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狸小妃
虞妃死死咬着嘴唇,半晌没说出一句话来。
褚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道:“行了,你好好保养自己身子吧。我去坤宁宫给皇后娘娘请安,也顺便请罪,希望舍下我这张老脸,能叫娘娘消气,别记恨上你。”
“我老了,你也少折腾些,容我多活两年吧。”
褚老夫人说着,起身便朝殿外走去。
虞妃盯着她离开的背影,张了张嘴,想要追出去辩解,可到底还是没有动作。
直到褚老夫人的身影消失,虞妃才趴在桌上痛哭出声,心里头又是委屈又是恨。
……
顾窈听到外头宫女回禀说是褚老夫人来请安,微微挑了挑眉,想起褚老夫人平日里的性子,倒也没觉着诧异。
那日请安的事情想必是传到了褚老夫人耳中,她来请安是假,请罪才是真吧。
顾窈开口叫蒹葭将人请了进来,到底,刚入京时,她是住在显国公府,承过显国公府一份儿情的。
蒹葭点了点头,走出了殿外。
褚老夫人见着宫女进去回禀,却是蒹葭亲自出来迎她,心里头便大大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多了几分暖意,眼圈不由得一红。
比起她那个不省心的女儿,皇后娘娘倒是个心善的。
她抬脚走了进去,见着坐在软塌上身着一身明黄色缂丝绣牡丹花宫装的顾窈,屈膝便跪下请安。
“老身见过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顾窈含笑看着褚老夫人,开口道:“老夫人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昨个儿内务府正好送来一罐上好的六安瓜片,老夫人尝尝味道可好?”
老夫人笑着应了声是,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了半个身子。心里头却也轻轻叹了口气,觉着到底是不一样了。
顾窈方才叫蒹葭出去迎她,是叫她安心,告诉她不会因着那日的事情记恨虞妃,可她叫她跪实了,也没伸手扶她,甚至没叫身边的大宫女扶一把,也是在告诉她别因着过去的那点儿情分便忘了自己的身份。
这便是二人以后相处的分寸了,只是君臣而已。
蒹葭端了茶水和点心上来,老夫人喝了口茶,出声夸赞道:“娘娘宫里的茶,味道果真是好。”
顾窈笑了笑:“是今年的新茶,所以好些。”
“老夫人进宫,是来看虞妃妹妹的?”顾窈不想和她拖着,因为不挑明了,还不知要坐到什么时候,所以直接便提起了虞妃。
褚老夫人点了点头,却是放下手中的茶盏,跪在地上请罪道:“老身替她请罪,她自小被宠坏了,怎么劝都是一根筋。又因着二皇子没了,性子更执拗了几分。还望娘娘看在老身的份儿上,莫要怪罪她,老身往后定会好好约束她,叫她安安分分的,必不会扰了娘娘的清净的。”
听褚老夫人这般说,顾窈含笑道:“老夫人说笑了,什么请罪不请罪的,若说是因着虞妃妹妹说是想叫皇上雨露均沾的事情,那更不必请罪。本宫也是自幼读女则女戒长大的,也知道后宫该雨露均沾,也是同意妹妹的话的。只是皇上那性子,本宫劝了也没用。说不得待过些年,皇上待本宫便淡了,宫里头也有新人进来呢。”
顾窈含笑出口的几句话,却将褚老夫人骇的不轻。
褚老夫人面色一白,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话还未开口,却又听顾窈道:“所以老夫人快起来吧,若是再说什么请罪不请罪的,倒叫本宫不安,不知该如何反省自己了。”
褚老夫人脸色又白了几分,哪里该敢再跪着,忙站起身来,心里头却对顾窈这个皇后娘娘多了几分敬畏,真真是一点儿都不敢再拿过去的那点儿恩情,在顾窈面前讨要一星半点儿的情分了。
第216章 城府
皇后娘娘有心思大封六宫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后宫,一时间,后宫里没人再敢说顾窈一句不好,反倒是很快就传出顾窈这个皇后的贤惠来。
有人想上门拜见,套套情分,可一想着如今这位皇后不论是当昭妃时还是当贵妃时,都一向爱待在自己那昭阳宫,和她交好的,也只有两位,一位是娴妃娘娘,一位便是沈贵人了。
一时间,众人都羡慕起娴妃和沈贵人来。娴妃倒也罢了,她出自李家,冲着太后和李家做的那些事情,皇后娘娘便是和她有交情,大抵也不会给她晋位,毕竟,这妃位上头便是贵妃,这世上哪个皇后愿意抬举出一个贵妃娘娘来呢?不过饶是这样,冲着这份儿过去的交情,娴妃日后在后宫也算是有个倚靠了,没见着就连皇上如今都愿意给娴妃几分体面,更别说是大公主萧玉寰了。
所以,她们更羡慕的是沈贵人。也不知,皇后娘娘会不会将沈贵人晋位为嫔,虽说依着老祖宗的规矩,沈贵人于皇嗣无功,没资格被封为嫔位,可如今皇上独宠皇后娘娘,旁的妃嫔是碰都不会碰了,所以这晋位的事情也不能全然按着老祖宗的规矩来,不然,这整个后宫里,怕是无人再能晋位了。
旁人兴许能从答应晋位常在,常在晋位贵人,可这沈贵人,向来和皇后交好,该是要更尊贵一些了。
所以一时间,后宫众妃嫔都在等着皇后娘娘到底想如何大封六宫,希望这晋封的名单上,有她们的名字。毕竟,在这后宫里生活,若是没有恩宠,位分便是最重要的,有了位分,也便有了前程,家里也能留有几分体面。
无人敢去叨扰顾窈,怕反倒惹了皇后娘娘的嫌,如今这位皇后,性子可和当初那位穆皇后一点儿都不一样呢。
这边
娴妃听到皇后打算大封六宫的消息,只淡淡嗯了一声,什么话都没说。
身边的苏嬷嬷迟疑一会儿,到底是没忍住出声道:“娘娘要不要去给皇后娘娘请个安?”
