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棠锦 第310章

作者:梵缺 标签: 穿越重生

  而正跟袁家有争端的,便是杨家。袁家这么惨,说是杨家的手笔,大部分的人都会相信。然而,这么厉害的杨家,谁见识过?

  招来他人忌惮的同时。

  明成帝又会怎么样想?

  洪老头附和点头,“袁老鬼向来就不是好东西,他如果硬要拖上杨家陪葬,杨家也讨不到好。要知道邢部大牢还关着一个呢。”

  说完,洪老头晦涩瞧了秦驰一眼。

  后生可畏,但他不说。

  外界的人谁知道幕后推动这一切的,居然就是眼前看着眉眼冷淡的年轻人。

  没有秦驰从中搅局。

  杨袁两家估计现在还是井水不犯河水。

  秦驰将密信折起,伸到案桌的油灯上方,小火苗将信纸点燃,等燃烧了三分之二,他这才扔到了脚下的火盆。

  “杨家背后疑似有前太子的人相帮。”秦驰想到了杨阁老背后的主子,“对方不会轻易让杨家出事,洪叔,这次浮出来帮助杨家的人,当中必有前太子的势力。”

  到底是多少,尚未经过一番调查。

  秦驰将调查此事交给了洪老头去办。

  商议一番过后。

  秦驰又道:“我想带娘子回去徽州。”

  “夫人不宜舟车劳顿。”洪老头不太赞同。

  秦驰叹息,“我不能留在京师太久,路上我们可以慢慢走。不过,是让府里人做个准备,让人知道就成了,借此多准备上几日,并不是说立马就要起程。”

  “属下明白了。”

  洪老头听懂言外之意。

  即是做个假象出来,先是让下人收拾行囊,准备一家子回乡的东西。

  此时秦驰尚不知道。

  袁尚书写的密奏,威力不是一星半点。

  冯提督正跪在明成帝面前,汗水打湿了后背,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滴落,他不但没敢伸手去擦汗,甚至连动都不敢动。

  “你能耐挺大的。”

  明成帝冷笑,“一句话便能让顺天府的府尹,把犯人原定发配劳作的地点更改了,朕怎么不知道,何时给过你此等权利?”

  “陛下饶命,是奴才错了。”

  冯提督吓得脸色惨白,连连磕头。

  明成帝又问道:“你背后是何人?”

  “陛下,奴才是您的人,从来都只是效忠陛下的,这次是一时鬼迷心窍,以为换个劳作地点罢了,不算是什么大事儿,又能得一笔好处……”

  冯提督没能说下去。

  上头一硬物,砸到了他的头上,剧痛让他惨叫了一声。

  下一刻,便是头破血流。

  是明成帝抓起案桌上的镇尺砸出来的,“给朕说实话。”

  “陛下饶命!奴才说的是真的,奴才只是有一点儿贪财,从未有做过做不到陛下的事,是宁愿死也不会背叛陛下的。”

  冯提督死命的磕头求饶。

  他一边求饶嘴里还一边说道,“奴才对陛下向来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啊陛下。”

  “滚!”

  明成帝抬手,“打入诏狱。”

  守在一旁的锦衣卫,齐齐应是,有两人上前一左一右拖起了冯提督往外走。

  在冯提督又想求饶之时,一人直接动作卸下了冯提督的下巴。

  顿时响切大殿的求饶声没有了。

  冯提督遮遮掩掩的行为,更让明成帝疑心上了杨阁老,当日杨阁老进宫,行为是隐蔽却没有逃过锦衣卫的调查。

  若冯提督大方承认是受杨阁老受托。

  明成帝的疑心病大概还不会那么重,按照密奏上所写,杨阁老是受刘炳正所托,才会出手帮忙刘炳正的儿子。

  刘炳正自己就是太医院的院首。

  “太医院,司礼监,杨家?呵!”

