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书文艺杠精 第28章

作者:洛水伽楠 标签: 系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宋知南接着说道:“你回去劝劝妈,别让她整天哭哭啼啼的。别人的孩子能下乡,为啥她的就不能下?就她儿子娇贵?她这样下去,大家都说她觉悟低。再说了,难道咱家就只有大哥一个孩子吗?你们不疼闺女可还有一个儿子呢,冬宝不是人吗?你们两个加一起九十多岁的人了,都长点心吧。别让街坊邻居笑话咱们家。”

  宋家三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宋上进提了一堆东西来,得了一堆教诲回去了。

  宋知南扶着门框目送三人离开,爹味说教真的爽,一直说教一直爽。尤其是对真爹说,谁说谁知道。

  她的命就是好,前世今生都是她给爸妈当父母,在精神上重新把他们教育一遍,累是累,但真的出了一口恶气。人活着,就得呼吸。她出气就是为了呼吸。

  宋知南咕咚咕咚灌了半碗梨汤,提上布袋和篮子出门。

  她在供销社买了四个碗四个盘子和一把竹筷,在菜店排队买了两颗大白菜三斤萝卜三斤土豆,最后在副食店买了一斤绿豆糕。买肉需要肉票,宋知南买了二斤不要票的排骨和一根棒骨。

  宋知南拎着沉甸甸的东西往家走,她没有自行车,交通全靠双腿,空着手走路还没事,提着东西走,勒得胳膊疼。买菜、洗衣、做饭全是手动,这种生活对于宋知南来说有挑战,但她想着别人能过我也能过,心态上倒还行。她再转念一想,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自己,不是为了别人,尤其不是为了男人,那有什么可怨的?这么一想,她浑身充满了力量。

第37章

  宋知南放下东西歇了一会儿, 拎起来再接着往前走。回家后她先坐着歇息一会儿,随即拿出本子在计划书上加了一行:买自行车。这个年代的自行车是个大件, 需要一百多块钱加好多张工业券。她手头有钱,但没有工业券,得跟别人倒腾。

  宋知南歇够了开始准备晚饭,她的身体经过这段时间的进补,比以前胖了些,气色略好些,但还远远不够。她想变得更健康更壮实,最好能再长长个子,长点肌肉。

  今天的晚饭她打算做个红烧排骨、大棒骨炖萝卜,再炒个素菜,主食是馒头。丰盛是丰盛些, 不过排骨买回来了, 又没有冰箱, 怕放坏了,索性都做了。

  排骨一顿吃完, 剩下的棒骨汤吊井里, 明天早上用来煮挂面。

  宋知南喜滋滋地想,她可真会过日子。

  宋知南把棒骨炖上,正准备收拾排骨,就听见有人敲门。她过去开门一看,不禁面带惊喜,来的人正是魏芬和她的两个孩子。

  魏芬手上提着一捆青菜和一把粉条,笑吟吟地说:“我听知夏说你又搬新家了, 就过来看看,认认门。”说着, 她把东西递给宋知南。

  宋知南接过来东西道谢:“谢谢姐,我最爱吃猪肉炖粉条了,正好缺粉条。”

  小婵也仰着脸说:“南姨,我也爱吃猪肉粉条哎。”

  魏芬笑着说:“这世上有你不爱吃的吗?”

  大家一起笑。

  宋知南把三人迎进院子,魏芬打量了几眼院子的布局,越看越满意:“这房子真不错。”

  说着,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脸严肃地问小婵小娟:“你们俩进来以后觉着怎样?有看到除了咱们几个以外的人吗?感觉难受吗?”

  两人一起摇头:“没看到别人呀,也不难受啊,我们很高兴。”

  魏芬松了一口气,笑着对宋知南说:“小南,这房子你放心住。我给你说,小孩子的直觉最灵了,他们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要是她俩都没察觉出什么不对劲来,那就说明没问题。”

  这个操作让宋知南也愣住了,孩子还能有这种用途?

  她怜惜地摸摸小婵小娟的头发,“今晚姨姨请你们吃肉。”

  两个孩子一起欢呼:“嗷——”

  魏芬客气道:“不吃不吃,我们晚饭都准备好了,坐一会儿就走。”

  宋知南再挽留,魏芬仍是客气推辞:“你大哥还在家呢,我不回去他吃啥?”