娴妃抬眼看着她,眉眼间带了几分无奈:“嬷嬷不是也想清楚了吗,怎么如今又说出这番话来?”
苏嬷嬷也知道自己不该说这个,可是,那可是大封六宫,她们娘娘和皇后交好,若是能更进一步,讨个贵妃的位分,日后哪怕是没有恩宠,在宫里头也是没人敢看低了去的。
如今李家败落,太后又搬去了皇恩寺,到死都不会回宫了。这个贵妃的位子,对娘娘来说不知道有多大的好处?
娴妃如何不知苏嬷嬷的心思,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平稳:“嬷嬷魔障了,本宫这个时候上门,反倒是将好不容易有的交情弄没了。再说,有玉寰这个公主在,本宫在这个妃位上也知足了。皇后娘娘是个良善的,不会亏待了本宫和玉寰的。既如此,何必为着一个虚名伤了这情分呢。”
娴妃的话叫苏嬷嬷脑子一下子就清明起来,也想清楚了其中的利害。
苏嬷嬷忙跪下来告罪道:“都是奴婢糊涂了,差点儿叫娘娘做出不妥的事情来。”
娴妃看着她,开口道:“本宫知道你是为着本宫好,哪里会怪你。”
“不过,往后这种话莫要再说了。想想穆皇后,想想恭嫔,还有虞妃,本宫能有如今的体面,已是知足了,嬷嬷也该知足才是。”
苏嬷嬷心里头咯噔一下,忙出声应道:“是,奴婢谨遵娘娘教诲。”
娴妃亲手将她扶了起来:“行了,去做事吧。”
苏嬷嬷应了声是,起身去做事去了。
娴妃看着手中的书,却是半天都没有翻一页。
贵妃?她想要那个位置吗?说句实在话,若是顾窈愿意给她这个体面,她自然也是想的,只是,她想要那个位置不是为着自己,而是为着玉寰。
若是她能够再进一步,玉寰的婚事大抵也能更容易一些。
不过,这一切也只是在顾窈愿意给她这位置的前提下罢了,她若愿意给,她和玉寰都记着这个恩典。若是不愿意,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哪个皇后娘娘愿意抬举出一个贵妃来呢?哪怕是注定一辈子都无宠的贵妃。
娴妃正想着,便听得外头一阵脚步声,有宫女进来回禀,说是皇后娘娘请娘娘过去品茶。
娴妃怔愣一下,稍想了想,随即对着宫女点了点头:“本宫这便过去。”
娴妃换了身衣裳,才带着苏嬷嬷一路去了坤宁宫。
进了殿内,不等娴妃福身请安,顾窈便下了榻,亲自将人给扶了起来:“早就和姐姐说了,私下里姐姐无需这般多礼,快坐吧。”
顾窈携着娴妃的手到软塌前坐了下来,含笑道:“想来姐姐也定说了宫里头的消息,本宫请姐姐过来,也是为着这事想和姐姐一块儿商量商量的。”
娴妃道了一句不敢,却也知道顾窈这是给她体面,心里头便多了几分暖意和感激。
等到她听顾窈说有意晋她为贵妃时,即便是她再淡定,眼底也忍不住露出一丝诧异和惊喜来。
好半天,娴妃才忍不住出声问道:“娘娘如今入主宫中,何必多此一举,抬举出一个贵妃来呢?便是没有贵妃,也无人敢说娘娘什么的。”
顾窈看了她一眼,含笑道:“本宫和姐姐交好,也是想替姐姐做一些事情的,姐姐若是心中不安,便全当本宫是为着大公主着想吧。姐姐成了贵妃,公主的身份也能更尊贵些,日后成了婚,无论嫁到哪家去,也无人敢不敬大公主的。本宫知道姐姐最在乎的便是大公主,如今既有这个能力,便也想着成全姐姐的,姐姐就莫要推脱了。”
娴妃听着顾窈这话,眼圈有些发红,起身便要谢恩。
这回顾窈没拦着,由着她跪了下去。
娴妃语气中含了几分哽咽:“臣妾替玉寰谢过娘娘,日后定为娘娘分忧,不敢辱没了娘娘待臣妾和玉寰的这份儿情分。”
顾窈将人扶了起来:“快别哭了,姐姐该高兴,想着给玉寰寻个驸马才是。”
听顾窈这样说,娴妃笑着应道:“这是自然,臣妾这辈子,也就只盼着她能寻个好人家,平安喜乐,就什么都不求了。”
顾窈又和娴妃商量起晋位的事情来,打算将沈贵人直接晋为静嫔,其他几个答应、常在,都各晋一位,也算是件喜事了。
容妃和虞妃,自然如料想的一样不在这晋封的名单里。
