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水伽楠
“你还是下台吧,我们不认你这个班长,你不公允。”
“难道只有认同你们的胡说八道才是公允吗?”
这件事闹得挺大,问题又很典型,班主任和辅导员便让大家在班会上讨论这个问题,其他任课老师也受邀参加,系主任钟纪文也来了。
今天的班会,老师们来得挺齐。班主任和辅导员是主持人,吕老师胡老师等人在一边旁听。
等各位同学到齐后,班会正式开始。说是班会,其实更像场辩论会。
大家一上来就火药味十足。
孙耀祖最先发言:“各位老师,我不是对你们有意见,我只是想提出一点建议,这个建议既代表我本人,也代表我们班男同学。”
年龄最小的苏星出声反对:“孙耀祖,你代表不了咱们班男生,至少你不能代表我。”
这次考试他也没能进先十名,但他认为是自己没学好。
前三名的卷子他要来看了,人家的知识确实学得扎实,卷面整洁干净,人家考得好是应该的。
祝景星也笑着说道:“孙同学,你就代表你个人吧。”
以前,他跟所有人同学都交好,以后还是有点原则吧。
孙耀祖尴尬地笑笑:“那行,我就代表我个人。我觉得老师出的题太偏重记忆和细节了,这一方面恰巧是我们男生不擅长的。我觉得考试应该侧重于考我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李长胜立即附和孙耀祖:“我觉得孙同学说得对,说实话,当初我们很多人报考中文系就是因为高考开始得太匆忙,我们对理科没来得及复习,我们男生不像女生那样擅长文科,更不擅长死记硬背。”
宋知南冷笑道:“两位同学说男生不擅长文科,可是你们好像忘了,在大清灭亡前,你们可都是一直擅长文科,科举考试考的可都是文科。怎么一到现在又变成擅长理科了?等你们发现我们女生也擅长理科时,你们又会擅长什么?我觉得你们这类人只有一项最擅长,那就是擅长往自己脸上贴金。你们不行的不会的就往死里贬低。”
杠精值40。
孙耀祖瞥了宋知南一眼,以前他以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思,对她就一直哄着惯着,上次宋知南那么侮辱他,还发动女同学孤立他,他对她再无一点情意。
孙耀祖:“宋同学,我建议你的攻击性不要那么强。你这人就是太好强了,总想在各个方面都压过男生一头,其实没必要这样。你必须得正视双方之间的客观差距。就拿今年的高考来说,为什么咱们班女生这么少,为什么咱们学校女生这么少?为什么我们全大队就我一个男生考上了?这难道不正说明女生在学习上就是不如男生厉害吗?”
宋知南笑着问道:“孙耀祖同学,你家中的姐妹们参加高考了吗?”
孙耀祖怔了一下,答道:“当然没有。”
宋知南看着众人微笑:“所以,你看,问题不就出来了?孙耀祖举出了他的例子,我也说一说我这边的例子。
我所在的河东省青阳红星纺织厂,一个三千多人的工厂,今年考上了三百多名考生,其中280多名是女工。”
众人哗然,有人以前看过这个新闻,因为是隔壁省的,印象有点,但不深。报纸上还提过一个什么宋主任,难道就是宋知南?
宋知南接着说道:“大家知道我们厂为什么考上这么多女生吗?因为她们适合考大学,适合学习。而我和我的领导所做的,不过是给她们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而已。我们厂的女工想报名考试,领导和家属一律不得阻拦,谁阻拦我就去劝谁,劝到他们同意为止。复习期间谁敢搞小动作,我就去搞他,就这么简单。可惜,我只管得了一个红星,别的我管不了。为什么大学女生少?那是因为有很多很多女生都没参加高考。男生要考大学,全家支持,女生要考,全社会一起劝阻。这就好比西方国家举办运动会,不让中国人参加,最后却大放厥词说中国人不擅长运动。你们说,正常人会认同这个不公平的比赛结果吗?如果你们不认同,又为什么要认同孙耀祖所说的结果?”
