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巷来了个大美人 第149章

作者:溜溜猪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现在徐老大懒得搭理她,徐解放一天到晚的在那女人那边鬼混,只有徐老二一个人活出来个活人样儿,他听到这个消息倒是无感,冯燕文怀不怀,对他的打击倒是不大。

  但晚上徐老二也喝了一顿闷酒。

  真是没想到冯燕文现在也混得这么好了,挣这么多钱,难道全世界就他们家日子不好过吗?

  徐老二很是怀疑人生。

  此时的冯燕文已经在床上躺了一下午了,她哭笑不得的说:“我又不是残了,怎么就不能下床了。”

  王栓柱把鸡汤送到她手上:“那不行,医生说你要多休息。”

  他把电视机从客厅搬到房间,还给她拿了不少碟片过来,让她可以躺着看电视,冯燕文还真不是个能躺得住的人,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就躺不住了。

  “医生又没有说我不能动。”

  “至少今天要休息,你才跌倒。”

  王栓柱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还是要找个保姆,家里现在的活儿不多,但冯燕文怀孕以后,事情就多了起来,以前她是稀里糊涂的跟着人在外面吃的,中午就去面馆里面吃顿面,但现在肚子里有了孩子,这样吃营养就不太能跟得上了。

  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冯燕文。

  刚才其实医生也说了,冯燕文的这一胎怀相还行,就是有点孕反,吃东西不是很有胃口,这几天尤其厉害,闻到味道稍微大一点的东西,就恶心想吐,但她更害怕王栓柱的父母,以照顾她为由住进来。

  她不是很想给自己再找一对公婆了。

  “行,请保姆的事情你做决定,就在咱们长春巷找找,不用住家,给家里做两顿饭。”自动把早饭给撇开了去,做中午晚上两顿饭即可。

  王栓柱得了事儿,就出去了。

  没有人在面前转悠,冯燕文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起来在屋子里转悠着,手轻轻盖在肚皮上,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这里就有一个小生命了?

  当了母亲和当了母亲的感受不一样,以前虽然带着徐梦,也是从小带到大的孩子,感情不可谓不深,但有一个小生命从她自己的腹中孕育,这种感受更加奇妙。

  医生说这个孩子月份还很浅,但她身体还算康健,没有先兆流产的迹象,但她都是这个年纪的人了,也是要比小年轻主意的更多的,冯燕文在屋子里转悠了一阵,又去院子里溜达了一会儿,觉得累了就躺回床上去了。

  不一会儿王栓柱从外面回来,带回来了一个女人,刚好冯燕文跟她也认识,以前管人叫钱大嫂,现在留在家里的中年人,不好找工作的也多,王栓柱一说要找人,钱大嫂就打包票,说她能干好,王栓柱就带她来试工了。

  钱大嫂笑盈盈的看向冯燕文:“冯老师,要我做什么,你只管开口好了……”

  听冯燕文说完,自己就在外面忙活起来。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栓柱还多喝了几杯,醉是没有醉,但拉着冯燕文的手,晕乎乎的说了一堆话:“我跟你说,要是生闺女,咱们就换个大一点的房子,买一架钢琴,咱们让女儿学钢琴,要是跟梦梦一样出息就更好了……”

  比起儿子来,他更喜欢有徐梦那样的女儿。

  乖乖的,又懂事。

  等徐梦回来了,就抹不开脸跟她多说话了。

  倒是徐梦一回到家,听到了这个消息,高兴的原地转了三圈。

  “妈妈,你有没有不舒服?”

  下午吃饭的时候,冯燕文的胃口就不佳,钱大嫂给她炖了个汤,她捏着鼻子喝下去了,现在肚子里又饿,但一想到要吃东西就不太舒服,在这里不痛快一晚上了,这会儿陈大嫂下班了,全都是在折腾王栓柱。

  王栓柱脾气也好,任由她使唤,一晚上从这里转到那里。

  这会儿她说:“别的没什么,就晚上没吃多少东西。”

  摸着肚子想了一会儿说:“我想吃方便面,干啃的哪种。”

  脆脆的,现在想想就要流口水。

  王栓柱刚想说方便面没营养,看见她在咽口水,又把话咽进肚子里头去了,赶紧出去跑了一圈,买了几包方便面回来,冯燕文兴致勃勃的打开方便面袋子,啃了几口又觉得没滋没味了。

  “你妈妈这一下午都是这样,想着吃什么香就馋,真的吃到嘴里好像也没什么胃口。”

