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棠锦 第291章

作者:梵缺 标签: 穿越重生

  女工人数不断上涨。

  当场考究过关,便会开始试用。

  开始一日千余成品,数量每日跳跃式上升。若非虞衡司验收入库的人数不足,拖慢了进度,可能会更快。

  在质量这一关,秦驰盯得很紧。

  是经过三重质里检查。

  首先是工头。

  工头收上棉服就要检查一遍,送到虞衡司又是一轮检查,入库的时候还会抽检。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立马打回去追究责任,全部按照规矩来行事,任何人求情都无用。

  仅仅开始五日。

  便完成了以前一个月的数量。

  当中有人想搞小动作,秦驰安排的人很快把闹事者揪出来。

  杀鸡儆猴。

  再没有人闹事了!

  袁尚书回到家中,气得将茶碗砸到了大儿子的头上,“都怪你娶的那个蠢货和儿子,瞧瞧给我们家招来了什么样的仇人?”

  “爹!又不是我惹的。”

  袁大爷捂着头委屈,“还有人都死了,您就别提她了。”

  本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谁知道秦驰干得有声有色,按这个速度不用一个月就能完成。

  袁尚书不得不承认,秦驰此人不仅是学问厉害,能力也很强,已经不仅一次避开了他挖的陷阱。

  “杨家是不是在帮他?”袁尚书突然问。

  袁大爷道:“五城兵马司的人到虞衡司前维持秩序,有人见到了杨应荣。”

  “徽州府那边查得如何?”

  “爹!还真有一事。五六年前歙县有个药商突然被抄家,一族人下狱……”

第305章 秦驰被抢功劳

  袁家派人去徽州调查杨令瑜。

  在人没到徽州的时候,途中便碰到一个徽商,在攀谈之时,酒过三巡聊起了徽州的见闻,提起了五六年前百年药商宋氏的案子。

  提起了但凡去衙门打听的人非死即伤。据说宋氏一族人被押送上京。但是五年前京师并没有来自徽州府的大案,调查的人立马将此事传回了袁家。

  袁大爷让人去衙门调查。

  确实没有徽州药商一族的案子。

  袁大爷眼带兴奋,“在杨令瑜任职期间,一个家族突然下狱失踪。下令抄家的人正是杨令瑜。这事情只要曝露,杨令瑜心定没有好果子吃。”

  “这案子太大了。”

  袁尚书保持怀疑的态度,“一个家族的人被构陷下狱,在解押上京的途中失踪。这么大的案子,杨令瑜竟然没有上报?”

  “山高皇帝远,有什么干不出来的?那徽商还说杨令瑜一个妾室勾结当地药局,恶意低价收购药材,要发灾难财,这事早就在徽州传遍了……”

  “竟有此事?”

  袁尚书琢磨过后,当即又道,“多派些人手去调查,务必要拿到证据。”

  此次一定要给杨家教训!

  上次杨家摆了他家一道,袁尚书这口气至今还憋在胸口。

  袁大爷匆匆离开

  刚踏出门槛,便想起了另外一个消息,据说有人在调查他那个不孝子袁世鹏。

  想到人已经逐出了家族。

  袁大爷又略过了此事。

  在回廊里迎面碰见了大管家。

  大管家恭敬禀报:“大爷,那几个商贾求见,老奴把人带到了偏厅,您要见一见吗?”

  之前亏掉的商贾找上袁家。

  袁大爷气恼道:“见什么见?不见!让他们统统滚蛋,一件小事没有办好不说,还好意思找上门?”