杠精值500。她不但杠了孙耀祖,还杠了认同这个言论的同学和老师。
宋知南话音一落,吕会琴教授突然鼓起掌来:“宋同学,你是好样的,你是真做实事。”
胡湘南也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她。
其他女同学也纷纷用掌声鼓励宋知南人。
宋知南向她们微笑致意。
孙耀祖一看有老师欣赏宋知南,心里就更急了。
他跟李长胜和白光宗对视一眼,三人继续发动攻击:
孙耀祖说:“我认为宋同学所说的红星纺织厂只是个例,它代表不了整体。要不然,为什么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女人那么少?古代诗人那么多,也就出了一个李清照。”
李长胜接着说:“那么多皇帝为什么就只出了一个武则天?”
宋知南:“只要是脑子正常的人,都应该知道,比赛的第一要素是公平,举重运动员要有相等的体重,拳击手分轻量级、重量级。你们见过大学生跟小学生比赛的吗?但在场的某些人偏偏就提出了可笑的问题。”
“你问为什么女诗人那么少?因为古代的女性不允许认字,更遑论写诗?
为什么女皇帝只有一个?因为古代的女人没有继承权,现代的大部分女人仍然没有继承权。你见过男生有叫耀祖光宗的,你见过女生有叫这个名字吗?一个都没有。连家里的地和房子都是你们男人的。
你们剪断女人的翅膀,却问她们为什么不会飞翔?
你们裹着女人的双脚,却问她们怎么不会奔跑?
你们不让女人识字科考,又说她们不擅长科考。
当我们女生考过你们,你们说考的内容不对。
这种言论是什么?这是反常识反人类言论。做为男大学生,你们可以丑可以邋遢,但你们不能没有脑子,不能没有逻辑和常识。咱就不说大脑了,你们好歹长点小脑,哪怕喝点豆腐脑,也不至于说出这种话吧?孙同学李同学,我想请问,你们俩这大学是怎么考上的?你们该不会作弊得来的吧?”
第133章
宋知南话一说完, 其他11位女同学全部起立鼓掌,终于有人说出她们一直想说但没说出口的话了。
胡湘南和吕会琴也跟着一起鼓掌, 周老师也笑着鼓了下掌。
宋知南不但获得了大家的掌声,还收获600杠精值。
孙耀祖气得满脸通红,站起来激动地喊道:“宋知南你在污蔑我。”
辅导员王增光敲敲桌子:“同学们,辩论归辩论,不要人身攻击。”
宋知南面带微笑:“原来这就叫人身攻击?那他们对我们做的叫什么?我们考得好,他们就说老师出的题只适合我们。以后我们次次都考得好,他们是不是得说我们提前拿到答案了?或者是走老师的后门了?”再恶心点,连黄谣都造出来了。
周好古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当场宣布:“同学们,下周一,咱们再进行一场考试, 这次是开卷考试, 出的题会非常的灵活, 灵活到你们在教材里可能都找不到。今天的班会就到此为止吧。你们之间可以有争论,但我希望你们不要彼此仇视对立, 你们能成为同学是缘分, 大家要珍惜这份缘分。孙耀祖、李长胜、白光宗,你们三位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也不知道周老师跟他们谈了什么,反正从那以后,这三人老实了不少。
不过,李长胜跟宋知南的梁子也结下了,两人同是班干部,有时要互相配合, 现在好嘛,李长胜见着宋知南就想呛, 宋知南也不惯着他,每次都把他怼得灰头灰脸。
宋知南现在班里的女同学处得挺好,就连那几个走读的女生也时不时也来找宋知南。
她跟男同学之间是井水不犯河水,孙耀祖不敢明着挑事,私下里却上窜下跳,他试图鼓动其他男生跟他一起孤立宋知南,除了李长胜白光宗几人外,其他人都一笑置之,不予理会。还搞孤立,当大家是小学生呢。
第二个被孙耀祖孤立的是祝景星,原因是祝景星竟然主动跟宋知南接触。
祝景星确实跟宋知南有接触,并且送了她两本杂志:“宋同学,《河西文学》、《西山文学》上有你的小说,是转载的,你看看。”
宋知南接过杂志翻开一看,还真是,这两本杂志转载了她的小说《他的家,她的冢》。
“谢谢祝同学,杂志我拿回去看看,明天还你。”
祝景星说道:“杂志我已经看过了,你不用还了,看完就留着做纪念吧,毕竟这上面有你的小说。”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一句:“小说我看了,写得很深刻,有鲁迅先生的味道。”
“谢谢。”
宋知南没回宿舍,她找到杂志社的电话,去书报亭给两家杂志打去电话询问此事。
两家杂志社给了一样的回应,他们也想联络原作者,就是没找到具体地址,他们马上就给她寄样刊和稿费,并且向她约稿。
宋知南:“约稿的事以后再说,我现在手上有了好几家的约稿,比较忙。”
书报亭的管理人员听到约稿稿费之类的话,对宋知南投来了钦佩的目光,并且主动说道:“这位同学,你要不要在联系方式上留下书报亭的电话,以后有人找你,我就去喊你。”
“那太好了,谢谢老师。”
宋知南留下自己的地址,还买了两本杂志。
“每周三中午来新杂志。”
“好的。”
宋知南把杂志带回宿舍,大家上来抢着看。
“老四,你说这上面的作者是不是你?”
