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巷来了个大美人 第168章

作者:溜溜猪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就看到一家装修得很漂亮的培训学校。

  “……那家培训班的老师,这个老师作风有问题,之前她爱人去学校闹,她是被学校开除了的,我们学校的姜校长可不一样,她以前可是十七中的一级教师,墙上还挂着她的一级教师证呢。”

  两个很年轻的姑娘,正拉着人往店里面走。

  这家店是新装修的,就开在大马路边上,只是这条路徐梦从来都不走,要不是老大他们绕路经过这里,都没留意到这里也开了一家培训班。

  要说规模还是这家比较大,装修也很新,店里光招生的都有两个,透过窗户能看见里面还有家长坐在里面喝茶。

  被拉着的孩子家长本来还有几分不情愿,半推半就的进了店,店员马上又送过来了一杯热茶,这个天站着说话也挺热的,家长于是也就坐下来,跟店员聊了起来。

  窗户就在那边,几个人说话的时候又没有避开别人,哪怕站在马路上,也能听清楚里面在说的那些话。

  徐梦竖起耳朵在听,越听就越生气。

  开培训班没问题,开一样的课也没有问题,但这家培训班把从这里路过的家长都拉进了他们店里,软磨硬泡的让人报班,除此之外,话里话外还针对冯燕文,把之前冯燕文被学校停职的事情,说的很不堪。

  而且仔细一听,这机构背后的老板,不是姜好好又是谁。

  故意在附近开这么一家店,又故意来这里抢生意,说她是无心的也没人会信吧!

  徐梦简直要被气笑了。

  还不等她发火,店里突然冲进去一个中年女人,指着店员们就问:“你们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别人好端端的路上走着,也能给你们拽进店里去了。”

  店里那几个刚进去的家长面面相觑。

  女人说:“我本来是想让家里人报冯老师的培训班,结果你们猜怎么着,我婆婆才经过这家店门口,就被人拖进去了,跟灌了迷魂汤一样哄着人掏了钱,你们这里到底是培训的还是骗钱的机构,有这样的培训班吗,哄着她晕头晕脑的报了一年的班,我要退班。”

  两个业务员马上就变了脸色,高个女人说:“你搞清楚情况再骂人,我们可是正经的培训学校,我们这里的老师,可是十七中的优秀教师,不是那种外面的野鸡货色。”

  家长摇头:“我要退班。”

  矮个子女业务员说:“报名了哪有说退就退的,再说了我们校长也是很权威的,可比姓冯的老师好多了。”

  徐梦看着好戏,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这人分明是针对上他们了,那么来互相伤害啊,谁怕谁啊:“刚才明明看见你们把人硬拽进去,那两个大姐还没走,还在里头喝茶呢,而且你说谁是野鸡货色,是你们老板姜好好还是我们冯老师,据我所知,姜好好才是走关系进的学校吧,为了进学校还顶替了别人的岗位,那就是个关系户啊,我还从没见过,高中和中专都没考上的重点学校教师,真是长见识了,她自己才是被学校开除的吧,我们冯老师是为了招呼家庭,才办了病退的,现在十七中还留着有她的档案呢。”

  这家店开在这里以后,过于高调了。

  敲敲打打的装修了一个多月,然后就隆重开张了。

  店里那两个女业务看着油腔滑调的,见到不同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推销办法。

  而老蒋当初就是这样被拽进店里来的,汤萍正是老蒋的儿媳妇。

  而此时汤萍刚好看到了业务员招揽客人的这一幕,气的肺都要炸了。

  汤萍是铁路上的职工,自从上了冯燕文的课,对冯老师简直佩服得不得了,也意识到了提前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于是也打算给孩子报名辅导班,也给孩子打打基础,于是把这件事情交代给了带孙子的老蒋去办。

  老蒋得了钱,便带着孙子来报名,走到冯燕文店里,问了价格以后,就开始还价,这也是她平常去购物的正常操作了。

  价格都是定死了的,大家都是熟人,这班里至少有一半的人都是熟人介绍来的,给一个降了价,其他的要怎么说?