  王栓柱是怕她这样饿到。

  徐梦想了想:“我去给你泡一下,你看看能不能吃点。”

  说完转身就去给她泡方便面,结果面还没泡开,闻着这味道冯燕文就说想吃,夹生的面一气儿给吃光了,最后连碗里面剩下的那点面汤都喝得干干净净,最后擦着嘴巴意犹未尽。

  就连冯燕文自己都有些无语:“刚才我明明也不馋这一口的。”

  王栓柱:“……”

  孕早期实在是很奇妙的感觉,首先是会对莫名其妙的东西嘴馋,但送到嘴边未必想吃,又一阵喜欢很奇怪的吃法,比如冯燕文有一阵孕吐的厉害,但特别馋油炸食品,一想到各种炸货就馋的流口水,这段时间没少折腾王栓柱,好在他也乐意给她折腾,大概到了三个多月的时候,冯燕文总算不孕吐了,吃饭也恢复到了正常,这又是后话了。

  一进入到夏天,气温上升得快了起来,住宿的魏香经常一晚上一晚上的睡不着,这样不仅影响睡眠质量,也大大的影响了复习的效率。

  徐梦索性跟她商量,让她办走读,暂时住在自己家里。

  冯燕文搬出去以后,两姐妹就分开睡了,但如果魏香想搬过来住,徐梦可以跟黄晓莹睡,魏香睡当初冯燕文睡的那个小床。

  这样上下学也有个人照应。

  有了魏香做陪,徐梦现在上下学也不像以前那么害怕。

  但韩季明能陪她的时间相对也就减少了。

第129章

  那个阶段自己也经历过,韩季明知道有多辛苦,更多的是心疼她。

  但他更多的忙是帮不上,时不时的送点吃的慰问一二,这时候就显得五一那场演唱会很放松心情了,因为从五月份开始,徐梦几乎没时间出门,那场演唱会现场带来的氛围,也算是她辛苦生活的一点慰藉。

  再说韩季明自己也忙。

  就这样忙忙碌碌着,就到了六月。

  进入六月以后,京市就开始热起来了,这种热普通人或许还能抗,但冯燕文有些受不了,用她自己的话来讲,离开电风扇简直是不能活,现在再想想去年离开家的那会儿,那是多苦啊。

  七月可要比六月热多了,那会儿她还跟徐梦结伴在火车站卖西瓜呢。

  今年一入伏,火车站卖西瓜的人也多了起来,生意不如去年那样好做了,不仅火车站,就连学校门口都有,一到学生放学的时候,也是外面摆摊卖西瓜的生意最红火的时候。

  每次这个时候徐梦也想到去年卖西瓜的经历,也不知道张桂芬今年的生意会不会好些。

  有时候去菜市场,还能碰到她推着小推车来卖西瓜,冯燕文看到了就会买上一个。

  但今年的西瓜价格相对来说低一些,家里也不像以前那么困难了,冯燕文现在热又馋水果,家里几乎每天都会买一个西瓜,吃不完的还能拿去学校分给老师们吃,一点也不会浪费。

  自从冯燕文怀孕以后,黄晓莹也不像以前那么贪玩了,时不时的会过去陪她。

  徐梦却很少见到她了,这段时间冯燕文嗜睡,徐梦回来的稍微晚一点,都看不到她已经睡着了。

  这会儿冯燕文在家休息,刚好看黄晓莹跟三个孩子,在她院子里给西红柿施肥,几个人叽叽喳喳的聊着天。

  “我就说吧,西红柿再红一点,就会给小鸟偷来吃了,咱们这一片鸟儿可多了。”

  “那怎么办?”

  “把鸟儿都抓了。”

  “天上飞的东西,怎么抓?”冯燕文从屋里出来,摇着蒲扇。

  上午她还去一下学校,下午索性是不去了,课程也都安排在了上午跟晚上。

  现学校招了十几个老师,还专门招了个精明能干的人管教务,冯燕文现在只用专心上几节精品课,倒也没有以前那么忙了。

  原本装修的时候计划着也像刘进他们家的院子那样,做几列花圃,但黄奶奶这院子小,就在靠墙的位置一边砌了一排,花圃的面积没有那么大,种菜是只能种个寂寞,但冯燕文觉得种爬藤类的植物应该不错,于是买来了西红柿跟黄瓜的秧苗,就种在靠墙的那一排,也没什么打理,结果真结出来了东西。

  这黄瓜也就罢了,给点肥长得确实很好。

  但西红柿就容易被鸟儿偷,青色的时候也还好,一上色都等不及红透,就被鸟儿叼,偏这些小鸟儿又不逮着一个西红柿吃,这个吃几口那个吃几口的,就很可恶,四个人忙活了好一阵子,竟然是一个西红柿都没吃到。

  黄晓莹虽然也是农村的,但他们村鸟儿可能吃的东西多,并不偷吃西红柿,她也束手无策。

  刚好刘大姐进来,看见几个人凑在一起商量着什么,笑着问:“在干嘛呢?”

