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今天也不想进宫 第12章

作者:阿狸小妃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重生 甜文 正剧 穿越重生

  众人陪着老夫人说了会儿话,见着老夫人有些乏了,便从屋里退了出来。

  刚一走出寿安堂,顾窈便听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咱们国公府就是显赫,什么挨得着挨不着的亲戚都来打秋风了,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

  顾窈回过头去,只见褚瑜面带不屑看着她。

  一旁的虞朝扯了扯她的袖子,褚瑜不听,又接着道:“听说你和九如表哥自小定了亲事,千里迢迢进京侯夫人却是看不上你的出身,不认这门亲事,可是真的?”

  褚瑜的话音刚落,众人的视线就全都落在顾窈的身上。

  虞嫣眼中带了几分解气,觉着那日若不是因为顾窈她也不会被祖母训斥罚跪祠堂,还抄了那么多遍的女则女戒,见着褚瑜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羞辱顾窈,心中甚是畅快,巴不得褚瑜多说一些呢,将顾窈说得羞愤不已,回头抹了脖子才好呢。

  顾锦却是微微皱着眉,心里为着打秋风三个字很是憋屈,觉着褚瑜这话连她也给骂进去了。可褚瑜又比她好多少,她母亲可是出自这显国公府,而褚瑜不过是叫老夫人一声姑祖母,论起来,也差不了多少好,褚瑜说这个,也不想想自个儿也是来这显国公府打秋风的。

  当然,顾锦知道老夫人很是疼爱褚瑜这个侄孙女儿,所以也不敢和褚瑜起了争执,反倒是迁怒到了顾窈的身上,想着都怪顾窈,倘若没有那桩婚事,就没有今天的事情了。

  顾窈还未开口,便听着不远处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声音传入耳中:“褚姑娘慎言,顾大姑娘和我的亲事是父亲定下的,有家传的玉佩当信物,自然作数。”

  她回头看去,眼底露出一丝诧异来,因为来人竟是周存章。

  他穿着一身靛蓝色绣柳叶纹锦衣,腰间束着一根月白色云纹腰带,风姿隽爽,面如冠玉,当真是风度翩翩貌如潘安。

  他一出现,说出这番话来,几个姑娘全都愣住了,尤其是褚瑜,她的脸色微微有几分苍白,死死攥着手中的帕子,像是不敢置信一般看着周存章。

第17章 平安符

  褚瑜心里头又是嫉妒又是委屈,更加是将顾窈恨到不行,若不是顾窈,怎么会叫周存章看到她这般难为人的样子?

  看着眼前风光霁月却眉眼带着几分冷淡的周存章,褚瑜的眼圈不由得红了起来。

  陪着周存章过来的还有世子虞桢,虞桢看着褚瑜沉声道:“还不快给顾姑娘道歉。”

  今日好友来给祖母请安,他陪着一块儿过来,不曾想竟是撞见这一幕。往日里他印象中的褚瑜向来是温柔懂事,竟没想到也有这般尖酸刻薄的时候。

  见着虞桢的脸色,褚瑜到底是委屈的对着顾窈福了福身子:“是我出言唐突,顾大姑娘莫要见怪。”

  说完这话,不等顾窈开口,褚瑜就直起身来,含着眼泪跑开了,丫鬟雀屏见着自家姑娘哭着离开,忙跟了上去。

  周存章看了顾窈一眼,对着虞桢道:“去给老夫人请安吧。”

  二人便径直朝前走去,只留下几位姑娘面面相觑。

  虞嫣最先开口道:“顾表妹倒是好福气,竟能叫九如公子另眼相待,应下这门亲事。只是,侯府做主的到底是侯夫人,表妹也莫要高兴的太早了,还是记着些自己的身份吧。”

  说完这话,虞嫣扬长而去。

  虞朝看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有些歉意对着顾窈道:“二妹妹是为着被罚跪祠堂的事情生气呢,顾表妹莫要往心里去才好。”

  顾窈点了点头:“若没有什么别的事情,窈儿便先回去了。”

  如此,几个人便各自回了住处。

  顾窈一路回了紫竹院,才进了屋子,蒹葭就忍不住道:“姑娘,原来之前咱们就见过九如公子,今个儿九如公子当众应下了那门亲事,姑娘是不是就能……”

  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被顾窈出声打断了。

  “别多想,正如虞嫣所说,永康侯府做主的是侯夫人,侯夫人瞧不上我的身份,自是不能叫我进周家的门。再说,我对这门亲事早就不作念想了,你往后也莫要再说这些话。”

  蒹葭听着自家姑娘这话,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可看着顾窈的脸色,到底没将话说出来。

  她有些不明白,看着今日的情形九如公子就是应了这门亲事的。她想着多半是因为那日她们见到九如公子的时候,他就对自家姑娘上了心。毕竟,姑娘这般貌美,哪个男子能不动心呢?

