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今天也不想进宫 第49章

作者:阿狸小妃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重生 甜文 正剧 穿越重生

  ……

  掌灯时分,御书房

  承佑帝听着崔公公的回禀,先是一愣,随即轻轻笑了笑,脸上竟没有丝毫怒意。

  “算不得是正经的出嫁?”承佑帝似笑非笑道:“你家娘娘真是,每每都能叫朕出乎意料呢。”

  崔公公瞧着这笑意,心中却是陡然一凛,不知道皇上这是恼了还是没恼。

  他心想,昭妃娘娘胆子也太大了些,这话也敢说出来。可转念一想,人家是和宜和郡主私下里说的,出嫁前和表姐妹说这些体己的话,又有哪里不对?

  要说不对,反该是他们这些偷听娘娘说话的人不对了。

  崔公公试探着道:“依着娘娘的性子,定不是心存怨怼,不领皇上的好意,多半只是无心之言罢了,皇上可千万莫要往心里去。”

  承佑帝拿起桌上的茶壶亲手执了缓缓倒满一盏清茶,水落杯中徐徐的声音叫崔公公莫名有些心慌,他虽最擅揣测圣心,可皇上此刻的心情,他却是不敢妄自揣测。

  承佑帝拿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才淡淡看着他:“你说,是当寻常人家的主母好,还是当朕的妃子好?”

  崔公公没料到承佑帝会这么问,一时愣住,想了想才答道:“回禀皇上,老奴以为,若能叫皇上许以妃位,这天下女子多半还是想要进宫的,毕竟,宫中的富贵尊荣,岂是外头能比的?不过娘娘这么想,老奴寻思着未必是对位分不满,无非是一片赤子之心罢了。兴许娘娘自小在绍兴长大,那顾老爷又没有妾室,这般的环境叫娘娘觉着当寻常人家的主母比进宫当娘娘要好。”

  崔公公说着,就感觉自己有些说的不对,连忙又添了句:“不过老奴瞧着娘娘是个清冷的性子,与男女之情上似乎还不怎么开窍,要不然,也不会好几回说出想去寺中修行,长伴青灯古佛的话来了。”

  崔公公说完这话便低下头去,不敢再说了。

  承佑帝喝完了手中的半盏茶,才徐徐开口道:“是啊,不开窍呢,你说,她若是一直不开窍,朕会不会有一日便失了耐心……”

  崔公公低着头,心中哎呦一声,着实给唬了一跳,他抬起头来不着痕迹看了看承佑帝的脸色,思忖一下,才带着几分忐忑不安开口道:“老奴以为,皇上既问了老奴这话,对娘娘的耐心该是比老奴以为的还要多的。”

  承佑帝听着这话,微微一愣,竟是笑出声来,指着崔公公道:“你呀,真是将朕的心思摸得透透的。”

  崔公公滞了滞,才想说什么,便听着承佑帝道:“你叫端嬷嬷出宫,往后便留在她身边伺候吧,再挑上一个宫女,加上上回朕赏她的那两个还有她身边那个,就凑齐了四个。”

  “也省的往后谁往她身边塞人。”

  崔公公一愣,这端嬷嬷可是皇上的乳母,一直是服侍皇上,打理皇上这边的事情的,皇上竟是开口叫端嬷嬷服侍昭妃娘娘去?

  崔公公都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他还寻思着皇上会为了昭妃那句“不是正经的出嫁”而震怒呢,哪里想到,皇上不仅不怒,反而是给了娘娘这么大的体面,他都要怀疑皇上会不会是给气糊涂了。

  只是眼下,崔公公不敢迟疑,忙应了声是,下去传话了。

  于是翌日一早,顾窈刚和老夫人还有苏婉用过早膳,就听外头有嬷嬷进来回禀,说是宫里头安排人进府了,说是往后便留在娘娘身边伺候,教导娘娘一些宫中的规矩还有进宫那日的礼仪。

  老夫人一听,忙叫人将人请了进来。

  三个人一进来,顾窈第一眼便看到了走在最前头的嬷嬷,一时眼底露出几分诧异和惊喜来。

  来人竟是端嬷嬷!

