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溜溜猪
他都快哭了:“我怎么老忘了呢?”
徐梦觉得无解:“我也很困扰啊!”都教了好多次,他还是会忘记,她比较困扰的好不好。
老三老气横秋的拍了拍老二,但他人小够不着老二的脑袋,只能拍到屁股,一副要安慰不安慰的样子。
老二顿时跟炸了毛的猫一样跳了起来:“老三,别拿我当小孩儿一样的拍。”
这不是老大经常做的动作吗?
徐梦跟冯燕文都被这几个孩子给逗乐了。
总算是把这几个孩子给送走了,晚上吃完了晚饭,徐梦又看了一会儿书,等到晚上躺床上的时候,徐梦突然想到了办班的事。
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确实不是回事儿,得找到一个方向才行。
得开班,收多一点的学生才能挣到钱。
————
第二天徐梦从学校回来的时候已经十点半了,一路上打了好几个呵欠。
进了院子,客厅里面的灯还在亮着,借着微弱的灯光看见冯燕文还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徐梦把自行车停好以后,院门也给锁好了,才背着书包慢吞吞的往里屋走。
冯燕文还在聚精会神的做着教案,听到推门的声音,才注意到有人进来,连头都没抬的跟徐梦说:“自己泡个奶粉吧,热水瓶里面还有热水。”
见徐梦还在看着她,冯燕文下意识的扫向自己桌上的教案。
这有什么好看的。
徐梦看的不是这个,她指着桌上的宣传册说:“这上面怎么没凸显你的学历跟资历,把大学印上,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十七中任教五年。”
冯燕文的宣传册做的也太不吸引人了些……
“这样好吗?”毕竟她当初是被学校给清退的。
徐梦把书包搁在桌子上,随手抽出来了个箱子,翻了翻里面的零食,发现又少了好多,肯定是老二那个油滑的小东西往妈妈身边凑了,冯燕文特别喜欢小孩子,总是忍不住给他们好吃的,这几个小孩子呢又是你对他们好,就会像小狗儿一样,巴巴的往你跟前凑。
都是没爹没娘的娃,怪可怜的。
别说,有钱人家里淘汰掉的零食味道也不错,徐梦在里头随手一掏,找到了自己想吃的,抱着箱子坐在椅子上吃了起来,看到前不久冯燕文淘回来那个半成品的中药柜搁在墙根边,她买回来那几天还兴致勃勃的要翻新,结果这几天忙着教案的事,丢到一边就不管了。
“有什么好羞耻的,大学不是你自己考进去的吗,学校的资历也没有骗人啊,这些都是最亮眼的东西,为什么不写上去。”
冯燕文咬了咬牙:“行,我加上去。”
第二天刚好是周日,徐梦他们学校一周放半天假的日子。
下午张明卿带着团团过来补习,又带来了一大堆东西,她在冯燕文这里住过几天,知道这对母女过的清苦,后来她回去了,但一直记挂着冯燕文,两人有共同的小秘密,也算是莫逆之交。
冯燕文带着团团去上课,只有徐梦在。
张明卿挺喜欢这个姑娘的,听说小时候身体不好,父母下牛棚的时候不敢带上她,所以丢在了亲戚那里,听说那一家人对她又不好,这么多年也没长歪,也怪难得的,听说还是个很有主意的女孩儿。
“梦梦,你妈妈现在带的学生多吗,她自己是怎么规划的?”
徐梦想了想:“还在接家教,周末的时间还空了不少,阿姨怎么了?”
“我们单位有些人知道团团补习有进步,还找我打听她来着,但我见她一天下来也挺忙的,怕她安排不上,你大概知道她什么时候有空吗?”
