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棠锦 第35章

作者:梵缺 标签: 穿越重生

  怀仁药堂是曾家的。

  黟县只能算是一间分店。

  柴掌柜是曾家少奶奶的娘家大哥。

  凭着一层裤带关系,挤走了原来的掌柜。

  当上掌柜后人就飘了,开始作威作福,将之前掌柜定下的规矩推翻,不断去压榨药农。

  压榨得来的钱财,自然都进了柴掌柜的腰包。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奈何人太愚蠢,这把火把他自己给烧着了。

  如今黟县这边闹出的大乱子,柴掌柜肯定是不敢对东家说实情。

  宋锦前世就听说过这人的一些事。被曾家人打断了腿,扔去了衙门。

  后来被判刑,再后来就没了消息。

  “把人赶出去!”

  周蔚等人立马动手,将柴掌柜和杂役赶出药铺。

  站在大门前,宋锦见到还不甘心的柴掌柜,故意提点道:

  “柴掌柜,这时你不该来找济方的麻烦,趁着事情还没有闹大,更该回去找个说得上话的长辈,去曾家请罪。”

  一听,也对!

  柴掌柜极力隐藏的事情暴露,早就火烧眉毛。

  他记恨济方药铺的人。

  但哪里还有心情在这里逗留,急急忙忙就离开了,准备按照宋锦提点的,回家找人去曾家求情。

  等怀仁的人离开。

  邢纶不解的问:“东家为何要提醒他?”

  “作为对家,当然是他们的人越不堪,对我们越有利。”

  宋锦气定神闲。

  她可不想替曾家清除毒瘤。

  若是对方不招惹到济方,宋锦基本是懒得理会他们,只需要暗搓搓地等着对家犯错,再上去咬上一口肉就完美了。

  邢纶默默地将宋锦的话记在心里。

  跟在宋锦身上,邢纶发现学到的东西,比在书本上的更实用。

  早上被怀仁这么一搅和。

  大家的好心情都被弄没了。

  宋锦走进了后院。

  众人一时都跟在她的身后。

  宋锦回头吩咐:“该干吗的都干吗去。”

  其他人都应声,倒是邢纶还有些事情要禀报,“东家,顺安那边之前传来话,说药材生意五五分的,只干一个月。一个月后要按照原市价来算。”

  “也行,就照他说的做。”

  一个月足够攒下一笔资金。

  宋锦又没头没尾的一问:“现在外面情况如何?”

  邢纶反问:“东家是问市场上突然流出一批宋氏药材,造成的后果怎么样?”

  “对!怎么样了?”

  “风平浪静。”

  邢纶有点佩服顺安的人做生意,“起初我以为会闹出大乱子,就算没有大乱子肯定也会引来不少人打听,结果什么都没有。”

  “就是这样才可怕。”

  宋锦提点邢纶道,“顺安没有我们表面看到的简单,他们不仅仅是商人。”

  邢纶猛地睁大眼。

  若是由济方药铺来出售药材,不会做到现在这样滴水不漏。

  而这批药材并没有出现在徽州市面上,应该是被运去了京师等地,再转手卖给富贵人家,是不可能让普通百姓买到的。

  这个光是批发价,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

  “之后,重点收苦楝皮,再收些百部、薄荷、木香等。”

  从宋锦嘴里出现了数种药材,让邢纶他们接下来重点收的。

  前世有一段时间,很多人突然得了虫病。

  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宋锦不清楚,但传到她耳边的时候已经是年底。

  苦楝皮的功效就是杀虫和疗癣。

  有备无患。

  邢纶先去办事了。

  宋锦去了炮制室。

  药铺里炮制简单的药材,银珑夫妻俩会主动做了。

  工序复杂的,只能等宋锦来动手,好比现在放在室内的,新收上来的蜈蚣。

  “珑姨不会炮制吗?我记得蜈蚣的不难。”宋锦突然开口。

  银珑斟酌的说道:“是不难,且对蜈蚣的炮制历代都有记载。例如《肘后备急方》,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唐朝的《千金翼方》和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我都研究过了,可我觉得都没有以前宋家主炮制的好,药效更足……”

  不同时期的人,炮制方法也不一样,但效果都没有宋家的好。

  银珑不知道宋锦继承了宋家主的几分,还是把蜈蚣先留下来给宋锦练手。

第35章 酒蜈蚣

  药铺收上来的蜈蚣是活的,因为宋锦尚未说要用何法炮制,便没有让人先处理。

  见宋锦蹲在装蜈蚣的罐子前,银珑问道:“小小姐想好要准备怎样炮制了吗?”

  “若是我爹在……”

  宋锦想起严肃的父亲就心头一痛,“珑姨,我要酒制,你帮我先准备黄酒,等这些蜈蚣干了要用。蜈蚣和黄酒的量,是十比一。”

  用辅料炮制药材,旨在引药之性,改变或改善其性能。

  拿蜈蚣为例。

  如用酒浸炙,借酒通脉,祛风活络;醋制,借醋散瘀血,治头风。

  还有蜜酒煨三制,旨在借蜜甘而和能解毒,酒通络,煨去燥,共襄药性,但此法工序复杂难弄。

  宋锦不会。

  整个宋家也仅有家主宋宽懂得。

  宋锦经过考虑,决定用药典里的酒制。

  即是酒焙法。

  只需将阴干的蜈蚣去掉头足,用黄酒润透,微火烘干,使其质地松脆,便于粉碎,降低毒性。

  宋锦记得黟县的典史父亲最近中风,正在请医问药。

  典史的品级不入流,但实权很大。过去只是县尉属官,在本朝却取代了县尉,主管地方司法、刑狱、治安。

  济方药铺若是搭上典史这条线,便不用担心柴掌柜之流的敲诈勒索。

  银珑又问:“蜈蚣是活的,要晒几成干?”

  宋锦吩咐道:“让人拿去阴干,干至八九成,记得要避免在太阳光下暴晒。”

  只需要她这样吩咐。

  外面处理药材的童子,便知道要怎么样做了。

  药童先将蜈蚣在流动清水下冲洗干净,去除杂质和分泌物,然后用两头尖的细小竹片,将鲜活的蜈蚣头尾固定,再放到晾晒用的大筛子。

  用竹片固定,是避免蜈蚣蜷缩起来以致干燥不均。

  所谓的阴干,即是将药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自然干燥,以避免阳光暴晒导致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流失。

  不得不说,宋氏药材在处理技术上,是走在大夏朝的前列。

  宋氏药材出名,不是没有理由的。

  外界入药的蜈蚣,多数是放到阳光下晾晒的,在药效上就总是差了宋氏药材几分。

  宋锦帮着处理药材。

  见到不对的,指点几句。

  有她的把控,大家犯错的机会都少了,用心听的人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宋锦不怕这些人将事情外传。

  因为除去了金玲和银珑两家,剩下干活的杂役和药童,都是金玲从牙行买来的,签了死契的。

  忙活到下晌。

  一天的时间就过去。

  宋锦又要回去。

  从后门出了药铺,刚走出巷口,便见到有一辆马车候着。

  秦驰正伫立车旁。

  宋锦眼睫微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