  倘若九如公子喜欢上自家姑娘了,姑娘怎么就不再争一争呢?这世上哪家的父母能拗得过儿女去,那永康侯夫人便是再瞧不上姑娘,有自小定的亲事在前,如今九如公子又对姑娘上了心,只要好好筹谋,姑娘未必不能当永康侯府的世子夫人。

  等嫁进永康侯府后,再慢慢讨好侯夫人,也是可以的。可偏偏,姑娘瞧着竟是一点儿心思都没有。

  莫不是姑娘因着之前被永康侯夫人羞辱的事情吓坏了,再也不敢想这门亲事了?这般想着,蒹葭在心里头轻轻叹了口气。

  世子夫人,这是难得的好姻缘呢?

  顾窈见着蒹葭像是心思百转欲言又止,心里也猜得到她的想法,只是重生一世,她不想再叫自己委屈被人作践了,纵然周存章今日当众说了那话,倘若永康侯夫人知道了,也只会更加厌恶她。那她嫁进侯府,日子不会比前世在宫中的时候好过多少。

  ……

  顾锦脸色不好的回了芙蓉院,虞氏瞧着她的面色,忙问她发生什么事了。

  顾锦便将方才的事情说给了虞氏听。

  “大姐姐真是好福气,凭着一张好相貌,竟是能叫九如公子这般待她,竟当众应下了这门亲事。”

  顾锦抬眼看着虞氏:“若是她真嫁进了永康侯府当了世子夫人,那我就要被她踩在脚底下了,娘,我才不要她嫁的这么好。”

  虞氏听了事情的原委,脸色也有些不大好,觉着自己竟是低估了顾窈这个继女。

  正如女儿所说,顾窈竟能勾/得世子这般,着实出乎她的意料。她寻思着二人不过见过一回面,就是老夫人寿辰的第二天早上,锦丫头和她说过这事儿的。倘若见了一面,顾窈就能叫世子对她动了心,那真真是个狐/媚的货/色了。

  顾锦见着屋里没人,便拽着虞氏的袖子低声道:“娘,你之前说要大姐姐嫁给二皇子灵位的事情可有眉目了?姨母到底是应承没有?”

  虞氏脸色变了变,轻轻叹了口气:“这事怕是不成,你姨母没有这个心思。”

  顾锦失望的看了虞氏一眼:“姨母真是的,二皇子可是她的亲儿子,她也不为着地下的二皇子想一想。顾窈生的这般好,配给二皇子不正正好吗?”

  “我就是不甘心见着她当了世子夫人,娘快想想法子呀。”顾锦心里头难受,摇着虞氏的胳膊急切地道。

  虞氏见着她这样,只好道:“急什么,这八字还没一撇呢,纵然世子瞧上了窈丫头,此事传到永康侯夫人耳中,只会更厌了窈丫头,将她当作勾/引自己儿子的狐/媚货/色,哪里会同意她进门。便是退一步说,世子打定了主意想叫窈丫头进永康侯府,那依着侯夫人的手段和窈丫头的身份,也未必是正正经经八抬大轿抬进去当主母,当妾室也是有可能的,毕竟窈丫头身份和世子差得远。”

  顾锦听着先是一喜,觉着若能如此当真是件好事。顾窈本就被永康侯夫人所不喜,进了侯府当姨娘,往后怕是日日都要被人作践。可瞬间的欣喜过后,就想到了她和顾窈的出身也差不了多少,纵然母亲是这显国公府的姑奶奶,可也仅仅是庶出的,在那些侯夫人、国公夫人的眼中,兴许也要觉着她身份低,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顾锦心里头一时就堵得慌,脑海中不自觉想起虞桢来。

  她想嫁给虞桢当世子夫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顾锦寻思了好一会儿,才下了决心要将从法源寺求来的平安符送给虞桢。

  倘若虞桢能如九如公子喜欢顾窈那般喜欢她,兴许,她嫁给虞桢的机会便大一些。毕竟,她和顾窈不一样,她娘亲可是这显国公府的姑奶奶,若是表哥喜欢她,亲上加亲也未必不可能。

  顾锦打定了主意,便很快行动起来。

  她早就知道虞桢每日早晚都会去寿安堂给老夫人请安,所以晚些时候她便等在了从寿安堂出来回虞桢所住的世安院的一个花园里。

  果然,等了不多会儿功夫,顾锦就见着虞桢朝这边走来。

  顾锦装作在一旁赏花,偶遇上了虞桢。

  她福了福身子,强压下自己心中的紧张和欣喜道:“表哥方才可是给外祖母请安去了?”