铁路局可是个大单位,几千号的员工恐怕有,福利跟待遇都很好,员工普遍富裕。
徐梦刚想把冯燕文空出来的时间整理出来,话到了嘴边又止住了,她想了想继续说:“阿姨,你们单位有没有人想提前学英语啊,就这样说吧,英语跟别的科目不一样,提前学了有个积累,孩子读初一的时候接触到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很难了,其实我们初一的进度还是有些快的,有的学生跟不上进度。”
加上有些老师本来就是半桶水的因素,有的人一入门就是hard模式。
“还真是!”想想团团初一的时候就抱怨老师讲的快,张明卿就有些后悔,没早点找个老师带她入门:“那你说说,到底是怎么个差别?”
“就这样说吧,咱们七岁读一年级,到初一的时候都十二三岁了,这么大年纪才开始接触到新的语言,是很难学的,最开始尤其是要学透了,不然后面整个都是懵的,您也知道语言是越早学越好,有利于培养语感,您知道为什么我英语成绩好吗,我可是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英语了,不然以初一那进度,一上来就学对话,说实话我觉得太快了。”
这是她站在学生角度的吐槽。
刚好这也是困扰团团的地方,初一的时候她没少哭,哪里用单数哪里用复数,老师怎么就没讲清楚,一笔带过了呢,有的单词又没有复数形式,什么鬼!
这一点刚好戳中了张明卿的痛点,冯燕文就是从最开始梳理,一点一点的教团团。
刚开始她还觉得冯燕文讲的太慢,但后来才发现,这种方法才是最适合团团,虽然短期内成绩没什么进步,但团团没有以前那么厌学了,就冲着这一点,这课她还继续给团团上着。
从第二个月开始,团团的英语成绩一点点的进步,嘴上挂着的动不动就是冯老师,她经常跟同事的孩子们一起玩,冯燕文的名声也是那个时候传出去的。
“那麻烦阿姨在单位里面问一问,要是有人想入门学的,就推荐到我妈妈这里来,也不用那么刻意,随口提一句就行,免得影响您在单位的形象。”
这叫软广告!
张明卿也被这个小姑娘给逗乐了:“我有什么形象啊。”
但她也对这件事情上了心,格外的留心了起来。
自从上次回去,张明卿就没跟婆家闹了,简单来说闹也没什么用。
真的要离婚,除了手里的那点钱,她连什么都保不住。
她不闹,婆家那样的体面人家,给她的补偿也不少。
“给了我一笔钱,我拿来买了个商铺,放租出去了。”张明卿淡淡的说,眉眼中是另一种神采飞扬,她看到冯燕文现在的样子,觉得女人自立自强最重要,她虽然有份工作,但走出去没有冯燕文这样的底气。
到底在怕什么呢,她还有份稳定的工作啊。
最后她想明白了,她怕失去现在的生活跟体面,也要为自己筹划一二。
冯燕文很意外:“你不买房子了?”
“房子租出去也麻烦,买商铺更好,转手就能出租,租金也高,这事儿谁我都没说,只给你说了。”张明卿笑了笑,语气里面充满了无奈:“我的那些朋友,都是耳朵里进去,嘴巴里出来的,单位的同事也有算计,娘家啊——”
娘家那些人还不如朋友呢,当初她嫁得好了,父母只有一句话:“以后养老都要靠你了。”
等她日子稍微好过些,就叫她拉扯拉扯弟弟。
然后是舅舅,甚至是表弟表妹……
为什么婆家的人那么看不起她呢。
让他们知道自己买了商铺,第二天就能杀来京市,找她把商铺要过去。
有些女人嫁了人,就没有家了。
娘家没有你的位置,在婆家你也是外人。
但张明卿想明白了,谁说女人要靠别人呢,她也可以靠自己成一个家。
买商铺还是冯燕文给的灵感,上次冯燕文去问王栓柱房子的价格,让她注意到了商铺,后来打听了一圈,才知道商铺原来更好出租,同样价格的商铺,出租的价格是房子的成倍,甚至好几倍。
有些话不用说出口,冯燕文立刻就懂了,只有她跟张明卿的夫家没有任何牵扯,又是能同病相怜的人,算是一样的人吧。
没过几天,张明卿就介绍了工会领导给冯燕文认识。
她还提议冯燕文:“跟工会搞好关系,他们在单位里认识的人多,资源也多。”
说话又看了徐梦一眼:“最好带上你女儿一起。”
冯燕文的那个女儿,可不是简单人。
第32章
是铁路局自己有需求,恰好张明卿留意到了,于是她牵线搭桥,很快就跟铁路局工会的领导取得了联系。
这人名字叫黄梅,四十几岁,个子瘦瘦小小的,看上去精明强干,一见面就毫不遮掩的上下打量着冯燕文。
“冯老师,听小张说你在办英语班,现在学的人多吗?”