“同名同姓,还是河西大学的,肯定是她。”
“老四,这是转载的,首发杂志呢,你怎么偷偷藏起来了?”
“没藏,就在这儿呢。”
301宿舍的女生跟过年似的,又喊又叫又唱又跳。
于蓝在征得宋知南的同意后,直接把杂志拿到了班里,跟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这个喜悦和荣耀。
女同学争相传阅,有人也兴起了投稿的念头。
男同学那边却是罕见的沉默。
有人眼尖地认出了杂志,“景星,那个《西山》不是你的吗?”西山是地级杂志,学校报刊亭都没卖的,也不知道祝景星从哪儿弄来的。
祝景星坦然承认:“是我的,我看过后就送给宋同学了。”
大家面面相觑。
有人揶揄道:“你该不会喜欢宋知南吧?”
祝景星笑着反问道:“我给她一本杂志就是喜欢?我上次还送了你一本书呢,那是不是就是爱了?”
“滚一边去。”
祝景星严肃地说:“我们现在有女同学,以后会有女同事甚至女领导,如何跟异性正常相处也是一门学问。我希望大家以平和开放的心态看待男女同学关系,别跟村里的大爷大妈似的,看到一男一女走一起就觉得他们在搞对象。”
祝景星这人平常挺温和,但他一严肃起来也挺唬人的,大家也不敢造次。
孙耀祖听说后,决定要孤立祝景星,这人跟他们不是一路人,太没有原则。
一直到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的讨论热情还没有下去。
下午第一节课是陈光苏老师的《现代文学史》,她一进来就说道:“我看杂志时竟然看到了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宋知南同学,祝贺你,《他的家,她的冢》写得非常好,这是你的处、女作吗?”
宋知南笑着说道:“陈老师,这是我在文学杂志上发表的处男作。”
陈老师笑着说:“其实叫处男作也未尝不可,反正都是一个意思。宋同学的小说写得很深刻,风格辛辣犀利。你继续努力,希望你将来也能进文学史。”
宋知南点头:“谢谢老师鼓励,我应该能进的。”
女生继续哈哈哈,有的男生则发出几声冷笑,还进文学史,这牛皮是不是吹得太大了?不就发表了一篇小说吗?他们要写也一定能行。有的男生已经下定决心回去就写。
第一节课上完,就听到有同学来通知宋知南去办公室:“宋知南,吕老师叫你过去。”
“哦好的。”
吕坐琴有一间小办室,但她平常一般待在大办公室里,宋知南就是在大办公室里见到她的。
吕会琴一改往日的严肃,这会儿显得十分亲切,“宋同学,中午的时候,我的老熟人,首都《杂文周刊》的主编周博华同志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帮他找人,没想到他要找的人就是你,你说巧不巧?”
宋知南忙说:“半个月前,《杂文周刊》的编辑要了我两篇稿子,是不是因为这事?”
吕会琴点头:“对,就是这事,他说你的文章需要修改,需要征得你的同意,写信太耽误事儿,可你又没留电话,他只能打到我这儿,让我帮忙找找看。”
上一篇:我真没想和反派贴贴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