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93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书籍字里行间散出的光芒,可化照耀百代千代文人的路啊!

  【河南的一所大学沿用了“丽正书院”这个名字,有弘扬古代书院制的意思。从另一方面来说,张说的志向在某种程度上被后世永远继承了下来。尽管张说与李隆基建造丽正书院并不算什么巨大的功德,甚至不学历史的人很少能了解到这个事情,但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每一个学子,想必都会铭记“丽正书院”的名字,它始于盛唐,始于唐玄宗时期,始于张说之口。】

  张说浑身的血液都在加速流动。

  他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自己来这人世一遭不是死了便了无痕迹,他和后世是有着联系的。

  每个人会老去,会死去,可永远有人年轻,永远走人走进这学府,完成他自己的学业。

  丽正书院四个字,让后世出自那个学府的每一个学子都记住了他张说的名字。

  他情绪激昂,高声再次念了一句:“所希光史册,千载仰兹晨!”

  这回念的声音并不想之前那一次,声音小的只有自己能听到。

  这回张说的声音慷慨到整个大殿都能听到。

  一些参与到丽正书院建设的人,也被张说的情绪所感染。

  他们此生恐怕无缘于宰相等高位了,怕是一辈子都不能被记录在史册。

  但是,他们共同参与建设的“丽正书院”四个字长久流传下来,被沿用下来。

  这或许也是另一种程度的被后人铭记吧?

  这句诗,张说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真情实感。

  以为声音之大传遍大殿,自然也被李隆基听到了。

  李隆基不由往张说那里看去,只见他的好爱卿双手握拳,神情振奋看着天幕,嘴里念念有词,看样子是在反复回味这句诗。

  这句诗是他李隆基作的呀!

  此次天幕的夸奖可谓是出现了自天幕出现后,从神音到弹幕全在夸他的盛况。

  尽管夸的是他的文采,是他的才华,但是那也是夸啊!

  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因为张爱卿他建设丽正书院的建议。

  他被夸是因为他的好爱卿,这如何能不让他对张说更增添一分喜欢?

  现在,他又亲耳听到张说在慷慨激昂念他所作的诗。

  距离天幕把这句诗给说出来到现在,已经有一些时候了。

  张爱卿现在还惦记这句诗,那说明什么?

  说明这是对他李隆基极致的欣赏啊!

  李隆基捂着胸口,感觉到心脏上缓缓流过一道暖流。

  是的,朕想要的就是这样真心实意的喜欢。

  这样的臣子才是不虚伪不做作的臣子。

  张说的此番行为比任何溜须拍马的好话,都让人更欢喜。

  于是李隆基用更热切的眼神看着张说了,这眼神里带着一点点“蓦然回首,知己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

  李隆基的眼神实在迫切,张说感觉背后发毛,从“名传千古”的激动中抽身而出,不解看到李隆基。

  这不解中有茫然,茫然中有心虚,心虚中有怀疑。

  张说挠挠头,他创办丽正书院,不是一件好事儿吗?陛下怎么这样看他?

  这番茫然的样子又击中了李隆基的心巴。

  他就说,张爱卿不是那等溜须拍马之辈,他果然是真心喜欢朕的诗啊。

  啊,李隆基叹了一口气。

  太有才也是一种烦恼呢。

  【李隆基和张说共同确定了建立丽正书院的想法,但是由谁来办呢?这差事自然交到了文人领袖张说的手里。但是创办书院这件事也是不是一帆风顺的。李隆基和张说君臣二人想搞文治,不代表别人也觉得搞文治有用啊。】

  【一个叫陆坚的中书舍人就觉得建书院,请学士很没有用。他认为,这些学士官不怎么大,想必才学也是不怎么样的,就是有那几个有本事的又能怎么样呢,丽正书院里头的学士也不各个都是这样能力突出。尤其是陛下还给他们开这么多的工资,他们每天在书院里修修书,写写字,就能有这么多钱?凭什么啊?】

  此时的中书舍人陆坚只想把自己的身体藏在大家的身影之后。

  他往里头缩了又缩,一直缩到了李隆基视线看不到的地方,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太傻了,他真的太傻了。

  这话他在心里想象就罢了,怎么能说出来呢?