  明成帝看着锦衣卫调查来的消息冷笑。

  换作以往有淑妃这层关系,再加上杨家又不曾送杨家女进宫,跟某些拼了命想送女儿或孙女进宫的大臣很不一样,让明成帝很是信任杨家,对杨家的纵容度也高。

  檀木盒的出现。

  打破了明成帝对杨家不错的观感。

  明成帝不是什么都没做。

  日前他命人把当年伺候淑妃的宫人关到一处僻静的房间,明成帝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审讯。

  有宫人没有回答,撞墙而死。

  明成帝直接下令把尸体拖了出去,再让人去查清对方的家人,全部捉入大牢问斩。

  此举惊住了后面的人。

  最终有人顶不住说出了实情,当年的淑妃没有进宫前确实是心有所属,是那人暗中发现的。当中还有人道出,在淑妃死前的几天,一直郁郁寡欢,晚上还会偷偷哭泣。

  明成帝想到淑妃死前恬淡的笑脸。

  一股子盛怒又涌上心头。

  明明心有所属,郁郁寡欢?

  偏要在他面前装出深情款款,这是把他当成傻子来糊弄吗?

  明成帝知道答案。

  当天就将伺候淑妃的宫人斩杀。

  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审问的结果。

  接下来的明成帝,抑制住了心头的怒火,若无惹事的行事,跟往日无疑。

  不是对杨家尚有好感。

  是男人该死的自尊心在作怪。

  即便是明成帝有心要收拾杨家,也必然不会拿淑妃的事情来说项。

第328章 诏狱

  杨府。

  一个僻静的院落。

  这个院落,从外面看起来年久失修,平时几乎没有人到这里,很不起眼的地方。里面一个尚算完好的厢房内。

  地下建有一个密室。

  杨阁老正在见一人。

  正是前太子身边的幕僚宴先生。

  “此次多亏了宴先生出手,方将我杨家的危机压下,等邢部派去的人去调查,我侄儿令瑜也能脱罪,届时我会让他亲自来给宴先生道谢,您对他有再造之恩。”杨阁老感激的说道。

  那边的省城已经安排妥当。

  等邢部的人去调查,届时杨令瑜任徽州知府期间的上级布政使会畏罪自尽,死前会交待陷阱宋家的罪名是他所为。

  让一个官员自尽的手段。

  宴先生他们还是做得到的,“杨阁老不必如此,我们都是为主公效命的人,可以说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你有麻烦,我们定不会坐视不理。”

  实则是杨家是他们大计中重要的一环。

  没有了杨阁老,对他们影响很大。

  这些年杨阁老自诩清流,明面上结党营私之事,肯定是不会去做的,赢得极高的名声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优势。

  现在杨家的名声是蒙尘。

  等杨令瑜的罪名洗清,其他的谣言就会不攻自破,到时候再操作得当,有袁家声名狼藉的对比之下,杨家的名声会空前。

  此后杨阁老在文人当中,地位会颇高。

  再说怎么说杨令瑜也是内阁大臣,可以走到今日的地位自然不是蠢人。

  “如今杨家看似占了上风,可也有弊端。”宴先生指出了所谓的弊端。

  杨阁老仔细一琢磨便懂了,“应该不会有人在意吧,又不是我杨家人出面的。”

  “呵,你当别人高风亮节吗?”

  宴先生斜睨了杨阁老一眼,“查不出证据没关系经,人家还是会怀疑是杨家,不但是外面的人怀疑,恐怕宫里那位也会怀疑。把袁家的事儿来压下杨家的谣言,本来就不太理智,把人逼急了,袁家什么都干得出来。”

  “已是鱼死网破的局面,我们还要手下留情?我就算这次放过袁家,袁家也不一定会放过我。你可知长春宫那里似乎出事了?”

  杨阁老忧心忡忡。

  最近他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否则,他不会找到宴先生求助。

  他总感觉杨家被人盯上了,不管做什么事情,好似都在别人的掌控之中,可这个仅是他的感觉,特意让人留意又没有找出终点。

  宴先生想到宫里的事,微微沉思道:“你是指长春宫后院挖出一个檀木盒的事?有人故意引猫到一株桃花松下,挖出了一个盒子,那个盒子目前到了明成帝的手里,里面有什么我们的人查不出来,只知道次日明成帝让人将过去伺候淑妃的人都叫到了一处,之后那些人全部失踪了。”

  “这么说,和我长女有关?”

  杨阁老刚刚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