冯燕文张了张口,她嘴巴笨怕说话得罪人,眼睛看向徐梦。
徐梦赶紧上前,手里递过去一个礼盒,推搡了半天黄梅还是收下了,她笑着说:“您好黄主任,我妈妈之前做的是一对一的培训,学的人不是很多,但现在报名的多了,她才想到要办培训班。”
也就是说,现在培训的人也不是很多。
“那方不方便给我们的乘务人员做个培训,主要是一些日常用词这类……”黄梅也觉得自己词穷,冲冯燕文笑了笑:“我不太会形容,现在来京市的外国友人也多了,我们车站的员工没有跟他们沟通的基本素质。”
这会儿招进来的人,大部分都是五零六零后,受教育程度本来就不高。
更早前都没接触英语,他们学的是俄语。
徐梦眼睛大亮,语气也急促起来:“您是说在火车上,车站里应付外宾的一些用语吗?”
她冲冯燕文使了个眼色,继续说:“这个倒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可以开个试课,教一些简单的沟通技巧。”
黄梅顿时露出一副了然的表情,徐梦开口之前,他们也没有什么思路。
本来还担心这个老师不行,看着也太年轻了。
要不是张明卿做的介绍,她都想一口回绝了对方。
车站这种单位,每年都有预算做活动资金,除了各种技能比拼,文艺活动以外,单位还经常请外来的老师教一些文娱*类的项目,去年就请了个专业的乒乓球教练,教乒乓球来着,报名的人还不少。
今年车站里出现了一起外国游客在火车上丢了钱包,沟通无门的案例,最后还是通过当地派出所解决的,这件事情引起了车站里领导的重视,觉得丢了很大的人,乘务组那么多工作人员,竟然都不会说英语。
以后来国内的老外会更多,能接触到的也会更多!
徐梦眼睛大亮,她没有想到,来谈的不是家教,而是这样的项目。
给企业做技能培训什么的,之前没有充分的案例,但她们可以重新做啊,私人定制嘛,只要你出的起价钱,什么都可以!
“对,就是这个意思,但我们的员工底子都很薄弱,尤其是口语。”来之前,办公室就调查过段里职工的英语水平,不能说不熟练,简直是一点都不懂。
徐梦沉吟片刻:“我们现在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讲,重要的是还要能听的懂,您找到我妈妈还真是找对人了,她的英语底子特别好,当初教她的就是一个下了牛棚的翻译家,这样好了,您跟她本人沟通沟通。”
黄梅一噎,原来那个才是英语老师本人。
冯燕文的形象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
然后冯燕文出马,聊了一下细节。
这种事情黄梅也不能一个人敲定:“你先做个课程计划出来,再做个试课,效果好的话,咱们就安排人试讲,你看怎么样呢?”
没想到家教课没有谈成,倒是跟单位谈成了合作。
出了铁路局的大门,冯燕文依旧兴奋不已,身体都在发抖:“梦梦,我要好好想好怎么做好这个教案。”
徐梦也比较兴奋,这是个很好的开始。
先接触到这些人,就有希望推荐培训机构,这是一件好事。
她马上对冯燕文说:“试课的教案要做的漂亮点,我猜来的应该都是领导,你要让他们感受到,上你的课能学到很多东西,是速成的东西,先学到怎么跟客人沟通,至于听和说的能力,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学到的多少也不同。”
冯燕文对这个概念还是模模糊糊,听过了还是不能切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