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棠锦 第293章

作者:梵缺 标签: 穿越重生

  这下好了,本想将银子挪去填烂账的袁尚书,只能作罢。

  任由谣言扩大也没脸。

  没多久,雇工的账目结算了,又恢复了日结。二十万的军用棉服,无需一个月就完成了。

  不等袁尚书联系人。

  一个武将带了一队后勤的士兵,将仓库二十万件棉服利落的装车,当天连夜出城。

第307章 气得七窍生烟

  袁尚书急得让人快马去拦截。

  没有经过他批准,谁敢擅自动用仓库的棉服?

  结果收到回信,那武将说是秦驰事先联系的,上面还有公文和衙门盖的公章,确认这些棉服是送去给西北军营。

  这可把袁尚书气得七窍生烟!

  想从他手里扣东西,哪个不先来讨好他,再三催四请他才答应?

  袁尚书从此深信秦驰克他。

  这事情做得并不隐蔽。

  很快就被其他人知晓了,得知秦驰去赈灾还摆了袁尚书一道,一个个听了乐不可支,还把这个当成笑话说给自家小辈听。

  然后,哪家没几个败家子?

  于是在权贵子弟里小范围传开了。

  可以让袁尚书这样手握权柄的大臣吃瘪,秦驰的形象一下子在他们眼里不一样了,以前传闻的秦驰也厉害。

  但给人的感觉,他还是斗不过袁尚书。

  可事实上呢?

  袁尚书也没在秦驰手里讨到好。

  抢了功劳又如何?

  他秦驰扬名了啊。

  偏生这一回袁尚书吃了个哑巴亏,还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见到人还要装出笑呵呵,不能说秦驰一句不好的话。

  袁尚书表面没有什么。

  背后却安排了两拨人去暗杀秦驰。

  在京城眼线比较多,袁尚书想杀个人,要扫尾没有那么简单,在外面就不一样了,把目标杀死之后,凶手大可以远走高飞。

  只要人不回京城,谁又能抓到袁家的把柄?

  故而秦驰尚在途中,便碰到了两次刺杀。

  秦驰自然不是忍气吞声之辈,当即写了密奏给明成帝,怀疑有别国奸细想谋杀大夏的朝廷命官,好比他这个赈灾官员,刚踏出京师地界就遭遇了两次刺杀,言明幕后的奸细丧心病狂,太湖的百姓正等着救命的物资,其心可诛,欲要搅乱大夏的安宁等。

  上升到的层次很高,希望明成帝彻查。

  明成帝看到密奏,十分震怒。

  当即命锦衣卫去调查,又派了一支锦衣卫去保护秦驰。

  “混账东西!”

  明成帝这次是真的发怒,“朕今年亲封的三元六首的状元,竟然也有人敢对他下手?这是没把朕放在眼里了。”

  刚封的状元,一年不到就被人暗杀。

  日后史书要怎么写他?!

  “陛下息怒,别气坏了身子。”旁边的老太监安抚道。

  明成帝气笑了,“让朕怎么熄怒?去传工部尚书来见朕。”

  一个小太监顿时领旨出去。

  不一会儿,袁尚书匆匆来面圣。

  明成帝将密奏砸到了袁尚书的脸上。

  按照袁尚书对明成帝多年的了解,明成帝正在盛怒之中,这样的帝王随时可以落下杀刀,袁尚书惊得伏跪下来。

  再颤颤巍巍的打开密奏。

  一见到上面的内容,他差点吐血三升。

  秦祈安果真克我!

  “是你派的人吧?”明成帝不需要证据,直接就这样下定论了。

  袁尚书惊出了冷汗。

  明成帝刚愎自用不是虚谈。

  他认定的真相,你不承认都不行。

  于是,袁尚书折中的解释道:“陛下,臣、臣只是想让人吓一吓他,让他以后尊敬下老臣,没想过要杀他的。”

  “呵,当朕好糊弄吗?”明成帝指着袁尚书大怒。

  袁尚书连连磕头,“是真的,臣哪敢糊弄您。想一想按照臣的能力,真要杀掉秦祈安,又岂会让他逃过两回。”

  明成帝冷笑,“没杀成,倒是成了你脱罪的理由。”

  两者实力悬殊。

  没有杀成,还真能成为借口。

  明成帝一拂衣摆,威严坐下,“朕不管你是真杀,还是想吓唬他,朕在位一日,他都得给朕活着。”

  “是、是臣错了,求陛下饶恕。”

  “滚!”

  明成帝一捡砚台,砸向袁尚书。

  袁尚书连滚带爬的滚出了御书房,直到出了宫他依旧是心有余悸。

  “秦祈安……”

  袁尚书咬牙切齿。

  他这是又给秦驰摆了一道。

  同时,他知道明成帝会护着秦驰,却没料到会护得这么没道理,秦驰出事就想到他,也不用去调查的,等回到了袁家。

  袁尚书踏入自己的院子,一口老血就吐了出来,“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

  “老爷!”

  见到的下人慌忙上前扶住袁尚书。

  接着院落里一阵兵荒马乱。

  等府医过来给袁尚书把脉。

  袁尚书挥手让他退下去,府医就到外面去开药,过了一会儿,住在府上的幕僚过来探望。

  挥退左右,袁尚书将事情同幕僚提起,“陛下如今是认定我是幕后的主谋。”

  “这好没道理。”

  幕僚听了也憋出一肚子火。

  袁尚书嗤笑,“咱们这个陛下何时跟人讲过理啊。前半辈子会装得好些,如今他不屑去装给谁看了。”

  即便真是他们干的。

  但没有证据,谁能奈何他?

  幕僚费解道:“陛下何故护着秦祈安?”

  “他不是在护秦祈安,是在护他自己的颜面。也是,是我太着急了。”袁尚书想到秦祈安是今年新科,入朝为官也不过数月。

  若是现在死于刺杀,是有损天家颜面。

  袁尚书只能命人将杀手撤回来。

  “大人,此事就这样算了吗?”幕僚察觉到了袁尚书的不甘。

  袁尚书摇头,“先生有何高见?”

  “明的不行,可以来暗的,好比生老病死。”幕僚知道要一个人死,不用非是暗杀,可以伪装成意外死亡或是病逝。

  两人相视一眼,默契的点了点头。

  秦驰那边是何风起云涌。

  宋锦在家里风平浪静,岁月静好。

  倒是洪老头来跟宋锦提了提,说秦驰那里遇到一些麻烦,还惊动了皇帝,只不过有惊无险,让宋锦安心养胎。

  时间过去了两月。

  冬日的寒风冷凛,所幸雪下得不大。

  当中陶掌柜意外登门,来跟宋锦商议说太湖那边需要一批粮食,问宋锦那里可有粮,“公子说会是购买,就是价格不会高,按照灾前的价格来算。太湖灾情远比所知的严重,十几万的百姓急需粮食熬到来年春。”

  宋锦自然有粮的。

  甚至宋锦私下建有数处粮仓。

  当即宋锦写了一封信,盖上族章,让秦驰凭此可以到距离太湖最近的粮仓提取粮食。

  陶掌柜感激得双眼含泪,向宋锦深深的一礼,“小的替公子谢过夫人大义。”

  “不必多礼。帮相公也是帮我自己。”

  宋锦避开了陶掌柜的大礼。

  陶掌柜拿到取粮的凭据也没再逗留,匆匆便赶着将凭据送到太湖的灾区。

  从陶掌柜瘦了一圈可以看出,太湖赈灾一事不如料想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