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溜溜猪
章老师问了又问:“真不改了?”
徐梦郑重其实的说:“您帮我看好了,不要被人改了就行。”
章老师显得比她还激动些,点了点头:“放心好了。”
报完志愿,还在学校看到了徐佳的身影。
张晓宇高高兴兴的告诉她,徐佳只是胡乱报了几个学校,她则是靠着本科线的边儿,报了一所并不起眼的大学,张晓宇的成绩考上本科也悬,所以她在大专院校这里下了点功夫,报了计算机专业。
“我听你的,既然学校挑不着好的,那就在专业上下功夫。”张晓宇问:“你呢?”
徐梦说:“我报了京大,现在还没对外面说,你不要跟别人讲。”
张晓宇吓了一跳:“可我在班上听徐佳说,你考的很不好呢。”
徐梦挑眉:“她倒是挺关注我的,连我考的不好的事她都知道了。”
这些事儿是从长春巷传出去的,刚开始她听到也挺惊讶,不知道这个流言的源头是哪里,但她也懒得去打听,被人惦记着当个出头鸟不好,还不如像现在这样保持低调。
而且她总算是明白了,那天谭会计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敢情是以为她没考上大学,跑来她家里做好人好事去了,徐梦竟然觉得这样也不错。
张晓宇说:“她倒是得意了,说是交上个什么朋友,可以帮她搞定工作,所以大学什么的读不读没什么关系,你说她还真有这个本事,能搞定工作呢?”
徐梦冷笑:“谁知道呢。”
两人正说着话,就看见徐佳正在跟人说着什么,眉飞色舞的样子,很是得意。
徐梦:“或许真的是吧。”
前世徐佳不就有“贵人”相助吗?
两人正在说话,背后出现了一个个子高高的男生,憋了半天跑到徐梦跟前,小声说:“徐梦同学你好。”
徐梦觉得他有些眼熟,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他是谁,就冲他点了点头。
方帅特地在她班级门口等她,没等到人就特地跑出来找,结果在理科班这里碰到了正在跟人聊天的徐梦,他鼓足勇气递上一封信:“我一直都很喜欢你,给你的。”
塞到徐梦手里就跑了。
徐梦莫名其妙,信被装在一个很漂亮的信封里面,信封上面还写了她的名字,字迹很是一般,徐梦毫不在意的把信封塞到书包里面,这已经是今天她收到的第五封信了。
张晓宇嘿嘿一笑:“魅力四射啊,美丽的女士。”
徐梦:“呸,我就不信你没有。”
张晓宇:“你都不问问对方是谁?”
徐梦:“有什么好问的,我都有对象了,我估计他们也没有想过我会同意,只是想给,那我就收下呗。”
这也是冯燕文跟她说的,好好接受人家的心意,如果别人只是送你一封信,或者一件小礼物的话,对方其实并不太在意这件事情的结果,他们只是想让你知道他们的心意。
张晓宇感慨:“我觉得你长大了,跟以前不一样了。”
徐梦说:“咱们都变了,不是吗?”
两人正说着话,魏香就过来了。
第140章
跟之前在学校相比,魏香是又黑又瘦,眼睛珠子倒是亮晶晶的。
今天全校师生都很放松,报完志愿的也不着急走,三五成群的拉着熟悉的同学说话,有些已经开始约起来中午跟晚上的饭局了。
徐梦在这个学校玩的好的不多,她只打算跟张晓宇和魏香聚一聚,,刚好看见她过来,两人齐齐朝魏香挥手。
魏香就是冲着两人过来的,小跑了几步,走到两人面前,两人见她一口气都不喘,脸蛋红扑扑的,就知道这段时间在家吃的好,养的也好。
张晓宇说:“你是不知道徐梦的魅力有多大,就站在这里一会儿功夫,就有四五个同学给她递情书。”
徐梦:“说这些干嘛,你不是说中午要出去吃饭吗?”