  当时真是头脑发热气急了,一时冲动。

  要是他知道自己不仅仅是被张宰相骂,不仅仅是被陛下骂,还要被天幕骂,他是万万不会再把内心真实想法给说出来的。

  他小小一个中书舍人,何德何能,被天幕给记住,并单独拎出来讲,放在天幕上全国各地无论大小的官儿还是百姓都看到。

  丢人,真的丢人。

  他都能想象得到那群朋友在天幕结束之后会怎样嘲笑他。

  这事儿也肯定会被当做朝臣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中书舍人,比他官大的都能来推搡他一把。

  张说本来在天幕说到“丽正书院的创办不是一帆风顺”这句话就皱起眉头苦思冥想。

  不是一帆风顺?

  哪里不顺了?

  他背后有陛下的支持,以他自己能力去创办一个学院还是绰绰有余的,此外他是文坛领袖,人脉一向是不错的,就是找人来到书院里当学士对他来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哪里出现坎坷了?

  谁来告诉他?

  直到天幕又说出了陆坚这个名字后,张说才作恍然的样子。

  哦,原来是他。

  他大度挥了挥手。

  这哪里能说是坎坷,顶多是给他添了点儿赌罢了。

  先不说陆坚根本就说不过他,他背后还有陛下的支持呢,发展文治一直是陛下的愿望,陆坚在这个节骨眼跑来说发展文治不对,这不是上赶着撞枪口吗?

  张说回过头,试图找找陆坚的身影。

  陆坚眼睛尖,当即就看到张说回头了。

  于是他把头放地更低了。

  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其实这个陆坚出言反对丽正书院,是有一些心里不平衡在的。在他眼里,这种文职工作能给国家创造什么价值,百姓能吃饱穿暖吗?书又不能当饭吃。他们这些办公的人每天撅起屁股处理政务忙得要死,怎么没看到陛下说要给他们加薪。】

  【发牢骚大家还是能理解的,尤其是上班的人,谁会因为上班而快乐呢?在这个时候,要是看到了那种干的活不多还拿双倍工资的同事,心里肯定会不爽吧。】

  [确实,上班嘛,哪里有不疯的呢?]

  [我实话实说,同事不干活还要拿两倍工资,我要发疯。]

  [但或许修订书籍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

  [因为心里不平衡就一棒子打死文治肯定是不行的。]

  [国家发展是离不开文化发展的。]

  天幕上的评价十分中肯。

  陆坚本以为自己要挨骂,还是那种支持者一面倒向张说的骂。

  现在看来后人骂的也不是那么狠嘛。

  不知道为什么,后人好像跟他共情了。

  事实上,降低心理预期就不会受到伤害。

  此时的陆坚在经过天幕的背刺后完好无损地坐着。

  没捂胸口,也没有垂直倒下。

  【要说我们在遇到工作上的烦心事时,一般是去找朋友吐槽的。但这个陆坚不一样,他特立独行,他要去找领导吐槽这个丽正书院。他找的还不是一般的领导,是丽正书院这个项目的发起人和组织人,张说。他说,我觉得这丽正书院的设立十分不合理,给学士的工资太高了,这群学士还没什么能力,不如全都遣散回家完事。】

  [勇啊,敢去找领导吐槽。]

  [他去找领导,然后指着领导的鼻子骂:你这里做的不对!重新做个方案吧!]

  [笑死我了,张说鼻子气歪。]

  [他好像要骑在张说的脖子上。]

  [张说不得骂死他啊?我想起了之前的两个宰相,姚崇跟宋璟两个人的嘴巴都厉害着。]

  [感觉张说的嘴巴也不会弱。]

  张说哼哼一声,有些得意。

  那他一个文人,还能不会说话吗?

  他最会说话,也最会怼人了。

  除了姚崇,他这辈子就没遇到过谁跟他打嘴仗打赢过的。

  那陆坚肯定不能说过他,不然他宰相的面子往哪放。

  陆坚连连摇头。

  不说了,再也不说了。

  早知要面对如今这尴尬的局面他何苦去跟张说吐槽。

  真的自讨苦吃。

  现在大家都在看他。

  尴尬。

  张公身上肯定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将,能不能讲讲张公其他的事儿?

  天幕跟张公玩儿,就别带他了呗?

  他其实不是那么注重名垂青史这件事。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