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狸小妃
萧灼看着她离开的背影,眼底闪过一抹狠厉。
李桐那个蠢货,那么简简单单的事情都办不成,反倒是赔上了肚子里的孩子。
好在最后太后求情,保留了李家最后的一点儿体面,说是小产而亡,要不然,他这四皇子的脸面该往哪里放。
不过,纵是如此,如今他和母妃的处境也极为艰难,那些一星半点的流言蜚语,就足以叫旁人疏远他,疏远母妃了。
到了这个地步,他还怎么筹谋坐上那个位置?
萧灼的心里有些泄气,可他到底不是轻易放弃之人,父皇如今正当盛年,身子还康健,待看二十年,三十年后,这宫中的事情最是瞬息万变,哪怕他如今这样落魄,日后也未必没可能踩在他们头上登上那个位置。
李家女死了,如今最要紧的是再娶一个正妻,哪怕是国公之女,也比那失势的李桐要好上许多。
待他再有个孩子,起码子嗣上就不差萧起这个太子什么了。
不过,这事情还不能急,总要缓上几个月才是,不过,也不能太过耽搁了。
不知道萧起侧妃肚子里的那个是男是女,若是个男孩儿,萧灼眸底隐隐透出几分狠戾之色。
顾窈提着食盒进了殿内,见着萧景珣正在低头看着折子,便走到他跟前,将食盒里的一碟子点心和一碗银耳雪梨羹放在了案桌上。
她随口便道:“臣妾在门口见着了四皇子,四皇子进宫可是为着李桐的事情?”
萧景珣放下手中的折子,拿起碟子里的点心吃了一口,随口道:“哪里是为着李桐,是进宫来给太后请安,还说要请命护送太后一行人去皇恩寺。”
“朕准了。”
顾窈听着这话,没有觉着诧异。
如今京城里那么多的流言蜚语,再加上李桐刚死,萧灼便是想做什么都不好动弹,与其这样憋屈的待在京城,倒不如护送太后一路去皇恩寺,得了一个孝顺的名声。
不愧是宫里头长大的,这脑子就是转的很快,最会分析利弊。他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才死,他便这般算计谋划了。
“四皇子倒是一点儿都不为着他那未出生的孩子伤心。”顾窈带着几分感慨道。
萧景珣看了她一眼:“这宫中生下来的孩子说尊贵也尊贵,可再尊贵,又哪里能比得上利益权势,更别说是个未出生的孩子了,他与其伤心还不如将心思放在别处。方才他还言语间透露出要迎娶继室的心思。”
顾窈挑了挑眉,一点儿也不觉着诧异。他们夫妻本就是因利而结合,如今李桐死了,李家又落败成这样,说不定在他心里,如今这样倒是一件好事呢。
顾窈不想再提起萧灼,也没问萧灼想要续娶哪家的女儿,便将话题转移到了太后出宫去皇恩寺的事情上。
“臣妾想着,太医院的太医还是多去几个,还有那些擅长药膳、针灸的,带去了总有用处的。”
“还有,皇上不如下旨叫李家二夫人去皇恩寺陪伴太后吧。太后上了岁数,如今又经历这样的事情,身边若没个知冷知热的人陪着,心气郁结,怕于凤体有害。”
萧景珣听着她这话,轻轻一笑,将她拉坐在自己腿上:“窈儿倒是孝顺?”
顾窈轻轻摇了摇头:“哪里担得起皇上这一句孝顺,臣妾这样想,只是为着皇上罢了。皇上和太后到底是母子,太后这些年虽对不住皇上,因着李家和皇上离了心,可在皇上心里,自然还是盼着太后能够身子康健,寿数如常的。李家的老人寿数都长,太后若是好好保养,说不定也能再活个十年之久。”
听着顾窈的话,萧景珣点了点头:“如此,就依着窈儿吧。”
萧景珣扬声叫了崔公公进来,命人拟了旨意,送去了李府。
李府
李家众人接了旨意,送走了传旨的公公。
一个个都是脸色凝重,眸子里满是不安。
李家二夫人苏氏更是脸色惨白,身子都在摇摇欲坠。
等到一行人回了屋里,苏氏才忍不住颤抖着声音道:“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怎么太后又要去皇恩寺了?还叫我陪着一块儿去?是不是真如外头所说,宫里头又出了什么事情?”
她的话才刚说完,李二老爷便一下子捂住了她的嘴:“快别胡说,宫里头出什么事和咱们有什么干系,咱们不闹事不生事,安安分分的,皇上要咱们做什么咱们就做什么,其他的一个字都不要多想,一句话都不要多问!”