张晓宇说:“对了,京大那附近有家火锅店,生意可火爆了,但我估计今天去聚餐的人多,去晚了都没位置了,要么去等一等,要么换一家?”
她还挺想吃火锅的。
徐梦心念一动:“你说的不会是状元桥吧!”
张晓宇说:“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字,高考完了以后,那边生意简直爆了,好多来京市旅游的都去那边吃饭,说是图个好彩头,那些外地来的,把人京大清大当旅游景点来逛,不过我是听说那家的火锅味道好,价格也不贵,很适合学生消费,要不去那家?”
魏香有点心动:“我都可以的,徐梦呢?”
徐梦:“我随你们,那我们就晚一点去,一点要换桌,会多出很多桌子出来。”
要等时间才能吃饭,三人干脆就在学校四处转转,可能是因为要离校的忧伤,几人的心情又雀跃又忧伤,一想到告别魔鬼高三,自然是开心居多的,但高中也是一段不错的回忆,而且以后三个小伙伴是要分开了。
魏香说:“我打算报师范,学费便宜些,而且当老师也挺不错的。”
张晓宇点点头:“是很好的啊,你看看杨老师夏老师那样的,每年红包跟补课费都赚不少了,我听说夏老师被学校给批了一顿,还记了个教学事故,是因为你告了他的状是吧。”
老师被记了教学事故在档案上,是很不好看的,终身都影响升迁。
徐梦很意外:“我还以为最多被学校骂一顿呢,难怪刚才我没在你们班看到他。”
魏香也觉得解气,只是不够解气,她有事情要找徐梦。
“对了,你家那个停电宝我们家卖得差不多了,我小哥想在县城租个柜台卖,以后固定找你叔叔提货,现在流动摊点,还是有些人不敢买,你问问你叔叔会不会长期做这个。”
“啊,这么快就卖完了?”
“什么东西?”张晓宇问。
魏香说:“停电宝,其实大部分都是村里人卖掉的,这东西在我们农村用处比在城里大,早上我们出去捡菌子,晚上出门赶水,家里备上一台很实用,我们村跟我们家关系不错的,几乎都拿了一台,当初我们村长买回来还不肯告诉我们在哪里买的,我小哥拿着停电宝,晚上在外面晃一圈,结果就有好几家想要买。”
她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徐梦说:“倒不用太着急去租柜台,你们先在县城摆摊卖着嘛,提货的话找我叔叔就行,一次也别提多了。”
魏香眼睛更亮了:“你是不知道停电宝多好卖,刚开始只熟悉的人买走了几台,大家用过几次以后,觉得光亮大又不费电池,慢慢的买的人就多了,我觉得做生意未必是要多厉害的嘴皮子,方法也很重要,而且徐梦你教我的几招也很管用。”
“什么招?”张晓宇对做生意不是很感兴趣,但听到是徐梦教的,也愿意多听几句。
————
报完志愿,就等着结果了,也是一个揪心的暑假。
状元桥火锅店的生意,却没有因为气温和学生放假受到影响,一进入暑假以后,生意却越来越好。
火锅料销售打开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也知道了状元桥的来历,刚开始是猎奇的心态过来吃一顿“朝圣”的火锅,来这里吃饭的大多数是外地来京旅游的学子。
暑假一到来,京市的旅游也一时之间起来了,但凡有父母带着孩子来京旅游的,大部分就会来京大这附近转转,来了就会来吃个状元桥,这名字起的好,意头也好,所以本来张明卿都安排好了的暑假淡季给员工的休假也泡汤了,营业时间还要往长了延,好在她店里的生意一向不错,员工们倒也习惯了这些节奏。
而这边一忙起来,找工厂的事情就耽搁了。
现在火锅料还在原来的地方加工,地方不大,就算是多招几个人,加工的量也有限,工厂做起来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这段时间店里的生意也好,张明卿想给自己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忙的脚不沾地的。
刚巧听人说徐梦刚刚带着人吃完饭,张明卿就追了出去,正巧赶上了跟人才分开的徐梦。
“徐梦,你还没走啊。”张明卿三步并作两步的跑来,一边跑一边还气喘吁吁:“志愿报完了吗?”