  宋知南说:“他一个大男人不会做饭啊?不会做就饿着他,男人不能惯,越惯会混蛋。你看我弟,不就学会做饭了吗?”

  魏芬会心一笑:“你的手段就是高明,冬宝那个混小子被你收拾得服服帖帖。”

  宋知南一锤定音:“你今天必须得留下来吃饭,要不然我就生气了。”

  魏芬见她态度坚决真诚,就笑着答应了。

  魏芬也不是外人,宋知南就一边做饭一边跟她聊天。魏芬见宋知南买的是排骨,心疼地说:“你咋买排骨?全是骨头,肉没多少,也不能炼油。”

  大家伙买肉都比较喜欢肥肉,可以炼油。其次是五花肉,排骨一般人不爱买。

  宋知南说:“我没有肉票,只能买些排骨和棒骨。”

  魏芬见宋知南竟然要先油炸排骨,更肉疼了。

  她自告奋勇地说:“小南,我来做吧。”说着直接把她挤开了。

  宋知南也没跟魏芬客气,把位置让给她,自己在一边剥葱剥蒜,剥蒜的活也被两个孩子抢走了。

  大家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魏芬一边做饭一边跟宋知南闲叙:“我来的时候看见你妈了,她正到处跟邻居借东西寄给你哥。她说你哥临走时带的东西被人偷了,还说是你偷的。把我气坏了。我说你不能这么诬赖小南,大家是看着小南长大的,她是什么人我们都清楚。你这样下去,我们大伙都怀疑你不是她亲妈。”

  宋知南面不改色地说:“是啊,我怎么可能偷宋秋实的东西。”她拿自己家的东西能叫偷吗?

  末了,她又大度地说:“没事,我不生气。我不跟她这种人一般见识。”

  魏芬说:“你妈说你哥下乡后正好赶上秋收,天不亮就得起来干活,累坏了,他请假还被生产队长批评了。要我说,你爸妈就是太惯着你哥了,快二十的大小伙子了,干点活怎么了?”

  宋知南附和道:“我哥就是缺乏锻炼,这次正好给他一个机会。”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什么都靠爹妈的人能有什么出息?再瞧瞧你,工作是靠自己找的,连独门独院的房子都有了,咱们院里谁不夸你?”

  两人一边聊一边做饭。

  有了魏芬这个做菜主力加入,她们开饭的时间都提前了。

  晚饭是三菜一汤,红烧排骨,炒白菜,鸡蛋炒蒜薹,棒骨炖萝卜。

  大家吃得是宾主尽欢,尤其是小婵小娟两个孩子更加喜欢宋知南了,南姨就是好,总带她们吃肉,比亲姑姑都好。

  小孩子嘛,藏不住话,心里怎么想的,嘴里就怎么说:“南姨,你比我们的亲姑姑都好。”

  宋知南谦虚地说:“哎哟,地位升这么高我都有点不适应了。”

  魏芬笑着说:“小孩子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她也不好当着孩子的面说小姑子的不是,反正孩子自己知道谁对她好。

  小婵到底大了一岁,稍稍成熟些,还知道找补一句:“南姨跟我大姨小姨一样好。”

  魏芬忍不住捏了小婵一下,笑着骂道:“就你机灵。”

  宋知南记得魏芬家里还有一姐一妹,她姐叫魏香,她妹叫魏芳,魏芳年纪应该跟自己差不多。

  魏芬也顺便说起了自己的家里人:“我妹魏芳比你大一岁,今年高中毕业了。”这个年代的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高中都是两年。魏芳16岁高中毕业是正常现象。

  宋知南关心地问道:“她的工作安排好了吗?不用下乡吧?”

  魏芬笑着说:“安排好了,接我妈的班,在食品厂。”当然,魏芬娘家也有烦心事,不过今天大家这么高兴,她也就没往外说。

  魏芬母女三个吃完饭,也没再多呆,趁着天色还亮就准备赶紧回家去。

  魏芬临走时,拉着宋知南的手说:“你啥时候回院里来我家吃顿饭。你洪大哥就那德性,你不用在乎他。”

  自从宋知南帮魏芬怼了洪长山以后,他一直对宋知南有意见,平常魏芬在家一提起宋知南,他就故意唱反调。魏芬忍不住鄙视他,男人就是这么小心眼,几句话的事能记这么久。就这还好意思说女人心眼小。