李二老爷早已被当初长房覆灭的事情给吓住了,如今是恨不得李家和宫里头那位没有一星半点儿的关系。平日里到外头去旁人若如往常那样调侃他一句国舅爷,他能当场就吓白了脸连连道声不敢,然后遥遥对着皇宫方向叩拜,道一声皇上万岁。
所以,骤然接了这旨意他心里也觉着惊吓,可他们李家可不能表现出一点儿不满来,如今一家子都捏在皇上手里,皇上当初既留下了他们二房,就是想顾忌最后一点儿情分的。
只要他们安安分分听话,应该出不了什么事情。
于是,苏氏在二房众人的提点下,连连保证去了皇恩寺除了伺候太后,一定不多嘴一句,免得传到了那位耳朵里犯了忌讳。
翌日一早天才刚亮,太后的凤驾启程的时候,苏氏也跟着了。
太后听闻皇上下了这道旨意,眼睛里倒是涌出些泪水来,一路上,也施恩命人往苏氏的马车里送了不少东西。
一行人到达皇恩寺,苏氏穿着一身湖绿色杭绸褙子来拜见李太后的时候,二人抱头哭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回转过来。
李太后说话不利索,却也拉着苏氏问了又问,知道李家二房都好,如今都安分,这才安了心,颤抖着声音对着苏氏断断续续道:“这些年是哀家……哀家错了,你们往后安安分分的,皇帝…….皇帝不是心狠之人。”
苏氏连连称是,又服侍着太后用药,陪着太后说话,有她陪着,太后的气色倒是比在宫里头的事情要好上几分,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消息传到勤政殿,萧景珣看过之后,淡淡道:“如此,朕的孝心尽够了。”
崔公公听着皇上这话,心里头突然就觉着酸涩的厉害。
其实,皇上待太后和李家已经是宽厚了。如今太后住到皇恩寺,到死也不能回宫,对皇上和太后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这母子间多年生出来的那些龃龉,哪里是那么轻易就能消失的呢。
反倒是贵妃娘娘心善,想出了那个主意,叫李家二夫人苏氏去皇恩寺陪着太后,这事情传出去,世人也会觉着皇上一片孝心,皇上心里头也再不会为着太后烦心了。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又过了半个月。
这日中午,内务府送来的封后的冠服和各种行头,颇为华贵精致。
明黄色的朝服前后绣各绣一条龙,中无襞积,下幅乃是八宝平水。皆垂挂着明黄色的丝绦,以珠宝为饰。
端嬷嬷她们面露喜色,服侍着顾窈穿好了朝服,连连称赞:“娘娘这通身的尊贵和气质,晃的奴婢们都睁不开眼呢。”
顾窈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也有些不敢认,这朝服一穿,竟叫她整个人添了几分雍容内敛之感,倒和平日里有些不大一样了。
顾窈正呆呆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她便被人搂在了怀中。
“朕的窈儿,果真最适合当皇后。雍容贵气,朕甚是喜欢。”
第209章 封后大典
顾窈被他夸的有些脸红,又很是高兴从此以后能和他并肩站立,成为他的正妻,所以转头看向他的时候一双眸子里满是笑意。
她拉着萧景珣的手,莞尔一笑,开口道:“夫妻一体,臣妾愿意陪着皇上到老,皇上可也愿意陪臣妾到老?”
萧景珣眉眼间也露出笑意来,反手将她的手握到了掌中,没有顺着顾窈的话说愿意,而是认真道:“朕想叫窈儿一直陪伴在朕的身边”。
他的声音近在耳畔,带着几分在旁人面前甚少流露出来的温柔,呼吸间还有一股淡淡的龙涎香和独属于男子的味道。
顾窈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想叫她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他虽爱重宠爱她,却还是头一回这般清晰的对她说出这句话来。陪伴二字,说到了她的心坎儿里。
顾窈听着这短短一句承诺,心里头说不出的熨帖和心安。
不同于上辈子的结局,她重活一世得老天眷顾终是没成为顾家的耻辱,而且还有了他的陪伴和爱重,更有了祉哥儿,真是再无所求了。
“只要皇上一日爱重臣妾,臣妾便一日陪着皇上。”顾窈心中感动,也愿意信她,可说出口的也是她的实话,不想有半分瞒着他。
萧景珣听着她这话,却是一点儿都不恼,反而是有些无奈有些好笑道:“窈儿未进宫时便是这般,都说女之耽兮不可脱也,窈儿倒是一点儿都不为着朕变了心性呢。”
