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梵缺
例如上一件荒唐事,便是袁尚书本该犯了抄家砍头的大罪,仅是送个孙女进宫便解决了。上上次的事情就是挪用国库去修一座寺庙。供奉的神明是明成帝本人的金身。
劳民伤财,不知所谓。
一切缘于他做了得道成仙的梦。
李华容就是反对此事,被明成帝罢免了官职。
再上上件事就是一把年纪还要选秀,几乎将京中待字闺中的适龄闺秀挑了一遍,将貌美的统统收入了宫中。
在后宫中不仅住着妃子。
据说还住着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
到底干了什么,没有传到殿前,宫里有探子的人隐约猜到一二,然而这种秘辛,没人胆敢往外宣扬出去。今日这种强行扣押大臣,威逼他们平账的事,都不算是事儿了。
用餐时。
两人在无声中共食。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默契与和谐。
偶尔传来宫女太监的轻微脚步声,以及远处丝竹乐器的悠扬。
用膳完毕,明成帝满足地放下筷子,面带微笑地对秦驰说道:“秦爱卿,今日之膳,你可还满意?”
秦驰连忙起身行了一礼,“陛下厚爱,臣吃得十分满意。”
“行了,退下吧。”
明成帝开口,秦驰又是行礼告退。
一顿饭下来,所说的话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即便是如此对于臣子来说,都是天大的恩赐。
有了这么一遭。
秦驰再回去大殿。
一群围坐在一起,依旧在商议,滴水未进的大臣们,双眼都热了。
不过,想刀掉秦驰的眼神也不敢那么明显了,这可是个明成帝看重的人。
“秦祈安,你可有何意见?”
一个鬓发斑白双眼依旧炯亮的人问道。
秦驰抬眸看去,见到是兵部尚书,也是内阁的大臣廖勇问自己。
他忙不迭向廖勇作揖行礼,“大人,在场的诸位哪个的经验不比下官丰富的,下官站在一旁学习即可,是万万不敢在诸位大人面前班门弄斧的。”
“让你说就说,一堆废物作甚?”
兵部尚书也是武将出身,说话比较直接。
秦驰见其他人都看着自己,貌似在等着他说话,他苦笑又无奈的说道:“具体的章程下官是没办法拿出来的,不过,下官清点库存的时候,见到一些旧的东西,也不是不能二次利用,好比旧的棉服可以折开棉花,清洗晾晒再弹过之后,还是能使用的,虽说没有新的品质好,总归是能用是不是?至于那些废铁,也不能浪费,可以……”
秦驰比这些大臣多了份优势。
即是他出身于贫苦之家,居于清贫之家十几年,见惯了民间疾苦,知道那些堆积在库存的东西,对于库存上旧东西,于清贫之家来说皆是好东西。
一堆东西经过秦驰的嘴。
不但能折上一笔银子,减少损失,即便是那些废弃的,也有部分可以卖些银子。
这当中不是没有寒门出身的官员,只是养尊处优数十年都忘记了曾经的疾苦。
更别说百姓间需要什么。
接着大家一人一个意思,有人记录下来,再经过众人的商议,在太阳落山之前,还真的想出了一份似模似样的章程。
跟秦驰商量了一天下来。
对他的怒火竟然莫名减少了大半。
而饿了一天的大臣,也没空再搭理秦驰,出宫就坐着车回府。
唯一走得悠哉悠哉的人,估计就是吃过午膳的秦驰。
“秦大人不急吗?”
身边突然一个男子低沉的声音,带着几分笑意地问起。
秦驰回头一瞧,正是锦衣卫指挥使,“是指使使大人,不知您在这里,在下失礼了。”
“是我唐突了,我是奉陛下之命,特意来送您回府的。”锦衣卫指挥使腰间绣春刀,行走间如同一尊杀神。
见之不论是官员和百姓,皆是退避三舍。
秦驰很想询问一句。
陛下此为何意?
