再次表达了希望张巡投降,双方握手言和的愿望。】

  【劝降不是重点,重点是长安沦陷,皇帝弃城而逃。雍丘被燕军围困起来,已经很久都没有接到外界的消息了。令狐潮的的这封劝降书无意是把一个炸弹给扔进了雍丘,在这时候,一些心智不坚定过的就开始动摇了。】

  【有将士煽动气氛,闹得城中人心惶惶,一时间很多人的想法的改变了。】

  【于是有将士带头试图劝张巡,他们认为现在皇帝都不要大唐了,雍丘又被围困了那么久,他们负隅抵抗是没有意义的,迟早要被令狐潮给拿下,不如投降了吧,现在坚持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原来是李隆基弃城而逃的消息传过来了。]

  [也是,一个皇帝都放弃了守城,还指望下头的人出力呢?]

  [说句不是很好听的,这是李家的江山,又不是这些小将士的,他们也只是想活着。]

  [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人都是为自己考虑的,那些守着家国大义的人才显得格外珍贵。]

  天幕之上,一个又一个士兵露出犹豫的表情。

  “陛下逃去了蜀中?”

  “长安沦陷了……”

  有士兵把手里的刀扔在一边,自暴自弃地抱怨:“长安都没了,我们赢了有什么用。”

  “皇帝都逃了,这天恐怕是要变了。”

  整个雍丘城上空,弥漫的是无尽的抱怨与叹息。

  这样的低迷气氛像是瘟疫,传染了一个接着一个的人。

  原本踌躇满志的士兵们,气骨顿哀。

  李隆基看着天幕,也一并感受着满城的低迷气氛。

  原来他的弃城而逃,影响不仅仅是长安,也不仅仅是贵族皇室,相距长安甚远的小小雍丘也会被影响,尚且在作战之中的每一个士兵,也都会被影响。

  李隆基鬓角花白。

  这城内的气氛实在压抑。

  他被天幕包裹着,也一并感受到了士兵心中的迷茫和无望。

  皇帝逃跑了,但小小的城池像是要把这些底层士兵永远地困在这里。

  李隆基也如同被天幕拉进了小小的雍丘,就在此时,忏悔自己的罪过。

  天幕下,张巡双目坚毅。

  他丝毫没有因为天幕上那压抑的气氛而动摇半分。

  他心如明镜。

  若是此时此刻,他就出现在雍丘,他张巡绝对不会背叛李唐皇室。

  【被李隆基弃城而逃消息影响的高级将领有六个,他们组团互相为自己打气,一起去找张巡,希望张巡开门投降,不要再做无谓的抗争。他们是结伴去找张巡的,打的也是法不责众的主意,现在城中正是用兵的时候,张巡杀一个人不影响什么,难道六个人一起,他也敢杀吗?】

  【这六个人几乎以为自己是要成功了的,因为张巡认真倾听了他们所有人的话,然后表示了无奈,点点头,同意了他们投降的建议。】

  [什么?张巡投降,不可能。]

  [张巡的睢阳之战我现在都还记得呢,那样的人怎么可能投降。]

  [肯定是有内情啦,这六个人看起来和令狐潮一样傻。]

  宇文融面露担忧:“这个叫张巡的不会真投降了吧?”

  李林甫道:“天幕不是说,还有睢阳之战吗?没有投降。”

  宇文融总想呛李林甫:“你又知道了?”

  李林甫不说话,但脸上一言难尽的表情已经很好的说明了一切。

  只有宇文融这个傻子才不知道。

  萧崇听着天幕说睢阳之战,心里慢慢出现了一副地图。

  地图之上,睢阳在雍丘的后方。

  张巡这是退守了?

  战况会更焦灼吗?

  【张巡嘴上是答应了这六个人投降,没多久,就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包括这六个人在内。张巡手里拿的是一张李隆基的画像,他把画像张贴在所有士兵百姓都能看到的地方,然后带着所有人,对着画像拜了又拜。】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在跟李唐皇室做最后的道别呢,所以大家都拜的十分用心。想起了皇帝背弃他们逃跑,想到了从此即将转移阵营,变成安禄山的人,很多人都哭了出来。】

  【就在这时,张巡把这六个唆使他投降,且闹得城中人心惶惶的人揪出来,当众斩首。】

  【经过这件事后,一些有投降小心思的,把所有的心思都收了起来,而一些忠心于李唐皇室,但却深受低迷气氛影响的士兵,也因为这件事振奋起来。张巡的决心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获胜的希望。】

  萧崇赞叹:“果敢刚毅,果然是人才。”

