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今天也不想进宫 第66章

作者:阿狸小妃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重生 甜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兔子似乎早已习惯了苏婉的气味,脑袋在她指尖蹭了蹭,毛绒绒的样子很是惹人疼。

  顾窈也跟着逗弄了一会儿小兔子,才递了一盏茶到苏婉面前。

  “这是惠州知府新进贡的柏塘山茶,味道浓郁,回味甘甜,姐姐尝尝。”

  苏婉听着不禁笑了:“竟是惠州那地方的茶,我还从未听过这柏塘山茶呢。”

  苏婉说着,拿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又轻嗅了下茶香,笑盈盈道:“果真是好茶。”

  “阿窈你喜欢品茶,如今进了宫里,自是什么都享用的到,想来内务府那些奴才总是要上杆子巴结你这昭妃的。我在宫外都听说了,如今皇帝舅舅很是宠着阿窈你,正可谓是宠冠六宫呢。”

  苏婉说着,压低了声音问道:“坤宁宫那位可有难为阿窈你?还有外祖母?”

  顾窈一愣,随即摇了摇头:“没有,皇后贤良淑德,我每次去请安总是笑盈盈的,没有难为过我。太后岁数大了,不喜人多,每个月里也只需去请安两三回,我礼数周到了,太后也不会说什么。”

  苏婉听了,点了点头:“这就好,如今阿窈你最要紧的便是有了身孕,这地位才能稳固了,无论外头人怎么说,你可千万别将皇帝舅舅推给旁人去。不然,可是要后悔的。”

  顾窈听得一怔,不由得脱口而出道:“外头有人说什么了?”

  她这话问出来,自己便先明白了,萧景珣这般宠着她,外头那些人能说什么呢?

  毕竟,自她进宫以来,萧景珣无一日不是宿在她的昭阳宫。

  她突然想到,每月初一、十五,皇上照例是要歇在坤宁宫的。

  明日就是十五了。

  她心里头突然有些闷闷的,又很快将这种情绪压了下来。

  苏婉听着她问,拍了拍她的手道:“不管说什么,阿窈你都不要往心里去,这宫里头认真的话你便输了。”

  苏婉原本是随意一句话,顾窈却是听得心头一紧,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答。

  最后,只能点了点头,问起了苏婉那日承平公府寿宴的事情。

  苏婉拿着茶盏的手一顿,轻声道:“京城里的寿宴不都是那样子吗,热闹的紧,老祖宗年纪大了,我瞧着气血虚得很,面儿上红扑扑的,不知道吃了多少补药,我瞧着心里头都担心得紧。”

  顾窈一听,便有些明白了:“这般长寿已是极少了,不过,承平公府定是太医经常去的,便是用些药,太医心中也是有数的。”

  苏婉点了点头:“这倒是,当晚辈的自然想老祖宗多活几年。只是,老祖宗这些年时有病痛,我有时候瞧着实在有些不忍心。”

  顾窈见着苏婉有几分伤心,便将话题转移开来,又说道:“我听蒹葭说长公主那日带了兄长一块儿去承平公府?可是真的?”

  苏婉听着顾窈口中的“兄长”二字,脸色微微变了变,点了点头:“母亲一向是个有主意的,想来也是因着阿窈你的缘故。阿窈你如今是昭妃娘娘,往后就这么一个兄长留在京城,总要打入京城的勋贵圈子的。这事情阿窈你来办容易惹来闲言碎语,母亲就不同了,母亲是长公主,想要抬举一个晚辈,谁敢议论母亲一句?”

  顾窈听了,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长公主一向尊贵,为着她着实是上心不少。

  这般想着,顾窈便起身去了书桌那边,从多宝阁上拿了一个画轴出来。

  “我知道长公主喜好前朝书画,这是前朝松妄的雪霁渔隐图,婉姐姐拿去给了长公主可好?”

  “还有,我闲时做了两件披风,一件是给祖母的,一件是给长公主的。”

  顾窈说着,便叫端嬷嬷去将披风拿了过来。

  两件披风都是蜀锦料子,一件上头绣着团寿云纹,一件绣着梅花点点,很是好看。

  苏婉一见着,眼睛便亮了,拿在手里细细看了许久:“阿窈绣的可真好看,可惜没有我的。”

  顾窈听了,有些不好意思。

  不等她开口,苏婉就扑哧一声笑了。

  “你如今这样的身份,便是给我绣了,我也不敢收,不然母亲头一个要训我的。”

  不等顾窈开口,苏婉就压低了声音问道:“可有给皇帝舅舅的?”