  “是,老奴这就去打发他们。”

  此事袁大爷就交给了管家去处理。

  在书房的袁尚书并不知道,正跟幕僚琢磨着怎么对付秦驰。

  “此子成长太快,必须要尽快压制。”袁尚书心头莫名有股紧迫感。

  幕僚故作深沉道:“大人,太湖不是正闹水灾吗?户部筹备赈灾物资差不多了吧,明日的大朝会上,定会商议去赈灾的官员。秦祈安是徽州府人。徽州距离太湖近,由他去赈灾说得过去。”

  幕僚冷笑一声,又接着道:“只要人离京,出点意外也实属正常。”

  “这事可行。”

  袁尚书双目明明灭灭,暗藏杀机。

  次日大朝会,庄严而肃穆。

  文武百官穿着朝服,列队站在宽阔的殿堂内。

  金碧辉煌的龙椅上,明成帝威严地端坐。

  诸臣正在商议着赈灾的官员,沉甸甸的紧张气氛。去赈灾向来是苦差事,稍有不慎就会把命给搭进去。历来京城的官员都是避之不及。

  现在就是各自推诿。

  突然间,袁尚书站出列,声音洪亮道:“陛下,近日太湖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农田毁坏严重,实乃国之大患。赈灾一事,刻不容缓。”

  话音刚落,殿堂内一片寂静。

  皇帝沉吟片刻,询问:“袁爱卿想推举谁去赈灾?”

  这时,袁尚书故作姿态,转而面向秦驰,语气中带着不寻常的赞许:“秦郎中入朝为官数月,便已是工部郎中,能力如何,毋容置疑。陛下,臣听说秦郎中来自徽州府,太湖离徽州不远,想必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此番太湖之灾,臣推举秦大人。”

  秦驰脸色微变。

  袁尚书若不是刻意为之,在场都没有人信。

  明成帝看向秦驰问:“秦祈安,你意下如何?”

  “陛下,微臣手上尚有任务,一时半会儿走不开。”秦驰提起了二十万军用棉服一事。

  袁尚书回应道:“此事本官会亲自接手,秦郎中大可放心。”

  无耻!

  无耻至极!

  人家把难题解决了,就差收尾的事宜,作为上司此时站出来揽活,等同于抢功劳。偏生袁尚书找出的理由十足。

  赈灾事宜,确实是刻不容缓。

  秦驰心中暗自冷笑,却不得不做出恭敬回应:“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皇帝思索后,点头应允:“好,朕命秦郎中明日启程前往太湖,务必安抚民众,重建家园。待你归来之时,再论功行赏。”

  随着皇帝的旨意下达,殿堂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秦驰虽然心知是陷阱,但眼下只能接受命令。他缓缓跪下,沉声道:“微臣领旨,定不负陛下重托。”

  大朝会结束后,朝臣们纷纷离去。

  而秦驰与袁尚书之间的恩怨。

  在这场肃杀的朝会中,愈发凸显。

  大把人同情起秦驰,暗骂起袁尚书的无耻。唯一可以替秦驰说话的明成帝,却似乎站到了袁尚书一边。

  秦驰迈出大殿。

  快步赶上了户部尚书夏维,问起对方赈灾物资之事。

  夏维目光复杂的看向秦驰,“时间上有些赶,你先回工部跟人交接,再到户部找本官。最好通知让随从回家通知一声,让家人给你准备行囊。”

  “多谢大人提点。”

  秦驰向夏维一揖。

  夏维示意他不用客气,“人走得太快了,偶尔受挫未必不是好事。”

  说完这话,不等秦驰回应,夏维大步的走下了台阶。

  秦驰暗自琢磨着夏维最后一句话。

  他本身就是聪明的人。

  一下子就想通了夏维话中的意思。

  他打自入朝为官以来,备受关注,偶尔说是有人找茬,可他晋升也是实打实,难免会惹人的眼,今日被袁尚书打压。

  正好能拉一波同情。

  秦驰被明目张胆抢走功劳,心头不是没有怒火,只是他擅长隐藏,没有将怒火浮于表面。

  到了工部。

  袁尚书等人正等着秦驰。

  来跟秦驰交接的人是王侍郎。

  虞衡司其他官员已经知道朝上的事,秦驰突然被委派去太湖赈灾,手中的事由王侍郎接手,这让努力了好些天的员外郎很是不劲儿。

  上次贪污案没有涉及到员外郎,说明此人身家尚算干净,或许会得一些好处却很有分寸。老实说他很佩服秦驰。

  正打算跟他混来着。

  今天,突然来了这么一遭,还要不要改变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