徐梦点了点头。
张明卿也懒得跟她废话,一把就拉住了人的手:“你去帮我看个工厂,有朋友给我找了几间厂房,我这都没时间去看,你去看一眼,能做车间的话,这段时间就要定下来了。”
要不是刚才去过她店里,还真不知道生意这么好了。
“行,我跟谁联系,你给我一个联系方式。”
“你跟我去一趟店里。”
张明卿说完,就把人往店里领。
这会儿店里已经开始收拾午市的桌子,新招来的员工比较多,大多数都不认识徐梦,刚才还是宋霞瞧见了她,才去告诉张明卿的,徐梦没想到自己吃个火锅也能被抓壮丁,心中有些悲愤。
等到了张明卿的办公室,她从办公桌的抽屉里面翻出来一个小本子,她又拿出一支笔出来,用嘴下了笔帽,填了几个联系方式给她:“这几个,你跟这人聊一下,主要是看车间有没有地方可以垒灶,厂区的环境怎么样,还有车间是否能用明火……这些跟这些。”
徐梦看了扶额,这么多地方,要一个一个去看,那肯定要花不少时间。
“行吧!”
张明卿顿时就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没办法,现在销量变大了,光咱们那个地方,换成两班倒,都忙不过来,现在那边只能做加工厂和仓库,光打包的都有三个人,地方太小了,产量也受限,招人我都不敢海了招,你介绍的那个人是真不错,京市这边的销售,光她一个人就占了三成。”
说的是虎子妈。
一部分是代理商直接找店里提货,另一部分就是虎子妈带的这些人,在火车站和景区专门找外地人销售,刚开始生意还不是很稳定,但高考前后,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来,光这一部分的提货量就翻了倍。
本来想的事,谁会在夏天吃火锅。
但明显客人不这样想,店里面热得厉害,张明卿只能在店里加装了两台空调。
春兰的窗机,大几千一台,贵得厉害。
徐梦拿着那一连串的地址,深感现在国企开始在走下坡路,南方的工厂和小企业,对这些工厂的影响也挺大的,大部分都是国营企业关掉的车间或者仓库,有些公司周转不灵的,就想要租掉一些厂区,缓解缓解厂里的经营压力。
拿到了小笔记的徐梦,当天就安排去看厂房。
大部分都是跟工厂的办公室联系,一个电话打过去,有些态度比较好,愿意在电话里面简单的讲一下情况,有些脾气比较暴躁的,三句两句都不愿意多讲,一言概括就是让你先过来看一看,电话里面是一句都不想多讲。
这些人首先被徐梦排除了,哪怕厂房合适,以后跟这样的房东打交道也是够闹心的。
电话里面能沟通的,先问清楚想出租的厂房多大,能否开明火,有些厂房是以前做仓库的,出租的又是楼上的房间,肯定不能垒灶台,这些也要排除。
刚开始跟人打交道也有些张不开口,说着说着就说溜了。
等打了五六个电话,徐梦被人挂断电话也不会生气了。
排除了一圈以后,徐梦锁定了几个地方。
一个是棉纺厂的食堂,南方小工厂兴起以后,对国营的棉纺厂打击最大,棉纺厂早就不是炙手可热的国营单位了,这几年厂里的人口也缩减了很多,其中一个食堂就空了出来。
徐梦马上给张明卿打了电话,说:“我看着这个厂子是最好的,以前就是食堂,灶都是现成的不用垒,关键是地方太大了,加上工人们吃饭的地方,一共有一千多平方。”
“租金多少?”
“月租金三千。”
“你等等。”张明卿在那边直起身子,拿起笔记录:“位置在哪?”
“棉纺二厂。”
“棉纺二厂,他们厂怎么会有房子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