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棠锦 第354章

作者:梵缺 标签: 穿越重生

  为了避免让他人破费,其实是避免让御史盯上说他趁机收受贿赂,他在帖子上郑重申明是普通的宴请不收礼,让对方过来吃个粗茶淡饭,也可带妻儿给宅子添个人气即可。

  这个做法无可厚非。

  很多人都能理解。

  文官当中清流的做法,大多是如此。

  这倒是给秦驰赢得不错的名声,起码人得志了之后,并没有猖狂。

  世上不缺那种没有出名前,谦虚有礼的人,出名之后就骄傲自大,猖狂到忘乎所以。

  唯独令人费解,或者说令人诟病的,是秦驰没有给章侍郎送帖子。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的,他就是漏掉了章侍郎的请帖。要知道秦驰连工部虞衡司的几位主事都送去了帖子,便说明他不是捧高踩低的人。正因为他这种不看重地位的发贴方式,让大多数的人没有觉得秦驰不好。反倒是开始猜测,是不是章侍郎的问题?

  因为与章侍郎同级的王侍郎,早早便收到了请帖,还是秦驰亲自送到府上的。这么一对比,又把章侍郎给显了出来。

  这事儿王侍郎有口难言。

  章侍郎气得砸了几套名贵的茶具。

  秦驰人前也没说过章侍郎的不好。一句坏话不说,别人却好似看到了他的委屈。

  明明是很平静的神色,连秦驰都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出来他委屈的?就没有人想过,不在人前说他人的坏话,仅是因为他的教养好吗?

  宴会的前一日。

  正好是大朝会。

  秦驰意外见到了来上朝的王侍郎和章侍郎。

  这两人装病归装病,遇到朝会还是不好缺席。不然,明成帝八成会问起,届时麻烦的就是他俩。在工部这里能借病不能。

  在朝会上说生病不上,面对的是帝王,装病就相当于欺君。

  没有追究或咬着不放还好。

  有人追究两人就得脱层皮。

  秦驰面带微笑的走过去,礼貌的问道:“王侍郎,章侍郎,二位身体好些了?”

  “好多了,好多了,劳秦大人惦记。”王侍郎尴尬的回应了一句。

  章侍郎在人前,倒也装得好,“没想到秦大人日理万机,还会关心我俩的身体。”

  “章侍郎慎言。日理万机的人是陛下,而不是本官这个区区的臣子。”秦驰严肃的纠正章侍郎的说话。

  章侍郎恍悟的自打一下嘴巴,“哎哟,是我嘴快说错了,希望秦大人不要怪罪。”

  “本官哪个资格怪罪章侍郎,自打本官去工部上任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您,让人倍感亲切。”秦驰这张嘴也是带刀子的。

  明成帝尚未过来。

  一旁的官员是瞧了一场好戏。

  在殿上的文武百官,谁不知道因为秦驰空降到工部,两位侍郎一直生病在家休养,给足了秦驰下马威,让秦驰现在都没接触到工部核心的事务。

  不少人在等着看秦驰的笑话呢。

第383章 闻阁老

  有人阴阳怪气问:“秦大人已经身为尚书了,气量不能小,莫要把路给走窄了。章侍郎怎么说也是前辈,年轻人该尊敬的,还是要尊敬的好。”

  秦驰望向说话的人。

  是一个站在内阁位列的老臣。与他站在一起的人,是李华容。

  大夏朝初期设立丞相职位,后因丞相权势过重,太祖皇帝废除了丞相制度,由大学士组成内阁辅助皇帝,内阁成员人数很少,通常是一个人到七个人之间。

  随着时间推移,内阁的权力逐渐增大,内阁首辅的权力甚至可以压制六部,成为实际的行政中枢。

  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先帝在位的时候,首辅之争导致内阁相互倾轧严重,明成帝登基后,遏制了内阁的发展,内阁成员只剩下三位。

  李华容占了一位。

  刚才对秦驰颇有微词的闻阁老占了一位。

  另外一位很低调,大多时候称病在家,明成帝有事才会寻他进宫。这更像是占个名头,不管事情的那种。

  闻阁老又道:“我听说,你给翰林院、大理寺和工部的同僚,都送了帖子,反而漏掉了章大人,这不是排挤是什么?”

  秦驰诧异的回应,“闻阁老这话我可不认。我同样没有给您,没有给在场的很多大人下帖,更没有给陛下下帖,按您这话的逻辑,我便是在排挤您,排挤诸位大人,在排挤陛下?好没道理。”

  “你,你强词夺理。”

  闻阁老恼怒的瞪向秦驰。

  秦驰一脸的无奈,“行行,您是长辈,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不能跟您争辩,那样的话,您大概又要指责我不尊敬长辈了。”

  问题是你这态度,尊敬了吗?

