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梵缺
但也不是没有让人盯着。
宋锦的人又去了卫所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柳家主那里,只是不知道宋锦要做什么,但人收了他的赔礼,理应不会再去告状。
而王巡抚正好还在卫所。
又收到济方商队的捐赠,还是一头雾水。
尤其是听说邢纶转述宋锦的一番话,王巡抚和沈参将都知道那是扯犊子。
定海卫所刚建立。
水师尚未成型,谈何庇护一方?
但是人家找个由头来送银子,还很大方的一万两,他们只能含泪地收下了,再勉励几句,让邢纶一脸的感恩戴德。
双方都是戏精,心照不宣。
沈参将还亲自送邢纶回到码头。
然而,宋锦趁机说起程,跟沈参将告别。
有沈参将带着十几个士兵,骑着马匹悍在码头,目送宋锦的船队离港。
宋锦还站在甲板上,朝着岸上的沈参将挥手告别,一副很是熟悉的模样,“等本公子下次来福州,再找您喝酒!届时一定不醉不归啊。”
听到这话,沈参将好笑。
什么叫“再”?
他们之前有喝过酒吗?
不过,沈参将看到宋锦又送了一万两的份上,还是抬起了手臂挥了挥,算是回应。
这个回应可不简单。
让暗中观察的探子,一下子将宋锦和王巡抚或沈参将关系不浅的传闻坐实了。
包括柳家也很快收到消息。
若是关系不深,又岂会亲自来送?
是了,大家都当成是沈参将,特意来送宋锦等人一趟,让本来不想让人离港的柳家主,都不好再做反应。
“宋老板的商队,是临时决定离开的,还是早就准备今早离开?”柳家主还是疑心病地问。
调查的人回道:“按码头上租的天数,他们本该昨天离开的,貌似、貌似是二爷抢了宋老板的货,让对方拖延了一日离开。根据调查他们的船队在昨天就完成了补给。”
“那是早就定下离开的时间了?”
柳家主琢磨来琢磨去,也没琢磨出破绽。
比起宋锦的商队,还是那个不让搜的船队更可疑。
京师来的贵人?
身上有龙纹的玉佩?
十有八九是皇亲贵族。
而作为皇亲贵族来到偏远的福州,怎么想都很是可疑。
柳家之前并没有收到风声,说有贵人要贵过这里或是特意来此。
宋锦站在甲板上面。
海风吹得衣袍猎猎作响,望着渐渐离远的码头,宋锦心潮起伏。
“想不到就这么简单的离开了。”秦七心里有种不可思议感。
这是将宋锦的心声说出来了。
邢纶轻笑道:“这一点都不简单。”
“对,不容易,还是托了阿纶的福。”
宋锦知道沈参将会过来相送,十有八九是邢纶故意为之。
当时让邢纶去送银票。
宋锦纯粹是借了王巡抚和沈参将的势,让柳家投鼠忌器,才能平安度过。
若没有这两人的名头,柳家不会对宋锦那么客气,更不会给出丰厚的赔偿。
宋锦因此吃了肉,总要给人喝口汤。
这一向是宋锦做事的准则,送一万两过去是为了以后王巡抚和沈参将听说了码头的事情,再联想到一万两的由来,便不会心存芥蒂,甚至会觉得她会来事。
是个可以相交的。
这就是人情世故。
若是没有送这笔钱就不一样。
被人利用名头捞好处,而自己又没有得到利益,将心比心,心里多少会有点儿不舒坦。宋锦此举算是抹去了隐患。
只是宋锦没想到邢纶那么优秀。
把沈参将都忽悠来了。
有沈参将在场,柳家就算心里想也不敢来拦截他们商船离开。
而宋锦不知道等他们船离开。
沈参将没有原路返回,被人请上了那一艘疑似有“贵人”的大船。
宋锦的船队离开,二十五艘大船的动静,让本来停在码头的其他货船都发现了,尤其是柳家昨晚那么一闹,有一些船只也想离开。
见宋锦的船队没有人拦截。
一些船队不想招惹麻烦,便跟着陆续离开。
这下子宋锦的商队离开,更是不显眼了。
此次宋锦要回徽州一趟,走的是内陆的水道,还是要经过建宁府。
秦一心有顾忌:“夫人不担心柳家拦截?”
“不用有问题。”
宋锦深知若没有沈参将或是那京师贵人顶在前头,可能会有点顾忌。
现在是完全不用担心。
甚至走这条道更为安全。
对于柳家来说,他们这是相当于自投罗网,问题是对方要查出他们船队有问题。
“到了江口,我们再花银子,请驻守的水师护送一段路。”宋锦突然又决定道。
周蔚错愕,“东家不是说不担心吗?”
“嫌疑是撇清了,但我担心船上的货,会被有心人盯上了。”宋锦心知有些便宜,可不是那么好占的。
谁知道柳家当中,会不会有人不愤?
得知宋锦担心这事,邢纶等人也明白。
船队在外面,请人护送很正常,好比大运河那边的漕帮,每次走一趟都要花一笔银子进去,不花想安稳都不容易。
进入了建江。
请卫所的人护航,一路上很是安稳。
宋锦不会一直随着船队北上。
在建溪那边就会上岸,改走陆道回徽州府。
第224章 归途
宋锦身边随行的人员。
只有秦七和秦八,其他人都随着邢纶留在了船队。本来宋小东要跟在宋锦身边,是宋锦让他留在船队。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两年间。
宋锦怎么样就不提,邢纶等人都是飞速成长。
在路过建宁府的时候,宋锦并没有停留,也正如她所料的,柳家主没有时间理会她,柳二爷在意的也是被抢走的货。
船队进入了金溪,便不在柳家的势力范围。
宋锦上岸之时,也是已经出了建宁府。
一路上骑马疾驰。
数日后,人到了徽州歙县。
此时已经是黄昏,宋锦找了个客栈落脚。
马匹让店里的伙计牵去客栈后面的马厩,宋锦在秦七和秦八的相护之下,迈入了客栈。
“咦,一顿饭?”
一道男子调侃的嗓音,在二楼的栏杆上响起。
宋锦抬头往楼上望去。
竟然是杨应荣!
一个本该在京师的纨绔,居然出现在徽州歙县。还有这人的眼力这么好,多年未见的人,仅是见过一两面的,竟然还记得她?
宋锦若是没记错。
第一次见面,他对她很嫌弃来着。
论一个正常人会记得吗?
宋锦看向杨应荣的眼神满是探究。
“不记得本少爷了?”
杨应荣懒洋洋的倚在朱红的廊柱旁,一身锦袍显出不凡身份。他看向楼下的宋锦之时,唇角轻挑,流露出不屑一顾的微笑。
上一篇:和前夫一起穿进狗血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