  宋知南说:“我倒挺爱去你家,就是吧,现在我回院里不太方便,我爸妈那人你也知道。你有时间就来我家吧,我家就我一个人,方便又自在。”

  魏芬想了想,便答应了:“行,下回我带着菜过来,你有啥活要干,就先放着,咱们一起干。”

  小婵小娟赶紧刷自己的存在感:“南姨,我们也会干活。”

  宋知南笑着说:“行行,那我就等着你俩孝顺我了。”

  临走时,宋知南又塞给两个孩子半包绿豆糕。两小只的眼睛都亮了,但还是懂事地看着妈妈等她的示意。

  魏芬客气道:“这又是吃又是拿的,多不好意思。”

  宋知南把绿豆糕放小婵手里一塞说:“就一点糕点算什么,给孩子当零嘴。”

  魏芬对小婵说:“赶紧谢谢你姨。”

  两个孩子齐声道谢。

  宋知南送了三人一段路,才转身往家走。

  她一回头,就看见王婶和张大爷眼睛亮晶晶地瞅着她,张大爷先搭话:“小宋,刚才来的是谁呀?”

  宋知南:“那是我姐和两个外甥女。”

  王婶面带疑惑:“你大姐我见过,不是她吧?”

  宋知南傲娇地说:“我又不止她一个大姐,我这人就是人缘好,厂里厂外的姐妹一大堆,这才哪跟哪儿。”

  王婶嘴上没敢说,心里却腹诽道,就你还人缘好,把男同志都给得罪得差不多了。

  想到男同志,王婶眼珠一转,就凑上来说道:“哎呀小宋,你知不知道厂里的男同志都是咋评价你的?哎哟,那话说得可真狠,我都不敢告诉你。”

  张大爷也是目光闪烁:“小宋,我也听说了一些关于你的传闻。”

  两人就等着宋知南问他们。

  宋知南上下打量王婶一眼,大声说道:“不是吧?王婶你都一把年纪了,还天天盯着厂里的男同志看?哎哟歪,你难道也跟张大爷一样就喜欢年轻的?”

  王婶瞠目结舌,这是什么情况,她天天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了?

  张大爷赶紧证明自己的清白:“小宋,你别这么说,我可是正经人,我不喜欢年轻的。”

  宋知南点点头:“张大爷我明白了,也就是说,你不喜欢年轻的。你只喜欢王婶这个岁数的。她这岁数的也挺好,各种经验都挺丰富,难怪你喜欢。哎呀,这真是老蟾蜍搂青蛙,人越老玩得越花。”

  王婶和张大爷异口同声:“你别胡说!”

第38章

  三人的精彩互动把左右前后的邻居都给吸引出来了。

  大家伙一个个双眼放光, 兴致勃勃。新闻大户张大爷和王婶出新闻了,这可是大新闻, 谁不兴奋?

  张大爷一看到大家兴奋的目光就暗叫不好,急忙第一时间辟谣:“谁说我喜欢老王?开什么玩笑?我怎么会喜欢她这种人?”

  王婶本来也想辟谣,可是一听张大爷这话就觉得不舒服:“老张,你啥意思?啥叫你怎么会喜欢我这种人?我也不喜欢你这种人。整天神神道道的,出门看黄历,你拉屎是不是也得看黄历?”

  张大爷梗着脖子反驳:“你有病吧?谁上厕所看黄历?”

  “你看的。大家伙都看见你拿着黄历上厕所。”

  众人:“……”

  宋知南这个新闻发起人,此时开始调解矛盾了,“你们俩加一起都一百多岁的人了,不要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邻居之间,以和为贵。大家退一步海阔天空,听我的, 都退一步。”

  两人对着宋知南怒目而视:“你可拉倒吧。要不是你我们俩也吵不起来。”

  宋知南一脸委屈地看着众人:“你们看, 我好心调解矛盾倒成了我的错了。行行, 我以后再也不多嘴了,你们俩接着吵吧。对了, 你们刚才说到哪儿了, 张大爷说他不喜欢王婶,王婶也说不喜欢他。我就纳了闷了,既然你们谁也不喜欢谁,咋老凑一起呢?咋就那么心有灵犀呢?你们中老年人都玩得这么开吗?都这样了还不承认彼此的关系,是都想着发展多边关系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