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良残,被流放,我带空间来救场 第499章

作者:烟花易逝 标签: 穿越重生

  马鬃和铠甲上的纹路,根根分明。

  是他的手艺。

  别人雕刻不出的。

  除此以外,里面还放着一封信。

  是抄写的一段祝福心经。

  霍静雅看了一眼就扔回盒子里,只将吉祥物搂在怀里。

  “小花匠,第一年的生辰礼,收到啦!”

  好期待下一年的,会是什么?

  第一卷:默认

  

第472章 找桑桑先生

  新朝建立后第一次春闱,霍青川十分重视。

  很多官位空悬,急需人才。

  开榜那天,礼部送来前三百名考生的考卷。

  按照往常,帝王只需翻看一下前十名的考卷,选出前三甲就可以了。

  但这一次,结果迟迟没有出来。

  霍青川只看了一眼月不圆的成绩,三十名开外,就知道这其中有猫腻。

  因为月不圆为霍家军书写宣传稿,早已名闻天下,所以这次考试,他用的是以前的名字:月少安。

  霍青川找出那一份答卷。

  卷面被几滴墨破坏了整洁。

  按理,这样是大不敬,连被阅卷的资格都不会有,这还得了三十几名,大概是因为,文章太过出色,受贿之人还有点良心。

  但三十之外,已经不会分到什么有前途的官职。

  霍青川知道月不圆的曾经,以前陷害他的那人,此刻只是个小小的编修。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编修都能把手伸进礼部,还真是可笑啊。

  前十名的考卷,确实也不错,但真没有那么惊艳,无一例外,都是世家子弟。

  这就是他们的优势。

  霍青川想要选拔出真正的有用之才,还真是难。

  思索间,霍长安发的急信恰好到了。

  荆州首富林文诚,就是桑宁的外祖父,竟然伙同荆州郡守,桑修齐,买官,卖官,操做乡试替考,顶替优秀学子等等大逆不道的恶行!

  霍长安已让人带两个有才学的被替名学子往京城赶来。

  “好,太好了!”

  宣惠帝正找不到理由废了这次科考。

  早知道科考很黑,很多有才学的平民百姓,就算费尽钱财,苦读多年,也找不到名师大儒举荐,根本连参加春闱的资格都没有。

  替考,夺名,更是比比皆是。

  当年让他误会的浮华公子,连性别都能瞒过去,可见松懈和腐化程度。

  推荐制,滋生了太多不正之风,已经严重阻碍人才选拔,该废除了!

  荆州富饶,学子众多,借此次大弊发作。

  这一次,他要,亲自监考!亲自盯着阅卷,亲自派人调查考生祖籍,与真实身份!

  谁敢舞弊!诛连全族!

  宣惠帝登基连灭两大世家,就在其他世家严守以待,暗中团结之时,他却对礼部下手了。

  礼部一连被掳了五个官员,宣布此次春闱成绩作废,一个月后重考。

  无需世家名人推荐,只要是举子之身,都可进京赶考。

  没钱进京的,由各地县衙资助,并上报朝廷。

  这一命令下来,各大世家更是仓惶。

  这看似把矛头转了方向,实则是在动摇世家根基啊!

  高兴的,应该只有那些此次考场失利和没有身世背景的贫民学子了。

  就算京城物价昂贵,身上积蓄已花完,为等下次科考还要待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他们也愿意!

  可宣惠帝接着又做了一系列安抚政策,证明他对学子们的重视。。

  为保护各地学子,京城增加两倍的防卫,日夜不休的巡逻。

  此时,花府,还有几个闲置官员府邸封条也拆下来,作为贫寒学子暂时的栖居之所。

  只要没钱住客栈的,都可以到官府登记,住到那些在外人看来犹如天府的豪门大院。

  此时,有讨好新帝的世家,富商,还有官员,不知在谁的带动下,也开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天提供免费的状元粥,状元馍馍。

  贫寒学子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和住宿了。

  一时间,京城全是赞扬新帝的文章。

  ……

  很快到了五月份。

  全国各地陆续又有一千多举子进京。

  比往年多了一倍!

  皇宫的德阳殿,历来是举行宴会的地方,能容纳近万人。

  此次考场,就设在德阳殿。

  宏伟的殿堂,皇帝亲自监考,有温暖的火炉,提供免费的热水。

  考生有紧张,有斗志,更有光宗耀祖一般的热泪盈眶。

  来一趟京城,就算落榜,也值了!

  他们见到过如谪仙般的皇上,进过金碧恢弘一眼望不到边的皇宫!

  “希望众位学子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有朝一日,与朕在朝堂上相见。”

  霍青川鼓励了一句,考试正式开始。

  三天时间一过,考卷全收进了议事房。

  礼部所有考官就在议事房,皇帝眼皮子底下,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批阅完成。

  三日后,公示榜和前三甲一块儿公布。

  月少安,即月不圆,高中状元。

  他的身份也彻底揭晓,早已成名的文学新秀,天下学子之楷模,实至名归。

  他还是太子之师,以后会继续担任太子文学上的老师。

  月不圆是真正的寒门学子,是天下众多寒门学子和平民百姓的代表。

  如今被宣惠帝第一个重用,这好像狠狠打了世家贵族的脸。

  但二三甲是世家子弟,也被安排到重要的位置上磨砺。

  宣惠帝好像又表达了良才善用,能者居之这么个意思。

  并不是针对世家来的。

  不过,那些人还是抱团出手了。

  最先是某地产布城镇遭火灾,生产布匹的材料全葬于火场,布匹生意就受了影响,京城等各地布商开始哄抬物价。

  之后,一连串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

  米粮,酒楼,医馆,物价都在逐渐升高。

  接着,假币开始出现。

  这样下去,天下必然大乱。

  霍青川又开始忙到深夜。

  民以食为天,只要稳定粮价,其他都不攻自破。

  这一次,宣惠帝再次让人知道他不是软柿子,出招迅猛,杀伐果断。

  亲兵一个个派出去,监督各地官府开仓放粮,以正常价格出售。

  世家族群盘根错节,很多官员都是本族子弟,官商勾结,阳奉阴违者不在少数。

  宣惠帝只有一个命令,不听令者:杀!

  在一连杀了三个县令之后,各地官员开始老实了。

  物价开始慢慢回落。

  就在这当儿,京城来了一个人。

  一个很贵气的公子哥儿,见人就问桑桑先生的府邸在哪?

  桑桑先生是谁啊?

  问的人一头雾水。

  他又拿出一副画像让人看。

  两只眼睛一张嘴,这样的女人大街上到处都是好吗?

  谁知道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