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271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他怎么能是这样的人啊,我从前总喜欢跟他喝酒作诗,他一贯自诩文人清流。”

  “所谓的文人清流,就是见死不救吗?那是睢阳啊,睢阳陷,江淮也跟着一并陷落,要不了多久,大唐就会彻底落入伪燕手里。”

  此时贺兰进明的身形摇摇欲坠。

  所有人的话像是刺向他的利剑。

  他知道自己冷心冷肺,也知道自己不如所展示的那般心怀家国天下。

  但这样一贯的伪装被撕碎之时,是格外让人难以接受。

  贺兰进明往李隆基的方向看去,只觉得自己的仕途路大约就到这里终止了。

  陛下或许不会杀了他,但绝对不会再重用他。

  无论是节度使,还是御史大夫,这样令人眼热的官位与他彻底无缘。

  站在贺兰进明周围的人都自发离他更远了一些。

  自此,贺兰进明贴上了虚伪善妒的标签,无人愿意与他交好。

  谁知道他温文尔雅的外表之下潜藏的是什么心思呢?所自己的仕途路真的比贺兰进明顺利,那是否也要一并遭到他的嫉妒。

  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在背后使绊子耍手段的人,是不会有人愿意与之结交的。

  【在贺兰进明精心准备的筵席上有好肉美酒,有美人在侧,丝竹声不绝于耳,而贺兰进明甚至亲自把升官发财的机会捧到南霁云的面前。】

  【贺兰进明的意思非常明确了,你留下是最好,但是让我去支援睢阳,绝不可能。】

  【南霁云悲愤不已,他连筷子都没有碰过,滴酒未沾。在确定贺兰进明的心意无法扭转后,他流下眼泪:“我从睢阳出发的时候,睢阳城中的军民已经断粮整整一个月了,此时他们尚且在城中受着煎熬折磨,我如何能独食面前食物?”】

  【“你有充沛的兵力和粮草,却不肯拿出一丝一毫来借给睢阳,宁肯眼看睢阳沦陷,这绝非忠义之士所为!”】

  【说完,南霁云拿出自己的刀,当场砍下自己的一根手指。南霁云说:“是我无能,没能完成主将交给我的任务,我现在留在这根手指,表明我已经尽力。”】

  【话说完后,他拿着刀,带着跟随自己而来的将士们连夜离开了。】

  天幕之上是漆黑的夜。

  借着倾洒下的一泓月光,能隐约辨得临淮城外一队骑马疾驰的身影。

  在离浮图佛寺不远处,这行人停下了。

  为首的南霁云拿出长弓,满目愤怒与无奈。

  夜已经黑了,但依旧能隐约辨得临淮的轮廓。

  就是这临淮城中的节度使,拥兵而不救,不忠不义,妄为大唐臣子!

  他拉弓搭弦,半支箭矢没进浮图墙中。

  贺兰进明,他记住了这个名字。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可惜南霁云肯定是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志向了。]

  [睢阳破了,他和张巡一块死了。]

  [他在这时候就抱着必胜的信念啊,这样坚韧的意志真的让人敬佩。]

  敬佩南霁云的不仅仅是后人,还有天幕下的众人。

  后人仅仅是听到了南霁云死守睢阳,又自断一指的经历,但是天幕下的所有人,在真真切切感受着南霁云所经历的痛苦。

  宇文融像是傻子一样捂住自己的手指,夸张惊叫:“我的手指!”

  哪怕是稳重的李林甫,也不由自主捂住了自己的右手。

  在场所有人都在经历着南霁云所经历的痛苦。

  李隆基并没有苛责宇文融殿前失仪。

  因为李隆基也在捂住自己的手指。

  都什么时候了,还苛责殿前失仪!

  李隆基眼泪汪汪,委屈成一个傻子。

  哦,朕的肚子!

  哦,朕的手指!

  他现在又饿又疼,一双手不知道捂肚子好还是捂手指头好。

  李隆基就这样带着眼泪看着天幕。

  天老爷,他不会就这样死掉吧?

  萧崇看着自己的手,忍着痛若有所思:“还是减轻了……”

  有人问他:“什么减轻了?”

