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沓
这人看着挺和蔼可亲的,还会冲着他笑呢, 怎么会有这样的眼神啊?
杨国忠弱弱问了一句:“那大人您看,我可否见陛下一面?小人只说完这事便走, 绝不搬弄是非!”
绝不搬弄是非……
李林甫对这话嗤之以鼻。整个大唐谁还能有杨国忠更会搬弄是非?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 杨国忠没能在朝廷做上官, 居然跟安禄山搞在一块儿了。
李林甫敛下眼神, 若有所思。
这或许说明, 杨国忠跟安禄山也看到了天幕?
“大人?”
杨国忠继续柔弱地开口, 刷着存在感。
李林甫脸上又恢复了惯有的笑容。
他点头:“可以, 自然可以, 事关国家大事, 如何不能见?”
杨国忠终于放心了。
他只觉得这些天实在是没有白跑啊!
真是幸运,进了长安城第一个找到的官儿就是如此和善之人。
好人啊。
真是好人。
杨国忠看着带着得体笑容的李林甫,嘴巴快咧到耳后根了。
但这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在李隆基把他带到大殿上时,杨国忠彻彻底底笑不出来了。
他斗胆瞧瞧瞟了一眼皇帝。
先是高坐上那神情严肃,周身气质的李隆基就让他胆寒。
杨国忠只觉得怪异,皇帝完全不像是天上说的那样,昏聩懒散。
上面的皇帝,满目精明,眉头紧锁,这分明是个有脑子的!
皇帝身上也没有老年享乐的发福模样,微胖,但强壮。
杨国忠摸了摸自己还在疼的肠子,捏了捏自己的细胳膊细腿,掂量着自己是绝对打不过皇帝的。
到了大殿的杨国忠才发现,这一切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而李隆基开了口后,更是把他吓得半死。
“李爱卿,这是何人?”
话不是对杨国忠说的,但杨国忠几乎要尖叫起来。
李爱卿?
李爱卿!
看了那么久的天幕,杨国忠也把朝廷里的大臣认识的七七八八了。
要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到底还是那个被他斗败的李林甫。
其实说是被他斗败的,杨国忠也心虚。
若不是李林甫老了,又病了,他是断不会赢得那么轻松的。
这辈子他没走上朝堂,李林甫走进去了吗?
杨国忠惴惴不安,心里的恐慌像是汹涌的江河水,一浪高过一浪。
心里那个猜想越来越强烈。
李爱卿?这个他认为的“好人”,不会真的就是李林甫吧?
李林甫上前回道:“回陛下,此人名杨钊,有关于大唐兴衰之事要与陛下汇报。”
李隆基表情更严肃了。
他甚至将身子更坐直了些,重视的意味不言而喻。
杨国忠瞧瞧瞄李林甫。
只看到他在跟皇帝用眼神交流一些他不懂的东西。
这是宠臣吧?
能得有直接面见陛下的权力,甚至连一天都不用他多等,直接通报了就把他带进宫的,这真的是极大的官儿吧?
杨国忠怕的要死。
“李爱卿”就是李林甫的猜想,自李隆基开口后就在不断折磨着他。
偏偏李林甫还不知道自己有多吓人,在感受到杨国忠的视线后,歪头看了他一眼。
李林甫:微笑.jpg
明明是个和煦的笑容,杨国忠偏是品出了天上下刀子的感觉。
杨国忠把自己缩起来,更不敢抬头了。
李隆基在听到“杨钊”这名字后,就长久地不再讲话了。
直到杨国忠在身陷自己的世界,饱受折磨,头脑发昏的时候,李隆基终于开口。
“你叫杨钊?”
这一声,是自杨国忠进大殿以来,李隆基第一次正面跟他讲话。
杨国忠吓疯了,“噗通”一下就跪了下去。
“是!是,是的!”
杨国忠抽出一丝理智,他还知道这个消息是他升官发财的唯一机会。
“何事?”
李隆基沉声问。
杨国忠头也不敢抬:“是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他要谋反,我,草民看到他私做……私做龙袍了!”
又是良久的沉默。
可杨国忠能感受到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更强烈了,甚至多了两道。
在这个时候,杨国忠终于注意到了一直被他忽略的两个人。
这大殿上,还有另外两个人。
皇帝跟“李爱卿”他不敢看,但是这两个跟他一同跪着的人,他是敢看的。
于是杨国忠顺着视线看过去。
只见一个像能臣武将,一个像文官清流。二人眉宇之间皆有英气。
从他们身上穿的衣裳来判断,这两个人也并不是什么大官。
不是大官就好,不是大官,那就跟他一样,是草民了。
杨国忠心下稍安,在大殿上找到了自己的同类,这让他心中惶恐疏散了不少。
李隆基又开口:“怎么今日,那么多人来同朕说安禄山要谋反。”
这话让杨国忠刚舒缓好的心情又乱七八糟。
什么,这两人也是来说安禄山谋反的?!
杨国忠能仰仗的,也仅仅只有自己得到的安禄山或会谋反的情报了。
可现在这情报不仅仅是一个人掌握的,还有两个人,跟他来争这份荣华富贵。
完了,他还能有富贵吗?
杨国忠心跌进谷底。
整个人都像是失去支撑的力气,软塌塌地跪着。
李隆基没再多说话,挥挥手让宦官宣旨。
于是,杨国忠先是听到了擢颜杲卿为礼部侍郎的旨意。
又听到了擢张巡为扬州大都督的旨意。
杨国忠的心脏噗通一下,又活过来了。
他可以重新感受到心脏的跳动了!
这两个人不是来分他的功劳的,是来跟他一块接受任命的!
大家的功劳都是揭发安禄山,现在是不是轮到他给他个官做了!
该到他了吧?
杨国忠坐直了,翘首以盼。
大起大落让他的心脏极其不舒服,这剧烈的跳动牵扯着他的五脏六腑,但是杨国忠丝毫不觉疼。
泼天的富贵在等着他!
可宣旨的太监,将两道圣旨递出去后,手里就空了。
杨国忠着急,怎么能空了呢,他还没有受到封赏啊?
这时,跪在他身边那个武将模样的人开口了:“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李隆基整张脸都柔和了,声音轻柔,用着与对待杨国忠截然相反的态度道:“张爱卿讲。”
张巡重重磕头,恳求道:“臣自一介粗鄙浅陋之徒,阅历实在浅薄,担当不起大都督的重任,还请陛下准许我从地方官员做起!”
李隆基并没有急着反驳,而是开口询问张巡的意见:“张爱卿可有属意之地?”
张巡郑重道:“睢阳。”
“微臣想用扬州大都督之位,来换睢阳太守之位。”
本有反驳之意的李隆基,在听到睢阳二字后也开不了口了。
杨国忠倒是先着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