娴妃点了点头:“娘娘这般安排,就极好了。”
她思忖一下,有些迟疑的开口道:“臣妾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顾窈看向她:“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娴妃听她这样说,便开口道:“娘娘是不是忘了皇恩寺的那位,按理说,她当初是那样进宫的,也不叫皇上待见。可她到底是顾家出来的,娘娘若大封六宫时不抬举她一下,到底会生出一些闲言碎语来。”
“而且,她如今待在皇恩寺,一直没被接回宫中,这宫里宫外也不是没人私下里议论,拿着她这个顾家女说事。如今娘娘在这个位置上,不值当为着她叫人说道。倒不如也晋了她的位分,叫她当了那柔贵人,日后就留在太后身边替娘娘尽孝,也算是有了留在皇恩寺的正经名头。她到底是顾家女,有了好名声也是记在顾家和娘娘身上的。等到日后太后去了,不论是叫她继续留在皇恩寺替太后诵经祈福,或是去陵园替太后守陵都是娘娘一句话的事情。”
顾窈听完娴妃这些话,心中不由得感慨娴妃也是个聪明人。
其实,大公主萧玉寰多少也是有些像娴妃的。只是,过去娴妃被争宠遮蔽了双眼,才一直做出那些任性拎不清身份的事情来,如今这般,倒叫人高看她一眼。
顾窈笑了笑,对着娴妃道:“多谢姐姐提醒本宫了。”
娴妃见着顾窈没有因着这个动怒,心里头也悄悄松了一口气。她哪里不知那顾柔有多不得顾窈待见。可顾窈如今坐上这个位置,大局才是最要紧的,就如她所说根本就不值当为着那顾柔叫自己的名声有一丝半点的损害。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娴妃便告辞离开了。
后宫妃嫔听说娴妃被皇后娘娘请去了坤宁宫,俱是羡慕不已。她们自然知道,如今皇后娘娘执掌六宫,可有些事情还是放心交给娴妃来处理的。兴许今个儿娘娘叫娴妃过去,也是商量大封六宫的事情的。
她们是恨不得去娴妃宫中打探打探,可偏偏又不敢轻易动弹,叫人看出自己的心思来,反而弄巧成拙惹了皇后娘娘不喜。
所以,即便心中纠结着,也无人敢去打探。
翌日一早,一道大封六宫的旨意下来,一时激起了千层浪。
娴妃从妃位晋位娴贵妃,沈贵人晋位静嫔,自此便是一宫主位。其余诸多答应、常在也都晋位了。
这一道旨意,不知拉拢了多少人心,又叫顾窈这个皇后娘娘得了多大的贤名,无人再敢说皇后娘娘善妒,没见着娴妃娘娘都当了贵妃了,想想李家和太后做的那些事情,皇后娘娘可真是一点儿都不记仇,比起当初的穆氏来,不知有多喜贤惠大度呢。
还有那柔常在,当初算计着当了常在,若换作旁人管她生死,恨不得踩她一脚,叫她一辈子都翻不了身呢。可皇后娘娘却也晋了她的位分,叫她成了柔贵人,还给了她体面,叫她去太后跟前尽孝,这还担不起一个贤后吗?
便是有人泛酸,觉着顾窈分明是做样子,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和众人一般夸皇后一句贤德。
有脑子的人都看明白了,如今这位皇后娘娘别看年轻,城府和手段可是一点儿都不差呢。
第217章 传话
皇恩寺
苏氏听说娴妃晋位成了娴贵妃,怔愣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急急忙忙进了殿内,将此事说给了李太后听。
在太医的精心诊治下,李太后勉强能坐起来了,说话也稍微利索了些。可到底还是中风过的人,不过是比过去稍好一些而已。
听着苏氏的话,李太后急着想要说什么,吐出一个字,后头的字却是迟迟说不出来,竟是被自己的口水呛住,弯下腰去咳嗽起来。
苏氏忙上前给她顺了顺背,过了好一会儿,李太后才回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