  可大家瞧就是莫名解气。

  朝中官员不少人早就受不了闻阁老的脾气,非必要不会和他打交道。

  闻阁老此人迂腐刻板,什么事情都要按祖宗传下的规矩来,尤其注重名声。

  据说当年他的大女儿,参加宴会之时,差点摔倒被男子扶了一把。当时,他女儿下个月便要出嫁。闻阁老得知后,表示要退亲,说他的女儿已经不洁。

  未婚夫表示不介意。

  偏生闻阁老执意要退亲。

  逼得他女儿要么长伴青灯,要么自尽以保清白。气得他的老伴,带着女儿去了庵堂长住,如今都还没有回来。

  偏偏闻阁老这通做派,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让他的名声更好了。

  秦驰倒是看不懂这类人。

  明明是牺牲了闻家一个女儿,成就了闻阁老和闻家的好名声。因为打自这事情出来之后,闻家的女儿上门求娶的人络绎不绝。

  真正是闻家女不愁嫁。

  章侍郎见到闻阁老替自己说话,一见闻阁老落下风,立马便跳了出来,“秦大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闻阁老德高望重,还请您尊敬点儿,你不尊敬我没什么,毕竟,我只是区区的侍郎,比不上秦大人你,但闻阁老为了我们大夏朝鞠躬尽瘁一辈子,你怎么敢?”

  “章大人!”

  秦驰厉声打断了他的话,“我刚才有何地方对闻阁老不敬了?你尽管指出来,不外是因为我没有给章家送请帖?可是,我不给你发帖子的原因,你心里没点数吗?非要我当众说出来?”

  “你什么意思?”

  章侍郎心里咯噔了一下,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秦驰痛心疾首道:“章大人何必装模作样,你我心知肚明。”

  这话很多人听得迷糊极了。

  但有一点听明白了,秦家和章家当中有事。

  这下子连带闻阁老也噤声。

  “皇上驾到!”

  司礼监太监高声唱道。

  殿里的众多大臣看戏到一半,意犹未尽的连忙摆正姿态,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

  秦驰同样站到了属于他的位置。

  今日是秦驰当工部尚书以来的第一天上朝,所站的位置相当靠前。在一群上了年纪的臣子当中,站着他这么一个丰姿神朗的年轻人,怎么瞧着都是一枝独秀。

  明成帝出来的目光,便多瞅了秦驰好几眼。

  当明成帝坐下龙椅。

  文武百官几乎一致的行礼。

  走完了一套上朝的礼节,明成帝扫过下方垂首而立的臣子,“今日诸位爱卿,怎么这般安静?朕过来的时候,远远听到这里有争端,是什么,说来给朕听一听。”

  又是一场安静。

  底下没有人回话。

  明成帝目光看向皇长孙,“你来说说,朕过来之前,他们在说什么?”

  赫连勉面露尴尬。

  这让他要怎么说?说闻阁老多管闲事,还是说章侍郎想要刁难秦祈安?还是说秦祈安反驳得对方哑口无言,丝毫不落下风?他不想得罪闻阁老,又想要拉拢的秦驰,可是想两方不得罪,回答又不一定让明成帝满意。

  这时需要几分急智。

  正当赫连勉决定把三人对话复述出来,不偏不倚之时……

  “陛下,方才是老臣和秦大人发生了几句口角,不是什么大事儿。”闻阁老率先站出来说话,又是一脸苦笑道,“是臣老了哦,理解不了年轻人的想法。”

  明成帝目光扫过几人。

  秦驰面上适时露出错愣,忍住了没有当众反驳。在这个时候反驳,不管他是对或错,给人的印象和感观都不会好。好比年轻气盛、急强好胜或是得理不饶人等就会扣到他头上。

  闻阁老再怎么说是长者。

  这一个暗亏,秦驰只能咽下。最好的应对法子就是沉默。

  沉默不是默认。

  无声也是一种反击手段。

  因为刚才怎么样又不是没人瞧见,有人或许一时半会被带偏,等之后回想起来,也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明成帝这个年纪和闻阁老不相上下,不爱听闻阁老说什么老不老?

  故而闻阁老以为明成帝会追问。

  明成帝却眼神示意吉祥。

  吉祥立马站出一步,对着下方的文武百官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容禀。”

  站出来的是一个武将,将奏折递了上去。

  这武将所要禀报的是数个军营的将士,已经整兵待发,只等明成帝下旨,立马就能启程去西北。