  她因着和承佑帝的事情和端嬷嬷私下里相处了几回,也得端嬷嬷出言指点,心里头对这位嬷嬷便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所以,见着她进来,她眉眼间便露出笑意和欣喜来。

  “老奴请娘娘安,请老夫人安。”

  “奴婢请娘娘安,请老夫人安。”

  端嬷嬷和身后一个宫女恭恭敬敬福了福身子,却是先请了顾窈安,才问了老夫人安。

  老夫人听着一点儿都没有介意,外孙女儿封了昭妃,和她便有了君臣之分,她巴不得有这份儿体面呢。

  老夫人和端嬷嬷说了几句话,便叫顾窈带着端嬷嬷和那宫女回了住处。

  端嬷嬷进了玉笙院的正屋,扶着顾窈坐在软塌上,便要跪地给顾窈行大礼。

  顾窈见着她的动作,心中吓了一跳,忙起身扶住了她的胳膊没叫她跪下去:“嬷嬷何必如此,我可担不起嬷嬷这一跪。再说,嬷嬷与我已是相识,还私下里提点过我,嬷嬷这样是要你我疏远了吗?”

  顾窈这话说得真心实意,并没有丝毫虚言,端嬷嬷笑了笑,眼底更多了几分亲近之意:“娘娘如此说便是老奴的福气了,老奴日后定尽心服侍娘娘,替娘娘周全。”

  端嬷嬷站起身来,指着身后的宫女道:“她叫琉璃,原也是在皇上身边当差的,皇上说了,往后就叫老奴,琉璃,还有原先皇上赏赐娘娘的含黛和撷荷,并蒹葭姑娘一同近身服侍娘娘。”

  琉璃跪地请安道:“奴婢琉璃见过娘娘。”

  顾窈笑着点了点头,又叫蒹葭搬了绣墩过来,请端嬷嬷坐了,自有丫鬟上了上好的茶,又有人领着琉璃出去了。

  接下来,顾窈便听端嬷嬷讲起了宫中的事情,还有一些规矩。

  端嬷嬷是宫中的老人了,所以讲起这些事情来很是熟悉,又能将很多东西都分析的头头是道。

  饶是顾窈前世便进过宫,听了端嬷嬷一番讲述,心中也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慨来。

  而在端嬷嬷眼中,顾窈对于宫中的事情理解的很快,也不禁叫她高看了几分。

  如此一下午相处下来,主仆之间便又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第68章 并蒂莲花

  承佑帝将端嬷嬷派到顾窈身边伺候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后宫。

  娴妃听着这消息,脸色阴沉的厉害,挥手便将桌上的茶盏全都推到地上。

  茶盏碎裂,茶水四溅,发出清脆的响声。

  “表哥这是要做什么?是怕我们害了那贱人吗?竟将端嬷嬷安排到了她身边?”

  宫女珍珠吓了一跳,却不敢出声去劝,自家娘娘的性子她是最了解不过的,这会儿在气头上,身边的人多句嘴都能招来一顿责罚。

  更何况,事关皇上,她们当奴婢的又哪里敢随意议论。

  正担心着,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大公主萧玉寰从外头进来。

  “公主,您快宽慰宽慰娘娘吧。”珍珠小心翼翼看着萧玉寰。

  萧玉寰点了点头,挥了挥手叫殿内伺候的宫女嬷嬷全都退了下去。

  她缓步走到软塌前坐下来,慢慢说道:“都到了这个地步,母妃还气什么?不是白白气坏了自个儿的身子吗?”