但很快他就明悟了。
明成帝心里也清楚秦驰的处境,担心他会中途被人刺杀了,良心发现让指挥使送他回去,毕竟今日的他着实太过可恨。
掀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啊。
第290章 给个小教训
回家的一路上风平浪静。
锦衣卫护送秦驰回家的事情,还是传到了各家那里。
袁尚书府,书房。
袁尚书今日心情颇好,正跟身边的幕僚说起朝堂上发生的事,“今日秦祈安得罪了大半的官员,日后就算我不出手,他也走不远了。”
“大人,陛下让锦衣卫护送秦祈安,也是在警告暗处的人,秦祈安是他护着的,短时间内不会有人胆敢朝秦祈安下手。”坐在离袁尚书最近的幕僚说道。
他的观点很快得到了其他幕僚的认同。
但还是有人猜测道:“当中会有人铤而走险吗?”
“我看未必。”
又有一个幕僚故作高深道,“秦祈安如今的局面,往大点儿说他是得罪了大半个朝廷,恰好得罪的人多了,对他反而有利。谁也不乐意当出头的那个,你等我出手,我等你出手,久而久之,得益的人还是秦祈安。”
闻言袁尚书笑容收敛。
不要说别人的心态,他刚才都有这种心态,以为不需要他来出手,别人自然会对付秦祈安。
连他都有借刀杀人的心态。
何况是他人?
恐怕那群龟孙子正等着他的行动。因为谁都知道袁家和秦祈安有仇。
越是深思,袁尚书心情都没了,“现在的情形还是有利于我们的,想个办法将杨家拖下水,杨家不是在背后支持秦祈安吗?那就把他们送作堆好了。”
“这个不可,把杨家推向秦祈安,岂不是给秦祈安添助力?”
“此言差矣,杨家亦是与咱们不和。”
“杨阁老行事谨慎,想捉他的把柄不容易。”
“在他身上找不到,便从他的儿子和侄子入手。他儿子在礼部,跟他父亲学的行事作风,不好捉把柄,那就查他的侄子杨令瑜。在徽州府任知府期间,不信他就没干过什么……”
杨令瑜如今在大理寺任少卿。
调回来有段时间,尚未有出彩的政绩。
袁尚书若有所思道:“之前听说金海胡同的命案,大理寺调查了这么久,可有线索?”
“好似未曾查出什么,说是疑似江湖仇杀。”
“江湖仇杀?”
这就是个笑话。
只不过双方人马都没有露头,又没有损伤到谁的利益,也没有死者家属站出来,衙门便随便寻个名头糊弄过去。
由于可见杨令瑜此人的能耐有限。
袁尚书当即下令让人去徽州调查杨令瑜以往的事,再让人安排一下,要给秦驰一个教训。
有人出手还好,没有人出手,让秦驰过得太过安稳,他又咽不下那口气。
不管袁尚书这边如何想。
秦驰回家受到了热切的关怀。
宋锦关心过后,又轮到其他人,然后是景大夫把脉,确认他的身体无恙,大家这才放心。
等秦驰用过晚饭。
便沏了壶花茶,坐在厅堂里给大家说起了今日之事。
提到那份众臣辛苦了一日写出的奏疏,秦驰高深莫测的一笑,“采用的可能性不高。”
宋锦听过之后,“写得不是挺好吗?”
“哈,按照宫里那位的性格,最大的可能就是采取宁国公的提议。”洪老头吃过的盐,比在场的诸位吃过的米都多。
众人一致看向他。
宋锦柳眉轻蹙,“那相公岂不是要吃亏?”
“没大问题,最多就是破财。”洪老头觉得能用钱解决的都是小事情。
大家聚了小半个时辰。
外面的天色彻底黑了,便各自散去。
秦驰沐浴过后回到寝室。
宋锦正在整理床铺和衣服,把衣服收拢到箱子里,秦驰走到她身边搭把手,将叠好的衣服递给了她。
“相公早点歇息,明日说不准还有得忙碌。”宋锦温婉的提醒。
秦驰替她把箱子盖上。
拉起了她的手,往床榻走去。
秦驰把她按坐在床榻,双手搭住她的肩膀,微微弯下腰,面庞凑向她,与之直视,“娘子,买个丫鬟供你使唤吧,秦七终究是暗卫出身,她干不来伺候人的活计。”
上一篇:和前夫一起穿进狗血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