  但老蒋还想从这笔培训费里面截留一点,留着给自己零花。

  而且老蒋深谙砍价之道,平常去外面买东西就是这样,只要她抬脚往店外走,老板们一般都会留人。

  谁知道老蒋头都走了一大截了,还是没人来拦她,这个时候恰好有一群人闹哄哄的进了学校咨询,赵婧哪有时间搭理老太太,忙着去应付那些人去了,老蒋在街上徘徊很久,走到了好好英语培训班那里。

  先是有年轻漂亮的女业务,拉着老太太的手就进了店。

  然后又有人泡了热茶,把人请到沙发上坐着。

  全程不说别的,左一句“阿姨”,右一句“您对您孙子可真好”,就把老蒋忽悠的五迷三道,最后钱是怎么掏出去的她都不知道,回去就跟儿媳妇说名已经报了,这事儿汤萍也一直没追问。

  直到今天去送孩子上培训班才知道,原来婆婆报的根本不是冯燕文的培训班。

  刚巧她又认识姜好好,那次试讲课她也是去听了的,后来闹出来的那一系列的丑闻,当时在系统内也是个大笑话,所以一看到是姜好好办的班,她当时就觉得恶心死了,气冲冲的就回了家。

  于是回家一报名的具体经过,老太太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所以然来。

  这怎么好跟儿媳妇说,难道跟她讲就是因为这两个业务员嘴甜,还给她许了好处了,她才报名的,但他儿媳妇也不是个好惹的,直接冲到这家培训班来找人麻烦。

  这个时候姜好好刚好在店里,听到外面的喧嚣声,于是走了出来,刚好看见这一幕闹剧。

  “你好,我是这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看到姜好好,汤萍就明白了,姜好好那天在铁路局干了什么事,整个铁路局的人恐怕都知道了,上了铁路周刊,最后被人捅出来这事儿是她冒领的功劳,脸皮有多厚算多厚,后来这事儿闹出来的笑话,到现在都有人提起,花了两百多报了这么一个培训班,这不是骗钱是什么。

  不管三七二十一,汤萍冲过去就说:“退钱,你给我退钱。”

  进了钱包里面的钱,怎么可能掏出来,姜好好皮笑肉不笑的说:“这位家长,报了名就不能退钱,这是我们培训班的规矩,我知道你对我们这个店不熟悉,可能还是听了有心人的挑唆,不过没有关系,我给你好好介绍一下,我们这家培训班,可是十七中的王牌教师组织的培训机构,这些人可都是教好学生的。”

  汤萍认出姜好好来,姜好好未必认识她。

  汤萍却是更生气了:“什么优秀教师,就你这样的,我真是看不上眼,上课跟背书一样,你自己到底是个什么背景,也不用我去点名,大家都是体面人,不要在大街上撕破了脸皮。”

  退钱是不可能退钱的,退掉这一个,就会有无数个来闹事。

  她开这个培训机构,一方面是为了给冯燕文添个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赚钱。

  哪有这么轻松就给人把钱给退了的。

  于是姜好好想到今天在冯燕文学校看到的那一遭笑话,也选择了报警处理此事。

第151章

  这回轮到徐梦母女做吃瓜群众了,没想到姜好好这么顶,她还报了警。

  汤萍成那个闹事儿的了。

  姜好好没想过这两件事的性质有什么不一样,而且这年头打开门做生意,哪有交了钱要退货的道理,姜好好觉得既然徐梦能够报警解决此事,她也可以依样画葫芦。

  这瓜一口气吃不完,徐梦跟冯燕文两人叫上正吃瓜吃的开心的老二,回去了。

  老二虎头虎脑的:“阿姨,刚才那个阿姨不会有事儿吧?”

  冯燕文摇了摇头:“应该没事的,她这事儿的情况跟那天来咱们这里闹事的那人可不一样,只是这个人,怎么阴魂不散来这里开学校了。”

  看这个学校的装修,和里面刺鼻的味道,想必装修好还没多久。

  姜广东因为经济问题被查了以后,被关进去了,家里的一干人等也受到了牵连,该处分的处分了,该开除的也开除了,姜好好也因为学历造假,被开除出了教师队伍。

  可就算当时对姜家的打击很大,但姜广东这些年弄出来的家底也不少,人进去之前,姜家达成了一致,也留下了不少钱财,姜好好在一番骚操作过后,也决定开一家英语培训班。

  只是她的心没用在正道上。

  姜好好从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但却对钻空子很有经验。

  她觉得这个市场能做,是因为现在市面上的培训班不是很多,在京市这种大城市来说,能出得起补习费用的家庭还是不少,冯燕文能在一年之内,就把补习班做到这个规模,也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咱们也得想想对策了,她们这样销售,恐怕去咱们那边的客户都会来他们这边。”

  老二的小脑袋一点一点的,这孩子一向喜欢留意各大八卦的走向,听到这些就可兴奋了,大眼睛看看冯燕文,又看了看徐梦,觉得大人的世界好复杂。

  徐梦脑子里面突然灵光一现:“这还不简单,咱们也做广告啊!”