  娴妃咬着牙:“你父皇真是被那狐媚子迷惑了心智,色令智昏了!我进宫这么多年,从未见过你父皇对哪个女人这般上心过,不仅初封就封了妃位,竟还将端嬷嬷安排到了她身边伺候,生怕别人不知道南恩侯府住着的是他的心肝宝贝。”

  “当初我进宫,有太后和李家的缘故,也不过封了个娴妃,那贱人算是个什么东西,你父皇竟这般抬举她,丝毫不顾太后和我的体面?好歹看在玉寰你的份儿上,也不该这般几乎叫那顾窈压在我的头上啊。那顾窈还比你小一些,你父皇真是昏了头了。”

  萧玉寰听着娴妃这话,冷冷哼了一声:“母妃也太抬举女儿了,我怎么不知道父皇宠着哪个妃嫔还要顾忌着我的体面?这话要是传到父皇耳朵里,女儿也没脸再去父皇面前了!母妃是盼着父皇厌了女儿不成?”

  说这话时,萧玉寰的脸色也跟着沉了下来。

  娴妃听着这话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她的瞳孔紧缩,喃喃解释道:“怎么会?本宫万事都是替你想,怎么会想着叫你父皇厌了你!”

  萧玉寰淡淡看了她一眼,目光平静且疏离,她这种眼神叫娴妃心中莫名生出几分害怕来,竟是不敢对上她的视线,有些不自在的将目光移了开来。

  “您安安分分的,有李家和祖母在,父皇便会给您该有的体面。您若是不珍惜这份儿体面还要各处闹腾,说不得女儿也会被您给连累了。先帝朝那几个被先帝厌弃的公主,都是个什么下场?母妃您还记得吗?”

  “母妃得知道自己有什么,如今想要什么,然后行事说话才知道该怎么做。母妃又不是膝下有皇子的,只靠着女儿一个公主,还想争什么?便是李家,在父皇眼中也不过是个外戚,待皇祖母去后,父皇对李家还会继续如此宽容吗?女儿也不求您替女儿筹谋些什么,只希望您别招了父皇的厌,连累了我。”

  萧玉寰这话语气不算重,可字字都颇为诛心,娴妃被女儿这番话说的心里头顿觉委屈,一时脸色难看得紧,眼圈红了起来。

  萧玉寰见状也没有去安慰,只继续道:“女儿也到了成婚的年龄,等过些日子,女儿便求父皇给女儿招选驸马。所以为了女儿的婚事,也请母妃忍耐一二,莫要做出什么事情或是说出什么话来,叫父皇厌了女儿,连累了女儿的婚事。”

  听萧玉寰突然说起要招选驸马来,娴妃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她睁大了眼睛,带着几分不安道:“玉寰你怎么突然就有了这个心思,不是说想多在宫中留几年吗?你放心,你祖母和母妃定细细替你挑选,挑个最能配得上玉寰你的。”

  萧玉寰深深看了她一眼:“女儿的婚事自会去求父皇,女儿信父皇能给女儿则一门好婚事。母妃在宫中这么些年,竟连这道理都不明白。”萧玉寰忍不住笑了:“罢了,不说这个了,皇祖母这两日有些头疼,您去陪皇祖母几日吧,若能劝,就替女儿劝劝皇祖母,皇祖母往日里也算是个聪明的,怎么听了李家几个夫人的那些话,反倒钻了牛角尖,偏要将父皇往外头推呢?”