  顾窈摇了摇头:“我进宫才多长时间,能做两件就不错了,自是要先紧着长辈们。”

  “而且,皇上那里又缺什么。”顾窈想起之前她送他的兔子荷包,心里头就更加觉着理直气壮了。

  苏婉一听,便盯着顾窈的脸瞧,直瞧的她脸微微有些泛红,才问道:“胡说,我就不信你没有给皇帝舅舅送些什么?”

  “皇帝舅舅那般宠着阿窈你,阿窈可不能不疼皇帝舅舅。”

  顾窈听了,脸愈发有些红了,伸手往她腰间挠去,苏婉自小就怕痒,两人一时闹在一块儿,歪在了软塌上。

  “好阿窈,不要闹我了,我错了还不行吗?”苏婉一边笑一边躲。

  突然,门口传来一声威严的声音:“这是做什么?”

  苏婉和顾窈同时心下一紧,忙从软塌上下来,整了整衣裳,福了福身子。

  “臣妾见过皇上。”

  “宜和给舅舅请安。”

  萧景珣没有叫起,只径直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了,才将视线落到跪在地上的二人身上。

  在见着顾窈泛红的脸时,不禁皱了皱眉。

  “这不是南恩侯府,宫里头有宫里头的规矩,宜和你说是不是?”萧景珣朝苏婉问去。

  苏婉心下一紧,忙点了点头:“是,宜和知错了。”

  “嗯,那给朕说说,错在何处?”萧景珣下一句又问道。

  苏婉没有想到萧景珣会继续追问,下意识便朝一旁的顾窈看去。

  顾窈接收到她求救的目光,忍不住在心里头暗暗腹诽,她怎么好意思告诉婉姐姐,萧景珣是不喜她和她闹在一起。

  她回头朝萧景珣看去,想了想,便从地上站起身来,走到桌前倒了盏茶递给了萧景珣,轻声道:“皇上莫要吓着宜和了,宜和今日进宫是给臣妾送兔子来的,皇上不是答应臣妾将兔子养在昭阳宫了吗?”

  萧景珣伸手接过顾窈递过来的茶盏,脸色缓和了些,却依旧没有叫苏婉起来。

  苏婉听着顾窈叫自己宜和,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了些什么,忙小声求道:“舅舅,小舅母都开口替宜和求情了,舅舅您就饶过宜和这一回吧。您放心,往后在小舅母面前,宜和一定谨守规矩,记着自己晚辈的身份。”

  顾窈听着苏婉一口一个小舅母,不禁脸红到了耳根处,觉着这声“小舅母”好生别扭,她面红耳赤,忍不住朝坐在那里的萧景珣看去,露出哀求的目光来。

  他要是再不叫起,她都没脸待在这殿内了,生怕苏婉再说些什么。

  萧景珣看了她一眼,对着苏婉道:“行了,起来吧,你一向是个懂规矩的,舅舅知道。”

  不知怎么,顾窈听着他这话,脸红的愈发厉害了。

  他说苏婉懂规矩,是暗指这回是她不懂规矩吗?

  顾窈想到方才的确是自己先伸出手去挠的苏婉,一时就更加心虚了。

  苏婉听着这话,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头一回觉着圣心难测,宫中的日子果然不如外头自在。

  她站起身来,心中暗暗这般想着。

  这时,崔公公从外头进来了,走上前行了个礼,恭敬地道:“回禀皇上,太后听说郡主进宫了,传话过来叫郡主去慈宁宫说话呢。”

  萧景珣听着,对着苏婉点了点头:“去吧。”

  苏婉应了声是,对着萧景珣福了福身子,又对着顾窈福了福身子,道了句:“宜和告退。”这才从殿内退了出来。

  顾窈示意了端嬷嬷一眼,端嬷嬷亲自将人送了出去。蒹葭又去将披风和画轴收好,等过会儿送到郡主手中。

  萧景珣瞧着,问道:“是要送给宜和的?”