  冯燕文:“广告,就咱们这个规模,做什么广告啊,而且你打算请什么人,明星来唱歌儿呢,还是搞个剪裁啥的。”

  这些都很贵,现在已经有明星到处走穴挣钱了,五万块能请个说的上名字的明星来,唱个几首歌就走那种,这年头还有雇个车,在车上撒小传单的,营销方法可不太传统。

  徐梦还真认真的想了想:“比如说去学校门口发小传单,这些可以请人。”

  老二眼睛一亮:“要请人发传单,你看我们几个怎么样?”

  一双大眼睛很诚恳的看向徐梦。

  徐梦挑了挑眉,看向他。

  老二马上毛遂自荐,拍了拍胸脯说:“真的可以雇我们啊,去年我们不是还帮着卖地图吗,而且这附近我们几个最熟悉了,等我们放学就去发传单,这个我知道的,我还能帮你们说广告词儿呢。”

  这几个孩子有空没空也跟着学,现在也会说不少对话,老二一开口,居然还能说上不同类型的句子,日常的对话他几乎都能对得上。

  徐梦很惊讶:“你不错啊老二。”

  老二顿时得意洋洋起来:“那是必须的,以前艾玛在这里的时候教我的。”

  小艾玛都走了很久了,但留给几个孩子的沟通技能还在,她偶尔着急了还是会飚几句英语,所以几个孩子硬着头皮学,这倒使得他们的英语应用,竟然比很多初中生都要强些。

  冯燕文笑着说:“那行,我雇你们给我发传单,但你们知道给谁发吗?”

  老二鬼头鬼脑的:“我懂的,发给家长嘛,然后还要给他们介绍学英语的好处。”

  这孩子,真上道。

  冯燕文满意的点了点头:“行啊,那我就暂时雇佣你们一个月,你们就瞅着放学的时间,往等孩子的大人堆里钻,给他们介绍我们学校,有人要问学校的地址啊,基本的情况介绍啊,你们也要说得上才行。”

  老二马上表示这不是什么问题,有需要的话他晚上还能跑一跑中学。

  不过冯燕文则表示中学校门口就不用发了:“一是晚上不安全,二是发给学生的效果也没那么好,你们就在附近的小学里面发一下,别的就不用了,这个学校发一段时间,又换另一个学校发,不用跑太远,太远的地方别人也不会乐意跨区来咱们这里上课。”

  老二回去就跟老大两人商量,老三还小可以自动忽略。

  老大一听也觉得行:“可以啊,我放学后去附近的小学,你就逮着咱们小学的家长跟前发,知道要说些什么吗?”

  老二拍着胸膛说:“这有什么难的。”

  兄弟两个就兴致勃勃的商量起这事儿来,两小孩儿有卖地图的经验,设计起一套营销方案来还有模有样,两人商量好以后便去找冯燕文。

  冯燕文听了果然很满意:“这样吧,一天给你们五块钱的工资,如果能拉到人来报名,拿着传单来算你们的业务的,可以给他们送一节试听课,你们的业务再给你们一个人头算五块钱的提成,怎么样?”

  兄弟两个听了果然精神大震,都等不及开学,催促着冯燕文去印传单。

  冯燕文没想到这两兄弟干起活儿来有板有眼的,就在徐梦跟前提了一下。

  徐梦比划了一下:“我也想好了,咱们学校也可以宣传,拉一个大大的横幅,上面写着——庆祝我校第一批学员徐梦梦圆考场,金榜题名,考取XX大学,其中英语成绩高达99分,这叫炒作,炒作懂不懂,别人家还请了高考状元去做广告,你这里有个现成的本状元不用,留着过年啊。”

  冯燕文的嘴巴张的大大的,心说女儿什么时候脸皮这么厚了。

  但说的好像还挺有道理,这几天电视上陆续能看到某状元给补脑液的代言。

  徐梦的成绩出来以后,街道就准备挂横幅了,当时还是冯燕文表态,觉得应该低调一点,等到录取通知书拿到了再挂,这几天街道就在筹备着挂横幅的事情。

  徐梦继续天马行空:“你还可以请我帮你打个广告呢,要不要干。”

  冯燕文用一种很神奇的眼神看向她,目光一点点的就有了焦距,慢慢的聚拢了起来。

  突然一合掌:“干。”

  说干就干,冯燕文让赵婧找到了附近的广告公司,先印了横幅,又找人给徐梦拍了张照片,做成了广告图片,拉成了一个大大的横幅,下书小字——1991年京市文科第三,区第一的字样。

  她长得又好看,海报一印出来,跟明星广告似的。

  于是难受的人就成了徐梦,燕文英语学校在大马路边上,每进巷子之前都会走过那一段,徐梦每次不小心走到那边,抬头看到自己的大幅海报,都有要用脚趾扣地的冲动,而她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自己成了长春巷的名人。

上一篇: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