  韩休点头:“当时的形式已然相当严峻,以少对多,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士气。士气不坚,军心溃散,必败。”

  萧崇再次感叹:“这样的人才,只当个县令,当真是屈才了啊。”

  【但是雍丘毕竟是被围困的小城,他们连长安沦陷的消息都要从敌军那里获得,更不用说一些军用物资和粮食了。粮食倒还好说,雍丘粮食储存还是充足的,但弓箭手没有箭可用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了。】

  【在一个又一个士兵来跟张巡反应箭不够用的问题之后,张巡丝毫没有着急和不知所措的情绪,他早就想好了对策。】

  令狐潮冷哼加嗤笑。

  整个城都被数万精兵围困的死死的,连个苍蝇都进不去,怎么可能找来箭?哪里来,凭空变出来吗?

  萧崇明显来了兴致:“这就有些意思了。”

  他欢快地捋着柔顺的胡子。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仍旧能想到办法弄来箭羽,那属实难得。

  他看了看张九龄,又看了看李隆基,决意若是张宰相不引荐此人,待到天幕结束之后,他也一定要把这个叫张巡的给弄到朝廷来。

  这样的人才,应该予以更广阔的天地,让他施展自己的抱负。

  【在某日夜晚,燕军发现雍丘城墙上有一群狗狗祟祟的黑色身影,他们顺着城墙放绳子,把自己吊下来。燕军赶快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令狐潮。令狐潮睡梦之中惊醒,听到燕军的汇报后,叫嚷着,这是偷袭,偷袭!迎战!】

  【一声令下,所有睡梦里的燕军迷迷瞪瞪的,全被薅了起来。他们拿起弓箭就对着那批狗狗祟祟的身影射过去。】

  【箭射到人了吗?乌漆嘛黑的谁能看的到啊,不管。那还要继续射吗?当然要啊,没看到人还站在那里嘛,一个个唐兵还挺有毅力呢,在密集的箭雨之下都能屹立在城墙头,一动不动,敬他是条汉子!】

  【于是,乌漆嘛黑的夜里,借助月光和火光,被从被窝里薅出来的燕军,脑子还没开机,手里的箭就开始放出去了,随着令狐潮一声又一声“放”,燕军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嗖嗖嗖,一批又一批箭往雍丘城墙过去了。】

  【这是一场安静的,没有悲鸣和伤亡的战争。伴随“嗖嗖嗖”的箭羽声,是令狐潮一声又一声的“放放放!”】

  【时间久了,令狐潮这个小潮霸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墙头那些人,中箭了,是东倒西歪没错,怎么都歪在那里不动了?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没有人逃的吗?居然也没有听到凄惨的叫声?这不对啊。】

  【令狐潮揉揉眼睛,看清了城楼上那些东倒西歪的人身上都密密麻麻扎着箭,像一排排刺猬。这回他明白了,那根本不是什么人,那是张巡扎的稻草人,这是来骗他们箭羽来了!】

  【令狐潮气急败坏,再也不说“放放放”了,他呼喊着“停停停”。于是燕军全都停下来。但现在停下来,用处也不大,张巡已经得到了军中缺的东西,于是张巡登上城楼,对着令狐潮挥挥手表示感谢,带着自己的人,把那批稻草人拖下去了。】

  【士兵们把稻草人身上的箭一根根拔下来收好,并做了统计,数量超过十万,这下这批箭羽够他们用一段时间了。】

  [张巡:感谢老铁送来的十万支箭。]

  [哈哈哈哈,令狐潮真的太傻了。]

  [我发现了,令狐潮跟张巡的战斗里,令狐潮永远是失败的那一个。]

  [令狐潮收拾收拾回家吧,就这燕军居还愿意继续用他?谁用令狐潮我看不起谁。]

  安禄山不说话了。

  燕军,是他带的军队没错吧?

  这个叫令狐潮的傻子,投奔的是他对吧?

  让他看看令狐潮究竟带了什么来投奔他。

  哦,什么都没有,就带了一双手一张嘴,来吃白干饭呢?

  倒是也不缺他的一口饭,但是吃了饭,能不能开始干活啊?

  跟一个叫张巡的斗了那里么久,跟被遛着玩一样。

  说出去都丢人。

  安禄山不是很愿意让令狐潮投奔他了。

  几万大军围困几千人,都攻不下一个雍丘。

  怎么会有人带着几万的兵,跟几千的士兵盘桓那么久呢?

  “你记住这个叫令狐潮的,以后若来投奔我,把他丢出去吧。”

  安禄山嘱咐史思明。

  此时此刻,他觉得令狐潮身上一定是沾了点什么晦气东西。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