  顾窈摇了摇头:“不是,臣妾做了两件披风,给外祖母和长公主。”

  萧景珣听着,看着顾窈道:“没有朕的?”

  顾窈笑了笑:“那日臣妾不是送过皇上兔子荷包了吗?再说,这披风是做给长辈的,您是臣妾的长辈吗?若是,臣妾便给皇上也做一件。”

  萧景珣看着她:“胆子竟这般大了,敢拿这话堵朕的嘴?”

  “朕这便叫你知道知道,朕是你的什么人?”

  殿内伺候的宫女太监很有眼色的退了出去。

  ……

  坤宁宫

  穆皇后听着宫女回禀,说是皇上又去了昭阳宫,当即脸色一沉。

  “皇上就当真那么稀罕她?”

  “明日便是十五了,皇上若是也宿在昭阳宫,本宫还有什么脸面当这个皇后!”

第90章 弹劾

  掌灯时分

  顾窈坐在软塌上,手里拿着一本话本看着,却是有些心不在焉,好半天都没有翻动一页。

  端嬷嬷瞧着自己娘娘这般,心里头哪里能不明白,娘娘平日里最是稳重,可明日便是十五,依着祖宗规矩皇上是要去坤宁宫陪着皇后就寝的,但凡女子,哪有人愿意叫自己的夫君陪着别的女子,纵然穆皇后才是皇上的正妻,而自家娘娘只是个妃位。

  端嬷嬷在心里头轻轻叹了口气,心中对自家娘娘生出几分怜惜之情来,走上前去,轻声宽慰道:“娘娘也莫要太担心了,其实早些年皇后便恩宠渐淡,皇上便是明日去了坤宁宫,也不过是因着祖宗规矩,不好不给皇后脸面罢了。”

  “皇上心里头,还是最爱重娘娘的。娘娘千万别为着这事儿心里头太难受,若是病了就不值当了,这宫里头的女人,总要有这么一遭的。”

  顾窈听着端嬷嬷的话,轻轻笑了笑,放下了手中的话本:“嬷嬷说笑了,妻妾之别,我原先就是知道的。既是知道,又岂会因着这事情伤心?”

  “我只是看着话本中才子佳人的故事心中有些感慨罢了,嬷嬷不必担心,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哪里还想着要霸占皇上。”

  顾窈说完这话,莞尔一笑对着一旁的蒹葭道:“小厨房炖着银耳雪梨汤,这会儿该好了,拿过来分上几碗,咱们都尝尝。”

  蒹葭心下有些不安,下意识道:“娘娘不等皇上了吗?”

  顾窈摇了摇头:“皇上今个儿要在勤政殿处理宫务,便是过来这雪梨也炖的太过了,不如叫御膳房准备点儿别的。”

  蒹葭听着这话,也觉着很有道理,应了声是转身出了殿外,去了小厨房。

  不多一会儿,便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一个翠玉小碗,其余是五个白瓷碗,端嬷嬷将玉碗放在顾窈面前,才又将其余几碗分了下去。

  顾窈小口小口吃着碗中的雪梨,眉眼间带着几分笑意:“这徽州雪梨味道果然比别处的要好。”

  顾窈咽下嘴里的雪梨,对着端嬷嬷道:“如今天气比较干燥,明日再炖上一些吧。”

  端嬷嬷点了点头,不着痕迹瞧了瞧自家娘娘的脸色,见着娘娘脸上的笑是真的,并非是装出来叫她们安心的,心中这才松了一口气。

  娘娘心思通透就最好不过了,不然,等皇上明晚宿在了坤宁宫,娘娘心里头还不知怎么难受呢。

  而且,祖宗规矩,这但凡初一十五都如此,娘娘若是每每都伤心一回,这身子骨哪里能禁得住。

  她在宫中伺候多年,见多了这样的事情,总觉着这是常事,熬过去也就平常了。可如今伺候了娘娘一些时日,竟着实不忍心叫娘娘这般难受,所以娘娘能想明白,她是替娘娘高兴的。

  她觉着,皇上对娘娘的恩宠不假,别说是潜邸时了,皇上登基这么些年,对后宫哪个妃嫔这般在意过?

上一篇:把师尊错当道侣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