  萧玉寰说着,有些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便起身抬脚朝外头走去。

  娴妃有些不知所措跟着站起身来,见着萧玉寰跨过门槛,犹豫一下带着几分不安道:“玉寰,母妃会听你的话,不会做什么叫你父皇生厌,耽误你的婚事的。”

  “你皇祖母那里,母妃也会去劝劝。母妃不算聪明,这么多年了也学不会如何争你父皇的恩宠。可在母妃心里最要紧的便是玉寰你,母妃绝对不会耽误玉寰你的婚事的。”

  听着娴妃的话,萧玉寰脚步一顿,后背僵硬了一下,却是一句话都没有说,继续往前走去。

  娴妃看着她离开的方向,软软坐在榻上,眼中露出几分茫然来。

  ……

  这边,南恩侯府老夫人也正和长公主说着这事儿。

  “我还寻思着从府里挑选几个丫鬟跟着窈丫头进宫去,哪曾想,皇上一下子就赏赐了三个,加上蒹葭那丫头,正好凑足了四个,真是一点子余地都不留啊。”

  长公主听出老夫人心中的闷意,却是抿嘴一笑:“您怕是不知,那端嬷嬷过去一直是服侍皇兄的,之前还当过皇兄的乳母。”

  “皇兄能将她给了窈丫头,哪里还差这三个宫女。我打听过了,这琉璃、含黛和撷荷也都是乾清宫伺候的。皇兄这样安排,莫说是您了,便是我也着实有几分意外。”

  “不过,想一想,就不觉着诧异了,皇兄护着一个人,实在是能护到心里去,哪里容得旁人插手一星半点。”

  听着长公主的话,老夫人也跟着笑了笑:“也对,倒是我这老婆子着相了,有什么能比皇上对窈丫头的恩宠要紧的?”

  “咱们和窈丫头,本就有着血缘,那是打断骨肉都连着筋的,倒不必多琢磨什么了。”

  长公主道:“是这个理。”

  ……

  之后几日,礼部和内务府的人接二连三的的来南恩侯府张罗婚事,府里张红挂彩,透着喜气洋洋。各家的夫人和姑娘们陆续上门祝贺,盼的便是能和顾窈这个昭妃娘娘说上几句话。一时间,老夫人和静惠长公主也好生忙活起来。

  顾窈已是皇上册封的昭妃娘娘,自不会每个人都见,但一些身份贵重有些体面的,譬如几个长公主,还有宗室郡主,她也不好避着不见。所以短短一段时日,竟是认识了不少宗室贵女。

  顾窈生得极好,如今周身打扮和首饰都是承佑帝派人送来的,举止投足间自是透着几分贵气和淡然,和几位宗室郡主还有贵女相处起来,竟是一点儿也不露怯,丝毫都不逊于这些自小锦衣玉食养大的金枝玉叶。

  几位贵女心中自有计较,总算明白了皇上为何独宠这位娘娘了。言语间自然也是刻意示好,不叫顾窈有丝毫的不自在。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进宫前的最后一晚。

  饶是顾窈前世便在宫中多年,重生一回也早就做足了心理建设,等真到了明日便要进宫,心里头也不免有些紧张起来。

  人的心思可能就是这样复杂,自己虽然能控制一些,却无法全然做主。

  端嬷嬷看着自家娘娘手里拿着一本书,好半天了一页都没有翻动过,一副心神不宁又强装镇定的样子,忍不住抿嘴笑了。

  “娘娘莫要害怕,姑娘家哪个都要经过这么一遭。虽说宫门深似海,可皇上对娘娘如此宠爱,自会处处护着娘娘,不叫娘娘受了一丝委屈的。”

  “老奴也在皇上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皇上对于自己的东西,可是护得最紧了,容不得旁人碰上一下的。”

  正说着,蒹葭就捧着个剔红缠枝莲花纹托盘笑眯眯从外头进来:“娘娘,这是皇上差人送来的。”

  顾窈看着托盘上放着的盒子,伸手打开,目光微微一愣。

  只见里头放着一株红玉髓雕琢而成的并蒂莲花,莲花镂空雕刻,栩栩如生,次第绽放,甚是惹人注目。

  “姑娘,还有这花笺。”

  顾窈伸手拿起并蒂莲花旁边的正红描金云龙边花笺,展开一看。

  只见上头拿小楷写着金色的字迹:

  “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沼花开并蒂莲。”

上一篇:把师尊错当道侣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