  黄晓莹带头叫了一声“刘师傅”,其他几人也这样叫她。

  刘大姐笑眯眯的走过去,就见他们几个围着两个被鸟儿啃掉的西红柿,正在商量着对策呢,哈哈大笑着说:“这鸟儿只看到红色的就会来偷,你们去摘几片叶子,盖在快红的番茄上面,这些鸟儿笨,只要看不到就不知道这里有红番茄。”

  刘进:“真的?”

  刘大姐以前也住平房,以前也种过这些,笑着点了点头。

  于是仨孩子满世界去找树叶子去了。

  冯燕文连忙招呼刘大姐进来坐,还要给她让椅子,刘大姐笑着摆摆手,自己熟门熟路的进屋搬了椅子,拎到廊下坐着,这一溜的平房,也就少数几家收拾得利索点,好多人家是搭盖出来的窝棚,窗户上面就是顶,一到这个天气热的不得了,以前黄奶奶家就是这样的房子,后来王栓柱接手,是披着一层大杂院的皮,其他的全都翻修过,屋子加高了不少,顶上甚至搭出来个平台,上面还撑了油布隔热。

  当初装的急,没来得及把顶上收拾利索了,这段时间家里有工人进进出出,刘大姐过来看,竟然是在旁边原来空的地方搭出来了个铁艺的楼梯,一直通向二楼。

  刘大姐说:“咱们这有限高啊,二楼不允许搭的。”

  冯燕文摇着蒲扇说:“不盖房子,也就在上面搭个架子出来,这阵子太热了,栓柱说在上面种点葡萄藤或者是其他什么的隔一下热。”

  不盖房子街道不管,但这一片的建筑都是一层,最多给楼上搞个阁楼出来,再不然就只能往地下发展了,有人从地下偷半层,再从天上偷半层,一层楼改成两层用,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刘大姐看了一下楼上,上面只做了几个木架子,工人们正在往上面运土。

  也就是他们家的房子,翻修的时候全部都翻成新的建筑材料,换其他人家的小窝棚,折腾几下没准就塌了。

  刘大姐有些羡慕:“也就是王栓柱翻得起,也舍得花这钱,这么多钱花下去,得一套商品房的钱了吧,还是他会心疼人。”

  要不说王栓柱有魄力呢,寻常人买这种房子,是因为买不起楼房,不然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日子,谁不羡慕啊,当初买家想还价,定金交了都不想要这房子了,要不是王栓柱愿意接手,这房子到现在估计还没卖掉。

  后来唐慧还想来闹,但见屋子都被扒拉成新的了,也不好意思再要房子了。

  冯燕文淡淡一笑,问:“您是来问楼上的事儿?”

  刘大姐这会儿才跟想起来似的,忙轻拍脑门:“哟,你瞧瞧我这记性,我看你是个文化人,有件事情想我问问你意见。”

  前面,几个孩子已经把树叶子找来了,正在研究着怎么绑在番茄上面。

  黄晓莹绑好了,刘进嫌不好,又要重新绑。

  还是冯老师人好啊,家风也好,要不是她家照顾,刘进几个现在的日子还过得稀里糊涂的,当初听说冯燕文要搬走,刘大姐心都凉了,心说要重新找租客,又是一个巨大的任务,没想到人家这么厚道,房子照旧租着,跟房东的关系维持得还这么好。

  刘大姐看他们还在折腾,忍不住过去搭了把手,示范着绑了一个,这才回来跟冯燕文继续说话。

  “是这样的,十月份市里要搞庆国庆的活动,区里可能要提前把活动办起来,我们街道也要出节目,你也知道咱们这边住的都是什么层次,唱歌跳舞的是不行了,我想搞个小品。”

  灵感还是来自于薛老太。

  把灵感来源说了一下,然后提了一下创作思路。

  冯燕文有些为难:“我这段时间在家也没别的事,按说你开口我也应该帮帮忙,但写剧本什么的,我不是很在行啊,我平常连电视都很少看的。”

上一篇: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