  虞桢点了点头,道:“因着勇宁侯府的事情,祖母有些头疼,我便过去看看。”

  顾锦点了点头,终是鼓起勇气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平安符来:“这是前几日我去法源寺求的平安符,送给表哥你吧,愿表哥平安顺遂。”

  顾锦说着,就带着几分羞涩将手中的平安符递到了虞桢面前。

  虞桢微微皱了皱眉,瞧着顾锦这个样子,虞桢哪里还不明白她的心思。

  虞桢没有接那平安符,而是道:“既是平安符,表妹该送给姑母才是,姑母若晓得表妹这般孝顺,定会欣慰的。”

  顾锦委屈的眼圈都红了,没忍住道:“表哥,锦儿……”

  没等她说完,虞桢便打断了她的话:“时候不早了,表妹还是回去陪着姑母吧,免得姑母担心。”

  说完这话,虞桢就径直离开了。

  顾锦委屈的眼泪都掉下来了,她的脸颊通红,又羞又恼,羞于自己放下女儿家的矜持将思表露出来,恼于虞桢竟这般冷淡,毫不犹豫的走了。

  表哥这是觉着她出身低,觉着自己配不上他吗?

  可她是他的表妹,叫老夫人一声外祖母,难道身份就如此低吗?顾锦有些不甘心。

  ……

  寿安堂

  范氏和老夫人说起了周存章的事情。

  老夫人听了,微微有些诧异:“竟有这事?”

  范氏点了点头:“他是当着朝丫头她们几个的面说的,承认了这门亲事。也难怪,窈丫头生的花容月貌,哪个男子能不喜欢呢?”

  范氏犹豫了一下,又道:“只是,今个儿瑜丫头那般针对窈丫头,怕是……”

  范氏没将话说下去,可意思却是再明白不过的,褚瑜爱慕周存章,所以才那般针对顾窈,说出那些尖酸刻薄的话来,叫顾窈难堪。

  对于这个老夫人的侄孙女儿范氏一向是不大喜欢的,可偏偏老夫人宠得厉害,所以有些话她也不大好说。

  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我竟没瞧出来她竟有这个心思。”

  褚瑜这几年都住在南边儿,这两日才回京,所以这心思该有好些年了。

  老夫人心里头有些发愁,觉着自己将褚瑜宠的太过了,叫她这般任性,她便是心里头有这心思,也不该那般针对顾家姑娘,如今闹得府里议论纷纷的,生出好些流言蜚语来。

  这孩子真是性子急,做什么事都没个章程。

第18章 罚跪

  范氏从老夫人那里回来,大丫鬟宝珠便斟了一盏茶递了过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范氏看了她一眼,出声道:“有什么话就说。”

  事关世子,宝珠终究是不敢瞒着,便将她今个儿瞧见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太太您派奴婢往世安院送东西,途中奴婢远远就瞧见了锦姑娘和世子。奴婢躲在假山后看,就见着锦姑娘拿了个平安符想要送给世子,好在世子没收。世子走了后,锦姑娘瞧着很是伤心。奴婢琢磨着,莫不是锦姑娘对世子……”

  宝珠的话还未说完,范氏就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搁在桌上:“她敢!她是个什么身份,也敢存着这样的心思!”

  虞朝从门外进来,正好听见了这句话,眼里露出几分不解。

  “出什么事了,竟惹得母亲这般动怒?”

  范氏沉着脸道:“今个儿宝珠瞧见锦丫头私下里送平安符给你哥哥。”

  虞朝听着,脸色也有些难看:“这上门打秋风的,竟还敢惦记起哥哥来。”

  “哥哥没收那平安符吧?”虞朝又问道。

  范氏摇了摇头:“没有,你哥哥一向是知道分寸的,哪里会随随便便收她的东西。你说,这好好的姑娘家怎么这般不安分,那平安符我料想她是在法源寺求来的,可想而知她怕是早就动了这个心思,咱们竟没看出来。亏的我这些年防这个防那个,竟是被她那样一个小丫头给蒙骗了去。”

  虞朝宽慰道:“咱们显国公府富贵煊赫,也难怪那些眼皮子浅的东西迷了眼,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不过哥哥既没收了那平安符,可见是对她没有心思。往后咱们防着些就是了,她一个小姑娘,还能在咱们眼皮子底下闹出什么来不成?”

  范氏听了这话,叹了口气道:“也是,我既知道了,哪里能容得下她靠近你哥哥。”

  正说着话,有丫鬟从外头进来回禀道:“回禀太太,宫里头娘娘传话出来,明日叫咱们姑娘进宫一趟呢。”

上一篇:把师尊错当道侣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