  萧崇是上过战场,挨过刀剑的将军。

  他重复解释道:“手指连骨连筋,断指之痛绝不仅仅于此。”

  韩休惊诧:“难道天幕传递的感受,是已经削弱过的五感吗?”

  这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李隆基流着眼泪。

  萧崇在说什么?这样的结跟疼痛,已经是削弱的五感吗?

  他现在不仅有饿又疼,他还满身疲惫。

  他太累了,他很想好好睡一觉。

  但是李隆基抬眼望了望周围的大臣,哪怕是已经到了致仕年纪的贺知章,都在顽强地站着。

  李隆基检讨自己。

  是他不好,说到底他过的还是太过于舒坦,他没有过过苦日子,现下跟他的朝臣们相比,他实在是太不能吃苦。

  李隆基甚至庆幸,庆幸到天幕讲到睢阳之战的时候,才开始让看天幕之人与天幕里的人互通五感。

  若是最开始就互通,那么封常清和高仙芝之死,哥舒翰之死,还有颜氏一族饱受折磨后而死,他通通要经历个遍。

  挺好的。

  李隆基如是想。

  有对比才有差距。

  这样的苦痛不算什么,现下已经很好了。

  朝臣们也是疲乏不堪。

  但皇帝李隆基都没说什么,皇帝尚且承受这样的苦痛而站得稳如磐石,他们如何能先一步倒下。

  因为与天幕之人互通五感,所有人都设身处地体会到了南霁云所经历的一切。

  而正是因为亲身经历了,他们才知道南霁云所走的每一步,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何等的艰难,是何等的高义之举。

  【但天无绝人之路,南霁云连夜离开了临淮,在经过宁陵的时候,与张巡曾在这里留下的三千士兵会和。于是南霁云带着这三千个人,又重回睢阳城。】

  【这三千士兵是在张巡驻守睢阳前留在宁陵守城的,现在情况紧急,燕军将视线都放在了睢阳身上,这种情况下,宁陵相较于睢阳是安全的。】

  【在南霁云出去借粮借兵的时候,张巡就设想了粮跟兵都借不到的情况,张巡在南霁云临走的时候吩咐他,若是能借兵成功,宁陵的兵力就原封不动,若是借不到,就把宁陵的兵调回来吧。】

  “张巡他竟然还留了后手!”

  萧崇赞道。

  李隆基眼里也满是赞叹之光。

  张巡像是永远能给人惊喜一般,在所有人都以为此战必败的时候,又通过智慧手段扭转战局。

  【可这三千的士兵,在到睢阳城的时候,就仅仅剩下一千了。】

  群臣又是一阵默然。

  只剩一千……

  是啊,张巡总能逆风翻盘,给人以意想不到的奇迹,可这每一次的奇迹背后,代价都是在太大太大了。

  天幕上,是一群牛。

  文武百官揉了揉眼,皆以为自己看错了。

  这数百头牛有死有活,活的,被三千士兵驱赶到包围圈中间,死的,被士兵们用绳子拴着拖在马后。

  无论牛是死是活,都严重延缓了士兵们前进的速度。

  而在前面等着他们的,是围在睢阳城外的大批燕军。

  这三千,是睢阳城的救兵,这数百头牛,是睢阳城的粮草。

  而围着睢阳城外面的士兵,是不可能让这些人完好进城的。

  可南霁云以及这三千士兵也绝不会退缩。

  他们比燕军们更理解,三千兵力和数百头牛对现在的睢阳城意味着什么。

  就是现在,前面有刀山,他们也得翻过去,有火海,他们也得趟过去!

  队伍最前面的南霁云没有多言,他只是更紧地握住了手上的刀。

  “杀。”

  画面宛如修罗地狱。

  随着两军交战,不断有人身上中箭挨刀,不断有人倒下。

  血腥味于文武百官之间弥漫开来。

  所有人都像是身处这修罗地狱。

  燕军的刀砍死了前面的士兵,很可能,下一刀砍的就是自己。

  所有官员心中本能生出惧意。

  被那么多燕军围攻,要从这样多的人中撕裂开一个口子,护送着数百头牛进城,这何其艰难啊。

  有人闭上了眼睛。

  可血溅在颈侧的温热感依旧清晰提醒着他们,这是真实发生的历史,有人就切实经历过这样的恐慌,面对这样的死亡。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