顾窈莞尔一笑,解释道:“皇上喜欢的不就是臣妾这个样子吗?臣妾也想过自己何德何能能得了皇上这般爱重,可既是皇上给的,臣妾收着又何妨,臣妾也会好好照顾皇上,对得住皇上对臣妾的这份儿爱重的。”
身为顾家女,她知道自己能进宫当了昭妃,一路又晋了贵妃,如今眼看着要成了皇后是有多叫人羡慕。她一路走过来其实没经过多少艰难,反倒是他一直护着她,将她好好的护在他的身后,不叫旁人伤了她,这种天大的恩典她一直都是记着的,只是不同于以往的不安和惶恐,如今的她对于这份儿恩典和爱重,只打算以同等的感情回报于他,哪怕她是女子,她的爱重和陪伴也不会逊色于他。
顾窈的语气十分坚定,还透着一股子笃定和自信,她不知道自己此时身穿皇后的朝服,满身的雍容贵气,再加上这份儿坚定从容,愈发的将眼前的人给迷住了,叫人觉着移不开眼去。
萧景珣定定看了她半晌,笑着应道:“那朕往后便全仰仗着窈儿照顾了。”
顾窈点头应了下来,眉眼间全都是笑意。
萧景珣又道:“钦天监选了吉日,将封后大典定在十日后,这几日,便辛苦窈儿一些,和端嬷嬷和礼部派来的嬷嬷学学大典上的礼仪吧。”
“不过当日每一步都有礼部官员和女官引导着,倒也不必太过紧张。”
顾窈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崔公公和端嬷嬷站在殿内,瞧着皇上和娘娘,心里头也都很是欣慰,皇上和皇后娘娘夫妻同心,可谓是天下之福,社稷之福,娘娘坐上皇后那个位置,定和当初的穆氏不一样,往后呀,他们总算是能安心了。
崔公公和端嬷嬷彼此对视一眼,笑着点了点头。
萧景珣陪着顾窈一块儿用了午膳,又睡了会儿午觉,这才起身去了勤政殿。
接下来几日,顾窈都在和礼部派来的女官还有端嬷嬷学习封后大典上的礼仪。老祖宗的规矩众多,可她到底是当过贵妃的,所以将规矩理顺了,一条一条记在心里,倒也没有太难。
祉哥儿是个乖巧聪慧的,许是见着她忙,便很少哭闹着要她,乳母肖氏将他照顾的很好。
只闲暇下来时,肖氏才将祉哥儿抱到正殿来,小家伙的眼睛亮亮的,嘴里咿呀学语,不时蹦出一两个字来,叫顾窈觉着很是欢喜。
“母后,是母后,往后不可叫母妃了,要叫母后才是。”顾窈笑着教他。
端嬷嬷看着顾窈逗他,面上也满是笑意:“咱们祉哥儿聪慧,之前就学会了叫母妃,母后自然也很快就能改口了。”
顾窈笑了笑,伸出手去捏了捏小家伙的脸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道:“真是难为咱们祉哥儿了,可咱们祉哥儿最聪明的是不是?”
祉哥儿圆溜溜的眼睛看着顾窈,突然就冲着她笑,笑的顾窈的心都要化了,也不要他学着叫母后了,而是伸手将他抱到了自己怀中。
蒹葭抿嘴一笑:“娘娘,奴婢怎么觉着咱们祉哥儿也是个会撒娇的,可是知道怎么叫人心疼了。”
顾窈听着她这话忍不住一笑:“可不是吗,这孩子知道怎么招人疼,连皇上都要顺着他呢。”
昭阳宫里喜气洋洋,上上下下都在忙着自家娘娘封后的事宜。
坤宁宫那边也有内务府忙着将原先的陈设全都换了,都换成了顾窈喜欢的陈设。
这边热闹喜庆,后宫里自是有人觉着不顺心,恨不得咬碎了一口银牙,甚至整日在心里咒骂,觉着顾氏那般出身的人,怎么就配当了皇后呢?
景阳宫
自打皇上封顾窈为后的旨意下来,虞妃心里头就处处不得劲儿,甚至都没怎么出过她的景阳宫。
毕竟,当初她可是当过贵妃娘娘,是离皇后那个位置最近的。可短短不到两年,她却是从贵妃降为了妃位,而顾窈这个原先她根本就没放在眼里的晚辈,如今竟越过她去要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她心里头如何能不觉着憋闷堵得慌。
可府里却是传话进来,说是叫她好好讨好皇后娘娘。
虞妃觉着自己拉不下那里脸面来,更何况因着当初顾柔的事情,她早就和顾窈撕破了脸面,她便是这会儿跪在顾窈面前认错,她也不会放过她的。
这般想着,虞妃便更觉着府里老夫人是在故意难为她了,一家子都想要踩着她的脸面去讨好顾窈。
她虽不是贵妃了,可也是四妃之一,怎么就能那般送上去任人作践呢?
虞妃没有叫人往府里回话,这个月府里便没往宫中送银子,知道了这事儿后,虞妃心里头更是不痛快了。
她风风光光的时候府里也没少沾她的光,如今她落魄了,府里竟谁都不将她这个妃位放在眼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